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倍的認識的評課稿
倍的認識的評課稿
今天這節(jié)課主要教學倍的認識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簡單實際問題。倍數關系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數量關系,部分學生對“倍”有一定的理解。
根據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兩位老師讓孩子們通過擺一擺、圈一圈、說一說、算一算,層層遞進,逐步形成“倍”的概念。練習形式多樣,
李換換老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次比較。第一次比較(除數相同),是一份數相同,讓學生體會有幾個一份數就是幾倍,強調一份數的重要性;第二次比較(被除數相同),一份數不同,相比較的.數相同,倍數關系不同,進一步強調一份數的重要性;第三次比較(商相同)第一行和第二行任意擺圓片,只要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通過三次比較讓學生充分體會倍數關系。
馬莉老師在課堂很重視讓學生動手擺一擺、說一說,讓學生逐步認識到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出示藍花8朵、黃花56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學生很自然的覺得可以用除法來計算。在練習環(huán)節(jié)馬老師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層層遞進,讓學生動手動腦,在比較中一步一步的加深對“倍”認識。比如:黃花12朵,黃花是紅花的幾倍?馬上就有學生發(fā)現(xiàn)少條件。師:你能補充條件,考考你的同桌嗎?然后全班交流。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一份數的重要性。
第2篇 二年級數學《倍的認識》的評課稿
二年級數學《倍的認識》的評課稿
倍是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本節(jié)課中,王老師的教學可謂獨具匠心,把四基作為一個整體,貫穿于教學始終,使學生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鞏固應用的數學活動過程 ,數學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學生聯(lián)系數學與現(xiàn)實的橋梁。下面我重點來談一談王老師如何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思想的。
一、在操作、觀察、演示中,初步感知倍的模型
本節(jié)課有三次操作。
第一次學具操作:用學具把王丁和李飛的貝殼數擺出來。通過學生操作學具,然后交流展示擺法。讓學生觀察并說出:李飛拾的6只貝殼和王丁拾的3只貝殼之間的關系。王老師在和學生討論比較個數時,自然滲透了對應的思想,讓學生擺學具要注意一一對應。這就在倍的建模上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第二次學具操作:現(xiàn)在請你再動手擺一擺學具,看誰最棒,能讓老師一眼看出李飛的貝殼數是王丁的2倍。王老師讓學生再擺一擺,并到前面展示。教師在此追問:為什么要3個一份,3個一份的擺?是根據誰的只數擺的?教師通過引領學生比較兩個數量,溝通了同樣多和標準量的聯(lián)系。
第三次學具操作:王丁把自己的貝殼送給好朋友一只。王丁現(xiàn)在有2只貝殼,那么李飛現(xiàn)在的貝殼數還是王丁的2倍嗎?讓學生再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擺的時候先想一想,要根據誰的只數來擺?要幾個一份,幾個一份的擺?學生擺后展示交流:你是怎么擺的?追問:為什么要2個2個地擺?并配合課件演示,盡快幫助學生和倍交上朋友。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發(fā)現(xiàn)倍數會因標準量改變而改變,在此打通了幾個幾和倍的聯(lián)系,使學生成功建立倍的模型。
這三次操作,王老師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的操作活動,在每次操作前先提出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操作,在操作后再及時追問,幫助學生理解操作活動的意義,既有效地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又及時溝通了倍的知識生長點,找準了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與新知識之間的結合點,充分利用比較這一手段建立起倍的概念,完善了倍的建構。
二、在活動、感悟、體驗中,深入理解倍的模型
數學學習是思維的旅行。記得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格言我聽見就忘記了,我看見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數學活動經驗是在做中積累起來的。王老師根據二年級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設計了一系列有效地數學活動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倍的模型。通過讓學生擺一擺:指一指,圈一圈,填一填,說一說等數學活動中獲得了豐富的活動經驗,這些認知活動有了直觀形象的支撐而變得輕松愉快,在學生自主探究、教師指導、同學交流等過程中去粗取精、反思、抽象、概括,已經內化為學生自身的活動經驗,讓學生對倍有了整體全面的認識,有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倍的模型。
三、在預設、生成、碰撞中,凸顯加固倍的模型
吳正憲老師說過:沒有精心的預設就不會有精彩的生成!生成是在預設的基礎上。課程專家賈濤老師說:強調生成,首先要解決好預設,只有在預設上多下功夫,我們才能更好的解決生成的問題。教師的預設一定要有一定的彈性空間,而不是每一步都預設好,這樣才會使學生有更好的生成。
本節(jié)課中,王老師不僅做到了吃透教材,更研透了學生,考慮周全,預設全面而有彈性,所以當課堂出現(xiàn)生成后,老師做到游刃有余的處理,讓課堂中的生成精彩紛呈,在教師預設與學生生成的碰撞中,凸顯加固了倍的模型。如:
教師讓觀察:李飛拾的6只貝殼和王丁拾的3只貝殼有什么關系。教師預設了三種情況:
預設一:(1)李飛拾的貝殼數比王丁拾的多3只。
(2)王丁拾的貝殼數比李飛拾的少3只。
預設二: 李飛拾的貝殼數有兩個王丁拾的那么多。
預設三:李飛拾的貝殼數是王丁的2倍。
我知道王老師根據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回答,已經預設好了三套方案。
(1)根據預設一來設計的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如:你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一眼就看出李飛的貝殼數比王丁的多3個?或者王丁拾的貝殼數比李飛拾的少3只?
學生通過畫豎線或者分一分成兩部分,教師順勢引導(師分指著每一部分)李飛的這兩部分都和王丁的`貝殼數同樣多。
(2)根據預設二來設計的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順勢引導:你能給大家擺一擺,讓我們一眼就看出李飛拾的貝殼數有兩個王丁拾的那么多嗎?生到黑板擺一擺,分一分。將李飛的貝殼數分成了兩部分。教師順勢引導(師分指著每一部分)李飛的這兩部分都和王丁的貝殼數同樣多。
(3)根據預設三即課堂生成來設計的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追問:李飛的貝殼數是王丁的2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給大家說一說嗎?課堂生成:李飛的貝殼數里面有2個3,所以李飛的貝殼數是王丁的2倍。教師順勢引導:同學們看,如果把王丁的貝殼數3只看作1個3,那么李飛的貝殼數里面是否有2個3并且讓學生到黑板上指一指,說一說。
當課堂出現(xiàn)了生成后,老師抓住這個機會,讓生成變?yōu)榫剩槍W而導,講解:我們把王丁拾的3只貝殼看作一份,是1個3,李飛拾的貝殼數里面有這樣的2個3。教師及時小結:6里面有2個3,我們就說,6是3的2倍。
到此時,學生的認知得到升華,倍的模型在學生心中清晰地矗立起來。
總之,王老師把《倍的的認識》聚焦到倍的模型建構上,全力挖掘知識的本質內涵,讓知識充滿了生長的活力。為學生今后繼續(xù)學習種下了一棵智慧的種子,提升了教學的深度和厚度。在本節(jié)課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教師的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說王老師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我們感受到生生都獲得了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學生在本節(jié)課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所以說這是一節(jié)自主愉悅、高效的課堂。
當然,課堂是不完美的藝術,在此,我有一點建議:
很多知識,只要我們肯放手,敢放手,學生自己完全可以探究出來;很多能力,只要我們給他提供適合的環(huán)境,他們就可以自己鍛煉出來。
第3篇 小學數學《倍的認識》評課稿
小學數學《倍的認識》評課稿
本節(jié)課是學生接觸“倍”的概念的第一節(jié)課,目的是要求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同時能運用這一概念去解決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v觀整節(jié)課,有以下幾點感受:
首先王老師把握住了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這一特點,采用了直觀的擺一擺、畫一畫等實際操作,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之后深化對倍的理解,同時也體現(xiàn)了讓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自我經歷、感受、體驗知識的構建過程。在這些擺一擺、畫一畫環(huán)節(jié)中,我想在學生獨自操作過程中,老師最好能給予必要的指導,比如兩行圖形的左端最好能對齊,畫出的倍數關系要分明等,為今后線段圖的學習作好準備。
現(xiàn)在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現(xiàn)狀是:對單一的、顯性的問題容易找到解決的方法,但在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只注重找到問題的答案,往往呈現(xiàn)出套用題型的現(xiàn)象,像今天的課《倍的認識》,學生已經找到了規(guī)律,都是用乘法計算,也許走出這堂課,很多學生又會感到無從下手,基于這種考慮,王老師把述說解題思路作為本節(jié)課解決問題實施的重要策略之一?!澳闶窃趺聪氲模俊薄澳隳茉侔阉南敕ㄕf一說嗎?”等等,指名說,自己說,同桌互相說一說,讓學生在闡述中檢索自己的思考過程。
再來說說王老師選取的教學素材,都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活動。創(chuàng)設的猜年齡練習,起先只告知學生媽媽的年齡是小華的倍數,學生答案挺多,然后再讓學生根據條件猜,是5的倍數,不但讓學生明白猜想是要有依據的,而且要符合實際情況,更為重要的是巧妙的'對有關倍的知識進行了練習,學生這樣學習的興趣也是濃厚的。踢毽子的練習,讓學生根據多個信息發(fā)現(xiàn)其中的倍數關系和相差關系,從而進行區(qū)分解決,這一練習開放性強,有利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問并解決問題,更是拓展了思考的空間,使所學的知識向縱深發(fā)展。在解決的過程中,建議王老師讓學生把選擇的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連起來說說,這樣學生會更明確,也不致于一些中差生無從下手。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重視估算,并且在各個學段中都安排了估算的內容,但我們都知道,估算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長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滲透和訓練,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出示“小芳跳的大約是小明的3倍。小芳跳了幾下?”這一問題,讓學生自己分析解決,學生稍一思考就說出小芳跳了18下。便沒有了其他答案,由于下課鈴聲已響,王老師直接帶領學生理解大約的意思,并告訴學生19下、20下都是可能的,應該說王老師的這種滲透思想是值得我們提倡的。
另外,在學生的練習反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說——是——的幾倍,依舊是學生的一個難點,如:跑步的6人,跳高的3人,學生說:跳高的是跑步的2倍,從這一回答可以了解到學生知道6和3是屬于倍數關系,但究竟哪個是1份,還沒更好的理清,建議王老師在前面的教學中再深化、強化一些。
第4篇 《倍的認識》評課稿
《倍的認識》評課稿
聽了張瓊老師的一節(jié)《倍的認識》后,受益匪淺。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倍”,“倍的認識”是二年級數學課的教學重點,又是難點。
“倍”的概念比較抽象,教材中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所以低年級學生要建立“倍”這一概念,通過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過自己觀察思考,動手操作、比較,從而得出兩數之間的數量關系。張老師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特點,結合課標要求,突出了以下幾點教學特色:
一、以學生為主體,在學中思考,拓展思維
本節(jié)課張老師把學生至于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去積極思考。張老師把握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這一特點,采用擺一擺、畫一畫等實際操作,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之后深化對倍的理解,同時也在“擺一擺”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個知識點:“倍”是必須兩個事物都有東西的情況下才有聯(lián)系的。
二、游戲學習兩結合,娛樂又受益
張老師用擺一擺、說一說、拿彩筆的活動很好地鞏固了新知,整個課堂氣氛又非?;钴S。從生活中取提素材,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課中,張老師動作親切,語言起伏跌宕,數學語言表述準確,能及時鼓勵學生,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探究學習,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緊緊跟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