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 > 優(yōu)質范文 > 教學范文

世界名著讀后感

發(fā)布時間:2024-04-30 15:25:09 查看人數(shù):65

世界名著讀后感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1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有1383個字,預計閱讀時間為4分鐘,共有129位用戶關注,27人點贊!

任何讀物本身的教育和審美功能,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閱讀名家名篇,能開闊學生的眼界,lwlm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激發(fā)他們熱愛科學,樹立科學的人生觀。所以,我把對名著的初步賞析作為提高文學社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來抓,效果顯著。

1 開展讀書活動,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

讀書交流會,是在課題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最佳的、深受學生喜歡的交流方式,每月舉行一次,形式多樣,方法不一:可以是朗讀、復述、談話、看影視片段、談話、討論等等。它提倡的是一種新的閱讀方式:接觸原著,遠離標準化的賞析,強調讀書可以不求甚解,可以沒有一致的見解,但必須隨時隨地記錄下感受和體會,學生的讀書筆記和文學評論是彼此進行交流的基礎。如《簡·愛》的學習可以外化為“簡·愛是個怎樣的女孩,有怎樣的特點,追求什么”、“簡·愛既然與羅切斯特相愛,那她為什么還要出走”、“簡·愛為什么在自己有了巨大財富后還要回到軀體嚴重殘疾、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的羅切斯特身邊呢”這些問題的理解、交流上。學生可以各抒己見,也可以堅持己見。這種讀書交流會支持、提倡的是學生個性化的閱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式的獨特體驗。

讀書交流會所選取的主題和角度應該是多樣化的,可以是同一本書的各個側重面,如《紅樓夢》可從作者介紹、書中人物、環(huán)境刻畫及情節(jié)特點等不同角度入手;也可以是把幾本書放在一起閱讀,進行人物或寫作特色的比較,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大宅門》中的白景琪性格的對比等。讀書交流會開拓了學生的讀書視野,歷練了學生的思想和表達能力,充分展示了每個學生的讀書愛好,使學生在交流中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想,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向,他們的眼睛里除了課本和生活世界之外又多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名著世界。

2 開設講座,豐富情感素養(yǎng)

“語文素養(yǎng)”觀要求教師要重視學生情感的涵育和發(fā)展。語文是一個情感的世界。“如果說語文的工具性價值在于培養(yǎng)語言形式的應用能力,那么,語文的人文性價值即在于養(yǎng)育人的氣質、情操、境界等情感能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感染力對人有著重要的影響。語文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不同的個體。而且參加文學社的孩子們大都愛好文學,情感細膩、敏感,易于與文章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我們有目的的精選一些名家名篇把文章中的文字變成飽含激情的語言,再現(xiàn)形象,將自身融入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之中,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激情,使學生受到強烈而真實的感情浸染,從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內容和感情,使學生獲得認識和情感的發(fā)展。

我們精選或情節(jié)性比較強的作品如《基督山伯爵》或描寫很有特色的作品如《紅樓夢》、《悲慘世界》等邀請有專長的教師開設講座,并針對文學社成員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推薦給學生。做到有針對性、有順序性、有詳有略的研究名著。同時,發(fā)揮文學社學生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其他同學一起讀名著,以情感帶閱讀,通過情感激勵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以閱讀促情感,增加學生閱歷,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價值觀。

3 走進生活,提高審美素養(yǎng)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求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抓住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與學生共同鑒賞,讓同學們對外在美和內在美有一個正確地認識。例如分析卡西莫多、簡愛等形象,在追求時尚、攀比成風的中學生中給與審美規(guī)范。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2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50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279位用戶關注,37人點贊!

課外閱讀,尤其是名著的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訓練思維品質的最好典范,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解決工具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矛盾,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條有效途徑。

前幾年,教育部搞了一個《中學生必讀書目》,一些機構、學者也給中學生開出了許多書單,它們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要說作用,其實是打了很大折扣的。我平時跟學生們提起其中的一些書名,學生要不說沒看過,要不留下深刻印象的書更不多。于是有人感嘆向學生推薦必讀書目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我們?yōu)槭裁匆x名著?

很多同學可能還不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x經典,要讀魯迅,讀《三國演義》,讀唐詩。我們既然生活在現(xiàn)代,卻要讀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人寫的文章,有什么用呢?

《文學大師巴金和一個孩子的故事》——這是一株“大樹”與一棵“苗苗”的故事,同時也是“人(人類)”的“文學”與“人(人類)”的“后代”的故事,是“人的精神”薪火相傳的故事。

“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文學的目的就是要人變得更好。”

文學的核心,文學創(chuàng)作與文學閱讀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都是“人”,是人的心靈,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 其實教育的核心、出發(fā)點、歸宿,也是“人”;正是“立人”,把文學、藝術、教育、出版……都統(tǒng)一起來了——這幾乎是常識,卻是人們最容易忽略、忘卻的。

讀文學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話),是陶冶我們的性情,開拓我們的精神空間——你坐在小屋里,打開書,就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與千年之遠、萬里之外的人與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進行朋友般的對話,你將出入于“(他)人”、“我’’之間,“物”、“我’’之間,達到心靈的冥合,獲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堅持讀下去,日積月累地潛移默化,你會發(fā)現(xiàn),你變了,像巴金老人說的那樣,“變得更好”了。

要讀名著(經典),就是因為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于其中,人類最美好的創(chuàng)造都匯集于其中。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過各類學科(不只是文學,還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名著(經典)的閱讀,而代代相傳的。在這個意義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徑就是“讀名著(經典)”。

人在受教育時期,例如中學時期,讀什么書,不是小問題。像魯迅所說,胡亂追逐時髦,“隨手拈來,大口吞下”的閱讀——這頗有些類似今天的“快餐式閱讀”,吃下的“不是滋養(yǎng)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紅紙包里的爛肉”,其結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爛肉”、喝“酸酒”長大,是可能成為畸人的。魯迅因此大聲呼吁,“我們要批評家”,給青年的閱讀以正確的指引。關心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倡“讀名著,讀經典”即是一種導向:唯有用前輩人所創(chuàng)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yǎng)下一代,才能保證他們成為巴老所期待的“更純潔,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靈的健全的“人”.這直接關系到我們民族(以及人類)的后代的精神質量與生命質量,可以說是一個基本教育工程。

讀文學作品,特別是讀名著,還要有正確的方法。那種“一主題二分段三寫作特點”式的機械、冷漠的傳統(tǒng)閱讀方法,是永遠也進入不了文學世界的。要用“心”去讀,即主體投入地感性地閱讀:以你之心與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會、交流、撞擊,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真實的歡樂與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補充、發(fā)展作品提供的藝術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義。也許你讀完作品,只有一些朦朧的感覺、若隱若現(xiàn)的人物身影,只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涌動、思緒的感悟,或者某種想象、創(chuàng)造的沖動,盡管你不能(其實也不必要)作出作品主題呀、結構呀、寫作技巧呀……的明確分析,其實你已經“進入”了文學的世界,這樣的“第一(原初)感覺、感悟、涌動、沖動”是最可貴與最重要的,它是文學閱讀(欣賞)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以后的文學分析的基礎。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3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69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24位用戶關注,56人點贊!

也許一所學校的調查結果還不足以具有代表性,但2009年5月7日《中國青年報》報道說,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開展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60.2%的人通常購買專業(yè)學習用書,47.7%的人通常購買科普、生活類書籍,經常購買文學名著的人只占33.8%。報道中稱,年輕人“功利化閱讀”最明顯。媒體對此不無憂心,甚至還有的列出了專家們推薦的名著書單。

首先應該明確的是,讀書本是一種很自我的私人享受,更何況在節(jié)奏不斷加快、個性不斷得到張揚的當下,閱讀更是一種私人的權利。但是,也許一個人的閱讀趣味尚不足以成為一種現(xiàn)象,可當“經常購買文學名著的人只占33.8%”,一所高校前100名的外借圖書排行榜上無一名著上榜時,這種由個人趣味、個人選擇所匯聚而成的現(xiàn)象就具有了加以關注的價值和原因。

全民閱讀率的下降已不是什么新聞,有人將其歸因于我們這個被金錢、房子、工作完全占據了大腦和熱情的發(fā)展階段,歸因于人們的浮躁、淺薄與功利。在這種大背景下,再看名著在高校遭遇“滑鐵盧”仍舊讓人充滿感慨,這是因為對于高校,對于接受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人們還是寄予了諸多“風花雪月”的期盼,期盼著在流淌著欲望與享樂的沙漠上還有一片精神世界的綠洲郁郁蔥蔥,給人們以溫暖和希望。

這也許正是媒體對名著的高校之敗而憂心,而耿耿于懷的原因吧!但苦口婆心也好,推薦書單也罷,都像極了溺愛孩子的家長,而其效果,卻讓人懷疑。還不如反思一下何以造成如今的局面,“根子”究竟在哪里?一個社會的閱讀品位寄希望于年輕人,這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充滿諷刺的。名著在高校的完敗其實只是我們整個社會閱讀習慣與閱讀品位雙雙淪落的一個表象罷了,只是包括你我在內的絕大多數(shù)人浮躁、功利的一個表象罷了,想用對年輕人閱讀品位的提升來拉抬整個社會的閱讀層面是不切實際的。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4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226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6分鐘,共有139位用戶關注,22人點贊!

一、通過瀏覽名著培養(yǎng)語感

名著閱讀是精讀還是走馬觀花式的粗略閱讀?葉圣陶先生曾說:“如果只注重精讀,而忽略略讀,功夫只作了一半?!北救苏J為,名著閱讀教學需要逐字逐句、細嚼慢咽的精讀,也需要泛讀式的瀏覽。因為在學生品味名著語言文字的過程中,無論精讀還是泛讀,都能培養(yǎng)學生語感。比如在實際教學中,本人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對外國名著不感興趣,甚至有學生戲稱:世上那么多書,何苦為難自己?問其原因,大部分學生認為,除了文化背景的差異之外,外國文學作品中難記的人名,大段大段的靜態(tài)環(huán)境描寫及心理分析,都是對耐心閱讀的極大考驗。

針對這種情況,本人大膽鼓勵學生采用略讀方式閱讀,甚至在不影響理解的情況下采用跳讀即運用“瀏覽”的方式進行閱讀。在跳讀中學生的興趣得以培養(yǎng),鑒賞文本的能力也提高了。如馬爾克思的代表作《百年孤獨》,被稱為“再現(xiàn)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作”,不少學生對它有景仰之心,但真正走近它,內容的龐雜,人物的眾多,情節(jié)的離奇,再加上其中的宗教典故,神話傳說,本土民間故事等,學生覺得眼花繚亂。針對這種情況,本人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作品獨特的寫作手法――作家從未來角度回憶過去的獨特倒敘手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學生通過跳讀的方式品嘗到了馬爾克思贈送給我們的甘泉。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打開自己的智慧之門,探究教學的方式方法。

因為語文教學從本質上看,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能力的構建,因此學生在名著閱讀中體現(xiàn)出來的興趣、感受、領悟是基礎。什么時候我們的名著閱讀課堂受到了學生由衷地喜愛,學生的視野開闊了,思維敏捷了,閱讀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學生良好語感的形成也就可以期待了。

二、在名著交流中提升語感

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人可擁有兩種思想。”讀書交流是本人實踐探究名著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教育專家謝象賢說過:語文學習的特殊之處主要不是“知”的積累,而是“感”的積淀。名著閱讀教學應對閱讀文本進行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究,以獲得豐富的感受。但目前名著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講”有余而“讀”不足,“析”有余而“感”不足的現(xiàn)象,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對經典文本閱讀的主觀能動性,使經典文本對學生的影響力大打折扣。

方式靈活多樣的交流,避免了此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獲得良好語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實踐課堂中,形式多樣:根據學生所閱讀的書,讓學生自由分為若干個小組談談讀書后的收獲;說說喜歡的書中人物及原因……方式靈活多樣,可小組內部討論;也可小組討論集中后再以小組為單位在班內交流;可自由地你一言我一語,也可讓學生先把觀點用語言組織好,作重點發(fā)言;也可班級選派代表參加學校組織的文學沙龍。同時,本人還注意到,學生將自己的閱讀體會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時,為保證這種交流的深入有效,教師可以選取某一個或幾個交流的“點”,讓學生圍繞這些“點”充分活動,交流評價和補充。

比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深受學生喜愛,在交流課中,我提出:你找到了哪些欣賞的、喜歡的語段?大聲地讀出來。精彩的故事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正像歌德說的:讀一本好書,就好像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讓學生朗誦這些句子,暢談體會,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學生覺得收獲頗豐,在課堂上也興趣盎然。名著閱讀交流活動,讓我們的語言訓練從被動走向自覺,從隨意走向漸有體系,從低效走向高效,從無序走向規(guī)范,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也將像早春的青草地,“更行更遠還生”。

三、嘗試比較名著習得語感

名著閱讀把學生的閱讀范圍由課內延伸向課外,課內主要起“導引”的作用,課外的閱讀世界卻是廣闊的,可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有關的名著進行比較,分析、思考、探究各名著之間的異同,對于提升學生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例如《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被認為是意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為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在教學中,本人讓學生和家長共讀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并模仿其體例撰寫日記,并把自己寫的日記和《愛的教育》進行比較。這種體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名著的個性體悟,最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感。語文教學中的比較,不是單純地追求學生的知識積累,它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適時地進行比較,讓學生掌握一些比較的方法和規(guī)律,猶如送給了學生語文花園的大門鑰匙,打開花園的門,學生會看到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麗王國。同時會獲得巨大的審美愉悅,從而“沉醉不知歸路”。例如筆者了解到學生進了中學后,還是很喜歡安徒生的童話,就帶領學生進行了一場“懷舊之旅”。為了讓學生了解丑小鴨經過不懈追求,努力進取,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變成“白天鵝”這一主題,我引入了林清玄的《心里的天鵝》一文,加深學生對這一主題的理解。探究中,學生撥開了思想的迷霧,走進了作者的內心世界,也感受了作者的人生。

教學《音樂巨人貝多芬》一文時,為了讓學生領會作者對音樂大師貝多芬外貌描寫的出色之處,我引用了《紅樓夢》中王熙鳳外貌描寫片斷。兩處描寫均關注人物性格,并注意一定的描寫順序,相同表現(xiàn)手法的比較τ詵岣謊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是很有幫助的。教學的本質在于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有了一顆主動探究的心,把不能變成能,把渾沌變成頓悟。葉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最高境界,也會自然而然形成,語感的形成也必將是水到渠成的。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5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422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1分鐘,共有262位用戶關注,59人點贊!

一、“文學經典”及其價值

“經典”的基本范疇是指“傳統(tǒng)的具有權威性的著作”。易中天先生說:“經典就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著作。中國有句老話:‘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們讀書一定要讀最好的書,最好的書是什么呢?就是經典?!北疚乃^的“文學經典”,是指那些經得起時間與空間雙重考驗的、被人們所廣泛認可的最有權威、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文學作品。

文學經典具有穿越時空的藝術生命力。古今中外,作家無數(shù),作品無數(shù),但真正能成為經典的,相對于作家作品總量而言,只是其中的極少數(shù),可謂“鳳毛麟角”。但正是這“鳳毛麟角”,卻能穿越千百年歷史的滄桑與風塵,突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阻礙,走進歷代中外讀者的靈魂深處,與之契合,與之碰撞,產生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與藝術魅力,引領人們步入或優(yōu)雅、或崇高的精神圣地。無論是《詩經》《楚辭》《論語》《莊子》,還是《荷馬史詩》、《伊索寓言》、古希臘悲劇,均是人類文學長河中“大浪淘沙”后留給后人而歷久彌新、熠熠生輝的傳世經典。

文學經典最本質、最重要的價值在于:它們均是以文學的、審美的方式去探究與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命運相關的一些終極性、永恒性命題,而且其探究成果被廣泛認可,最有權威性。例如,人的本質是什么,人性的復雜性有何表現(xiàn),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何在,愛情的真諦是什么,如何獲得自由與幸福,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宇宙的關系究竟怎樣,謳歌真、善、美,揭露假、惡、丑,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古往今來的人們普遍關注且需永久探索的問題,而經典文學作品就承載著人類這一神圣的文化與文學使命。

例如,《西游記》中所表現(xiàn)的唐僧師徒四人歷盡艱險去往西天求取真經的“求真”精神,《紅樓夢》中所表現(xiàn)的賈寶玉“情不情”(對世間所有人乃至萬事萬物都有一份深切關懷之情,不管其是否對我有“情”)的“博愛”精神,《老人與?!分兴憩F(xiàn)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的“硬漢”精神……經典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使人們的內心變得強大,靈魂得到凈化,境界得以升華。

易中天先生說:“我們?yōu)槭裁匆x經典?就是因為能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彼€舉例說:“在孔、孟、墨、韓那里,我讀到了人生態(tài)度;在老子、莊子、荀子那里,我讀到了人生智慧?!卞X理群先生說:“讀文學經典惟一的目的是陶冶我們的性情,開拓我們的精神空間――你坐在小屋里,打開書,就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與千年之遠、萬里之外的人與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進行朋友般的對話,達到心靈的契合,獲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堅持讀下去,你會發(fā)現(xiàn),你變了,像巴金老人說的那樣,‘變得更好’了?!眱晌恢麑W者對閱讀“經典”提出了亦堪稱“經典”的主張與看法,對我們培養(yǎng)高中生閱讀文學經典的意識、意志與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意識與意志

據了解,鄉(xiāng)村學校的學生極少閱讀課外書籍,甚至連《讀者》這樣著名的雜志在那里也鮮為人知。城里學生的閱讀視野相對開闊些,但也主要集中在教輔資料、報刊雜志及某些通俗讀物上。真正能有意識、有意志、有計劃地系統(tǒng)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的學生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固然有時間精力不足、課業(yè)負擔過重等客觀因素,但與此同時,文學經典意識缺失、閱讀意志力薄弱、文學鑒賞能力低下等恰是造成上述情形的深層原因。

針對學生文學經典意識缺失的現(xiàn)狀,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有的放矢地加以培養(yǎng)。首先是“現(xiàn)身說法”。教師和閱讀意識強的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和閱讀經驗,點撥學生逐漸具有閱讀經典的意識,從而使學生對那些來自“書香門第”、對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如數(shù)家珍、侃侃而談的老師與同學佩服得五體投地,同時感到了自己與他們之間的巨大差距,因此痛下決心,“惡補”名著。

其次是“他山之石”。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蔽覀円浞纸梃b名家讀書的經驗之談,影響學生的讀書選擇取向。例如,余秋雨先生說:“閱讀經典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擾?!眲e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惫P者還經常憶及讀研期間自己的老師以及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等大學一些著名學者來本校做學術報告時反復告誡我們要“讀文本”“讀名著”“讀經典”的諄諄教誨,并經常拿來與現(xiàn)在的學生分享。

再次是“官方標準”――《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要求高中生:“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p>

針對學生閱讀意志力薄弱的情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也力求對癥下藥。所謂“閱讀意志力薄弱”,是指學生面對“整本”而“艱深”的長篇巨著時,要么望而卻步,要么半途而廢,缺少那種“一啃到底”的意志與毅力。針對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此種閱讀障礙,筆者引導他們制訂了一些閱讀策略。

首先是計劃性閱讀。就是從高一開始,即引導學生制訂整個高中三年的文學經典閱讀計劃。具體操作時,可參考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指定的篇目以及粵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6冊)中“推薦閱讀”的篇目,并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從時間上說,長篇名著閱讀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節(jié)假日及寒暑假進行。

其次是匯報性閱讀。就是每月定期舉行一次讀書匯報會,要求每位學生將這一個月以來的閱讀成果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老師和同學進行匯報。

再次是功利性閱讀。專家們往往旗幟鮮明地反對“功利性”。但如果我們進行一番實事求是的考察,在高中這樣一個特殊的學習階段,那種完全“不食人間煙火”式的“非功利性”閱讀幾乎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我們就要敢于面對現(xiàn)實,提倡某種意義上的“功利性閱讀”。比如,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筆記”中設立“名著欣賞”專欄,使其不得不“有目的”地去閱讀一些名著;在平時及考場作文中,要求學生必須用到某些名著中的人物、事件或場景,“迫使”其“學以致用”。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我們要反復提醒學生及家長,不要把閱讀名著這件事與高考備考對立起來。事實上,只要認識到位,安排得當,這兩者不僅不會相互對立,反而會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三、培養(yǎng)學生鑒賞“文學經典”的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要求:“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這既是對高中生應具備的文學鑒賞能力的具體要求,也為我們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鑒賞文學經典的能力指明了方向。

首先,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藝術及其表現(xiàn)力進行品味與鑒賞的能力。高爾基說:“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蔽覀円部梢哉f,語言是一切文學要素的載體。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語言的感知與感悟能力,亦即通常所說的“語感”。良好語感的形成,需要長期積累與訓練,包括誦讀、聽讀、默讀典范文本中的精彩片段,反復品味、揣摩其語言文字的運用之妙。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高考古詩文默寫篇目背得滾瓜爛熟。在此基礎上,再要求其在課外背誦《論語》《孟子》《唐詩三百首》以及宋詞中的經典篇目,并熟讀一些現(xiàn)當代詩歌、散文名篇。如徐志摩、戴望舒、何其芳、余光中、舒婷、海子的詩歌代表作,魯迅、朱自清、林語堂、梁實秋、老舍、郁達夫、賈平凹、周國平、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耳濡目染,日積月累,學生自然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語感,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功底,為進一步提高其文學鑒賞能力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

其次,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優(yōu)美意境及其表達技巧進行賞析、評判的能力。經典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具有超越時空的藝術魅力。例如,《三國演義》中的“三絕”:曹操“奸絕”、關羽“義絕”、孔明“智絕”;《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癡呆瘋傻、聰慧性靈,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多愁善感;《阿q正傳》中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等等。我們要讓學生通過鑒賞這些典型人物形象的個性特點,看到人性的多面性、復雜性及其形成機制。

故事情節(jié)是敘事性文學文本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的重要載體。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是虛構的,但它來源于生活,經過作家的藝術加工,成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比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更集中,更完整,更有代表性。例如,《紅樓夢》中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的情節(jié),每次均不相同。其中有諸多伏筆、照應、細節(jié)、暗示、讖語,等等,在閱讀與鑒賞時,我們要提醒學生特別注意作者在全書中所慣用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藝術手法,同時還要注意發(fā)掘故事情節(jié)所隱含的主題意義。

有的敘事性文本也帶有較強的描寫、抒彩,營造出一種優(yōu)美、典雅的藝術意境,很值得學生用心去品味和鑒賞。如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中就有濃厚的抒情性與意境美;沈從文在《邊城》里描繪的“湘西世界”更是如詩如畫,意象、意境、意蘊“三美”兼具。學生在閱讀這些經典之作時,如能具備相應的文學鑒賞能力,必將從中得到更大的審美愉悅與藝術享受。

再次,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所表現(xiàn)的民族心理、時代精神、情感世界進行探究與鑒賞的能力。巴爾扎克說:“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文學經典中隱含的“民族心理”很值得我們提醒學生去探究。例如,《三國演義》中關羽之“義”,《水滸傳》中宋江之“忠”,《紅樓夢》中賈政之“孝”;魯迅小說揭示的看客心理、奴性心理、自欺欺人心理;塞萬提斯《堂?吉訶德》嘲諷的浪漫而荒誕的“騎士心理”,等等。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文學經典中的“時代精神”往往是一個時代的標志。如但丁《神曲》表現(xiàn)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詩詞表現(xiàn)的革命豪情,《青春之歌》等“紅色經典”表現(xiàn)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新時期文學中所表現(xiàn)的“改革開放”精神,等等。

還有,人類的“情感世界”在文學經典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現(xiàn),這也是具有永恒探究意義的命題。《哈姆萊特》中有“生存還是毀滅”的艱難抉擇;《安娜?卡列尼娜》中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人生感悟;《三國演義》中有“既生瑜,何生亮”的人生悲嘆;《紅樓夢》中有“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的愛情悲歌……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特別提醒學生:既要對文本中的民族心理、時代精神、情感世界有感性的、形而下的了解與認識,更要有理性的、形而上的考查與探究,惟其如此,才能達到對世界、對人生、對人性、對情感的深度把握。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6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213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6分鐘,共有218位用戶關注,39人點贊!

p鍵詞:本科普通院校 經典閱讀 價值 意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044-01

經典著作是美麗的文字,是優(yōu)秀思想的記錄,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經典是經過時間挑選后留存的精品,是打敗了時間的文字,經得起不同時代、不同人群從不同角度的解讀,每個人都能夠從經典中有所收獲。經典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的社會核心價值和優(yōu)秀思想,凝聚著一個時代最為人所敬仰稱贊的道德品質,代表著一代人的人生價值追求。常熟理工學院大力開展經典

閱讀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紅樓夢》《平凡的世界》與《簡?愛》這三本書作為經典之典范對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境界、知識層面以及文學創(chuàng)作有著極大的影響。

1 本科普通院校開展經典閱讀活動對當代大學生人生境界的提升

名著經典對人生意義的探求是其他閱讀方式難以企及的,閱讀經典不見得能使人達到崇高,但至少可以接近崇高,提升人生境界。

從人性細微之處談起,作為大時代里的小青年,校園生活里一些學生為情感所困惑,深陷情潭難以自拔?!都t樓夢》《平凡的世界》以及《簡?愛》中愛情是一條難以忽視的主線,賈寶玉的“博愛”,金波的“原生態(tài)愛”,簡愛的“自尊自愛,平等戀愛”,這些例子無一不在啟蒙當代大學生的戀愛觀,糾正其戀愛心理。談戀愛不應該帶有物質目的,而應出于最原始的感覺;要學會自尊自愛不應該因為一時的盲目而錯付了青春、錯付一生;要學會博愛不要事事以自我為中心、以傷害他人而獲取樂趣。

超凡而脫俗,名著經典中總少不了志向高大、情感勵志的人生意向,寶黛對于世俗的蔑視、反抗精神;少平保爾柯察金式的艱苦奮斗精神;曉霞的無私奉獻精神;簡愛的自我人生價值系統(tǒng):公正、獨立、地位、身份、尊重等,名著經典中的每一個精神升華點在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價值系統(tǒng)中都有著根深蒂固的地位,對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著重要的影響。

2 本科普通院校開展經典閱讀活動對當代大學生知識面的豐富

名著經典既是講述不同時代背景下人文風貌的歷史百科全書,也是紋理清晰、標識突出、幅員遼闊的地圖,閱讀這些書籍可以豐富本科院校學生的知識面。

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紅樓夢》真實地書寫了封建社會中的方方面面:視覺可見的言談舉止、衣著穿戴、樓宇建筑;聽覺可感的詩詞吟誦、文人風采;深入人心的細膩情感、叛逆反抗思想?!镀椒驳氖澜纭芬孕∫姶蟮孛枥L了一幅70至80年代間中國城鄉(xiāng)的社會生活變遷圖,歷史地再現(xiàn)了陜北黃土高原上的雙水村、罐子村、石圪節(jié)公社、黃原縣等地的農業(yè)改革、經濟發(fā)展歷程?!逗?愛》則是向讀者縮略式地解讀了在以男權為主宰的維多利亞時代女性的地位,以及這一時代的女權主義的崛起發(fā)展規(guī)模。

“封建”、“改革”、“女權主義”這些充滿歷史意義的字眼如果脫離其實際存在的社會環(huán)境,讀者將永遠只知其名而無法真實地領略其真諦。在經典名著中作家通過原景的再造,使讀者能夠置身于其所存在的時空,切身地體會何謂“歷史”。

3 本科普通院校開展經典閱讀活動對當代大學生文學創(chuàng)作的提高

名著經典是久經時間檢驗的優(yōu)秀作品,文質兼美,提高文字修養(yǎng)事半功倍,對于寫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指出:“有些人把閱讀和寫作看作不甚相干的兩回事,而且特別看重寫作,總是說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行,好像說語文程度就只看寫作程度似的。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高的?!?/p>

“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文筆細膩,文字典雅,對于人物事件的描寫有一定的原型借鑒,小說對日常生活的描寫很見功力;路遙作為一位農裔作家對農村生活有著最為真實的體驗,其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實性,是現(xiàn)實主義作品之典范。奉之于高閣的《平凡的世界》語言文字平實,對人物心理活動進行了必要而細膩的描寫,在寫作中追求細節(jié)的真實,對生活進行精妙的描寫,具有真實的生活氣息。夏洛蒂?勃朗特的寫作風格可謂是獨樹一幟,文筆簡潔而傳神,質樸而生動,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使得小說貼近讀者,貼近現(xiàn)實。體現(xiàn)了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傳統(tǒng)特點,顯示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詩人的氣質,自然地使用了夢境、幻覺、預感和象征、隱喻等手法使得該作品的“自然”境界撲朔朦朧,情節(jié)扣人心弦。通過閱讀這些名著我們體會到這些都是我們大學生在寫作中所缺少的。

每一部名著經典都有其獨特的寫作風格,也有著作家自己的奇妙構思,讀者可以通過廣泛地閱讀,從而吸收精華部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肮P桿子硬”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礎技能,雖然在現(xiàn)代化社會中需求度更高的是模式化、程式化的公務文書寫作,不再需要那些過分剖析情感表露內心的文學創(chuàng)作,但是如果沒有夯實的文學基礎,即使有再多的公式可套用,也難以寫出觸動人心的作品。

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對“經典”有這樣的解釋:“經典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么自己以特殊的方式給我們的想象力打下印記,要么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倍畾q左右是閱讀的黃金時段,其閱讀會影響人一生的思維方式、處世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學生將會成為社會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是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只有全力培養(yǎng)好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社會才能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2] 路遙.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0.

[3]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m].譯林出版社,l2011.

[4] 伊塔洛?卡爾維諾.為什么讀經典[m].譯林出版社,2006.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7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4732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2分鐘,共有295位用戶關注,23人點贊!

雖然過去我們也常說“少年不讀《紅樓夢》”,但這大抵緣于年長者擔心青少年沒有做好接觸復雜人生情感經驗的精神準備,而今的“死活讀不下去”,則是青少年對于經典名著的自我拒絕。那么,名著“死活讀不下去”的背后,是名著的不幸還是讀者的不幸?還是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烙???

3000讀者評出“死活讀不下去名著排行榜”

近日,一條“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的微博廣為流傳,這是微博加“v”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根據近3000名讀者微博、微信留言作出的統(tǒng)計。在這個榜單上,《紅樓夢》排到了第一位,《百年孤獨》緊隨其后,成為兩部“最死活都讀不下去的作品”。而因為中國傳統(tǒng)四大名著都上了榜,不少人都對這個吐槽榜單進行了反吐槽,認為這是無聊之談。但是,隨后更多的人參與了進來,針對名著到底難不難讀,怎么個難讀法,進行了熱烈的大討論。“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榜單作品分別為:

1.《紅樓夢》 2.《百年孤獨》

3.《三國演義》 4.《追憶似水年華》

5.《瓦爾登湖》 6.《水滸傳》

7.《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8.《西游記》

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0.《尤利西斯》

經典傳承為何于今日斷裂

a面:“微淺輕快”

是當今閱讀主流

榜單中所列書目,大都是盡人皆知的經典著作,如四大名著,不僅歷年來都被列入各種推薦閱讀書目,其中很多段落還被選入語文課本。這些書幾百年來就這么讀了下來,想不到今天卻被吐槽“讀不下去”,可見問題并不出在書身上,而應該在今天的讀者身上找找原因。

如今的“理想之書”似乎應是通俗的、短小的,而沉重的大部頭經典顯然是不受歡迎的。讀者“死活讀不下去”,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網絡化時代,淺閱讀、碎片化閱讀已成潮流,青少年對經典的拒絕,對文化傳承已構成威脅。

其實,在浮光掠影的現(xiàn)代時空下,重溫經典不但可以滋潤心靈,而且可以提升境界。如《紅樓夢》,家長里短間道盡世態(tài)炎涼和人間滄桑,具有穿越性的文化力量;梭羅的《瓦爾登湖》,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作了深刻的反思,對今天深陷物質化與世俗化的人來說,可謂建構了一個心靈的“桃花源”;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帶有強烈的人文關懷,對人生的命運與價值進行了深度挖掘,令人深思。當然,平心而論,閱讀經典的確是要花費些時間和氣力的,在一個學習壓力如此大的時代,讓青少年靜心讀本好書幾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b面:經典作品也并非無可挑剔

當然,看這個榜單,我們也不宜把板子全部打到讀者身上。

讀者們“死活讀不下去”的理由,可謂千奇百怪。比如《紅樓夢》,有人受不了書中的大量詩詞,認為其妨礙了理解故事;再比如《百年孤獨》,有人聲稱是因為外國人名過分冗長,微稍多讀一點便分不清誰是誰;至于《追憶似水年華》和《尤利西斯》,讀者多是嫌棄其篇幅太長,建議當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備書”。

其實,平心而論,這些觀點并不是都沒有可取之處的。如《尤利西斯》這部小說,是英國現(xiàn)代小說中帶有實驗性、最具爭議的作品――一些評論認為它是一部“曠世奇作”;另一些評論卻覺得它“言語粗俗、不堪入目”。小說本身就很艱澀,蕭乾先生在劍橋研讀《尤利西斯》后,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天書”二字。這樣一部小說,若要廣大青少年去讀,確實是很不切合實際的。

有的名著,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帶有濃厚的時代局限,人物“高大全”,讀者讀不下去其實也比較正常。《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等,是公認的優(yōu)秀之作,不過,對青少年來說,其繁復與古奧,也構成了一道鴻溝,“死活讀不下去”其實也不算過分。

毋庸諱言,名著也有種種不足之處,除了上述理由外,有些還有語言晦澀、敘述唆、橋段雷同、情節(jié)拖沓等缺陷,這都減少了閱讀的,有的甚至讓人讀起來味同嚼蠟,沒有點毅力還真的“讀不下去”。讀者對經典的批評,也許缺乏根據、充滿臆斷,但這都可以使我們審視我們的經典閱讀做得怎樣,使得我們的閱讀觀充滿活力。所以,這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至少給了我們重新審視經典閱讀的契機。

聲音

這個排行榜靠譜嗎?

眾網友紛紛表示不信服

@楚莊_43143:或許每個人都讀下去就不是經典了。

@邊月3243:其實名著都是當年的暢銷書,暢銷了幾百年就成了名著了,有些書是禁了又禁最后流傳下來的。讀不下去還是因為缺少時代感,看書還是要耐心一些,讀一本好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嘉粲:所謂經典,就是太厚重,現(xiàn)代人哪有時間???

@悠悠他:還是靜下心來讀讀再說吧,很多人連看都沒看過就說不好。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為其厚重、深邃的意蘊是可以跨越時空、長久流傳的。讀不下去不能說明書不好,而是人的問題。

@山西老西兒:《紅樓夢》拿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榜首,這個結果多少讓人感到驚訝和尷尬。但導致這個結果的究竟是名著還是讀者?在網絡大行其道、生活節(jié)奏加快、各種信息爆炸的時代,讓讀者們平心靜氣地品味經典或許有些奢侈。但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因為我們現(xiàn)在缺少的是閱讀,不只是經典。

@田朝暉:網絡投票選出“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我不認為這是網友的幽默感,這是恥辱。

@mabokov:讀或不讀,書總在那里;它們經過了時間的檢驗,無須你去證明!如果你認可這樣的書單,那恰好證明了你自己的淺薄,僅此而已。

方法

如果名著不再讓人望而生畏

技巧:從看得懂的地方入手

讀書不是做算術題,不要求每字每句都要看懂,“只觀大略”未嘗不是一個入門的好方法??催^了,產生興趣了,可以再回來讀第二遍、第三遍,把之前那些沒有讀懂的地方弄明白。說白了,閱讀就是一個從“泛讀”到“精讀”的過程,古代人講的“誦讀、講貫、涉獵”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一上來就死盯著字句不放,非要弄懂每一個詞的含義、每一段話的中心思想,最后的結果肯定是你每次讀到前三頁就看不下去了。

拿《紅樓夢》來說,前三回基本上是介紹故事背景和人物關系的,第一次接觸的讀者往往卡在這里讀不下去。初次接觸《紅樓夢》的讀者,可以直接從第四回開始閱讀。這一回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在初中的時候就會學,讀來就不會感到有門檻,可以輕松地看進去。

還有許多人是被《紅樓夢》中復雜的人物關系所打敗的,人物和人物之間對不上號。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魯迅當年在閱讀《紅樓夢》的時候,就邊看邊繪制了一張“《紅樓夢》人物關系圖”,用這張圖來作索引?,F(xiàn)在的網絡資源很發(fā)達,讀者們也不必自己親自動手去畫圖,只須從網上下載一張,對照著《紅樓夢》的正文看,就能解決人物眾多的難題。

比如《三國演義》,沒有入門的讀者大可以直接從第三十七回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讀起。這之后的故事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閱讀起來就毫無障礙了。等到看過諸葛亮的故事,對整個三國世界產生了興趣,再來讀諸葛亮出山之前劉備的慘樣兒,就不會覺得那么無聊了。

態(tài)度:經典還須下真功夫去讀

當然,閱讀經典終究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技巧只是進入這個浩瀚世界的敲門磚,我們更不可能通過接觸名著精簡版、動畫、電影、評書、游戲之類,來替代對名著的閱讀。宋代詩人尤袤評價讀書為:“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比绻覀冇辛诉@樣如饑似渴的讀書態(tài)度,大概就不會發(fā)出“死活讀不下去”的指責、抱怨了。因而,面對名著,只要我們沉下心來,耐住性子,鉆研進去,就一定會讀出奇妙情趣,滿載而歸,理解到古人“養(yǎng)性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的高雅意旨。

說到底,要想真正體會到經典里傳承的智慧,“別無他法,唯有一字一句認真讀下去”。

智慧

聆聽名家對名著的解讀

編者按:很多讀者不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x經典,要讀魯迅,讀《紅樓夢》,讀唐詩。我們既然生活在現(xiàn)代,為何要讀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寫的文章,有什么用呢?北大學術泰斗錢理群先生的這篇文章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為什么我們要讀名著,怎樣讀,這篇文章里都明白地交代了,希望它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讀書讓我們“變得更好”

錢理群

在進入“名作”的閱讀之前,還要請朋友們認真地讀一讀、想一想巴金這位世紀老人寫給你們的這段話:“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文學的目的就是要人變得更好?!?/p>

說得多么好?。?/p>

我們要說的話――名作的意義,讀文學名作的目的,以及怎樣去讀……都在里面了。

文學的核心,文學創(chuàng)作與文學閱讀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都是“人”,是人的心靈、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

其實教育出版的核心、出發(fā)點、歸宿,也是“人”;正是“立人”,把文學、藝術、教育、出版……都統(tǒng)一起來了――這幾乎是常識,卻是人們最容易忽略、忘卻的。

讀文學作品唯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話),是陶冶我們的性情,開拓我們的精神空間――你坐在小屋里,打開書,就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與千年之遠、萬里之外的人與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進行朋友般的對話,你將出入于“(他)人”“我”之間,“物”“我”之間,達到心靈的冥合,獲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堅持讀下去,日積月累地潛移默化,你會發(fā)現(xiàn),你變了,像巴金老人說的那樣,“變得更好”了。

要讀名作,就是因為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于其中,人類最美好的創(chuàng)造都匯集于其中。人在受教育時期,例如中學時期,讀什么書,不是小問題。像魯迅所說,胡亂追逐時髦,“隨手拈來,大口吞下”地閱讀――這頗有些類似于今天的“快餐式閱讀”,吃下的“不是滋養(yǎng)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紅紙包里的爛肉”,其結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爛肉”、喝“酸酒”長大,是可能成為畸形人的。魯迅因此大聲呼吁,“我們要批評家”,給青年人的閱讀以正確的指引。

讀文學作品,特別是讀名著,還要有正確的方法。那種“一主題、二分段、三寫作特點”式的機械、冷漠的傳統(tǒng)閱讀方法,是永遠也進入不了文學世界的。我們要用“心”去讀,即主體投入地、感性地閱讀:以你之心與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會、交流、撞擊,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真實的歡樂與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補充、發(fā)展作品提供的藝術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義。也許你讀完作品,只有一些朦朧的感覺,只見到若隱若現(xiàn)的人物身影,只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涌動、思緒的感悟,或者某種想象、創(chuàng)造的沖動,盡管你不能(其實也不必要)作出作品主題呀、結構呀、寫作技巧呀……的明確分析,但其實你已經“進入”了文學的世界。

文學作品,從根本上說,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因此,文學閱讀的另一個重點,應是對作品語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學大師筆下的語言,是具有生命的靈性的,它有聲、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與質感,是應該細心地去體味、沉吟、把玩,并讓人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語言的趣味的?!罢Z言(說與寫)”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說的背后是人的心靈世界。因此,對語言的敏感和駕馭能力,也應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質的重要標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變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學名作的閱讀,就是一種發(fā)現(xiàn)與開掘:既是對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發(fā)現(xiàn)與開掘,也是對自我潛在精神力量的發(fā)現(xiàn)與開掘。說到底,這是對“人”(他人與自我)的發(fā)現(xiàn)與開掘。它的魅力就在這里。因此,他人的示范性分析,無論怎樣精彩,都只能啟發(fā),而不能代替你自己的閱讀。名作的真正魅力要你去發(fā)現(xiàn),通過你的感受、體驗、想象而內化為你的精神。一切取決于你自己。

年輕的朋友,打開書,請讀吧。

結語

在這個各種排行榜流行的年代,這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確實讓人唏噓感嘆。世道人心如此浮躁,人們在拒絕名著的同時,也許關閉了一扇通往幸福世界的大門。

閱讀名著的人是世間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xiàn)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現(xiàn)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一個人的一生,只能經歷自己擁有的那一份欣悅,那一份苦難,也許再加上他耳聞目睹的那一些關于自身以外的經歷和經驗。然而,人們通過閱讀名著,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這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間便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閱讀不僅使他認識了草木蟲魚之名,而且可以上溯遠古、下及未來,飽覽一切的奇風異俗。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8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244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7分鐘,共有151位用戶關注,41人點贊!

金俊英

(建寧三中,福建 三明 354500)

摘 要:讀書是初中生獲得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遍喿x不僅可以為寫作奠定基礎,還對初中生世界觀的形成以及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有著重大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名著閱讀;培養(yǎng);知識

筆者連續(xù)兩年任初三畢業(yè)班語文課,也兩次參加市教科所“中考語文質量分析會”。有機會向市教研員及其他兄弟學校的優(yōu)秀語文教師請教。在2005年12月的會議中確定了2006年中考語文卷加入名著閱讀題,與會者都明確表示考名著閱讀是形勢所需,也是促進初中生閱讀名著的強心針。但考什么,怎么考,既是命題者傷腦筋的問題,又是一線教師最關心的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20%學生能達到要求的,有近15%的學生說,父母什么課外書都不讓看,沒時間讀,有30%的學生坦言自己喜歡上網,喜歡閱讀街頭雜志,不喜歡閱讀名著;說自己找不到書的占35%左右。

由上可見,在教師、家長、學生的心中,對課外閱讀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的。而閱讀作為語文“新課標”的五大“課程目標”之一,成為檢驗評價語文教學,考察學生語文學習以及語文考試命題的重中之重,所以,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已是刻不容緩。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完成課外閱讀的任務呢?

一、是激發(fā)興趣

(一)聽――聽故事激趣

用聽故事錄音和聽歌曲的方法皆可。中外名著學生多少知道一些,教師可利用上課或課余時間對學生講述名著故事,既可從作品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入手,也可從作者的傳奇經歷入手,如“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引出《三國演義》;“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介紹曹雪芹,引出《紅樓夢》,“醉打蔣門神”、“拳打鎮(zhèn)關西”引入《水滸傳》、《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選》、《魯賓遜漂流記》都可用這種辦法,當學生對這些故事感興趣時,鼓勵他們閱讀這些書。童話、神話、寓言學生都已學過,對這類文學體裁略有了解,興致極高,一般能完成閱讀任務。學生閱讀《伊索寓言》,能說出寓意,讀《安徒生童話》能說出自己的感想即可。

(二)看――看錄像激趣

心理學家認為識記、理解直觀形象的材料,比識記抽象的材料會更快、更牢,對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來說,先看電影、電視錄像來了解故事情節(jié)是最直觀的?,F(xiàn)在學校都配置多媒體教室,有時可直接在網上下載一些由名著拍成的影視片,如《哪咤鬧?!?、《三打百骨精》,激發(fā)對閱讀《西游記》的興趣。《魯賓遜漂流記》已拍成電視連續(xù)劇,下載一集,讓他們看看魯賓遜一生的傳奇經歷;接觸了解18世紀曾風靡一時的紀實性航?;貞涗?。

(三)演――即表演激趣

先由幾個語文程度較好的學生在讀過的名著中選 一熟悉片段,編排小品,教師參與改編與導演,在活動課中表演,激發(fā)其他學生表演的欲望,他們便會迫不及待閱讀一、二部文學作品,在下節(jié)課中一顯身手。語文興趣小組活動之時,讓學生帶上自己讀過的一本名著,與其他同學交換,不僅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還可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提高表演能力,增強自信心。教師應對學生以適當獎勵,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興起一股讀書熱。

(四)考――即考試促趣

學生閱讀名著“功利之心”遠大于興趣,特別是中考在即的初三學生,更是考啥學啥。加上教育體制的局限,衡量學生對名著的了解情況,最終要以考試定優(yōu)劣。

二、指導性閱讀

當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被充分調動后,教師應進入指導閱讀階段,因受條件限制,我只能在眾多名著中選取極其有限的幾本來分類指導。

(一)寓言、童話類

這類作品,一般較淺顯,學生接觸的多,學習這些作品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兑了髟⒀浴贰ⅰ陡窳滞挕?、《安徒生童話選》這類作品是接觸閱讀外國名著的“敲門磚”,當然還可結合中國童話故事和古代寓言故事。

(二)中國古典名著類

可以說《西游記》是我們走進古典小說的第一道坎,兼有章回體和神話小說的特點,可從中體會、聯(lián)想、想象的手法的妙用?!段饔斡洝凡⒎侵皇蔷奂砉志`、天兵蝦將的鬧劇,它創(chuàng)造了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塑造了智勇雙全的英勇人物――斗戰(zhàn)勝佛孫悟空,唱響了一曲永恒的理想之歌。

西天取經的故事象征著人在追求理想過程中的艱辛,而人生的意義在于對理想的不懈追求,這部作品對讀者正確認識人生啟發(fā)很大。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的故事激昂悲壯、膾炙人口、流芳百世,學生閱讀的興趣不下于《西游記》。從閱讀中,感受古典名著的特點,聯(lián)系歷史文化背景,體驗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但要求學生明白小說不等同于歷史,它是在歷史事件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有虛構和夸張的成份,學生應區(qū)別。

(三)外國名著類

如果說閱讀古典名著旨在讓更多的人在民族文化的沉淀中品味濃縮的語言精華,那么閱讀外國文學就是在與智者的交流中升華自我。

《魯賓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等,都抓住孩子們好奇和愛冒險的心理,情節(jié)生動離奇,起伏迭宕,引人入勝。但從學生讀后感中可看出他們讀過之后心中仍然有謎團,教師適時分析魯賓遜、星期五等人物形象。魯賓遜是一個永不疲倦、永不安分的行動者,在困境中,他仍然對生活充滿熱愛、充滿無限的憧憬和向往,自立、自信、自強,為求得生存乃至幸福奮斗不息、戰(zhàn)斗不止,并能夠誠心幫助別人,提高自己的認識。但他也是當時不斷擴張,不斷攫取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社會的典型產物。學會欣賞文學作品,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啟示,體例作品語言準確清晰。感受作品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陡窳蟹鹩斡洝分卦谔岣呦胂衲芰?,夸張手法會在心中、生根、發(fā)芽。這部作品與《西游記》一樣,充滿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個性化的語言,以及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各種表達方式的結合,都值得學習,這些作品是廣泛了解外國名著的橋梁。

魯迅說:“諷刺的生命是真實的”,不真實,諷刺就喪失了任何的力量,《格列佛游記》全是虛構,荒誕離奇,可是讀者喜歡它,正是由于它符合歷史本質的真實。作品的幻想和現(xiàn)實是統(tǒng)一的、和諧的。

參考文獻:

[1]劉振國.名著閱讀為閱讀教學打開一扇窗[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2008,(13).

[2]徐正榮,李本國.把'閱讀'擺渡到'悅讀'的彼岸——中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做法[j].2010,(6).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9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228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6分鐘,共有111位用戶關注,59人點贊!

關鍵詞 名著 語文素養(yǎng) 文化 人格

名著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然而實際調查后發(fā)現(xiàn),中學生的閱讀名著情況與相關要求相差甚遠。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名著的情節(jié)和人物只有一些簡單的了解。為了提高我們重視名著閱讀的意識,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求中外名著的閱讀與提升語文素養(yǎng)之間的關系。

1 閱讀中外名著能拓寬文化視野

文學名著是作者心血的結晶,它來源于生活,是作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反映。許多巨作展示了各名族的波瀾壯闊的畫面,文化精神追求,形象地再現(xiàn)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各種狀況。中學生由于自身生活閱歷的有限,他們的人生經驗還相當匱乏,但他們的接受力強,求知欲旺盛,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來豐富人生經驗。文學名著作為連接讀者與社會的重要橋梁,客觀上為讀者搭建了理解社會人生的平臺,拓寬了讀者的文化視野。

對于中學生來說,生動形象的故事遠比單純的歷史介紹,文化研究有趣得多,給他們的印象也深刻得多。名著就如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展現(xiàn)人生百態(tài)。如中國古典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就是中國整個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就是一部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罪惡的歷史,讀者可以看到封建崩潰覆滅的必然結局?!恶橊勏樽印窞槲覀冋故玖艘环|目驚心,具有濃郁的老北京風情的人物畫與世態(tài)圖?!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從十月革命,國內戰(zhàn)斗到恢復國民經濟各個時期的蘇聯(lián)社會特點和時代氣氛,熱情歌頌了為祖國而戰(zhàn)的蘇聯(lián)年輕一代,展現(xiàn)了他們的成長歷程和精神風貌。

散文大家劉白羽曾說,每一部名著都是“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莽的宇宙?!睆V泛認真地閱讀名著,一定會獲得歷史和現(xiàn)實,社會和人生,自然與精神的種種知識,從中涉取人類文化豐富的養(yǎng)料,為今后成才打下堅實的文化根基。

2 閱讀中外著名能增加語言積累

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它的語言是豐富優(yōu)美的。特別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更是提供了優(yōu)良的語言環(huán)境和良性語言刺激,它激發(fā)著學生學習語言的潛能。隨著閱讀量增加,語感積累的增多,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寫作能力的提高,就不再是一句空話。我國古人就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深切感悟,這都體現(xiàn)了多讀多感對寫作的重要作用。

中外名著的作者因生活經歷、藝術素養(yǎng)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語言風格。有的豪放,有的婉約;有的清新飄逸,有的雄渾悲壯;有的典雅端莊,有的通俗曉暢。猶如百花園,千姿百態(tài)。我們閱讀名著時,應該兼容并蓄,各采其長,從作家的語言個性出發(fā),去感受作家的語言;多讀,多記以此來提高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能力。

《繁星·春水》的語言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曉暢而又情韻悠長。冰心以她“滿蘊著溫柔,帶著憂愁”的抒情風格,感情深沉濃烈地歌吟著純真的愛,描繪著大自然的美,讀來輕柔雅麗,韻律渾然天成,意境優(yōu)美清麗?!恶橊勏樽印返恼Z言提煉了北京口語,生動鮮明地描繪北京的自然景物和社會風情,準確傳神地刻畫了北平下層社會民眾的言談心理,簡潔樸實,自然明快,帶著濃濃的“京味兒”?!都t樓夢》的語言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文學極深的功底。書中大量的詩詞曲賦,顯示出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到,讓人領略到古典文學的典雅含蓄?!段饔斡洝愤@部書則以生動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詼諧的筆調,怡神悅目,啟迪心態(tài),而一直受人喜愛、贊美。

這些名著,或清新,或含蓄,或通俗,或絢麗,體現(xiàn)了語言風格的多姿多彩。學生在閱讀中獲得豐富的語言材料。漢代文藝理論家劉勰曾說“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學生在名著陶冶下,語言運用能力,理解鑒賞能力,寫作能力無形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

3 閱讀中外名著能提升人格塑造

德國詩人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泵褪且云洫毺氐镊攘?,營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園,提升我們的人格塑造。

許多文學名著表現(xiàn)了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教育人,熏陶人,特別是塑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匯集了人類的各種美德,給我們讀者以積極的精神激勵作用。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的主人公——保爾,百折不撓的頑強奮斗精神感染著每位讀者,透過保爾高尚純潔的道德言行,我們看到了作者無比崇高的心靈。這些高尚的言行,洗滌著我們的認知世界,并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里。他告訴我們應該過怎樣的人生?!叭俗顚氋F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边@段話激勵了一代代人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去錘煉鋼鐵的意志,它是我們尋求人生價值的豐碑,是我們成長和追尋的路標。

同時,文學名著,在做人、治學、理想追求等方面具有許多至理名言,至今仍閃爍著耀眼的光輝。如《繁星·春水》中有許多極富哲理的小詩?!洞核分黄咚模姼栝_篇用呼告手法,采用倒轉句式,勸勉青年人勤奮努力地學習,去“珍重地描寫”自己的人生詩篇。不要懈怠,不要蹉跎。然后,用一擬人兼比喻的修辭手法點明原因,催人上進;因為“時間正翻著書頁,請你著筆”??!

4 閱讀中外名著,能激發(fā)想象,優(yōu)化思維

文學是作家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產物,也是一種審美的語言藝術,他通過審美化的語言,能夠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文學名著中有許多想象奇特的一些神魔小說、英雄史詩、科幻故事等浪漫主義作品。這些作品的作者常常想前人之所未想,具有瑰麗神奇的想象。這些想象能夠打破讀者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勢,拓展讀者的思維,極大地激發(fā)了讀者的想象力。

《西游記》以詭異的想象,極度的夸張,突破時空,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創(chuàng)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吸引讀者的原因之一是在于他們是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的成果。它不但能夠激發(fā)人們對科學的興趣,更能啟發(fā)人們的思考,使他們大膽地幻想未來的遠景。

世界名著讀后感 第10篇

閱讀提示:本篇共計169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27位用戶關注,54人點贊!

校部分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從調查情況朱看,喜歡閱讀名著的學生不多,多數(shù)學生喜歡蒯讀傳奇、幽默、偵探故事等消遣類作品,還有不少學生喜歡蒯瀆武俠言情小說;對老師或課本推薦的名著,大部分學生興趣小大;學生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很少,尤其是蒯讀名著的時間;大部分學生對理解名著內容有困難,更談不上欣賞名著。

[關鍵詞]名著;閱讀;思考

為了改變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效果,我認真地作了一番分析和思考,采取了如下對策:

一、給學生閱讀的時間

為了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我采用了下面的做法;

1、在不影響學生課業(yè)的情況下,將機械的抄寫作業(yè)盡量壓縮,將練習冊中繁雜的習題盡量刪減,指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每天爭取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有計劃地閱讀名著。

2、周末是學生作業(yè)量相對較少的時候,可以利用這個時間以閱讀的方式來放松自己。

3、利用好國慶長假或五一等假期,建議學生閱讀整本的名著。

4、利用好每年兩個假期,建議學生在每個假期中要讀兩

本長篇名著――我們的教材每冊書后都推薦了兩本名著,這個時候就可以提前進入狀態(tài),進行閱讀。每學期放假前,我都會布置學生閱讀下學期要閱讀的名著。

二、給學生選擇的空間

學生眼中名著的概念和成人是不一樣的,教師不能抹殺學生的選擇以達到讓學生認同的日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不同,對名著的選擇也不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名著進行重點閱讀,將會充分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情感。尊重學生的選擇,也許是教師最明智的選擇。放手讓學生選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飄》、《巴黎圣母院》、“紅與黑》等

世界名著擺上了學生的案頭,《世說新語》、《菜根譚》、《孟子》

等古代經典走進了學生的視野,不帶任何任務的自由閱讀讓

學生體驗到了閱讀的愉悅,走進了一片廣闊的精神家園。

三、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我想,只有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從內心產生閱讀的欲望,才能使名著惻讀成為一種自覺的蒯讀。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經常采用以下方法:

1、以名人讀書的生動事例感染學生。我常常利用各種機會給學生講一些名人讀書的故事。學

習《紙船》,學生介紹作者冰心的生平簡歷,我就跟他們講冰

心七歲開始讀《三國演義》,此后,連續(xù)讀了《聊齋志異》、《水

滸傳》、《精忠說岳》,十一歲開始閱讀外國翻譯小說,十二

歲開始讀《紅樓夢》……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使學生感受到

了名人對文學名著的如癡如醉,使他們感受到了經典名著的

魅力。

2、從學生感興趣的課文出發(fā)引導學生。

如學刊《從百草同到三味書屋》,學生對生機盎然的百草

園充滿向往之情,對能講美女蛇故事的阿長產生了極大的好

奇,我順勢對學生說:“這篇課文選白魯迅的《朝花夕拾》,要

想知道魯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大家閱讀原著。”這樣,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劍名著面前,

使他們對作品有一種向往和期待,讀起來自然就有親近感。

3、從學生感興趣的事八手誘導學生。

許多學生都喜歡玩電子游戲,有一種游戲是根據《三罔

演義》的故事設計的,下課時,我經常聽到一些學生們談論

他們玩游戲的“戰(zhàn)績”。我告訴學生:“游戲的人物是沒有情

感的機器人,而閱讀小晚可以讓你感受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人物的性恪及其處世方式等等,你將從中受到啟迪,你的收

獲會比玩游戲多得多?!?/p>

四、指導理解和欣賞

對有些讀物,教師事先點?點、指導一下,學生閱讀起米就省力得多,理解起來也容易得多;對有世讀物,如果教師任學生閱讀后做些分析評價,學生會豁然開朗。就輔導形

式而言可以多種多樣,我常用的形式是開發(fā)乞著閱瀆指導課和名著閱讀專題講座。我在閱讀指導課卜給學中講u月名著的歷史背景后,學生豁然開朗,再次閱讀,就覺得這篇文章“真

有意思”,并且能夠進一步體會到作者耶種深邃的思想和尖銳深刻的語言魅力。

再說專題講座。講座不是面向全體學生,而是對文學名著有強烈興趣的學生,因此,教師要選擇閱讀品化比較高的文學名著開設講座,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此外,還可以通

過出黑板報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引導學生走進名著、愛上名著,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但只要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認定曰標.咬定青山不放松,

世界名著讀后感

任何讀物本身的教育和審美功能,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閱讀名家名篇,能開闊學生的眼界,LWlM.com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激發(fā)他們熱愛科學,樹立科學的人生觀。所以,我把對名著的初步賞析作為提高文學社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來抓,效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世界名著信息

  • 世界名著讀后感
  • 世界名著讀后感65人關注

    任何讀物本身的教育和審美功能,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都能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閱讀名家名篇,能開闊學生的眼界,LWlM.com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激發(fā)他們熱愛 ...[更多]

教學范文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