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1篇沈陽福陵景區(qū)導(dǎo)游詞范文 第2篇小學(xué)生四年級導(dǎo)游詞范文沈陽故宮 第3篇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 第4篇沈陽國家森林公園的導(dǎo)游詞 第5篇最完整的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 第6篇沈陽故宮詳細導(dǎo)游詞 第7篇沈陽故宮最新導(dǎo)游詞范文 第8篇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800字 第9篇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優(yōu)秀范文 第10篇遼寧沈陽怪坡導(dǎo)游詞 第11篇遼寧沈陽方特歡樂世界導(dǎo)游詞 第12篇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十分鐘 第13篇沈陽福陵景區(qū)導(dǎo)游詞 第14篇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怎么寫 第15篇最新沈陽市博園的導(dǎo)游詞范文 第16篇沈陽的概況導(dǎo)游詞解說
第1篇 沈陽福陵景區(qū)導(dǎo)游詞范文
福陵導(dǎo)游詞沈陽福陵景區(qū)導(dǎo)游詞
各位朋友,你們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大家到福陵參觀游覽,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的寢陵,因其位于沈陽城的東郊,故又稱東陵,它與新賓的永陵,沈陽昭陵被合稱為清初的關(guān)外三陵。
福陵,建在天柱山上,天柱山是長白山的余脈,原名石咀頭山,東牟山,福陵的修建歷史大體經(jīng)過了三個階段:即天聰時期的草創(chuàng),順治時期的修繕,康熙時期的改建。
各位朋友,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座落于翠綠的群山之中,氣勢雄偉的古建筑群就是福陵。福陵占地面積19.48萬平方米,依山傍水,整個陵園由低向高巧妙的依山勢而建,寶城、寶頂俱建在山巒之顛。
福陵按其自然布局可分為三部分,即大紅門外區(qū)、神道區(qū)、方城、寶城區(qū)三部分,從下馬碑到正紅門為第一部分。
福陵的下馬碑有6座,四座在陵前,兩座在東、西紅門附近,正紅門前兩側(cè)的下馬碑上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寫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過了下馬碑,陵園前東西兩側(cè)各聳立著石獅一對,華表一對,石牌樓一對。石碑樓也叫下馬牌樓,為諸色仿木石材建成,四柱三樓,橫坊上有斗拱,二龍戲珠等紋飾。正中心刻有文字及各種瑞祥圖案,文字朝外,用滿漢蒙三種文字刻著“往來人等至此下馬,如違定依法處治”整個牌坊的雕工古樸、典雅、精美。從正紅門到碑樓為陵園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神道區(qū),正紅門是陵園的正門,兩側(cè)是五彩蟠龍袖壁,四周是矩形紅包繚墻將整個陵園圈為一體,正紅門為三楹單桅歇山式仿木架結(jié)構(gòu),上頂鋪滿琉璃瓦、大脊、重脊、大吻、重善一抹金黃。拱門三道,彩油為飾,上有染金門釘及獸面“鋪首”、三道拱門,正中一間叫“神門”,是供所謂墓主“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間平日不開,只是在大祭時供抬祝版,制帛以及其它祭品的官員出入,其它人不得行走。東為:“君門”是皇帝祭陵出入之外,西為“臣門”是祭祀大臣走的門,過了。正紅門一條與神門相逢300米長的“神道”直至石拱橋、神道和神門一樣有極嚴格的使用規(guī)定,除抬祭品的官員可以通行以外,其它人一律嚴行禁走,違者受法律懲處。對神道的設(shè)置,清代陵墓有一項特殊的規(guī)定,郎神道與隆恩門之間必須修建一座建筑做隔斷、名曰“一眼望不斷”,寓意大清江山萬事一系。為此。有的清陵在神道上修龍風(fēng)門,沈陽昭陵修建神功圣德碑,福陵不僅建有神功圣德碑,而且根據(jù)地理條件還修有一百零八蹬。起到雙層隔斷作用,這是福陵區(qū)別于其它清陵之處。
神道兩側(cè)成中軸對稱,整齊的排列著一對石望柱和四對石象生。石望柱上各坐犼一只,相傳犼是龍的九子之一,因其好望,故讓其守陵。石象生依次為獅、虎、馬、駱駝。據(jù)說,石馬是仿當年努爾哈赤的坐騎龍馬——一種典型的蒙古馬雕刻的。神道盡頭便是與兩座“神橋”相連接的,巧妙依山勢而建的“福陵天蹬”;俗稱“一百零八蹬”,“欲知福陵絕佳處,石階送爾上天登”;福陵天蹬是明清皇陵中獨一無二的建筑形式,那么石階為什么要修一百零八級呢?一種說法與星宿有關(guān),相傳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就是就是這些星宿“下凡”,“一百單八蹬”寓意將天罡地煞星踩于腳下,以保福陵平安無事。也以此顯示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
福陵導(dǎo)游詞
第2篇 小學(xué)生四年級導(dǎo)游詞范文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宇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筑。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纳蜿柟蕦m導(dǎo)小學(xué)生四年級導(dǎo)游詞范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小學(xué)生四年級導(dǎo)游詞范文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
大家好!我是小吳,今天由我來帶領(lǐng)大家游覽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0xx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也曾在這里繼位,改元“順治”、并于當年入關(guān),統(tǒng)治全中國。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全部建筑計300多間,共組成20多個院落。按其布局,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我們計劃游用三個小時的時間去游覽,現(xiàn)在我們已將到了,大家下車,先聽我說幾句。
首先,我告訴大家,注意的事項。第一,大家要緊跟我身后,不要走丟了。第二,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集合,如果找不到了,請撥打我的手機。第三,不要亂扔?xùn)|西,講衛(wèi)生。第四,保持安靜,不要大喊大叫。好了,出發(fā)了。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xiàn)存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筑。在建筑藝術(shù)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傳統(tǒng),集漢、滿、蒙族藝術(shù)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
大家看,這座占地六萬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620xx年,建成于1636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間。清朝進關(guān)后對盛京皇宮又進行了保護和擴建,到乾隆時基本形成今日規(guī)模。
大家看,沈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宇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筑。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絕無僅有;那機富滿族情調(diào)的“宮高殿低”的建筑風(fēng)格,更是“別無分號”。
沈陽老城內(nèi)的大街號“井”字形,故宮就設(shè)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萬平方米,現(xiàn)有古建筑114座。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文溯閣等。 大政殿是用來舉行諸如頒布詔書、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的地方。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的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于宮廷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業(yè)初期君臣平等的歷史,也是從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君臣平等的延續(xù)。到了入關(guān)后,從北京故宮開始,這種平等被逐漸打破,最終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君王。
中間高聳的建筑是沈陽故宮里唯一的煙囪。故宮里每一個房間的炕火都從地下的通道匯聚到這個煙囪里,這是他們一統(tǒng)天下的思想的象征。這個煙囪共有11級,最上面一級只有三塊磚構(gòu)成。導(dǎo)游說,這個一統(tǒng)天下的煙囪反而成了清朝的讖語:清朝共有11位皇帝,最后的宣統(tǒng)帝只做了三年江山,就是那三塊磚的預(yù)示。想當年努爾哈赤在修建這個一統(tǒng)天下煙囪的時候,如果早知如此,肯定會加多幾層吧?!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三個小時后在這里準時集合。
小學(xué)生四年級導(dǎo)游詞范文
第3篇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一)
各位朋友,在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筑群。這里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沈陽故宮。
依建筑時間和布局,沈陽故宮的建筑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今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筑。
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shù)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chuàng)于1625年,是處理國家政務(wù)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還飾有八個蒙古力士,牽引著八條鐵鏈,象征著“八方歸一”。正門前的大柱上,盤旋著兩條翹首揚爪的金龍,是受漢族敬天畏龍思想的影響,以龍代表天子的至尊無上。大政殿建筑特點的多樣性,體現(xiàn)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柱,盡顯中原之風(fēng);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濃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帳式的風(fēng)貌,則是滿族古老文化的延續(xù)。
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臺上演。164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政殿繼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哀兵入山海關(guān)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tǒng)大業(yè)。
大政殿兩側(cè)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南寬北狹,似無窮無盡,象征兵多將廣,萬世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guān)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宮內(nèi)辦公的地方。它們與大政殿構(gòu)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體制——八旗制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獨步天下。遠在努爾哈赤立國之初,凡遇軍國大事都由汗王與八旗貝勒大臣共同討論決定。努爾哈赤定都沈陽后,在修建宮殿時便將這種“君臣合署辦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現(xiàn)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政體及軍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這組獨特的建筑,為中國宮殿建筑史寫下了空前的一頁。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中路。從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即續(xù)建皇宮,形成沈陽故宮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門,后至清寧宮,院落三進,獨成一體。
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皇帝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小說中俗稱的“午朝門”。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并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tǒng)觀念,又體現(xiàn)了滿族對故鄉(xiāng)山林的深厚眷念。從而形成了區(qū)別北京故宮的一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
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
1635年,皇太極下令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崇政殿登基稱帝,上尊號“寬溫仁圣”,將國號“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建筑布局講究“前朝后寢”??催^了皇帝上朝的金鑾殿,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帝后的寢宮。
穿過崇政殿兩側(cè)的左右翊門,舉目可見位于3。8米高臺之上的鳳凰樓。樓后為帝后寢居的后宮——臺上五宮。與崇政殿對比又形成了沈陽故宮不同于北京故宮的特點——“宮高殿低”。而北京故宮則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鳳凰樓為宴飲、議事之所,是當年沈陽城的最高建筑,詩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十分貼切。登上鳳凰樓俯瞰四周,萬般景物盡收眼底,可飽覽盛京全景,也可觀賞日出?!傍P樓曉日”是當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鳳凰樓門洞上方懸有“紫氣東來”匾,為乾隆皇帝御筆。而乾隆皇帝則是借用這個典故寓意大清的國運興起于東方。
各位朋友,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后,我們就進入了后妃居住的臺上五官。
臺上五官是清寧宮、關(guān)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
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參觀皇太極和皇后的寢宮——清寧宮。
清寧宮東梢門稱“暖閣”,是帝后的臥室。暖閣內(nèi)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設(shè)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暖閣內(nèi)駕崩,終年52歲,后葬于沈陽昭陵,即北陵。
清寧東次間開門,是典型的滿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門南西北三面都設(shè)火炕,稱“萬字炕”。與漢族有所不同的是,滿族人將煙囪建在屋后,而且從地面向上壘起。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的建筑特點具有濃郁的滿族風(fēng)格了。
各位朋友,現(xiàn)在請隨我去參觀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戲臺、嘉蔭堂、文溯閣等。
說起文溯閣,我們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庫全書》。出于加強文化統(tǒng)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詔訪求天下藏書,歷經(jīng)十余年時間編成一部大型叢書。該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所以稱為《四庫全書》。書修成后,抄錄七部,在全國建七座藏書閣分別收藏,沈陽故宮的文溯閣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宮殿建筑,我們很容易想起“紅墻綠瓦”、“金壁輝煌’這類詞匯。而文溯閣卻與眾不同,屋頂用黑琉璃瓦鑲綠剪邊,整個建筑以黑綠兩色為主色調(diào),這與它的用途是分不開的。文溯閣藏書忌火,依據(jù)五行字說立色配飾,裝修取《易經(jīng)》“北方壬癸水”其色屬黑,因此屋頂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從天降,消滅火災(zāi)。
文溯閣外觀為兩層,內(nèi)部實為三層,書架上的木盒稱函匣,用于收藏書籍。目前文溯閣的《四庫全書》保存在甘肅省圖書館。
看到這里,我們今天的參觀已經(jīng)接近尾聲。沈陽故宮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卻是一氣呵成,完整和諧。特別是三路建筑分別代表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皇太極南面獨尊”、“康乾盛世”三個時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歷史”,從總體來看,沈陽故宮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滿族政權(quán)和滿族社會由崛起——興盛一高度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各位朋友,我們的參觀就要結(jié)束了,希望故宮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們此次游覽的景點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4a級景區(q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陽故宮。首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沈陽故宮的平面圖。
沈陽故宮始建于公元1625年。先后經(jīng)過三次大規(guī)模建設(shè),形成了東、中、西三路格局。東路建立于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主要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庭;中路建于清太宗皇太極時期,主要的建筑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西路呢,建于清乾隆年間,主要建筑是戲臺、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它因存放《四庫全書》而聞名。那么作為我國現(xiàn)存最完好的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呢,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yīng),卻又有著截然不同的建筑風(fēng)格。現(xiàn)在呢我們就來領(lǐng)略一下昔日皇宮的風(fēng)采。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中路建筑的大清門,它俗稱午門,也就是沈陽故宮的正門。是當時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極接受群臣謝恩之處。那么這座門為什么叫做大清門呢?正統(tǒng)的說法是清朝的國號為清,皇宮的正門就是國門,所以稱為大清門。還有一個傳說,這座木門呢在建成之后呢并沒有名稱,只是叫做大門。后來,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聽說北京明朝皇宮的宮門叫大明門,于是為了體現(xiàn)針鋒相對,就將此門命名為大清門。
我們穿過大清門,現(xiàn)在正面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稱金鑾殿。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它是皇太極日常處理軍政要務(wù)、接見外國使臣和邊疆少數(shù)民族代表的地方。
我們可以看到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筑,殿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那么請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頂?shù)牧鹆?,有去過北京故宮的朋友一定會清楚地記得北京故宮的琉璃瓦是黃色的,而沈陽的琉璃瓦是黃色鑲綠剪邊。那么這是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重要差別之一。
我們走上月臺。那么在月臺兩側(cè)分別有用于計時的日晷,和用于存放標準計量單位的嘉量亭。我們看到在月臺上呢還設(shè)有四口大缸,那么大家知道它們是做什么用的嗎?那我告訴大家吧,他叫做“吉祥缸”古代稱它是“門?!?,是皇宮中重要的防火設(shè)施,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以鎮(zhèn)火災(zāi)。
我們走上須彌座。抬頭看上方的牌匾是用滿文和漢文書寫的“崇政殿”。請游客看左邊的滿文,我們有個形象的比喻“中間一根棍,兩邊都是刺,加上圈和點,就是滿文字兒”。那么沈陽故宮的牌匾都是滿文在左,漢文在右。而北京故宮的牌匾都是漢文在左,滿文在右。那么這是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差別之二。
我們抬頭看崇政殿內(nèi)上方懸掛的“正大光明”匾額,是由順治皇帝手諭的。下面呢是皇帝的寶座,據(jù)說寶座上繪制雕刻有8條金龍,再加上坐在寶座上的真龍?zhí)熳?,正好是中國古代最大的陽?shù)九條龍。現(xiàn)在崇政殿呢,我們就游覽到這里。
眼前的雄偉建筑呢,就是鳳凰樓。它建在3。8米高的青磚臺基上,為三層歇山式建筑。它原名翔鳳樓,是皇太極休息、宴會和讀書之所。我們看到正門上方懸掛的“紫氣東來”橫匾呢,是由乾隆皇帝手諭的。意思是大清朝國運強盛的福氣是從東方的盛京傳來的。那么鳳凰樓不僅是當時后宮的正門,又是當時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鳳樓曉日”之稱,并被列為盛京八景之一。傳說呀當年站在鳳凰樓上就可以看到撫順城呢。
穿過鳳凰樓呢我們來到了一處院落,此處呢就是皇太極的后宮所在。我們正面的是皇太極的中宮“清寧宮”。它原名正宮,是沈陽故宮中最具滿族住宅特色的建筑。我們可以看到它的門呢開在靠東的一側(cè)。形如口袋,所以稱為“口袋房”。東一間呢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又稱暖閣。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各有火炕又稱龍床。1643年,皇太極就在這里‘端坐無疾而終’,終年52歲,后葬于昭陵。那么在東側(cè)第二間的窗下呢,設(shè)有兩口大鍋,它是用來干什么的呢?我來解釋一下,這兩口鍋是用來祭祀的。滿族人信奉薩滿教。人們將熱酒灌進豬的耳朵,如果豬耳朵有晃動即表示神靈已經(jīng)接收該祭品。如果不動,則表示神靈不滿意,則本次祭祀活動不能在進行下去了。那么豬由于受到刺激就會搖頭,滿族人認為此時的豬已經(jīng)通神,成為連接天地的媒介。于是呢就將豬宰殺后洗干凈,切成大塊,放入北側(cè)的兩口大鍋里清水煮熟,那煮熟的肉呢就餓放入木槽中供奉給神靈享用,然后再分給參加祭祀的人們,稱為“吃福肉”,滿族人相信吃了福肉,福氣就會降臨到每個人的身上。
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來到西一側(cè)的房間,西側(cè)呢三間通連,北、西、南三面搭成相連的環(huán)炕,稱為“萬字炕”,這里既是皇帝舉行內(nèi)宮便宴之處,也是滿族巫人薩滿為皇帝和國家祈神的地方。
清寧宮與漢族建筑不同的地方還在于它的煙囪建在屋后,而且是從地面向上壘起的。一會我們在繞道后面看這個煙囪。清寧宮的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建在地面上”的建筑特點具有滿族特有的民族風(fēng)格。
我們出了清寧宮呢,大家看到的這其他四座寢宮分別是:關(guān)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我們下面逐一參觀。
關(guān)雎宮是皇太極一生中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的寢宮。海蘭珠是中宮皇后的親侄女,永福宮莊妃的親姐姐。海蘭珠嫁皇太極時已經(jīng)26歲,但皇太極卻對海蘭珠有著很深的感情。海蘭珠由于親生的八皇子早逝,終日郁郁寡歡,在崇德六年病逝。在他死后兩年,皇太極也去世了,據(jù)說皇太極的早逝與兩年前宸妃的病逝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這是衍慶宮,是皇太極淑妃的寢宮,其女,被皇太極嫁給多爾袞為妻
這是麟趾宮,是皇太極貴妃娜木鐘的寢宮,其子博果爾曾在皇太極死后成為福臨皇位的最大競爭者。后成為朝中重臣。
我們最后來看看皇太極后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宮。永福宮是莊妃博爾濟吉特氏的宮室。若論及對清政權(quán)的影響,莊妃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其她四位后妃,被后人評價為清朝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后妃。莊妃也是中宮皇后的親侄女,關(guān)雎宮海蘭珠的親妹妹。莊妃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輔佐了三位皇帝成就大清的基業(yè)??滴醵辏f妃病逝,享年75歲。成為清朝后宮中壽祿最長的女人。
大家看,在庭院的西南角立著的紅色木桿稱為索倫桿,木桿頂端有錫斗。滿族人稱它為“神桿”。它是用來喂養(yǎng)烏鴉的。那么游客們是不是會疑問,為什么滿族要祭祀烏鴉呢?其實這于一個關(guān)于烏鴉的傳說有關(guān)。滿族的先祖有一次在被仇家追殺時,曾絕望的躺在地上,這時恰巧一群烏鴉落在他的身上。仇家經(jīng)過此地,認為烏鴉是不會在有活人的地方停留的,就這樣滿族的祖先得救了。后來滿族人為報答烏鴉救祖先一命的恩德,開始供奉烏鴉,祭祀的時候把豬的內(nèi)臟放到錫斗里來供養(yǎng)烏鴉。
現(xiàn)在呢,我們看到的就是在清寧宮后的這根煙囪,也是當年沈陽城內(nèi)唯一的一根煙囪。寓意“一統(tǒng)江山”。大家數(shù)一下煙囪有多少層?……對一共有十一層,我告訴大家在十一層上面還有三塊磚。那么這怎么講哪?問大家一個小問題: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壽終正寢的?……對清朝一共有12為皇帝。其中11位壽終正寢。末代皇帝溥儀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這十一層零三塊磚“一統(tǒng)江山”吻合。
好了,朋友們沈陽故宮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F(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30分鐘,30分鐘之后,我們在正門集合。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三)
沈陽故宮位于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沈陽故宮是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筑群,依建筑時間和布局,沈陽故宮的建筑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今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筑。
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shù)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chuàng)于1625年,是處理國家政務(wù)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還飾有八個蒙古力士,牽引著八條鐵鏈,象征著“八方歸一”。正門前的大柱上,盤旋著兩條翹首揚爪的金龍,是受漢族敬天畏龍思想的影響,以龍代表天子的至尊無上。大政殿建筑特點的多樣性,體現(xiàn)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柱,盡顯中原之風(fēng);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濃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帳式的風(fēng)貌,則是滿族古老文化的延續(xù)。
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臺上演。164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政殿繼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哀兵入山海關(guān)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tǒng)大業(yè)。
大政殿兩側(cè)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南寬北狹,似無窮無盡,象征兵多將廣,萬世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guān)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宮內(nèi)辦公的地方。它們與大政殿構(gòu)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體制——八旗制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獨步天下。遠在努爾哈赤立國之初,凡遇軍國大事都由汗王與八旗貝勒大臣共同討論決定。努爾哈赤定都沈陽后,在修建宮殿時便將這種“君臣合署辦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現(xiàn)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政體及軍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這組獨特的建筑,為中國宮殿建筑史寫下了空前的一頁。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中路。從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即續(xù)建皇宮,形成沈陽故宮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門,后至清寧宮,院落三進,獨成一體。
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皇帝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小說中俗稱的“午朝門”。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并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tǒng)觀念,又體現(xiàn)了滿族對故鄉(xiāng)山林的深厚眷念。從而形成了區(qū)別北京故宮的一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
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
1635年,皇太極下令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崇政殿登基稱帝,上尊號“寬溫仁圣”,將國號“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建筑布局講究“前朝后寢”??催^了皇帝上朝的金鑾殿,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帝后的寢宮。
穿過崇政殿兩側(cè)的左右翊門,舉目可見位于3。8米高臺之上的鳳凰樓。樓后為帝后寢居的后宮——臺上五宮。與崇政殿對比又形成了沈陽故宮不同于北京故宮的特點——“宮高殿低”。而北京故宮則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鳳凰樓為宴飲、議事之所,是當年沈陽城的最高建筑,詩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十分貼切。登上鳳凰樓俯瞰四周,萬般景物盡收眼底,可飽覽盛京全景,也可觀賞日出。“鳳樓曉日”是當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鳳凰樓門洞上方懸有“紫氣東來”匾,為乾隆皇帝御筆。而乾隆皇帝則是借用這個典故寓意大清的國運興起于東方。
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后,我們就進入了后妃居住的臺上五官。
臺上五官是清寧宮、關(guān)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
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參觀皇太極和皇后的寢宮——清寧宮。
清寧宮東梢門稱“暖閣”,是帝后的臥室。暖閣內(nèi)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設(shè)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暖閣內(nèi)駕崩,終年52歲,后葬于沈陽昭陵,即北陵。
清寧東次間開門,是典型的滿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門南西北三面都設(shè)火炕,稱“萬字炕”。與漢族有所不同的是,滿族人將煙囪建在屋后,而且從地面向上壘起。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的建筑特點具有濃郁的滿族風(fēng)格了。
現(xiàn)在請隨我去參觀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戲臺、嘉蔭堂、文溯閣等。
說起文溯閣,我們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庫全書》。出于加強文化統(tǒng)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詔訪求天下藏書,歷經(jīng)十余年時間編成一部大型叢書。該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所以稱為《四庫全書》。書修成后,抄錄七部,在全國建七座藏書閣分別收藏,沈陽故宮的文溯閣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宮殿建筑,我們很容易想起“紅墻綠瓦”、“金壁輝煌’這類詞匯。而文溯閣卻與眾不同,屋頂用黑琉璃瓦鑲綠剪邊,整個建筑以黑綠兩色為主色調(diào),這與它的用途是分不開的。文溯閣藏書忌火,依據(jù)五行字說立色配飾,裝修取《易經(jīng)》“北方壬癸水”其色屬黑,因此屋頂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從天降,消滅火災(zāi)。
文溯閣外觀為兩層,內(nèi)部實為三層,書架上的木盒稱函匣,用于收藏書籍。目前文溯閣的《四庫全書》保存在甘肅省圖書館。
看到這里,我們今天的參觀已經(jīng)接近尾聲。沈陽故宮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卻是一氣呵成,完整和諧。特別是三路建筑分別代表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皇太極南面獨尊”、“康乾盛世”三個時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特征?!敖ㄖ悄痰臍v史”,從總體來看,沈陽故宮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滿族政權(quán)和滿族社會由崛起至興盛一高度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第4篇 沈陽國家森林公園的導(dǎo)游詞
游人朋友:大家好!
歡迎您乘坐專線旅游車。本車開往“沈陽國家森林公園”,沿途經(jīng)過沈陽最大的超市“家樂福”和“九·一八”紀念館,穿過虎石臺鎮(zhèn),就到達了新城子區(qū),我們公園就座落在馬剛鄉(xiāng)境內(nèi)。
沈陽國家森林公園,這里群山環(huán)抱、植物茂密、林木遮云蔽日,160多種動物為山林增添了動態(tài)之美、生命之美。它是沈陽周邊地區(qū)唯一的天然原始森林。1997年被國家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近三年的籌建,使這里形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巧妙組合。登上海拔44.3米的沈陽第一峰,讓您體驗到攀高峰一覽眾山小的博大。心境;龍?zhí)讹w瀑,讓人領(lǐng)略了黃果樹大瀑布的風(fēng)彩;鳳池的潺潺流水,清心怡人;千年古榆、百年蒼松。讓您領(lǐng)略歷史的雄渾厚重;雙泉寺遺址讓您體驗深山古寺、晨鐘暮鼓、遠離喧囂、超凡脫俗的僧侶生活;戰(zhàn)備山洞。是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雷鋒當年施工并以身殉職的地方,堅固的戰(zhàn)略工程,將把您帶回難忘的歲月;鵝黃的梨、瑪瑙的李、深紫的葡萄、銀白的魚,目前正值收獲的季節(jié),您可親身體會自己采摘累累碩果的田園風(fēng)情,品嘗元化肥、無農(nóng)藥的綠色食品;泰國鱷魚表演讓您欣賞的是純正異國風(fēng)情的驚險刺激和人與獸扣人心弦的搏奮;走在窄窄的鄉(xiāng)間小路,令您心曠神怕,心潮激蕩;茅草遮蔽的農(nóng)家大院。是您理想的棲息之所。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到達了公園正門一樣和門。相傳此門始建于大清天聰八年,當時皇太極巡視盛京城時,突然發(fā)現(xiàn)福勝門以北幾十里開外,有一座山透遞延伸,恰如一串光彩奪目的珠鏈,灑落于沈水河畔。這里峰巒疊蟑,有九十九座山峰,狀如盤龍。龍首飲于龍?zhí)叮|體向南伸展,龍脊高聳,北折成尾。其它諸嶺,渾圓如球,散落在盤龍四周,好一幅盤龍戲珠圖。于是率領(lǐng)文武百官來到此山,并命令修建了這座鎮(zhèn)山大門,取名祥和門?!跋楹汀鳖櫭剂x,即吉祥和美的意思,愿大家走過此門,并為各位游客帶來吉祥和幸福。
位于本車右側(cè)的是仙鶴池與藥園。
說起仙鶴池,曾留下過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相傳王母娘娘有十三個女兒,她們專司養(yǎng)花育草,美化人間。這一天,七仙女說:“我聽說,盛京城外有一山峰稱為石人山,景色優(yōu)美,是仙凡兩界通衢之地,眾姐妹何不下界探看一番”。于是十三位仙女騰云駕霧來到了老寺溝石人山腳下??v眼望去,老寺溝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高山流水,果然是人間天上。但群山溝壑之間,有花、有樹、有禽、有獸,、唯獨缺少藥材。眾姐妹決定要在此地每人栽下百藥。但這件事驚動了王母娘娘,她立即命令巨靈神將十三位仙女,貶為鶴鳥,永世不得飛上天庭。仙女們抓緊時間,在巨靈神未到時將百種療藥栽在石人山西南溝??墒?,這些善良的仙女,最終也沒有逃過劫難,化作十三只仙鶴,屹立在老寺溝石人山腳下的一泊池水中,從此人們就將這里稱為仙鶴池。仙女們種藥的地方稱為藥園。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石人山腳下,這座山最高峰海拔441.3米,是沈陽市郊最高峰。登臨此山,極目遠眺,可以縱覽九十九座山峰,晨觀日出、晚看霞落、夜察星象、景色怡人。
相傳很早以前,老寺溝天旱無雨,旱情十分嚴重。住在山中道觀里的一位道長領(lǐng)著幾個小道上,冒著泄露天機,變成石人的危險,掀開了一眼與天河相通的暗泉上的巨石,解救了老寺溝一帶的老百姓。后來道長和弟子都化作了石人。這就是“石人山”的形成。
現(xiàn)在您看到位于車右側(cè)的是“自選葡萄園”。這里的葡萄晶瑩剔透,酸甜可口,您不妨自選一些,帶給您的家人。
右側(cè)是“鱷魚館”,這里的鱷魚全部都是來自于泰國,并有技藝精湛的泰國表演師與泰國民間藝術(shù)家合演的“泰國風(fēng)情”表演奉獻給您,有愿意觀賞的請您掌握時間,演出的時間是:上午10:00—11:00下午2:30—3:30(中午12:00——1:00)
現(xiàn)在大家向左看,這就是“觀賞李子園”。農(nóng)民朋友經(jīng)過幾年的辛勤勞動,將一棵棵小苗培育成參天大樹。如今,這些果樹都結(jié)滿了果實,等待著您去采摘。
朋友們“釣魚池”到了,如果您喜歡垂釣,請您就此下車。
前面那座圓形的建筑就是本國的游泳館,面積三千多平方米,水質(zhì)良好,還備有兒童嬉水的小泳池,歡迎您到這里暢游。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停車場,下了車我們就要登山了,有不登山的游客,請您自行活動。11及點10分我們?nèi)g覽山洞,到時請您在此等候,您就要隨我登山了,這座山峰叫石八峰是沈陽第一峰。高達441.3米,如果您的身體較弱,您可以選擇乘“瀏覽車”上山。
首先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鳳池”,這里泉水淙淙、涼風(fēng)習(xí)習(xí)。神清氣爽、遍山滴翠。不遠處的鳳亭,也是玲瓏別致、古風(fēng)猶存。
再往山上走就是“石人山”中赫赫有名的“雙泉寺”了。雙泉寺得名于雙泉并,大家看雙泉井位于石人山腰雙泉寺遺址下坡,石制并柱,八菱形井口,直徑約1.2米,井下方各設(shè)龍頭,泉水從口流出,與不遠處匯合,潺潺細流順坡而下,成為源頭活水。最令人稱奇的是,兩泉相隔三米,卻見一清一濁,清者水質(zhì)清例,幽香怡人,濁者富含礦物質(zhì),有養(yǎng)顏祛病的功效。由于這兩眼泉水解救了老寺溝一帶的老百姓。鄉(xiāng)親們自發(fā)地募捐在此修建了一座宏偉的佛寺,起名為雙泉寺。
位于左側(cè)的是沈陽北郊第二高峰,峰頂有一座龍亭。登亭遠眺,縱覽九十九座山峰,晨則云霧繚繞,恰似九十九座小島在大海中浮沉;午則由籌農(nóng)舍,山阜平林,江河輪廓盡收眼底;夕則繁星如織,山林虛無飄渺,神秘莫測,使人如入仙境。
位于右側(cè)的就是沈陽第一峰了,登上此峰大家可以看見許多山體鱗甲似的巖石,經(jīng)長期風(fēng)化剝蝕,崩塌滑落,自然造化,酷似人形?;蚋┦坠虬荩蜓鎏扉L嘯,或站立,或行走,山脊處更有大小二石,一前一后,狀如師徒,形態(tài)逼真,惟妙惟肖。
通過彎曲的小路,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南天門。傳說大清天聰八年,皇太極在“一朝發(fā)祥地,‘兩代帝王城”的盛京閑來無事,傳下輸旨,要巡視八門關(guān)。當來到石人山山頂,看見林木郁茂,忽見一片緩坡,開闊清朗。上有削壁石崖,為兩扇巨大石門,橫門伸出一巨大門閂、石鎖,將門牢牢鎖定?;侍珮O不由脫口贊道“真乃天門是也!”眾大臣連忙傳令;“萬歲已將此處封為‘天門’,汝等勒石刻于石上,盡心護持,不得有誤?!边@就是‘南天門’的來歷。
好的,現(xiàn)在大家順我的手看,遠處那座險峰巨石之下。藤蔓扶疏,曲徑迂回,有一蛇洞掩映在青山綠樹之間,洞前一空中樓閣凌空突起,飛檐走壁,雕梁畫棟,古色古香,與四周的綠樹青山互相烘托,愈加相得益彰。這就是石人山又一名閣——藏仙閣。據(jù)說登上此山能看見更遠處另一山峰,如同元寶倒扣在層巒疊翠之間;惟妙惟肖,那就是元寶山了。如果有愿意到藏仙閣觀賞的,請您從這條小路走過去。
到了南天門,山上的美景就盡收眼底了。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在下山之前我要提醒您:注意安全!順著曲折迂回的山路,我們來到了“石人山”腳下,前面不遠處有一座園中園,那就是“龍?zhí)镀佟眱和瘶穲@。有帶小朋友的游客,可以到那里去游玩。那里集游樂、餐飲于一體,也是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現(xiàn)在是北京時間11點整,我們休息十分鐘開始觀賞戰(zhàn)備山洞。戰(zhàn)備山洞是雷鋒和他的戰(zhàn)友們修建的,全長1000米,雷鋒同志就犧牲在這個地方。
穿過戰(zhàn)備山洞,我們來到了觀賞李子園,這里的李子個大味甜,您可以一邊觀賞,一邊采摘,您會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將這些既無農(nóng)藥,元化肥,又非常新鮮美味的李子買回家去,和您的家人共同品嘗。
順著大路,我們就來到了觀賞葡萄園,這里的葡萄也是無農(nóng)藥、無化肥的純綠色食品,有愿意購買的也可以自己親自采摘。
大家看不遠處就是具有農(nóng)家院特色的“雙泉草堂”,那里有口味獨特的”笨雞燉蘑”、“蔥油笨雞蛋”、“尖椒干豆腐”、“土豆絲卷煎餅”等,令您垂涎欲滴,胃口大開。餐后您還可以在百米長廊稍適休息。
鱷魚館的演出是下午2:30—3:30,如果您愿意觀賞,請您不要錯過演出時間。我們的旅游車4:00準時返回,請您3:55分上車。我們的車號是:請記準。
游客朋友,請坐好,旅游車準時返程了,不知您旅途是否滿意,歡迎您多提寶貴意見。
第5篇 最完整的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此次游覽的景點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 4a級景區(q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陽故宮。故宮,顧名思義就是舊時宮殿,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努爾哈赤建立政權(quán)之初國號為金,史稱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先后經(jīng)過三次大規(guī)模建設(shè),形成了東中西三路格局。其中東路為老罕王努爾哈赤進沈陽以后修建;中路為努爾哈赤的兒子清太宗皇太極繼位以后興建;西路則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東巡和為了安放《四庫全書》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間,組成20多組院落。作為我國現(xiàn)存保存最完好的兩座宮殿之一,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yīng),卻又有著與北京故宮截然不同的建筑風(fēng)格和格局樣式。那么我們今天就來領(lǐng)略一下昔日皇宮的風(fēng)采。
(故宮門前)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是故宮門前,東西各有一座牌坊。東邊為文德坊,西邊為武功坊。老沈陽人俗稱為“東華門”和“西華門”。古時候大臣上朝之時從東華門入朝。先在東西朝房侯朝。我們眼前的這座掛有郭沫若題詞《沈陽故宮》牌匾的建筑就是大清門,大家可能會問,這座像房子一樣的建筑為什么叫做門,它與我們常見的門有很大的區(qū)別!門作為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樣也是等級制度直觀體現(xiàn)。如我們常聽說的“柴門”,柴門是用柴木搭建的一個只有門框的門,這也是等級地位最低的門。再有單開門,雙開門。有錢有勢人家的門要高出地面修建在臺基上。我們眼前這座大清門是五間硬山頂?shù)奈萦钍降拇箝T,中間三間為門,南北都設(shè)有臺階,兩梢間有檻墻木窗,皇家的大門明顯異于常人。大清門雖然只是出入宮殿的通道,但作為皇宮的門面裝飾也力求華麗美觀。除黃綠兩色的琉璃瓦屋頂和檐下的雕梁畫棟外,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墻體四角的琉璃“墀頭”,每組都由上下相聯(lián)的四部分組合而成,黃、藍色調(diào)為主,間以紅、白、綠等色,浮雕云龍飛鳳,瑞獸奇花,鮮艷多彩,燒造精致,雖然不處于建筑的中心部位,卻成為最亮麗斑斕的藝術(shù)杰作。這座門為什么叫做“大清門”哪?正統(tǒng)的說法是清朝的國號為“清”,宮殿的門又叫國門,所以叫“大清門”。還有個傳說:這座宮門在建成以后并沒有名稱,只是叫做“大門”。后來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以后,聽說明朝北京皇城的正門叫做“大明門”,為了針鋒相對,克其鋒芒,就把這座大門命名為“大清門”。古時上朝之時文武大臣按照文東武西排列站在大清門前兩側(cè)侯朝議事。在大清門的東側(cè)有一座封閉的院落——太廟。所謂“太廟”即皇帝奉祀祖先的宗廟。清朝有太廟制度始于崇德元年皇太極改元稱帝之時,前殿供奉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后。葉赫納拉氏(皇太極生母)神位,后殿則供奉努爾哈赤以上四代祖先,即猛哥帖木兒、福滿、覺昌安、塔克世及其妻的神位。太廟建成后,每年逢清明、除夕等日,皇太極都要親自前往焚香祭祀。順治遷都北京后,先是把太祖朝的神位移往北京太廟,原來的盛京太廟因為只剩下四祖神位,改稱為“四四祖廟”。清朝歷代皇帝東巡祭祖陵的皇帝在進入沈陽故宮之前,都要先到廟中向自己祖先的玉寶玉冊上香行禮。
(中路)我們走進大清門,在右側(cè)有一個沈陽故宮的微縮,可以領(lǐng)略沈陽故宮的全貌。穿過大清門我們來到了沈陽故宮中路的頭道院落。我們正面的建筑就是沈陽故宮的“金鑾殿”——崇政殿。興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筑,殿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脊飾五彩琉璃龍紋及火焰珠。其中請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頂?shù)牧鹆?,有去過北京故宮的朋友一定會清楚地記得北京故宮的琉璃瓦是黃色的,而沈陽的琉璃瓦是黃色鑲綠剪邊。這是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重要差別之一。我們走上臺基。在臺基兩側(cè)分別有用于計時的日晷,和存放標準計量單位的嘉量亭。此外臺基上四口盛滿清水的大缸大家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嗎?當然不是皇帝養(yǎng)金魚的魚缸。這四口缸被稱作是“吉祥缸”古代稱它是“門海”,是古代皇宮中重要的防火設(shè)施。那又有朋友問了,冬天北方的天氣很冷,水都會結(jié)冰。沒關(guān)系,缸下可以點燃炭火既可以化冰,又可取暖。我們走上須彌座。頭上牌匾用滿文和漢文書寫的“崇政殿”,請看左邊的滿文,我們有個形象的比喻“中間一根棍,兩邊都是刺,加上圈和點,就是滿文字兒”。沈陽故宮的牌匾都是滿文在左,漢文在右。而北京故宮的牌匾都是漢文在左,滿文在右。這是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差別之二。崇政殿內(nèi)現(xiàn)在的陳設(shè)是乾隆東巡后按照北京故宮乾清宮的陳設(shè)擺放的。上面“正大光明”匾額為順治皇帝御筆親書。下面就是皇帝的寶座,據(jù)說寶座上繪制雕刻有8條金龍,算上坐在寶座上的真龍?zhí)熳诱檬侵袊糯畲蟮年枖?shù)九條龍。寶座后面是金質(zhì)屏風(fēng)。上面刻有康熙皇帝從古代經(jīng)書中摘出的言十二句銘文圣訓(xùn),作為自己和后世皇帝治理國家的座右銘鐫刻在御座之旁的。陳設(shè)在龍椅前后的有鶴式燭臺、熏爐、塔式香亭、甪端、“太平有象”等。從乾隆時起,皇帝還把一些相關(guān)的題詠詩章手跡制成匾聯(lián)懸掛殿內(nèi)。寶座前的“念茲戎功用肇造我區(qū)夏,慎乃儉德式勿替有歷年”藍地金字對聯(lián)出自乾隆皇帝手跡,殿北門內(nèi)上方還掛有嘉慶、,道光御題崇政殿詩金字木匾等等。當年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勵精圖治,1636年皇太極就是在這里發(fā)布詔書。將國號“金”改為“清”;改元“天聰”為“崇德”;改“女真族”為“滿族”。那為什么要改國號和族名哪?國號有為什么叫做“清”哪?話說皇太極請遍能人高手,為國家和民族改名。這群能人高手里有個在深山出家的老和尚,法號無然。無然長老給他出主意:明朝的“明”字光輝燦爛,屬于“火”,要想滅火,就得用水,族號叫“滿”,國號叫“清”,這“滿清”二字都帶三點“水”,六水滅火,可得中原天下?;侍珮O信服極了,要改就徹底改,把自己這個罕王也改了,干脆和大明朝并列,也就叫皇帝吧!
在崇政殿前的東西兩側(cè)分別為“飛龍閣”和“翔鳳閣”。“飛龍閣”和“翔鳳閣”主要是為皇帝藏珍納寶的。許多珍貴的文物都藏于此間。“飛龍閣”和“翔鳳閣”后面分別是用于存瓷器的東七間樓和存放書籍墨刻的西七間樓。
我們離開崇政殿,穿過左翎門來到崇政殿的后院。在東西兩側(cè)的分別是“日華樓”、“師善齋”、“霞綺樓”、“協(xié)中齋”。后期主要用于皇子教育,也就是“皇家貴族學(xué)校”。在我們的正面有一約四米的高臺,臺中環(huán)繞有女兒墻,臺上就是沈陽故宮的后宮部分。哪為什么后宮要建筑在一座高臺上那?這就要從滿足民俗說起。滿族作為我國北方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生存狀況相對惡劣。經(jīng)常受到虎狼這樣的野獸的攻擊。于是聰明的滿族人將居住之所建住宅一個土臺之上,地勢較高可以有效的防范野獸的攻擊。這就形成了沈陽故宮和北京故宮的差別之三。北京故宮的前朝建筑在高大的須彌座上,后寢建筑在平地上。沈陽故宮正好與之相反。臺上有一高樓。此樓名曰“鳳凰樓”。原名“五鳳樓”、“翔鳳樓”。鳳凰樓采用三滴水歇山式圍廊,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每層深廣各三間,周圍有回廊,下層的門洞是聯(lián)絡(luò)臺上臺下的通道。風(fēng)凰樓既是后宮的大門。此樓為當時沈陽城最高建筑。沈陽古稱“盛京”。“盛京八景”(天柱排青、輝山晴雪、渾河晚渡、塔灣夕照、柳塘避暑、鳳樓曉日、皇寺鳴鐘、萬泉垂釣)之一的“鳳樓曉日”的典故就出于此處。站在樓上可以最先看到東方朝氣蓬勃的曉日。傳說當年站在鳳凰樓上可以看到撫順城。鳳凰樓是清寧宮的門戶,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休息小憩和宴請之所。登上象征二十四節(jié)氣的二十四級臺階。抬頭可見乾隆皇帝御筆親書“紫氣東來”。“紫氣東來”的典故出自漢朝劉向的《列仙傳》老子過函谷關(guān)的故事,后世引用為“紫氣東來”。乾隆用紫氣東來比如大清王朝自東方興起,向西入關(guān)定鼎中原。
穿過鳳凰樓我們進入了一處院落,此處就是皇太極的后宮所在。這里為典型的滿族四合院建筑。正面的是皇太極的中宮“清寧宮”。東西兩側(cè)分別排列著,東配宮:關(guān)雎宮和衍慶宮;西配宮:麟趾宮和永福宮。我們下面依次參觀。從外面看清寧宮,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滿族的民居有一個明顯的不同。漢族的民族門通常開在正中間,而我們眼前的滿族民居的門卻開在靠東的一側(cè)。滿族民居有句名諺“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滿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適應(yīng)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習(xí)慣。滿族農(nóng)村房屋正房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東端南邊開門,形如口袋,俗稱“口袋房”,便于聚暖。東西各有廂房,配以門房,這便構(gòu)成通常所說的四合院。房屋多為起脊磚瓦房,俗稱“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門向南開,高大寬敞。房內(nèi)正對門一間謂堂屋,又稱外屋,設(shè)廚灶鍋臺、水缸,灶通西內(nèi)室火炕,火炕。從堂屋西墻開門為里屋,為南、北、西三面構(gòu)成“萬字坑”。滿族尚右,西墻供祖宗牌位。西炕為窄炕,不住人,下通煙道。南北對面炕。上鋪炕席。夜間長輩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寢時,頭朝炕外,腳抵墻,對防寒和呼吸新鮮空氣頗為適宜。墻壁多貼有紙畫。為御北方寒冷,有的還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墻頭砌有煙囪,高出房檐數(shù)尺。煙囪根底有窩風(fēng)窠,以擋逆風(fēng)。我們進入清寧宮參觀。住在清寧宮的女主人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死后唄冊封為孝端文皇后。哲哲,是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的女兒。十五歲時嫁給皇太極,生有三個女兒。由于哲哲娘家科爾沁部在蒙古各部落中歸附后金最早,與之關(guān)系最緊密,所以皇太極改元稱帝冊封后妃時,便將地位顯貴的哲哲立為中宮皇后,她是清代歷史上第一位行大禮、正式冊封的皇后。順治七年哲哲故去,謚號為“孝端文皇后” ,同皇太極一起合葬在清昭陵(沈陽北陵)。請各位朝西面看。滿族人以西方為大。所以西面供奉著神龕,此幅畫像為關(guān)公。滿族八旗以《三國演義》為兵書。故而非常崇拜關(guān)羽。滿族人把關(guān)羽封為武神。在清朝以前我國的武神是岳飛。清朝人統(tǒng)一天下以后,因岳飛曾經(jīng)和滿族的先祖做過戰(zhàn)。所以岳飛下了崗,關(guān)公成為新一任的武神。在神像的兩側(cè)分別掛有“萬福之原”和“合撰延祺”。“萬福之原”是乾隆御筆,意為萬福來原于神的賜予。“合撰延祺”是嘉慶御筆,意為聚集天地之靈氣,使幸福綿長。下面提一個小問題。有知道清寧宮中這倆口大鍋的用途的嗎???我來解釋一下:這兩口鍋是用來祭祀的。滿族人信奉薩滿教。薩滿祭祀過程既莊重虔誠又有神秘色彩,主持祭祀的薩滿巫師頭上帶著高高的神帽,身上系著腰鈴,手中拿著單面鼓,在地中央邊唱邊跳。我們現(xiàn)代所說的“跳大神”就是從薩滿巫師中演變過來的。主要的祭品是自家養(yǎng)的黑色雛公豬,人們將熱酒灌進豬的耳朵,如果豬耳朵有晃動即表示神靈已經(jīng)接收該祭品。如果不動,則表示神靈不滿意,則本次祭祀活動不能在進行下去了。豬由于受到刺激就會搖頭,稱為“領(lǐng)牲”,滿族人認為此時的豬已經(jīng)通神,成為連接天地的媒介。然后將豬宰殺后煺洗干凈,切成大塊,放入北側(cè)的兩口大鍋里清水煮熟,先放入木槽內(nèi)供奉給神靈享用,然后再分給參加祭祀的人們,稱為“吃福肉”,滿族人相信吃了福肉,福氣就會降臨到每個人的身上。每年正月初一,滿族的祭祀活動最為盛大。初一早晨王公大臣都要到皇帝家來做客?;实蹠⒅蠛玫母H赓p賜給他們吃(清水煮肉),吃的時候不蘸任何調(diào)料。那位能吃到最大的那一塊,則他今年的福氣會最好。其余剩下的部分會放到門內(nèi)左側(cè)的案板上。在殺豬的時候,豬內(nèi)臟也是有用處的。將豬內(nèi)臟取出,置于院中的神桿索倫干上,供奉滿族的神鳥烏鴉。索倫桿上有錫斗,桿下放三塊石,稱為“神石”。桿后是一面用磚砌成的壁墻。烏鴉為什么能成為滿族的神鳥哪?這就要從烏鴉救凡察的故事說起。滿族的先祖有一次背仇家所害。全家只有一個叫凡察的小孩逃了出來,仇家要趕盡殺絕。凡察跑的精疲力竭之時卷曲在一棵棵樹邊。這時恰巧一群烏鴉落在樹上和凡察的身上。仇家經(jīng)過此地,認為烏鴉是不會在有活人的地方停留,凡察一定不會再這。就這樣凡察得救了,凡察后來成為了滿族的英雄,為族人報了仇。于是滿族開始供奉烏鴉為神鳥,祭祀的時候用豬內(nèi)臟來供養(yǎng)烏鴉。當有流浪的乞討者經(jīng)過時也可抓取索倫干上的東西吃。言歸正傳。清寧宮內(nèi)東側(cè)被隔開里面稱之為“暖閣”。也就是皇帝皇太極和皇后哲哲的臥室。暖閣內(nèi)部分為南北兩間,兩間都有火炕(龍床)。這種設(shè)計非常巧妙,完全適于北方氣候溫差較大的特點。在漫長寒冷的冬季,住在臨窗的南炕,既明亮,又有充足的陽光照射,自然十分暖和;而在炎炎夏日,避暑移居到北炕,則很涼爽,是理想的居住之所。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端坐在南炕上“無疾而終”,卒年五十二歲,葬在昭陵(即沈陽北陵)。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xí)慣“左高右低”,在清寧宮左右兩側(cè)按照地位級別分別是:關(guān)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我們下面逐一參觀。關(guān)雎宮就是皇太極一生中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宸妃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宰桑之女,也是中宮皇后哲哲的親侄女。海蘭珠歸嫁皇太極時已經(jīng)26歲,崇德元年皇太極冊封后妃時,海蘭珠后來者居上,被封為東宮大福晉,并把其居住宮室命名為“關(guān)雎宮”。“關(guān)雎”一詞源于《詩經(jīng)》首篇“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這是一首千古愛情絕唱,把內(nèi)涵這樣豐富的名字賦予了海蘭珠所住的宮室,足見皇太極對海蘭珠的特殊感情。崇德二年七月宸妃生皇八子,皇太極非常高興,并在大政殿頒詔大赦天下,皇太極這一不尋常的舉動,足以證明對該皇子寵愛有加,可惜這位小皇子來到世上僅七個月,就不幸夭折了。宸妃無法承受這一痛苦的打擊,每日郁郁寡歡,積郁成疾,崇德六年病逝。當時皇太極正在邊外重鎮(zhèn)錦州與明朝作戰(zhàn),聞訊后馬不停蹄奔回盛京,可還是沒有看到宸妃最后一眼,他悲不自勝,一路奔進關(guān)雎宮愛妃的靈柩前“悲涕不止”,并下令以國喪的規(guī)格從厚殯葬,同時下旨追封謚號為“敏惠恭和元妃”,使海蘭珠成為有清一代獲謚號字數(shù)最多的妃子。此后,皇太極一直生活在懷念宸妃而無法釋懷的狀態(tài)中,并結(jié)束了他四十余年的戎馬生涯,再也沒有重返戰(zhàn)場,他常常睹物思人,每次外出圍獵路過宸妃的墓地,皇太極都要憑吊一番,痛哭一場。 兩年后皇太極病逝在清寧宮,享年52歲,皇太極的英年早逝與兩年前宸妃的病逝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在宸妃的居室,北炕掛著一個搖籃,是宸妃哺育皇子的地方,“養(yǎng)個孩子吊起來”與“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煙袋”并稱為東北的三大怪。外間是宸妃會客、禮佛、用餐的地方。中間炕上的佛龕里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
麟趾宮又稱西宮,是皇太極貴妃娜木鐘的寢宮,“麟趾”二字出自《詩經(jīng)》,意為子孫興旺,乃人中龍鳳。貴妃娜木鐘是蒙古阿巴垓部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嫁與蒙古察哈爾林丹汗為多羅大福晉,又稱囊囊太后。原稱霸于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在眾叛親離后死于青海大草灘,娜木鐘率1500戶部眾,歸順皇太極。皇太極出于政治的需要,將其納為福晉,崇德元年,冊封為麟趾宮貴妃。其子博穆博果爾曾在皇太極死后成為福臨(后來的順治皇帝)皇位的最大競爭者。后成為順治朝重臣,死后謚號襄昭親王。
衍慶宮又稱為次東宮,是皇太極淑妃巴特瑪喿的寢宮,衍慶是福慶長久之意。淑妃也來自阿巴垓部,為林丹汗竇土門福晉,林丹汗死后,與部眾歸順皇太極,崇德元年冊封為衍慶宮淑妃。其女,被皇太極嫁給多爾袞為妻,是多爾袞十位妻妾中六位蒙古族妻妾的之一。
我們最后來看看皇太極一后四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宮。永福宮位居五宮之末也稱次西宮,是皇太極后妃中名氣最大的莊妃居住的宮室。莊妃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宰桑之女,崇德元年皇太極冊封后妃時,年齡最小的布木布泰被尊為次西宮側(cè)福晉。如論及對清政權(quán)的鞏固發(fā)展與影響,莊妃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其她四位后妃,被后人評價為清朝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后妃。莊妃是中宮皇后哲哲的親侄女,東宮宸妃海蘭珠的親妹妹,三人同出于蒙古科爾沁部。努爾哈赤最初打天下的蒙古科爾沁部落是他最強勁的對手之一。多次征戰(zhàn)互有勝負,努爾哈赤覺得繼續(xù)打下去沒有好處,于是決定聯(lián)合蒙古科爾沁部。雙方一拍即合。于是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聯(lián)姻被廣泛的使用。當時還是皇子的皇太極和科爾沁部的哲哲成了親。聯(lián)姻最重要的就是要留下一個流淌著兩個家族血液的男性后代?;屎笳苷軟]有完成這一使命。在老罕王努爾哈赤晚年,皇位爭奪激烈,四大皇子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都對皇位存有野心。但是皇太極的妻妾中始終用沒有一個流淌有蒙古血液的兒子,這對他的政治地位很不利。他心急如焚。于是他跑到了科爾沁部想再找一個妻子,于是他選中了后來的莊妃布木布泰。年僅13歲的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隨后的日子里布木布泰給皇太極生下了三個女兒。但是也沒有給皇太極生下一個兒子?;侍珮O繼位以后和蒙古聯(lián)姻的事始終纏繞在他的心頭。他又一次來到科爾沁部娶了已經(jīng)26歲的宸妃海蘭珠。26歲在當時是一個比較大的年齡。有人說海蘭珠此時是一位寡婦。不管怎樣皇太極還是娶了海蘭珠。海蘭珠不負眾望生下了一個兒子,可惜的是七個月后皇子夭折?;侍珮O十分心痛,正值此時莊妃布木布泰給皇太極生下了一個兒子,皇太極十分高興,親自起名福臨,也就是后來的順治皇帝。皇太極的一后四妃全部來自蒙古草原,都姓博爾濟吉特氏。由此可見皇太極對聯(lián)姻蒙古的重視程度。1643年皇太極在清寧宮突然駕崩,引起宮廷皇權(quán)的斗爭,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庶出)與皇太極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互爭皇位相持不下。當時正當清軍挺進中原,一統(tǒng)天下的關(guān)鍵時刻,莊妃在這緊要關(guān)頭,審時度勢,利用自己的地位和中宮皇后的支持,聯(lián)合多爾袞推舉福臨繼位,多爾袞做輔政王,從而避免了險些釀成的宮廷政變及清王朝的分裂。福臨登基,莊妃從此成為皇太后,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政治生涯。順治十八年,順治帝因出天花24歲在北京養(yǎng)心殿英年早逝。在莊妃的支持下,年僅八歲的皇三子玄燁繼位,即康熙皇帝。莊妃又被尊為太皇太后。莊妃在清初政權(quán)的鞏固和發(fā)展上,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鏟除權(quán)臣鰲拜的過程中,莊妃在幕后為年輕的康熙皇帝出謀劃策。又如北方察哈爾部趁機叛亂,康熙帝在京師一時無兵可派,關(guān)鍵時刻,是莊妃向康熙推薦了大臣圖海,統(tǒng)帥八旗健壯家奴組成的大軍,很快就平定了叛亂的察哈爾,一解康熙的后顧之憂。身為一國之母,莊妃還以身作則,克己奉公地支持兒孫成就大業(yè),康熙平定三番之亂時,莊妃先后拿出宮中銀兩、緞匹犒賞官兵??滴醵?,莊妃病逝,葬于河北遵化清東陵的昭西陵,享年75歲。成為清朝后宮中壽祿最長的女人(其次慈禧74歲)。關(guān)于莊妃的傳聞軼事特別多,比如莊妃勸明總督洪承疇降清、莊妃下嫁多爾袞等等。有的是出自民間的傳說,有的至今史學(xué)界還爭論不休。其實無論莊妃下嫁與否,都不能抹殺她在清朝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莊妃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一代女性。
皇太極一生妻妾十五人。除一后四妃以外。分別居住在清寧宮的兩側(cè)的房舍內(nèi)。我們來到清寧宮的后面。剛才我們說過了滿族民居的特點。大家還記得嗎?對:“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我們剛才看過了口袋房和萬字炕,我們馬上要看到的就是出在地面上的煙囪。在清寧宮后的這根煙囪是當年沈陽城內(nèi)唯一的一根煙囪。寓意“一統(tǒng)江山”。大家數(shù)一下煙囪有多少層???對一共有十一層,我告訴大家在十一層上面還有三塊磚。那么這什么講哪?問大家一個小問題: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壽終正寢的???對清朝一共有12為皇帝。其中11位壽終正寢。末代皇帝溥儀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這十一層零三塊磚“一統(tǒng)江山”吻合。
穿過后門,我們來到了故宮的 “后苑”,也叫“御花園”。內(nèi)有碾房三間、磨房三間、倉房二十八間,涼亭一座等。二十八間倉建于康熙年間,歸盛京內(nèi)務(wù)府管轄,用作存放當?shù)鼗是f交納的糧食,以備供給其所屬人丁口糧和做牲畜飼料。二十八間房中,有六間是通道門(稱“后宰門”),其余二十二間每間各一丈五尺左右,可盛放糧食六百倉石(約合六十萬斤)。碾房、磨房是為后宮皇帝及其后宮制作食物之用。
從歷史記載中得知,乾隆年間以前,清寧宮院落中本沒有通往后面的門,因乾隆初次東巡前擬定要在清寧宮重開薩滿家祭,為便于給這項禮儀服務(wù)的人員出入宮區(qū),盛京地方官員特奏清皇帝批準,在清寧宮后墻西側(cè)新開一處“隨墻門”通往北面臺下,后來這座門便一直保留下來,至今猶存。由此人們可能會聯(lián)想到一個問題,即清人關(guān)前除鳳凰樓下層的正門外,是否還有其他進出臺上宮區(qū)的通道?因為按照當時的等級制度,在宮內(nèi)服務(wù)的“下人”屬奴仆身份,是不應(yīng)該與皇帝后妃一樣從正門出入的。1987年,這個謎終于被解開。沈陽故宮在安設(shè)清了宮避雷針引線時,發(fā)現(xiàn)東山墻下距地表較淺處有磚石砌筑的遺跡,經(jīng)繼續(xù)向下挖掘,竟出現(xiàn)了一條上部砌成拱形的“地道”,從臺上直通至臺后的地面。經(jīng)過分析認為,這就是臺上宮區(qū)通往外部的另一個出入口,應(yīng)是清太宗時期伺候皇帝后妃的人進出宮區(qū)之處,清入關(guān)初年,可能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將其堵塞填平,直到幾百年后才被發(fā)現(xiàn),如今這條通道已經(jīng)過修整重新開放,使由此走過的游客對當年的宮廷生活又增添了幾分遐想。
(東路)沿著后花園主路東行。從后門進入東路。在門前有一處影壁墻,又稱照壁。個位仔細看墻上的圖案。大家會發(fā)現(xiàn)上面所雕繪的圖案為仙鶴,而非我們在電視中常見的北京故宮中的龍圖案。這也是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區(qū)別之四。步入沈陽故宮的東路。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氣勢恢宏廣場建筑群。其主要建筑有大正殿,十王亭,鑾駕庫,奏樂亭構(gòu)成。我們先來看看廣場正面的大正殿。遠觀大正殿形如一座亭子。他的建筑學(xué)名稱是:八角重檐攢尖頂大木架結(jié)構(gòu)建筑,清代俗稱為“八角殿”。它既是整個宮殿群中最先完成的建筑,也是裝飾藝術(shù)和使用制度方面最具特色者之一。殿頂最高處是五彩琉璃寶頂,由寶瓶、相輪、火焰寶珠等幾個主要部分構(gòu)成,并裝飾著浮雕云龍,色彩斑斕,美麗吉祥,是吸收了佛塔塔剎的藝術(shù)特色而精心設(shè)計的。同樣精彩的是。緊貼寶頂下部的八條垂脊上,各立有一個彩色琉璃燒制的胡人力士,深目高鼻、緊衣小帽,雖然姿態(tài)各異,但都好像是在用力牽引繩索加固寶頂,構(gòu)思巧妙,儀態(tài)生動,十分精彩。大政殿的兩層殿頂都用琉璃瓦覆蓋,裝飾在殿頂垂脊部位的行龍脊獸、檐下的斗拱彩畫,也都以其富麗和別致的風(fēng)格,烘托出這座大殿的莊嚴神圣。大政殿外觀共有內(nèi)外兩圈三十二根紅柱,最引人注目的是南側(cè)殿門外兩柱上的金龍,昂首探爪仿佛正欲爭攫中間的火焰寶珠,形態(tài)栩栩如生,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在殿柱頂端的外側(cè),各有相貌威猛、非獅非牛的獸面。據(jù)說這是藏傳佛教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把它裝飾在建筑上,既能帶來吉祥又可體現(xiàn)統(tǒng)治者的威嚴。大政殿內(nèi)檐柱間的八面,各裝有六扇隔扇門而并無磚墻,門的上半部是“斧頭眼”式的欞格,下部裙板中間則各鑲有木雕的金漆團龍圖案,更增添了殿體周圍的美感。夏天時將門卸下形如涼亭,通風(fēng)效果極佳。冬天時內(nèi)生火盆市內(nèi)溫暖如夏。大政殿建筑在須彌座臺基上。四面都設(shè)有石階踏跺,正南殿門前的一組中間是石雕云龍陛路,是皇帝出入大殿的御路。這里的石雕欄板、望柱、抱鼓、石獅等,都帶有明末清初東北地區(qū)民間的風(fēng)格,樸實生動,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大正殿共有八面,四處臺基,寓意大金國四平八穩(wěn)。
我們走上大正殿參觀。大政殿內(nèi)是不設(shè)天棚的“徹上露明造”裝修。八根十余米高的彩繪金龍大柱直插殿頂。穹頂正中是圓形的木雕金漆降龍藻井,周圍的天花彩畫,靠里側(cè)的是萬福萬壽萬祿萬喜八個篆書漢字圖案。外側(cè)的一圈則分為八組,每組由一個梵文字圖案和四個龍鳳圖案構(gòu)成。這些精美別致的天花裝飾,既具有富貴祥和的氣氛,又帶有神圣的宗教色彩。與之相呼應(yīng)的,還有殿內(nèi)各個方向姿態(tài)各異的云龍和獸面、蓮花、如意等木雕裝飾,成為融合多民族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壯美景觀。在殿內(nèi)掛有康熙皇帝手書的對聯(lián)“神圣相承恍睹開國宏猷一心一德;子孫是守長懷紹庭永祚卜世卜年。”
大正殿在建成之初叫做“大衙門”。因為早期滿語中并沒有與“殿”相應(yīng)的詞,而是用從漢文中音譯的“衙門”一詞來形容它,所以把“大殿”稱為“大衙門”。每天皇帝地就在大正殿內(nèi)處理政務(wù)。在大正殿的兩側(cè)分別排列有十座小亭。這就是有名的“大正殿十王亭”。大政殿和十王亭不僅體現(xiàn)了當時滿族國家的政治特色,在建筑布局和風(fēng)格上還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史書中記載,努爾哈赤、
皇太極率領(lǐng)八旗軍隊外出駐扎時搭設(shè)的蒙古包式帷幄,有時就是皇帝用大一些的“黃幄”,而八旗貝勒大臣們則分別用排列在其前兩側(cè)的八座“青幄”,大政殿和十王亭的排布、瓦色、造型都與之十分接近。因此,人們也把這“一殿十亭”叫做“帳殿式”布局,視為帶有游牧狩獵民族特點的宮殿建筑的典范。
在這里就要提到一個詞“八旗”。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yè),每年到采捕季節(jié),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lǐng),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制??傤I(lǐng)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意為大箭;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努爾哈赤在統(tǒng)一女真各部的戰(zhàn)爭中,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于明萬歷二十九年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而后努爾哈赤為適應(yīng)滿族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制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后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nèi)。其制規(guī)定:每三百人為一牛錄,設(shè)牛錄額真一人;五牛錄為一甲喇,設(shè)甲喇額真一人;五甲喇為一固山,設(shè)固山額真一人。固山就是旗的意思。據(jù)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shè)的八旗,即后來的滿洲八旗。清太宗皇太極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在滿族中有“上三旗”與“下五旗”之分。清朝早年正黃旗由努爾哈赤直接領(lǐng)導(dǎo),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繼位。為加強統(tǒng)治他將鑲黃旗也編入自己的直屬部隊之中。順治七年多爾袞死后,清世祖福臨將爾袞掌管正白旗也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diào)整。由皇帝控制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統(tǒng)轄的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后終清未改。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尊,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wèi)皇宮等任務(wù),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清世宗雍正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quán),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qū)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lǐng)(俗稱外佐領(lǐng))和府屬佐領(lǐng)(俗稱內(nèi)佐領(lǐng))的隸屬關(guān)系。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lǐng),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lǐng)。又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為左翼,設(shè)左翼王一名;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設(shè)右翼王一名。
在沈陽故宮的十王亭中可清楚的看出各個旗所處地位的高低,按照順序分別是。左翼王、左翼王、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鑲白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那這里出現(xiàn)了個現(xiàn)象,為什么鑲黃旗在正黃旗之上呢?這是因為皇帝最初直屬掌管正黃旗,為了表示謙讓,故意退一步,讓鑲黃旗占據(jù)第一名。在清朝初年每個旗所掌管的軍隊的人數(shù)大體相等。但隨著清朝內(nèi)斗,實力不斷變化。造成了正黃旗鼎盛時期有54個牛錄,而倆藍旗一共才有42個牛錄。鑲藍旗由于受到懲罰只能維持在20個牛錄。所以藍旗在清朝的地位相對較低。目前在十王亭有清朝珍貴的文物展覽,大家可以依次參觀。
在清朝人關(guān)前,決定國家軍政事務(wù)的最高權(quán)力機關(guān),是由汗王(皇帝)與八旗中的議政貝勒(王)和議政大臣共同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而大政殿就是召開這種會議的專門成所?;侍珮O時期許多關(guān)于國家重要決策的討論和涉及對皇室貴族的處分案件都是在這里最后確定的。滿族早期的“大衙門”還具有集會的功能,即召集眾人舉行某項儀式或宣布某項需要周知的事情,大政殿也繼承了這種用途,成為當時國家舉行重大慶典的場所。后金建國以后,每年最隆重的國家大典是元旦( 正月初一)的朝賀和筵宴,清太宗時期都固定在大政殿前進行。每逢那一天,皇太極清晨在清寧宮祭神和到城東門外的堂子祭天后,就來到大政殿升坐寶座,文武群臣以及前來祝賀的外邦使臣都已在殿庭按次序排列整齊,時辰一到,即依次上殿行禮進表,向皇帝恭賀新春,隨后便在此舉行有數(shù)百人參加的新春大宴,宴間還要表演滿、漢、蒙古、朝鮮等各民族的舞蹈和雜耍、摔跤等各種助興節(jié)目,有時甚至?xí)B演數(shù)日。除元旦之外,萬壽節(jié)(皇帝生日)、冬至節(jié)、皇帝登基、出征凱旋等大規(guī)模慶典儀式也都在大政殿前舉行。此外,由于大政殿地處皇宮附近的城中心,也作為臨時召集官員的集合地點。皇太極時期規(guī)定,如遇有緊急情況來不及通知,只要聽到在盛京城八個城門同時擊鼓,各級官員必須迅速趕到大政殿前集結(jié)聽命,也體現(xiàn)出這座大殿作為國家政權(quán)象征的重要作用。
清入關(guān)后大政殿的使用清朝遷都北京后,大政殿是惟一繼續(xù)常年使用的舊宮殿。其原因是清代盛京城的官員,還保留著“坐班”和“朝賀”兩項在大政殿前舉行的儀式。按照清入關(guān)前的規(guī)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是“常朝之日”,相關(guān)文武官員必須到皇宮殿前排列整齊,經(jīng)禮部官員點名查驗后,“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順治進北京以后,雖然皇帝已不住在盛京,但這種制度并末取消。每逢常朝之日,負責管理大政殿的官員要事先將殿內(nèi)外打掃干凈,陪都沈陽城內(nèi)各衙門文武官員清晨就到大政殿前御路兩側(cè),面向大政殿方向按次序排班坐好,至規(guī)定時辰,由盛京禮部監(jiān)禮官按名冊對照并記錄后,儀式即結(jié)束,眾人各自散去。因為京師常朝官員們要向皇帝磕頭,而盛京只是向?qū)m殿而坐,所以清代典制中稱這項禮儀為“坐班”。另一項是在大政殿前舉行的朝賀禮。按清朝制度,每逢“三大節(jié)”即農(nóng)歷元旦、冬至和萬壽節(jié)(皇帝、皇太后生日),全國各地的官員都要舉行朝賀皇帝的禮儀。其中北京是在故宮太和殿前,外省是在本官署衙門內(nèi),而盛京城內(nèi)官員則在大政殿前行禮叩拜,也成為陪都城的一項特殊禮制。清入關(guān)后大政殿最重要的使用功能是在皇帝東巡盛京祭祀祖陵期間。按照乾隆時期的定制,東巡期間有兩項儀式要在這里舉行。一是在崇政殿慶賀典禮之后,要在大政殿前頒布宣告東巡謁陵大禮告成的詔書。第二項則是隆重的筵宴大典,一般在皇帝祭祀三陵已畢人住故宮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舉行。相關(guān)官員事先已將典禮所用的編鐘、編磬等宮廷樂器和宴桌等擺放在殿前,通常的情況是在殿內(nèi)寶座之前擺設(shè)大宴桌一張,供皇帝專用,滿、蒙王公貴族的宴桌擺在殿內(nèi)兩邊,其他人的宴桌則放在殿旁臺基上和殿庭之中,皇帝宴桌以外都稱作“跟桌”,數(shù)量是整整一百張。吉時一到,皇帝由駐蹕的西所行宮乘轎至大政殿升坐寶座,王公官員等在殿前跪迎行禮后各自人座。筵宴開始后,眾王公大臣的代表要向皇帝敬酒,而皇帝賜給眾人的酒果點心等則由御前侍衛(wèi)逐桌送上。席間,王公大臣要在由乾隆皇帝親自作詞的“世德舞”樂章伴奏下,每兩人一組依次到殿前起舞助興,還要像入關(guān)前大政殿筵宴時那樣,由侍衛(wèi)表演摔跤、翻跟斗等助興節(jié)目,場面十分熱鬧。這種大宴的參加者,除隨駕東巡的王公大臣外,還有盛京地方官員和皇親國戚、鄉(xiāng)賢耆老的代表,每次都不下數(shù)百人,而且從乾隆至道光歷次東巡都按制舉行,成為皇帝在祖先宮殿前款待臣僚和家鄉(xiāng)父老的歡慶盛典。在大政殿南端東西各有一座奏樂亭,逢大政殿有重大慶典時在此奏樂,清人關(guān)后皇帝東巡時仍然使用。但因主要的樂部多是設(shè)在殿前較近的地方,亭中樂隊應(yīng)是用于皇帝上殿時接駕和筵宴伴奏等場合。由于奏樂亭是大政殿區(qū)域整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結(jié)構(gòu)簡單而又堅固,所以一直保存得比較完整,成為沈陽故宮東路南端的標志建筑。
(東所)離開東路我們來到東所參觀。東所與一會要出參觀的西所。同為乾隆皇帝東巡時所增建的。其中東所為皇帝東巡時,皇太后皇后和后妃子女所居住。西所為皇帝辦公和居住之所。東所主要建筑有頤和殿、介祉宮、敬典閣。東所建成后,有兩位皇太后曾在此居住過。一位即乾隆之母鈕祜祿氏,在乾隆十九年隨皇帝東巡來此;另一位是道光朝的太后,也姓鈕祜祿氏,是嘉慶帝皇后,但并非道光生母,按制度在道光即位后被尊封為皇太后,道光九年東巡時隨皇帝同來居住于此。因為皇帝東巡時在盛京宮殿內(nèi)只住幾日便啟程回京,所以東所建成后至清末,真正有皇太后住在這里的時間總共也沒有超過半個月。
頤和殿用于皇帝東巡時皇太后接受皇帝及文武大臣朝拜。介祉宮用于皇太后休息之用。敬典閣用于尊放皇室《玉牒》譜書等。清朝時期每當玉牒纂修告成,禮部都按例備份恭送盛京入藏敬典閣。玉牒的迎送禮儀頗為浩大,每次從北京啟送,都由王公大臣率官兵護送到盛京,到達盛京的時候,盛京將軍穿著朝服出郊跪迎,安放玉牒的亭子在鼓樂聲中被抬至崇政殿前,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后由欽天監(jiān)擇定吉日,再正式送至敬典閣。
(西所)我們再來參觀皇帝東巡時的臨時居所。西所與東所建筑基本相同。首先來看門前的這座垂花門。這又是座障門。當皇帝召見大臣的時候,大臣就要在垂花門前等候通報,得到皇帝同意后方能入內(nèi)。我們前面的這座宮殿叫做迪光殿。這座迪光殿是皇帝東巡時候臨時的辦公場所。迪光殿為三間,樣式與頤和殿相同,皇帝駐蹕期間在此處理朝政、批閱奏章。殿前兩側(cè)各有配殿是隨駕的內(nèi)閣、軍機處及部院官員辦公之處。說道皇帝出巡,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欢ㄊ乔昊实巯陆?。皇帝下江南是為了游玩。而東巡這是皇帝一生中最重大的活動之一。東巡的主要目的是祭祖。清朝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道光一共先后十一次東巡。其中康熙晚年因身體原因不能親自前往東巡,遂派遣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來的雍正皇帝代其前往。這也成為后來雍正皇帝繼位說的一個根據(jù)。清朝皇帝東巡需要按照驛站嚴格時間行進。先要前往撫順永陵祭奠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祖先。然后返回沈陽清福陵祭奠清太祖努爾哈赤,再到清昭陵祭奠清太宗皇太極。最后才能回到沈陽城內(nèi),拜祭祖廟。而后才能進入沈陽故宮。
轉(zhuǎn)過迪光殿,前面的就是保極宮。保極宮是皇帝的起居室。樣式與東所介祉相同,但其左右有抄手廊與迪光殿后廊相接,使院內(nèi)顯得更為精致典雅。 “保極”之名,出自《尚書·洪范》“錫汝保極”,乾隆釋意為“保極持楹安率土”。保極宮內(nèi)高懸嘉慶御筆“高林萬象”匾;正中配柱上懸乾隆御書:“帝命式與九圍本支百世;天心佑夫一德承敘萬年。”意為同心同德,江山永固。保極宮暖軒中央,設(shè)龍紋明黃坐具一副,清帝東巡時,就在此召見親近王公。坐墊兩側(cè)各擺放一具小炕桌。上放書函,以示皇帝勤勉好學(xué)??蛔郎戏剑瑧覓熘衿岷L煜删硳炱?,制作極為精妙。保極宮的東稍間為皇帝寢宮,它與東間由六扇隔扇門相隔,隔扇上布滿清代宮廷書畫家戴洪、傅雯、盧湛、馬圖等人的書畫作品,內(nèi)容多為花鳥、山水。這些畫作將隔扇的書卷氣渲染得極為濃烈,較之那些庸俗的雕刻隔扇,自是透露出清靜儒雅之風(fēng)。在保極宮后與之相連的有一座樣式獨特的建筑繼思齋。大家請看繼思齋的棚頂,很特別吧,學(xué)名叫做“懸山卷棚司波浪式”或“勾連搭式”。繼思齋平面基本上是一個正方形。其內(nèi)部的分隔也很特殊,是周“井”字形的間壁,平均分成九個小間,以不同的方式連通,而只有南面正中的一個出入口,門前有一座數(shù)米長的直廊,與保極宮北門相連。這種建筑樣式,不僅在沈陽故宮是獨一無二的,在其他宮苑建筑群中也十分少見。繼思齋也被譽為沈陽故宮中最神秘的建筑。更令許多人感興趣的是這里到底是什么人住的。因為無論在清代史書中或在宮廷檔案中,都沒有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繼思齋使用情況的明確記載。從其命名看,“齋”似乎應(yīng)該是皇帝讀書寫字的地方,但從其室內(nèi)格局和裝修即可看出并非作為書房之用。經(jīng)過仔細的分析,人們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繼思齋應(yīng)為皇帝東巡期間隨駕后妃們居住的地方。按照檔案的記載,清帝東巡每次都有后妃隨行,人數(shù)一般是三至五位,那么,她們在新建的盛京行宮中必定有固定的居住之處,而且應(yīng)是在外人不能進入的區(qū)域,并距離皇帝寢宮很近。沈陽故宮符合上述條件的地方只有一處,就是建于行宮高墻深院中的繼思齋。清代沈陽故宮陳設(shè)檔案記載,齋內(nèi)九間房中,有的擺放佛像供案,有的懸掛書畫卷軸,有的擺設(shè)妝奩用具,有的布置文房四寶,還有的備有“暖凈”和“涼凈”,即坐式馬桶。據(jù)此分析,齋中有的房屋屬于“公用”,如佛堂、明間靠南和居中的一間,其余四至五個房間,每室住后妃一人。傳說中繼思齋居住情形是這樣的:皇帝居于“九宮格”正中一間,有門可通四方,后妃們則環(huán)居周圍數(shù)間,而且彼此有板壁相隔,聽不到其他室內(nèi)的聲響。但是其究竟是什么樣的情形還有待探查。
在繼思齋身后的建筑叫做崇謨閣,是盛京皇宮內(nèi)存放《實錄》、《圣訓(xùn)》等國史秘籍之所。著名的《滿文老檔》、《滿州實錄圖》當年亦存放于此。
(西路)各位游客隨我穿過崇謨閣后面的邊門來到故宮的西路。西路的主體建筑有戲臺、嘉蔭堂、文溯閣、仰熙齋、九間殿。我們由后至前逐一參觀。九間殿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御書房之一,它的功能主要用于收藏各種書籍,同時也收藏各種瓷器。在xx年對九間殿的維修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48個上畫金色蟠龍的深紅大木柜,發(fā)現(xiàn)龍柜中共藏有8000余件文物。
在九間殿前的建筑是仰熙齋。仰熙齋為七間,兩側(cè)有抄手廊與文溯閣后廊相連。齋內(nèi)東間設(shè)有寶座屏風(fēng),是皇帝休息讀書的場所。
在仰熙齋前有一座建筑樣式與周為建筑格格不入的建筑。故宮中其他建筑都是紅墻,黃瓦。而這座建筑這是白墻,黑柱,綠瓦。這是為什么哪?這座建筑是做什么的哪?這座建筑叫做文溯閣。是故宮的藏書樓。中國人講究陰陽五行學(xué)說。因為龍、金色、紅色都是火焰的象征,而黑色、綠色、藍色則是水和木的象征,用在藏書樓上自然更為合適。這也是具有很深迷信觀念的古人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防火措施”。文溯閣殿頂不用黃琉璃瓦而是黑琉璃瓦鑲綠邊,廊柱用綠色而不是紅色,檐下的彩畫也不用龍鳳等圖案,而是“如意書卷”、“白馬獻書”等以書籍為主要表現(xiàn)內(nèi)容,并且采用藍綠為主的色調(diào)。也正是由于有了這個因素,使文溯閣同其他宮殿建筑相比顯得與眾不同,更帶有清新淡雅的意境。文溯閣是仿照是浙江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所建筑。大家從外面看此樓是幾層?對是二層。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北京故宮有多少間房。大家一定會脫口而出九百九十九間半。我告訴大家沈陽也有半間房。半間房在哪里?就在這文溯閣。文溯閣的建筑是這樣的外觀為兩層,但從室內(nèi)看則為三層,這叫明二暗三。文溯閣內(nèi)分為三層,其中第二層是在五大間的北側(cè)和東、西兩間加構(gòu)的“凹”形“仙樓”,這樣既擴大了一層中前部的高度空間,又增加了擺放書架的面積,并與兩層的外觀相適應(yīng),設(shè)計得十分巧妙。閣內(nèi)每層六間,但西側(cè)一間寬度只有其他各間的一半,并不用作藏書而是安設(shè)樓梯的地方。表面看來,這半間房似乎有些多余,其實這種故意湊成六間的格局是有“講究”的。因為寧波的天一閣是按照《周易》中“天—生水,地六成之”的說法建造的,其目的就是借這種觀念“以水克火”,避免藏書樓失火而使珍貴的書籍受到損失,這也正是文溯閣等七閣模仿天一閣的主要用意所在。一個大屋頂下的六間房屋,即是象征著“天一”和“地六”的。
文溯閣所藏的圖書是鼎鼎大名的《四庫全書》?!端膸烊珪肥乔逭畯那∪吣觊_始,用十二年時間修成的中國古代收書最多的大型叢書?!端膸烊珪返目傋牍芙凶鲇诿糁?。編纂十年熬盡心血,勞累而死。于是乾隆啟用和珅作為總纂管,和珅不負眾望僅用二年就大功告成。此外《四庫全書》的主筆是紀曉嵐,總校對是劉墉。乾隆皇帝對這項在政績工程十分重視,不僅由始至終親自過問,而且想把這部書作為在他執(zhí)政期間精心打造的文化瑰寶;傳給子孫后代。因此決定,全書修成后抄錄為四份,分別收藏于北京宮殿、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和沈陽故宮,其藏書閣命名為文淵閣、文源閣、文津閣和文溯閣,合稱“內(nèi)廷四閣”或“北四閣”;后來又增加杭州西湖行宮的文瀾閣、鎮(zhèn)江金山寺的文宗閣和揚州的文匯閣,合稱“南三閣”或“江南三閣”。其中文淵閣、文源閣、文津閣和文溯閣有著深刻的寓意。 “水各有源,同歸于淵,淵為源尾,源為淵頭;由淵覓源,其經(jīng)為津,其行為溯”意思是;水的源頭叫做“源”,水的歸屬湖海稱之為“淵,”,水經(jīng)的途徑叫做“溯”,岸邊的岸口叫做“津” 用水形容知識可見乾隆皇帝對《四庫全書》的鐘愛。《四庫全書》究竟是一部怎樣的書哪?《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包括四部四十四類六十六屬。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jù)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裝訂成三萬六千余冊。保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若想查看此書需要翻檢目錄,此書目錄《四庫全書總目》就有九十余卷。紀曉嵐晚年又將《四庫全書總目》進行編譯,編成《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卷??梢?《四庫全書》體系之龐大。
那如今《四庫全書》的命運如何?《四庫全書》命運如同中國近代史,坎坷多舛其中文源閣本在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時被焚毀,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占杭州時倒塌,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后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鈔,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復(fù)后的文瀾閣。文瀾閣本在民國時期又有一次大規(guī)模修補,目前大部分內(nèi)容已經(jīng)恢復(fù)。因此《四庫全書》今天只存三套半,其中文淵閣本原藏北京故宮,后經(jīng)上海、南京轉(zhuǎn)運至臺灣,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部)。避暑山莊文津閣本于1950年代由中國政府下令調(diào)撥到中國國家圖書館,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書保存的版本。而殘缺的文瀾閣本則藏于浙江省圖書館。這終于使整個清代政治在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黑暗。
那么文溯閣《四庫全書》的命運如何哪!文溯閣《四庫全書》在民國期間的得到了張作霖和張學(xué)良父子的極力保護。在日本人占領(lǐng)期間,日本人對文溯閣的《四庫全書》垂涎欲滴,但是始終也沒有得手。在建國初抗美援朝期間,怕遭到美國人的攻擊,把文溯閣《四庫全書》轉(zhuǎn)移至黑龍江??姑涝Y(jié)束后,《四庫全書》運回沈陽文溯閣。1966年10月,當時正處于中蘇關(guān)系緊張時,為保護《四庫全書》安全,林彪下令將文溯閣《四庫全書》秘密從沈陽運至蘭州,藏於戈壁沙漠中。目前,遼寧有關(guān)人士要求歸還,以書閣合璧。最后經(jīng)過國務(wù)院最終裁決《四庫全書》其最終歸屬為沈陽文溯閣。但是至今甘肅省仍然以各種理由推諉搪塞,拒絕歸還。致使文溯閣有閣無書。
此外文溯閣內(nèi)還藏有康熙皇帝時期所編著的《古今圖書集成》。全書共一萬卷,目錄四十卷,原名《古今圖書匯編》,與《四庫全書》相似,是清朝康熙時期由福建侯官人陳夢雷所編輯的大型類書。本書編輯歷時二十八年,共分六編三十二典。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資料最豐富的類書之一。
不知道大家是否發(fā)現(xiàn)文溯閣的牌匾掛錯了位置!正常情況牌匾應(yīng)該懸掛在頂樓正中。而文溯閣的牌匾則懸掛在了一樓。而且牌匾也明顯體積偏大。這位是怎么回事哪?原來文溯閣門額的確應(yīng)該懸掛在頂層檐下。但是,北京的設(shè)計師在設(shè)計文溯閣門額時,違犯了一個嚴重錯誤:設(shè)計師誤以為北京文淵閣,與盛京文溯閣體量大小相同,便閉門造車,按照北京文淵閣體量制造了文溯閣門額。誰料想,北京文淵閣與盛京文溯閣體量相去甚遠,以致文溯閣門額送到盛京后,因為門額體量過大,文溯閣頂層檐下根本無法懸掛。施工者安裝不上文溯閣門額,盛京內(nèi)務(wù)府官員們也無計可施,只好報請當時的盛京將軍。盛京將軍來到施工現(xiàn)場視察后,也是一籌莫展。他思來想去,最后決定給北京總管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行文,請他們按照盛京內(nèi)務(wù)府提供的圖形和尺寸,重新制造文溯閣門額。北京總管內(nèi)務(wù)府大臣、當朝一品和珅得知此事后,也焦急萬分、坐臥不寧。因為制造文溯閣門額失誤,他應(yīng)該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更令和珅焦急的是,再過幾個月,乾隆皇帝就要赴盛京東巡祭祖。如果重新制作文溯閣門額,時間肯定來不及。百般無奈,和珅只好硬著頭皮,將此事奏請乾隆皇帝。和珅原以為乾隆皇帝會大發(fā)雷霆。然而,乾隆皇帝不僅并未“龍顏震怒”,還和顏悅色地下旨,讓和珅按照圓明園內(nèi)文源閣門額的掛法處理。于是,按照乾隆皇帝口諭,和珅命有司將圓明園文源閣畫成圖樣,派人火速送往盛京,命盛京將軍,將門額懸掛在文溯閣下檐。從此,這塊巨匾就懸掛現(xiàn)在的位置上了。
在文溯閣東面建有一座紅墻黃瓦的方形碑亭,內(nèi)立滿漢合璧文字石碑,正面刻《文溯閣記》,記述《四庫全書》的修撰過程。背面刻《宋孝宗論》,都是乾隆皇帝御筆撰文?!端涡⒆谡摗分髦荚谥v“天子之孝當以不失祖業(yè)為重” 。和《文溯閣記》異曲同工,反映了乾隆帝。“敬天法祖”思想和乾隆帝從封建倫理道德上闡述他的根本職責和理念,是清帝東巡乃至清統(tǒng)治思想和盛京皇宮在乾隆時再次興盛的點睛之筆。
在文溯閣前是一處休閑娛樂的場所。由嘉蔭堂、東西廊、戲臺、扮戲房等構(gòu)成。嘉蔭堂坐落在其北側(cè)正中,五間硬山卷棚頂前后廊式建筑。室內(nèi)原用雕花落地罩分隔成五個單元,從乾隆皇帝“文溯閣既建,別構(gòu)讀書堂”的詩句中,可知是按照很休閑典雅的風(fēng)格布置,各間懸掛的皇帝御書對聯(lián)也都符合這種氛圍。嘉蔭堂的正前方,即是一座背南向北的戲臺。下為高二尺余的臺基,臺面約 30平方米左右,上為青瓦卷棚式頂。這樣大小的戲臺在清宮(包括北京宮殿、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等處)屬于中型規(guī)模。清代宮中演戲之風(fēng)很盛,在北京、承德的宮殿園林中建有多處戲臺。沈陽故宮雖然只是皇帝東巡期間使用的行宮,每次在此居住的時間都不超過十天,但乾隆皇帝還是借修建文溯閣之機,增建了這樣一組建筑,其用意,既是準備在此駐蹕時賞戲之用,也是想使盛京行宮具有更豐富的使用功能,皇帝在祖先宮殿里的生活也會更舒適。從嘉蔭堂所處的位置可以看出,皇帝從保極宮西側(cè)游廊內(nèi)所設(shè)的小門向西走幾十步就來到這里,即使讀書賞畫,環(huán)境和條件也要優(yōu)越許多,更何況還能在此賞戲和舉行小型的便宴。據(jù)史書記載,嘉慶皇帝兩次東巡住在故宮時,都曾在嘉蔭堂設(shè)晚宴。
走出戲臺在宮墻之外是現(xiàn)在沈陽故宮的停車場。在以前這里也是“停車場”,皇帝的皇家御用馬場。
沈陽故宮融合了滿族、漢族、蒙古族等多個少數(shù)民族建筑的特點。許多建筑獨特,新穎,建筑造詣高超。最后非常感謝個位貴賓能隨我參觀領(lǐng)略沈陽故宮的風(fēng)采,給大家留意一個美好的回憶。
第6篇 沈陽故宮詳細導(dǎo)游詞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
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遷都之際草創(chuàng),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極建成,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1644年,大清遷都北京,“沈陽故宮”從此成為“陪都宮殿”?!吧蜿柟蕦m”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修建并使用過的宮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歷史。在全國現(xiàn)存宮殿建筑群中,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僅次于北京故宮居全國第二位。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后的一個封建王朝的發(fā)祥重地,也是清統(tǒng)一中國后東北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中心。
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有樓臺殿閣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個院落組成,總計房屋300多間。故宮按自然布局分為中路、東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nèi)宮闕。南端是大清門,也是故宮的正門。向北依次是崇政殿、鳳凰褸、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cè)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筑。
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明朝著名將領(lǐng)洪承疇降清后,就從此門進入,受到皇太極的接見。大清門東側(cè)這處建筑叫祖廟,祖廟是愛新覺羅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廟也稱“太廟”。
順著大清門北面的御路拾階而上,臺正中便是氣勢宏偉被稱作“金鑾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聰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門,前后是石雕欄桿。殿頂蓋為黃琉璃,十分壯觀。殿內(nèi)掾間繪滿飛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璽” 彩繪,給人以高潔典雅之感。殿內(nèi)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龍蟠柱,柱后有貼金雕龍扇面大屏風(fēng)和金龍寶座,寶座兩側(cè)有鼎式香爐、軒轅鏡和太平有象等裝飾之物。殿前有大月臺,月臺東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導(dǎo)游詞《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在月臺上還設(shè)有四口大缸,都盛滿清水以防水災(zāi)。古代稱它是“門?!?,來象征缸中水多似??蓳錅缁馂?zāi),所以又被稱作是“吉祥缸”。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點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會議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極的稱帝大典及清天聰十年四月“后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典禮就在這里舉行。1644年清遷都北京后,歷代皇帝東巡時,都在這里臨朝聽政。
崇政殿前,東西各有五間廂樓,東為飛龍閣,西為翔鳳閣。殿后是一個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約4米的高臺,臺上是皇太極極其后妃的寢區(qū)。沿臺階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高樓----鳳凰樓。它的原名叫翔鳳樓,直到1743年才有鳳凰樓之稱。鳳凰樓是清寧宮的門戶,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與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樓為三層,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層深廣各三間,周圍有回廊,下層的門洞是聯(lián)絡(luò)臺上臺下的道。風(fēng)凰樓既是后宮的大門,又是整個宮殿建筑的制高點。在樓上觀看日出,極為美妙。所以“鳳樓曉日”、“鳳樓觀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觀。鳳凰樓正門上額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過了鳳凰樓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后宮了。正中是清寧宮,清寧宮原叫“正宮”,是五間十一檁硬山式建筑。東一間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稱暖閣。正中隔一間璧,把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稱“龍床”。1643年皇太極就在南室“端座無疾而終”,終年52歲,后葬于昭陵。西四間為皇帝祭神、行禮的神堂。清寧宮庭院的東南角有一根朱紅色木桿,木桿頂端有錫斗,這木桿叫索倫桿,滿族人稱它為神桿。錫斗內(nèi)放米谷碎肉來喂烏鴉。
清寧宮兩側(cè)是東西配宮,東配宮有關(guān)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東西配宮均為皇太極和妃子們居住之所。清寧宮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壘起,低于屋背的煙囪,人們從正面是看不見的。從清寧宮這一系列建筑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沈陽故宮的兩大建筑特點:一是保存了濃厚的滿族特色即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二是宮高殿低,清寧宮及其四所配宮均高于皇帝議政的崇政殿和東路的大政殿。這是因為清朝奪取政權(quán)前,滿族是一個牧獵民族,受生活習(xí)慣的影響,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處,以防野獸和洪水的侵襲。這與北京故宮恰好相反。
第7篇 沈陽故宮最新導(dǎo)游詞范文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表沈陽市全體市民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沈陽的風(fēng)景名勝之一的“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遷都之際草創(chuàng),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極建成。1644年,大清遷都北京,“沈陽故宮”從此成為“陪都宮殿”?!吧蜿柟蕦m”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修建并使用過的宮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歷史。在全國現(xiàn)存宮殿建筑群中,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僅次于北京故宮居全國第二位。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后的一個封建王朝的發(fā)祥重地,也是清統(tǒng)一中國后東北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中心。
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有樓臺殿閣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個院落組成,總計房屋300多間。故宮按自然布局分為中路、東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nèi)宮闕。南端是大清門,也是故宮的正門。向北依次是崇政殿、鳳凰褸、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cè)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筑。
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明朝著名將領(lǐng)洪承疇降清后,就從此門進入,受到皇太極的接見。大清門東側(cè)這處建筑叫祖廟,祖廟是愛新覺羅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廟也稱“太廟”。
順著大清門北面的御路拾階而上,臺正中便是氣勢宏偉被稱作“金鑾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聰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門,前后是石雕欄桿。殿頂蓋為黃琉璃,十分壯觀。殿內(nèi)掾間繪滿飛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璽” 彩繪,給人以高潔典雅之感。殿內(nèi)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龍蟠柱,柱后有貼金雕龍扇面大屏風(fēng)和金龍寶座,寶座兩側(cè)有鼎式香爐、軒轅鏡和太平有象等裝飾之物。殿前有大月臺,月臺東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臺上還設(shè)有四口大缸,都盛滿清水以防水災(zāi)。古稱它是“門?!?,來象征缸中水多似??蓳錅缁馂?zāi),所以又被稱作是“吉祥缸”。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點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會議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極的稱帝大典及清天聰十年四月“后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典禮就在這里舉行。1644年清遷都北京后,歷皇帝東巡時,都在這里臨朝聽政。
崇政殿前,東西各有五間廂樓,東為飛龍閣,西為翔鳳閣。殿后是一個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約4米的高臺,臺上是皇太極極其后妃的寢區(qū)。沿臺階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高樓----鳳凰樓。它的原名叫翔鳳樓,直到1743年才有鳳凰樓之稱。鳳凰樓是清寧宮的門戶,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與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樓為三層,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層深廣各三間,周圍有回廊,下層的門洞是聯(lián)絡(luò)臺上臺下的道。風(fēng)凰樓既是后宮的大門,又是整個宮殿建筑的制高點。在樓上觀看日出,極為美妙。所以“鳳樓曉日”、“鳳樓觀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觀。鳳凰樓正門上額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 · ·
過了鳳凰樓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后宮了。正中是清寧宮,清寧宮原叫“正宮”,是五間十一檁硬山式建筑。東一間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稱暖閣。正中隔一間璧,把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稱“龍床”。1643年皇太極就在南室“端座無疾而終”,終年52歲,后葬于昭陵。西四間為皇帝祭神、行禮的神堂。清寧宮庭院的東南角有一根朱紅色木桿,木桿頂端有錫斗,這木桿叫索倫桿,滿族人稱它為神桿。錫斗內(nèi)放米谷碎肉來喂烏鴉。
清寧宮兩側(cè)是東西配宮,東配宮有關(guān)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東西配宮均為皇太極和妃子們居住之所。清寧宮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壘起,低于屋背的煙囪,人們從正面是看不見的。從清寧宮這一系列建筑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沈陽故宮的兩大建筑特點:一是保存了濃厚的滿族特色即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二是宮高殿低,清寧宮及其四所配宮均高于皇帝議政的崇政殿和東路的大政殿。這是因為清朝奪取政權(quán)前,滿族是一個牧獵民族,受生活習(xí)慣的影響,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處,以防野獸和洪水的侵襲。這與北京故宮恰好相反。
清寧宮高臺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園”,內(nèi)有碾磨房、二十八間倉、后宰門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給區(qū)。并有地下窨道與清寧宮相通。
在崇政殿、清寧宮高臺兩側(cè)有“東所”、“西所”。東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頤和殿、介祉宮、敬典閣等。東所是東巡時皇帝后妃給太后請安之處,也皇太后的寢宮和存放實錄、玉牒之處;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極殿、繼恩齋和崇謨閣等。西所是東巡時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訓(xùn)》、《滿文老檔》的地方。崇謨閣的建筑形式是別具一格的,它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間增建的。
東路是以大政殿為主體,兩側(cè)輔以方亭十座,稱“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爾哈赤時期,是故宮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約1.5米的須彌座式臺基,周圍繞以雕刻精細的荷葉凈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頭眼”式隔扇門,內(nèi)外排柱40根,正門前有雙龍蟠柱。殿頂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寶瓶火焰珠。殿內(nèi)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璽”彩繪,上有黃琉璃瓦綠剪邊的頂蓋。整個建筑顯示出極強的美感和莊嚴秀麗的裝飾藝術(shù)情趣。大政殿是皇帝舉行大型慶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寬闊的甬道,兩側(cè)以八字形排列著十座方亭,這就是“十王亭”。從北至南,東邊是左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藍旗亭、正白旗亭;西邊是右翼王亭、鑲黃旗亭、鑲紅旗亭、正藍旗亭、鑲白旗亭。這是當年八旗首領(lǐng)固山額真和左右統(tǒng)轄八旗的親王貝勒辦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軍事政治及社會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大政殿與十王亭構(gòu)成了一組亭子式院落建筑,它是清入關(guān)前八旗制度在宮殿建筑上的反映。設(shè)計者從局部建筑直至整體布局,處處突出“八”字。這種把軍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筑藝術(shù)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構(gòu)思獨特、別具匠心。
西路:以文溯閣為主體,前有戲臺、扮戲房、嘉蔭堂,后有仰熙齋、九間殿。文溯閣于乾隆年間興建而成,是仿明漸江寧波大藏書家范欽的“天一閣”所建。為面闊六間二樓三層硬山式建筑,頂蓋為黑琉璃瓦綠剪邊。根據(jù)五行八卦之說,黑是表水,文溯閣是專為存貯清大百科全書《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而建的。書最忌火,以黑瓦為頂象征以水克火之意。文溯閣東有方形碑亭一座,內(nèi)立石碑一塊。碑陽面為乾隆帝撰寫的《文溯閣記》,陰面為《宋孝宗論》。文溯閣東南宮門外有嘉蔭堂,它與南面的戲臺連成一個院落,是專為皇帝準備的娛樂場所。西路建筑除文溯閣外,其它建筑用卷棚式屋頂,顯得十分別致,富有江南風(fēng)韻。
沈陽故宮是清遺存下來的最早一組宮殿建筑群,它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希望大家有機會來觀光這座氣派非凡的帝王宮殿。謝謝大家。
紫氣東來,出自傳說“老子過函谷關(guān)”的故事。傳說當年函谷關(guān)令尹喜夢到次日清晨老子要路過函谷關(guān),于是第二天天沒亮清掃庭院,登上城樓。不久,果然老子騎著青牛,在冉冉紫氣縈繞下,伴著仙樂來到此地,為他寫了“五千字文”,這便是道教圣典《道德經(jīng)》。乾隆皇帝題寫的“紫氣東來”含意是大清帝國是始于東方的盛京皇宮。今天,有沒有圣人來呢?請大家向東方看一看那吉祥的云彩吧……
傳說:早年,努爾哈赤在明朝總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務(wù)兵時,因他腳下長有紅痣,認為他是未來奪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努爾哈赤聞訊倉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將發(fā)現(xiàn)他時,一群烏鴉落在他的身上,在烏鴉的掩護下,才得以生還。努爾哈赤數(shù)年后成為后金之主,為感謝烏鴉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鴉。所以索倫桿飼鴉便延續(xù)下來。
八旗制是由努爾哈赤組建起來的,努爾哈赤25歲開始了他用兵圖謀霸業(yè)的戌馬生涯。隨著勢力的壯大,努爾哈赤想建立一支強大而管理有序的軍隊,于是想到了民間自發(fā)產(chǎn)生的組織“牛錄”這種形式。他在1601年組建了軍隊,把每300個戰(zhàn)士組成一個“牛錄”,每個“牛錄”,打一種顏色的旗,這就是八旗的雛形。1616年后金建軍的這一年,他又將4個“牛錄”改為8個,在原來4種顏色的旗的基礎(chǔ)上,各鑲上不同顏色的邊,成了8色旗,又把5個“牛錄”組成一個“甲喇”,把5個“甲喇”組成一個“固山”,“固山”在漢語里的意思是旗,于是真正意義上的八旗便誕生了。
第8篇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800字
沈陽故宮好玩嗎?沈陽故宮的導(dǎo)游詞怎么寫?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800字,希望能夠幫到您!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800字一
大家好!我是小吳,今天由我來帶領(lǐng)大家游覽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也曾在這里繼位,改元“順治”、并于當年入關(guān),統(tǒng)治全中國。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全部建筑計300多間,共組成20多個院落。按其布局,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我們計劃游用三個小時的時間去游覽,現(xiàn)在我們已將到了,大家下車,先聽我說幾句。
首先,我告訴大家,注意的事項。第一,大家要緊跟我身后,不要走丟了。第二,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集合,如果找不到了,請撥打我的手機。第三,不要亂扔?xùn)|西,講衛(wèi)生。第四,保持安靜,不要大喊大叫。好了,出發(fā)了。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xiàn)存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筑。在建筑藝術(shù)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傳統(tǒng),集漢、滿、蒙族藝術(shù)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
大家看,這座占地六萬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625年,建成于1636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間。清朝進關(guān)后對盛京皇宮又進行了保護和擴建,到乾隆時基本形成今日規(guī)模。
大家看,沈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宇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筑。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絕無僅有;那機富滿族情調(diào)的“宮高殿低”的建筑風(fēng)格,更是“別無分號”。
沈陽老城內(nèi)的大街號“井”字形,故宮就設(shè)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萬平方米,現(xiàn)有古建筑114座。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文溯閣等。 大政殿是用來舉行諸如頒布詔書、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的地方。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的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于宮廷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業(yè)初期君臣平等的歷史,也是從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君臣平等的延續(xù)。到了入關(guān)后,從北京故宮開始,這種平等被逐漸打破,最終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君王。
中間高聳的建筑是沈陽故宮里唯一的煙囪。故宮里每一個房間的炕火都從地下的通道匯聚到這個煙囪里,這是他們一統(tǒng)天下的思想的象征。這個煙囪共有11級,最上面一級只有三塊磚構(gòu)成。導(dǎo)游說,這個一統(tǒng)天下的煙囪反而成了清朝的讖語:清朝共有11位皇帝,最后的宣統(tǒng)帝只做了三年江山,就是那三塊磚的預(yù)示。想當年努爾哈赤在修建這個一統(tǒng)天下煙囪的時候,如果早知如此,肯定會加多幾層吧?!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三個小時后在這里準時集合。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800字二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王格申,是你們的導(dǎo)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導(dǎo),年長的游客們也可以直接稱呼我小王,好了,先給大家講講我們的行程,我們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們的沈陽故宮。
說道故宮,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啟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宮的,沒錯那就是沈陽故宮,沈陽故宮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另外一個不用我多說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是哪一個了吧,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宮內(nèi)建筑物保存完好。
現(xiàn)在大家就在沈陽故宮的門口,大家都看到了它的規(guī)模比占地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這些就需要有顆朋友們自己去體會品味了,這里現(xiàn)在是沈陽最重要的游覽點。
沈陽故宮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筑。努爾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xù)修建成功。沈陽故宮的建筑布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xù)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guān)睢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回沈陽看看。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沈陽故宮的東路,這里是很有特色的。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十個亭子,稱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建筑,正門有兩根盤龍柱,以示莊嚴。大政殿是用來舉行大典,如頒布詔書,宣布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從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個亭子,不過它的體量較大,裝飾比較華麗,因此,稱為宮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脫胎于少數(shù)民族的帳殿。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帳篷的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這也顯示了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一個發(fā)展。 崇政殿是沈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筑,在中路,是皇太極日常臨朝的地方。崇政殿北有一鳳凰樓,三層,是當時盛京城內(nèi)最高的建筑物。沈陽故宮博物館所陳列的多半是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的劍,皇太極用過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陽故宮博物館陳列的藝術(shù)品也很豐富。在繪畫陳列室里,有明、清兩代一些大師的作品如清李鱒、金農(nóng)、明文征明書畫精品、陶瓷、雕刻、織鄉(xiāng)、漆器等工藝品。
我的講解就差不多, 現(xiàn)在給大家一點時間自己去觀賞一下,半個小時候我們在這里集合,謝謝大家的配合。
更多關(guān)于故宮導(dǎo)游詞范文推薦閱讀★★★★★:
第9篇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優(yōu)秀范文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xiàn)存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筑。以下是沈陽故宮的導(dǎo)游詞,大家一起來欣賞他的多姿多態(tài)吧。
各位朋友,在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筑群。這里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沈陽故宮。
依建筑時間和布局,沈陽故宮的建筑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今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筑。
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shù)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chuàng)于1625年,是處理國家政務(wù)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還飾有八個蒙古力士,牽引著八條鐵鏈,象征著“八方歸一”。正門前的大柱上,盤旋著兩條翹首揚爪的金龍,是受漢族敬天畏龍思想的影響,以龍代表天子的至尊無上。大政殿建筑特點的多樣性,體現(xiàn)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柱,盡顯中原之風(fēng);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濃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帳式的風(fēng)貌,則是滿族古老文化的延續(xù)。
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臺上演。164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政殿繼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哀兵入山海關(guān)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tǒng)大業(yè)。
大政殿兩側(cè)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南寬北狹,似無窮無盡,象征兵多將廣,萬世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guān)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宮內(nèi)辦公的地方。它們與大政殿構(gòu)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體制——八旗制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獨步天下。遠在努爾哈赤立國之初,凡遇軍國大事都由汗王與八旗貝勒大臣共同討論決定。努爾哈赤定都沈陽后,在修建宮殿時便將這種“君臣合署辦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現(xiàn)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政體及軍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這組獨特的建筑,為中國宮殿建筑史寫下了空前的一頁。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中路。從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即續(xù)建皇宮,形成沈陽故宮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門,后至清寧宮,院落三進,獨成一體。
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皇帝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小說中俗稱的“午朝門”。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并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tǒng)觀念,又體現(xiàn)了滿族對故鄉(xiāng)山林的深厚眷念。從而形成了區(qū)別北京故宮的一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
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
1635年,皇太極下令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崇政殿登基稱帝,上尊號“寬溫仁圣”,將國號“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建筑布局講究“前朝后寢”??催^了皇帝上朝的金鑾殿,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帝后的寢宮。
穿過崇政殿兩側(cè)的左右翊門,舉目可見位于3.8米高臺之上的鳳凰樓。樓后為帝后寢居的后宮——臺上五宮。與崇政殿對比又形成了沈陽故宮不同于北京故宮的特點——“宮高殿低”。而北京故宮則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鳳凰樓為宴飲、議事之所,是當年沈陽城的最高建筑,詩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十分貼切。登上鳳凰樓俯瞰四周,萬般景物盡收眼底,可飽覽盛京全景,也可觀賞日出。“鳳樓曉日”是當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鳳凰樓門洞上方懸有“紫氣東來”匾,為乾隆皇帝御筆。而乾隆皇帝則是借用這個典故寓意大清的國運興起于東方。
各位朋友,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后,我們就進入了后妃居住的臺上五官。
臺上五官是清寧宮、關(guān)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
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參觀皇太極和皇后的寢宮——清寧宮。
清寧宮東梢門稱“暖閣”,是帝后的臥室。暖閣內(nèi)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設(shè)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暖閣內(nèi)駕崩,終年52歲,后葬于沈陽昭陵,即北陵。
清寧東次間開門,是典型的滿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門南西北三面都設(shè)火炕,稱“萬字炕”。與漢族有所不同的是,滿族人將煙囪建在屋后,而且從地面向上壘起。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的建筑特點具有濃郁的滿族風(fēng)格了。
各位朋友,現(xiàn)在請隨我去參觀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戲臺、嘉蔭堂、文溯閣等。
說起文溯閣,我們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庫全書》。出于加強文化統(tǒng)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詔訪求天下藏書,歷經(jīng)十余年時間編成一部大型叢書。該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所以稱為《四庫全書》。書修成后,抄錄七部,在全國建七座藏書閣分別收藏,沈陽故宮的文溯閣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宮殿建筑,我們很容易想起“紅墻綠瓦”、“金壁輝煌’這類詞匯。而文溯閣卻與眾不同,屋頂用黑琉璃瓦鑲綠剪邊,整個建筑以黑綠兩色為主色調(diào),這與它的用途是分不開的。文溯閣藏書忌火,依據(jù)五行字說立色配飾,裝修取《易經(jīng)》“北方壬癸水”其色屬黑,因此屋頂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從天降,消滅火災(zāi)。
文溯閣外觀為兩層,內(nèi)部實為三層,書架上的木盒稱函匣,用于收藏書籍。目前文溯閣的《四庫全書》保存在甘肅省圖書館。
看到這里,我們今天的參觀已經(jīng)接近尾聲。沈陽故宮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卻是一氣呵成,完整和諧。特別是三路建筑分別代表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皇太極南面獨尊”、“康乾盛世”三個時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建筑是凝固的歷史”,從總體來看,沈陽故宮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滿族政權(quán)和滿族社會由崛起——興盛一高度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各位朋友,我們的參觀就要結(jié)束了,希望故宮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第10篇 遼寧沈陽怪坡導(dǎo)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參觀、游覽了沈陽的故宮、北陵等著名的觀光景點,而我想這一切都會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人曾這樣說,沈陽不愧是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的人文景觀很豐富、很獨特、極有特點,但可惜,這里的自然景觀有些遜色。朋友,我說您的這個結(jié)論不得未免有點太早。再過一會兒你們自己就可以親眼看到,我們沈陽不僅有漂亮的自然風(fēng)光,而且還有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獨特景觀,就是您走遍全世界也難找到類似的地方。
您可能會說,你真會替沈陽吹牛。把沈陽的周圍都算上,也無非是幾座山、幾條河而已,跟中國著名的長江、黃河以及桂林山水等根本無法相比。您說的不錯,我們國家有名的風(fēng)景名勝實在太多了,是沈陽所無可比擬的。但是,您知道沈陽的怪坡嗎?這個坡還確是有點稀奇古怪呢!那么,就讓我們親眼去看一看這個怪坡吧。人們不是說百聞不如一見嘛。
您可能要問:那是個什么樣的坡,且看如何怪法?但還是讓我來先問問你吧。您說開車、騎車或步行是不是上坡難,而下坡容易?您會想這問題有何難,連個小孩子也答得出嘛。當然是上坡困難下坡容易。但是,就怪坡而言可就不是這么回事啦。
怪坡位于帽山腳下。在沈陽北30公里處,位于東經(jīng)123度10分,北緯42度,是由一位小車司機于1990年的某一天偶然發(fā)現(xiàn)的。他把車停在此坡的低處,然后便走開了。當他轉(zhuǎn)回來時卻發(fā)現(xiàn)他的車不在原地,而是沿坡上行有50多米。他不禁大為驚駭,并用車在此坡反復(fù)試了幾回,結(jié)果都是如此。怎么會有這樣的事?他怎么也琢磨不明白,帶著滿腹疑團離開了。
自從怪坡被發(fā)現(xiàn)以來,許多專家、學(xué)者紛紛前來參觀、考察,但都沒能找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有人說這是由于磁場的作用所致,但無可靠的證據(jù);有人說是由于視覺差所致,但拿水一試,水卻流向坡的東端低處。還有人說由于重力位移所致,可論據(jù)又明顯不足。就是時至今日,也無人能做出令人滿意的解釋,無人能得出可靠的結(jié)論。因此,說起怪坡,我們所能說的只有我們已知怪坡怪之當然,而不知怪坡怪之所以然。
(地點:怪坡前前)
大家請看,怪坡就在我們的眼前。這個怪坡長七十多米,寬約十五米,東低西高。在這條坡上,摘檔熄火。車會滑坡上滑,而下坡時,您不啟動加油,車子就會停著不動。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在這兒好像是失靈了。而這也正是我們沈陽怪坡的怪之所在。大家請過來;這里有出租的自行車,你們可以騎上試一試,看看是不是上坡容易下坡難,然后你們自己做結(jié)論吧,我想你們的結(jié)論當然是肯定的。這個怪坡是怪,怪是令人難以置信,除非是親眼所見,親自一試。因而人們有言百聞不如一見。
(地點:響山前)
此山距怪坡約一百米,占地面積約二百平方米,現(xiàn)在請大家跺跺腳,看是否有一定空洞感。它的回音使人感到這山好象是空的。大家請跺跺腳并靜下來聽。大家聽到那種。“咚咚”的聲音了嗎?是不是很奇怪?因而我言百聞不如一試。
(地點:嗡頂)
來,讓我們往前走,一直走到山頂。在山頂上,我們把四周的美景盡收眼底。而上頂這個地方也是大家值得一看的去處。我們把它稱做怪坡的第三個怪去處。現(xiàn)在,咱們拿錘敲一敲這個地方來聽,大家聽到嗡嗡的聲音了嗎?它的聲音是不是聲聲入耳,綿軟悠長?這回我要跟大家說,百聞不如一聽。
(地點:返回的路上)
現(xiàn)在,我們可以說我們已到過怪坡了,那么大家的感想如何?它是不是一個神奇的坡呢?神奇得不親眼所見,便難以置信呢?我并不想替沈陽吹牛,我只想說上一句:在諸位的一生當中,可曾見過世上有什么地方竟是這般怪異,這般神奇嗎?到此一游,值!看一眼怪坡,值!
謝謝大家的合作。歡迎再次光臨。
第11篇 遼寧沈陽方特歡樂世界導(dǎo)游詞
游客朋友們好!歡迎游覽沈陽方特歡樂世界!
沈陽方特歡樂世界,位于沈陽市沈北新區(qū)盛京大街,占地約60萬平方米,由于深圳華強集團投資20億元精心打造,是東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題公園。方特歡樂世界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的特色,采用國際一流的理念和技術(shù)精心打造,可與西方最先進的主題公園想媲美,被譽為“東方夢幻樂園”、“亞洲科幻神奇”。
沈陽方特歡樂世界由飛越極限、星際航班、恐龍危機、影視特技攝影棚、生命之光、海螺灣、宇宙博覽會、聊齋、火流星等十幾個大型主題項目區(qū)組成,涵蓋主題項目,絕大多數(shù)項目老少皆宜。這里有國際一流的高空飛翔體驗項目“飛越極限”,大型動感太空飛行體驗項目“國際航班”,中國獨創(chuàng)的大型探險項目“維蘇維火山”,目前世界最先進的大型恐龍復(fù)活災(zāi)難體驗項目“恐龍危機”,讓人捉摸不透的中國傳統(tǒng)神話神奇演繹項目“聊齋”以及色彩斑斕、如夢幻的項目“海螺灣”,神奇的卡通互動項目“嘟比托口秀等”。
這是一場盛況空前的歡樂盛宴!這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夢幻樂園!這是一個未來科幻的探險王國!這是一個夢幻奇妙的世界!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周游這個夢幻奇妙的世界吧!
第12篇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十分鐘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沈陽市全體市民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狂天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沈陽的風(fēng)景名勝之一的“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有樓臺殿閣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個院落組成,總計房屋300多間。故宮按自然布局分為中路、東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nèi)宮闕。南端是大清門,也是故宮的正門。向北依次是崇政殿、鳳凰褸、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cè)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筑。
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明朝著名將領(lǐng)洪承疇降清后,就從此門進入,受到皇太極的接見。大清門東側(cè)這處建筑叫祖廟,祖廟是愛新覺羅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廟也稱“太廟”。
崇政殿前,東西各有五間廂樓,東為飛龍閣,西為翔鳳閣。殿后是一個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約4米的高臺,臺上是皇太極極其后妃的寢區(qū)。沿臺階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高樓----鳳凰樓。它的原名叫翔鳳樓,直到1743年才有鳳凰樓之稱。鳳凰樓是清寧宮的門戶,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與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樓為三層,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層深廣各三間,周圍有回廊,下層的門洞是聯(lián)絡(luò)臺上臺下的道。風(fēng)凰樓既是后宮的大門,又是整個宮殿建筑的制高點。在樓上觀看日出,極為美妙。所以“鳳樓曉日”、“鳳樓觀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觀。鳳凰樓正門上額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星海公園導(dǎo)游詞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 ·怎樣說好迎接詞 ·雷鋒紀念館導(dǎo)游詞
清寧宮兩側(cè)是東西配宮,東配宮有關(guān)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東西配宮均為皇太極和妃子們居住之所。清寧宮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壘起,低于屋背的煙囪,人們從正面是看不見的。從清寧宮這一系列建筑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沈陽故宮的兩大建筑特點:一是保存了濃厚的滿族特色即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二是宮高殿低,清寧宮及其四所配宮均高于皇帝議政的崇政殿和東路的大政殿。這是因為清朝奪取政權(quán)前,滿族是一個牧獵民族,受生活習(xí)慣的影響,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處,以防野獸和洪水的侵襲。這與北京故宮恰好相反。
清寧宮高臺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園”,內(nèi)有碾磨房、二十八間倉、后宰門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給區(qū)。并有地下窨道與清寧宮相通。
在崇政殿、清寧宮高臺兩側(cè)有“東所”、“西所”。東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頤和殿、介祉宮、敬典閣等。東所是東巡時皇帝后妃給太后請安之處,也皇太后的寢宮和存放實錄、玉牒之處;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極殿、繼恩齋和崇謨閣等。西所是東巡時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圣訓(xùn)》、《滿文老檔》的地方。崇謨閣的建筑形式是別具一格的,它為卷棚式建筑,是在清乾隆年間增建的。
東路是以大政殿為主體,兩側(cè)輔以方亭十座,稱“十王亭”。大政殿建于努爾哈赤時期,是故宮最早期八角重檐大木架亭子式建筑。大政殿下是高約1.5米的須彌座式臺基,周圍繞以雕刻精細的荷葉凈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頭眼”式隔扇門,內(nèi)外排柱40根,正門前有雙龍蟠柱。殿頂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寶瓶火焰珠。殿內(nèi)有精致的斗拱、藻井天花,梁架上用“和璽”彩繪,上有黃琉璃瓦綠剪邊的頂蓋。整個建筑顯示出極強的美感和莊嚴秀麗的裝飾藝術(shù)情趣。大政殿是皇帝舉行大型慶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
第13篇 沈陽福陵景區(qū)導(dǎo)游詞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墓,是沈陽的一處旅游景點,很多游客慕名來參觀,導(dǎo)游結(jié)合沈陽福陵的特點,把沈陽福陵的歷史典故詳細介紹給游客知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纳蜿柛A陮?dǎo)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沈陽福陵導(dǎo)游詞
福陵后倚天柱山,前臨渾河,萬松聳翠,大殿凌云,占地19.48萬平方米。福陵中利用地形修筑的一百零八蹬(108級臺階),象征著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重要標志。
福陵公園又稱“東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與沈陽市的昭陵、新賓縣永陵合稱“關(guān)外三陵”、“盛京三陵”。東陵公園始建于公元1629年(天聰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經(jīng)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年間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設(shè)施完備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歷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國,定陵號為“福陵”,1929年被當時奉天當局辟福陵為東陵公園,1963年被列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國務(wù)院將其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陵公園地處于沈陽市東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個占地面積為557.3公頃,其中陵寢占地為19公頃,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臨渾河,自南而北地勢漸高,山形迤邐、萬松參天、眾山腑伏、百水回環(huán)、層樓朱壁、金瓦生輝、建筑宏偉、氣勢威嚴、幽靜肅穆、古色蒼然,其優(yōu)美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和深邃人文景觀早已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垂青。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勢形成前低后高之勢,南北狹長,從南向北可劃分為三部分:大紅門外區(qū)、神道區(qū)、方城、寶城區(qū)。陵寢建筑規(guī)制完備,禮制設(shè)施齊全,主要建筑規(guī)模宏偉,陵寢建筑群保存較為完整。
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批準中國的沈陽福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文化遺產(chǎn)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沈陽福陵導(dǎo)游詞想查看更多相關(guān)信息,請上酷貓寫作范文網(wǎng)。
第14篇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怎么寫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范文
各位朋友,歡迎大家來到沈陽,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沈夢,大家能夠叫我沈?qū)в?,也能夠叫我夢?dǎo),我更喜歡你們加我夢導(dǎo),好了,先簡答給大家介紹一下,在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筑群。就是我們這天的目的地——沈陽故宮。
依建筑時光和布局,沈陽故宮的建筑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這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筑。
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shù)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chuàng)于1620xx年,是處理國家政務(wù)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臺上演。
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皇帝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小說中俗稱的“午朝門”。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并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tǒng)觀念,又體現(xiàn)了滿族對故鄉(xiāng)山林的深厚眷念。從而構(gòu)成了區(qū)別北京故宮的一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
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建筑布局講究“前朝后寢”??催^了皇帝上朝的金鑾殿,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帝后的寢宮。
鳳凰樓為宴飲、議事之所,是當年沈陽城的最高建筑,詩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十分貼切。登上鳳凰樓俯瞰四周,萬般景物盡收眼底,可飽覽盛京全景,也可觀賞日出。“鳳樓曉日”是當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
各位朋友,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后,我們就進入了后妃居住的臺上五官。臺上五官是清寧宮、關(guān)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
此刻請大家隨我參觀皇太極和皇后的寢宮——清寧宮。
清寧宮東梢門稱“暖閣”,是帝后的臥室。暖閣內(nèi)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設(shè)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暖閣內(nèi)駕崩,終年52歲,后葬于沈陽昭陵,即北陵。
各位朋友,此刻請隨我去參觀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戲臺、嘉蔭堂、文溯閣等。
說起文溯閣,我們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庫全書》。出于加強文化統(tǒng)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詔訪求天下藏書,歷經(jīng)十余年時光編成一部大型叢書。該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所以稱為《四庫全書》。書修成后,抄錄七部,在全國建七座藏書閣分別收藏,沈陽故宮的文溯閣便是其中之一。
看到那里,我們這天的參觀已經(jīng)接近尾聲。望故宮之行能給您留下完美的回憶。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模板
大家好!我是小吳,這天由我來帶領(lǐng)大家游覽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0xx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也曾在那里繼位,改元“順治”、并于當年入關(guān),統(tǒng)治全中國。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全部建筑計300多間,共組成20多個院落。按其布局,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我們計劃游用三個小時的時光去游覽,此刻我們已將到了,大家下車,先聽我說幾句。
首先,我告訴大家,注意的事項。第一,大家要緊跟我身后,不要走丟了。第二,要在規(guī)定的時光內(nèi)集合,如果找不到了,請撥打我的手機。第三,不要亂扔?xùn)|西,講衛(wèi)生。第四,持續(xù)安靜,不要大喊大叫。好了,出發(fā)了。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xiàn)存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筑。在建筑藝術(shù)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傳統(tǒng),集漢、滿、蒙族藝術(shù)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
大家看,這座占地六萬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620xx年,建成于1636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間。清朝進關(guān)后對盛京皇宮又進行了保護和擴建,到乾隆時基本構(gòu)成今日規(guī)模。
大家看,沈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宇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筑。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絕無僅有;那機富滿族情調(diào)的“宮高殿低”的建筑風(fēng)格,更是“別無分號”。
沈陽老城內(nèi)的大街號“井”字形,故宮就設(shè)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萬平方米,現(xiàn)有古建筑114座。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文溯閣等。大政殿是用來舉行諸如頒布詔書、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的地方。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的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于宮廷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業(yè)初期君臣平等的歷史,也是從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君臣平等的延續(xù)。到了入關(guān)后,從北京故宮開始,這種平等被逐漸打破,最終構(gòu)成了高高在上的君王。
中間高聳的建筑是沈陽故宮里唯一的煙囪。故宮里每一個房間的炕火都從地下的通道匯聚到這個煙囪里,這是他們一統(tǒng)天下的思想的象征。這個煙囪共有11級,最上方一級只有三塊磚構(gòu)成。導(dǎo)游說,這個一統(tǒng)天下的煙囪反而成了清朝的讖語:清朝共有11位皇帝,最后的宣統(tǒng)帝只做了三年江山,就是那三塊磚的預(yù)示。想當年努爾哈赤在修建這個一統(tǒng)天下煙囪的時候,如果早知如此,肯定會加多幾層吧?!
下方,請大家自由參觀。三個小時后在那里準時集合。
沈陽故宮導(dǎo)游詞內(nèi)容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們此次游覽的景點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4a級景區(qū)、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陽故宮。首先呢,我們一齊來看一下沈陽故宮的平面圖。
沈陽故宮始建于公元1620xx年。先后經(jīng)過三次大規(guī)模建設(shè),構(gòu)成了東、中、西三路格局。東路建立于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主要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庭;中路建于清太宗皇太極時期,主要的建筑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西路呢,建于清乾隆年間,主要建筑是戲臺、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它因存放《四庫全書》而聞名。那么作為我國現(xiàn)存最完好的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呢,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遙相呼應(yīng),卻又有著截然不一樣的建筑風(fēng)格。此刻呢我們就來領(lǐng)略一下昔日皇宮的風(fēng)采。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中路建筑的大清門,它俗稱午門,也就是沈陽故宮的正門。是當時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極理解群臣謝恩之處。那么這座門為什么叫做大清門呢?正統(tǒng)的說法是清朝的國號為清,皇宮的正門就是國門,所以稱為大清門。還有一個傳說,這座木門呢在建成之后呢并沒有名稱,只是叫做大門。之后,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聽說北京明朝皇宮的宮門叫大明門,于是為了體現(xiàn)針鋒相對,就將此門命名為大清門。
我們穿過大清門,此刻正面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原名“正殿”,俗稱金鑾殿。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它是皇太極日常處理軍政要務(wù)、接見外國使臣和邊疆少數(shù)民族代表的地方。
我們能夠看到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筑,殿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那么請各位游客注意的是殿頂?shù)牧鹆?,有去過北京故宮的朋友必須會清楚地記得北京故宮的琉璃瓦是黃色的,而沈陽的琉璃瓦是黃色鑲綠剪邊。那么這是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重要差別之一。
我們走上月臺。那么在月臺兩側(cè)分別有用于計時的日晷,和用于存放標準計量單位的嘉量亭。我們看到在月臺上呢還設(shè)有四口大缸,那么大家明白它們是做什么用的嗎?那我告訴大家吧,他叫做“吉祥缸”古代稱它是“門海”,是皇宮中重要的防火設(shè)施,象征缸中水多似海,能夠鎮(zhèn)火災(zāi)。
我們走上須彌座。抬頭看上方的牌匾是用滿文和漢文書寫的“崇政殿”。請游客看左邊的滿文,我們有個形象的比喻“中間一根棍,兩邊都是刺,加上圈和點,就是滿文字兒”。那么沈陽故宮的牌匾都是滿文在左,漢文在右。而北京故宮的牌匾都是漢文在左,滿文在右。那么這是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的差別之二。
我們抬頭看崇政殿內(nèi)上方懸掛的“正大光明”匾額,是由順治皇帝手諭的。下方呢是皇帝的寶座,據(jù)說寶座上繪制雕刻有8條金龍,再加上坐在寶座上的真龍?zhí)熳?,正好是中國古代最大的陽?shù)九條龍。此刻崇政殿呢,我們就游覽到那里。
眼前的雄偉建筑呢,就是鳳凰樓。它建在3。8米高的青磚臺基上,為三層歇山式建筑。它原名翔鳳樓,是皇太極休息、宴會和讀書之所。我們看到正門上方懸掛的“紫氣東來”橫匾呢,是由乾隆皇帝手諭的。意思是大清朝國運強盛的福氣是從東方的盛京傳來的。那么鳳凰樓不僅僅是當時后宮的正門,又是當時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鳳樓曉日”之稱,并被列為盛京八景之一。傳說呀當年站在鳳凰樓上就能夠看到撫順城呢。
穿過鳳凰樓呢我們來到了一處院落,此處呢就是皇太極的后宮所在。我們正面的是皇太極的中宮“清寧宮”。它原名正宮,是沈陽故宮中最具滿族住宅特色的建筑。我們能夠看到它的門呢開在靠東的一側(cè)。形如口袋,所以稱為“口袋房”。東一間呢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又稱暖閣。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各有火炕又稱龍床。1643年,皇太極就在那里‘端坐無疾而終’,終年52歲,后葬于昭陵。那么在東側(cè)第二間的窗下呢,設(shè)有兩口大鍋,它是用來干什么的呢?我來解釋一下,這兩口鍋是用來祭祀的。滿族人信奉薩滿教。人們將熱酒灌進豬的耳朵,如果豬耳朵有晃動即表示神靈已經(jīng)接收該祭品。如果不動,則表示神靈不滿意,則本次祭祀活動不能在進行下去了。那么豬由于受到刺激就會搖頭,滿族人認為此時的豬已經(jīng)通神,成為連接天地的媒介。于是呢就將豬宰殺后洗干凈,切成大塊,放入北側(cè)的兩口大鍋里清水煮熟,那煮熟的肉呢就餓放入木槽中供奉給神靈享用,然后再分給參加祭祀的人們,稱為“吃福肉”,滿族人相信吃了福肉,福氣就會降臨到每個人的身上。
那么我們此刻來到西一側(cè)的房間,西側(cè)呢三間通連,北、西、南三面搭成相連的環(huán)炕,稱為“萬字炕”,那里既是皇帝舉行內(nèi)宮便宴之處,也是滿族巫人薩滿為皇帝和國家祈神的地方。
清寧宮與漢族建筑不一樣的地方還在于它的煙囪建在屋后,而且是從地面向上壘起的。一會我們在繞道后面看這個煙囪。清寧宮的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建在地面上”的建筑特點具有滿族特有的民族風(fēng)格。
我們出了清寧宮呢,大家看到的這其他四座寢宮分別是:關(guān)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我們下方逐一參觀。
關(guān)雎宮是皇太極一生中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的寢宮。海蘭珠是中宮皇后的親侄女,永福宮莊妃的親姐姐。海蘭珠嫁皇太極時已經(jīng)26歲,但皇太極卻對海蘭珠有著很深的感情。海蘭珠由于親生的八皇子早逝,終日郁郁寡歡,在崇德六年病逝。在他死后兩年,皇太極也去世了,據(jù)說皇太極的早逝與兩年前宸妃的病逝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這是衍慶宮,是皇太極淑妃的寢宮,其女,被皇太極嫁給多爾袞為妻
這是麟趾宮,是皇太極貴妃娜木鐘的寢宮,其子博果爾曾在皇太極死后成為福臨皇位的最大競爭者。后成為朝中重臣。
我們最之后看看皇太極后妃中地位最低的永福宮。永福宮是莊妃博爾濟吉特氏的宮室。若論及對清政權(quán)的影響,莊妃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其她四位后妃,被后人評價為清朝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后妃。莊妃也是中宮皇后的親侄女,關(guān)雎宮海蘭珠的親妹妹。莊妃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輔佐了三位皇帝成就大清的基業(yè)??滴醵?,莊妃病逝,享年75歲。成為清朝后宮中壽祿最長的女人。
大家看,在庭院的西南角立著的紅色木桿稱為索倫桿,木桿頂端有錫斗。滿族人稱它為“神桿”。它是用來喂養(yǎng)烏鴉的。那么游客們是不是會疑問,為什么滿族要祭祀烏鴉呢?其實這于一個關(guān)于烏鴉的傳說有關(guān)。滿族的先祖有一次在被仇家追殺時,曾絕望的躺在地上,這時恰巧一群烏鴉落在他的身上。仇家經(jīng)過此地,認為烏鴉是不會在有活人的地方停留的,就這樣滿族的祖先得救了。之后滿族人為報答烏鴉救祖先一命的恩德,開始供奉烏鴉,祭祀的時候把豬的內(nèi)臟放到錫斗里來供養(yǎng)烏鴉。
此刻呢,我們看到的就是在清寧宮后的這根煙囪,也是當年沈陽城內(nèi)唯一的一根煙囪。寓意“一統(tǒng)江山”。大家數(shù)一下煙囪有多少層?……對一共有十一層,我告訴大家在十一層上方還有三塊磚。那么這怎樣講哪?問大家一個小問題: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又有多少位是壽終正寢的?……對清朝一共有12為皇帝。其中11位壽終正寢。末代皇帝溥儀只做了三年的皇帝。正好和這十一層零三塊磚“一統(tǒng)江山”吻合。
好了,朋友們沈陽故宮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那里,期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刻大家能夠自由活動30分鐘,30分鐘之后,我們在正門集合。
第15篇 最新沈陽市博園的導(dǎo)游詞范文
(從沈陽市內(nèi)進入東西快速干道)歡迎您來到2006中國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沈陽世博園,可能有的朋友會問,沈陽為什么舉辦世園會?其實,2006中國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沈陽召開并非偶然,2003年10月,沈陽市陳政高市長訪問日本期間,日本jcom公司(即幫助日本靜岡縣成功申辦2003年日本靜岡國際園藝博覽會的公司)向陳市長建議沈陽市申請舉辦“世園會”,并愿意提供幫助。
根據(jù)“99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成功舉辦的先例和jcom公司提供的其他國家舉辦“世園會”的有關(guān)資料,沈陽市政府相關(guān)部門對沈陽的申辦條件和申辦成功的可能性進行論證,并專門邀請國內(nèi)外專家對沈陽植物園以及城市配套設(shè)施進行了實地考察。所得出的結(jié)論是,沈陽完全具備申辦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條件。
2003年11月,陳政高市長致函aiph會長法博(faber) 先生,提出沈陽舉辦2006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意向性申請。
2004年9月1日,在比利時舉行的世界園藝生產(chǎn)者協(xié)會(aiph) 第五十六屆大會上,沈陽市政府做了最后申請陳述。由于沈陽市準備充分,并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沈陽舉辦“世園會”的優(yōu)勢和基本條件,大會一致通過了沈陽的申辦申請。而與沈陽同時做申辦陳述的意大利熱亞那市因準備不足,被大會以需進一步考察為由暫時擱置。馬來西亞的lumit市則因aiph專家實地考察后認為申辦條件不具備,遭大會否決。沈陽市正式申辦成功 2006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辦權(quán)。
沈陽世園會的級別為a2+b1,申辦a2+b1級別的主要考慮是:昆明舉辦的是a1類大型國際園藝博覽會,每個國家每十年內(nèi)只能舉辦一次,并要提前6-12年提出申請。a2類是展期不超過20天的國際園藝博覽會,b1類是有國際參與的,展期可達6個月的國內(nèi)園藝博覽會;選擇a2+b1,就是將a2類的國際性與bl類的長展期結(jié)合起來,形成一個既有較強國際性,展期又達6個月的國際性園藝博覽會。日本靜岡'世園會'就是此類。此次 2006中國沈陽世園會定在2006年5月1日至10月31日舉行,會期184天。
回過頭來,我們再了解一下世界園藝博覽會,這次展會是由國際園藝生產(chǎn)者協(xié)會(aiph)批準舉辦的國際性園藝展會。迄今為止,“世園會”共舉辦了20多次,基本在歐美、日本等發(fā)達國家舉辦,發(fā)展中國家只舉辦過一次,就是“99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由于“世園會”能給舉辦地帶來巨大的國際影響和綜合效益,吸引了世界上許多城市積極申辦。
本次展會是迄今為止占地最廣、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世界園藝博覽會。這里匯聚世界花卉園藝,展現(xiàn)自然界的無限精彩,可謂是自然的大世界;萃集各國藝術(shù)精華,展現(xiàn)世界人文奇觀,更堪稱世界的大觀園。本次展會的主題口號就是“自然大世界,世界大觀園”。本次博覽會選址于風(fēng)光秀美的沈陽棋盤山國際風(fēng)景旅游開發(fā)區(qū),“世博園”在沈陽市植物園的原址的基礎(chǔ)上向北拓展,由246公頃的核心園區(qū)和500公頃的背景區(qū)構(gòu)成。
2007中國沈陽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博覽會舉辦地――沈陽世博園,將于5月1日正式開門迎客,計劃接待1000萬名游客。
據(jù)介紹,沈陽世博園鳳之翼、玫瑰園、百合塔、百花館四大主題建筑,除百花館需要展示世界遺產(chǎn)博覽會內(nèi)容外,其他不會變化。曾吸引數(shù)百萬游客目光的1萬平方米玫瑰園,在原有3500多種花卉品種基礎(chǔ)上,還將引進一些新的熱帶植物和奇花異草,數(shù)量將超過15萬株,在規(guī)模、展示品種及數(shù)量上仍將創(chuàng)造世界之最。根據(jù)季節(jié)排期,郁金香、牡丹花、百合花、菊花、杜鵑花等十大花展照常進行。園內(nèi)專家稱,按照植物生長的特點,經(jīng)過一年的時間,花草逐漸進入了最佳生長期,因此,與去年相比,今年世博園景觀將更加多姿多彩。
同時,沈陽世博園原有的如東北二人轉(zhuǎn)、蔡氏飛車、花車巡游、民族風(fēng)情等演藝內(nèi)容,也將如期與游客見面.
棋盤山風(fēng)景區(qū)天造地設(shè)的山水林海,沈陽市植物園40多年的園景基礎(chǔ)與2000多種珍奇植物,成為“世博園”得天獨厚的背景和資源?!笆啦﹫@”位于千頃林海之間,因山就勢,隨景構(gòu)園,山水圍合,內(nèi)外皆景,被著名世界園藝博覽會設(shè)計大師尼克諾森譽為“世界上唯一的森林里的世博會”。
沈陽“世博園”核心區(qū)用地規(guī)模為歷史之最,分為主入口廣場、南區(qū)、北區(qū)三大功能區(qū),全園主體景觀集中在100個展園,包括23個國際展園、53個國內(nèi)展園、24個專類展園,同時建有四大主題建筑,包括鳳之翼、百合塔、綜合館,玫瑰園,同時還有自然生態(tài)景觀,除了園藝景觀外,這里還有精彩紛呈的演出活動,有俄羅斯國家大馬戲、澳大利亞水上特技表演、盛京馬戰(zhàn)、蔡氏飛車走壁和東北特色二人轉(zhuǎn),以及眾多的互動巡演活動。在您游覽之余,還可以盡情在欣賞演藝節(jié)目中尋找樂趣。
世博園的收費除了門票50元之外,還有其他收費項目,其中登百合塔100元、馬戲30元、飛車20元、馬戰(zhàn)30元,水上表演10元,東北二人轉(zhuǎn)免費,另外園內(nèi)還有代步工具,電瓶車和小火車,票價20元不限次,園中收費項目就這么多。沈陽世園會還對許多群眾實行免票,如軍人、小學(xué)生、70歲以上老年人等。
現(xiàn)在我們車行使的這條路是專為迎接世園會而修建的可變車道,它是雙向8車道,在上午時去世園會的人比較多,因此就會變成去向6車道,回向2車道,下午則相反。這是一條特別的變向車道。大家在注意觀察一下道路兩旁的路燈,也是別具特色的,是我們世園會的標志性建筑百合塔的對應(yīng)物,百合花的形狀。在此為大家做了簡要交代,謝謝。
好了,介紹到這里,我們即將到達世博園主入口,大家稍適休息,我們下車后再做介紹。
(鳳凰廣場),好了,諸位貴賓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就是世博園的主入口,鳳凰廣場,遙望四周,我們可以呼吸的花的清香、草的芬芳,到處都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眼前這個巨大的單體建筑就是鳳之翼,建筑面積4168平方米,整個建筑重達140噸,主塔高72米,“鳳翼”長210米,中間貫穿10根斜拉鋼索,建筑整體造型如鳳凰展翅,象征著沈陽振興騰飛之勢。主塔下方是1000平方米的大型音樂噴泉,塔心與地面的夾角為76度,象征76個參展城市,堪稱世界第一斜塔,“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是鳳之翼的深刻寓意,整個建筑造型獨特,氣勢雄渾,仿佛鳳凰展翅,寓意著沈陽振興騰飛之勢。看完鳳之翼后,我們檢票進入園區(qū),我們今天參觀的主要是北區(qū)部分,南區(qū)主要是專類園區(qū),大部分都是植物、花卉,因為南區(qū)就是原來的植物園,所以我們的重點放在北區(qū)。來到北區(qū),園林風(fēng)景精美、建筑風(fēng)格各異,這里所展示的不僅僅是風(fēng)景的絕妙,同時向眾人展示世界園藝的成就和成果。走進世界大觀園,您和我都要注意在觀賞的同時也要多提寶貴意見??!眼前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小小的雕塑,就是我們世園會的吉祥物—灰喜鵲陽陽。
第16篇 沈陽的概況導(dǎo)游詞解說
沈陽是一個怎么樣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沈陽概況導(dǎo)游詞解說,歡迎大家閱讀!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您來到遼寧省的省會沈陽,我是本次陪同大家一起游覽的導(dǎo)游 xxx,接下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司機xx師傅,xx師傅有著xx年的駕齡有著豐富的駕駛經(jīng)驗,坐xx師傅開的車一定會讓您感到安全和舒適,我和xx師傅祝大家旅途愉快,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沈陽。
沈陽是中國東北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交通、旅游、信息、金融和商業(yè)的中心,是遼寧省的省會,也是全國重要的工業(yè)城市和東北地區(qū)最大的城市。1986年沈陽市被國務(wù)院授予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成為東北地區(qū)最早命名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目前,沈陽還是我國僅次于北京的擁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數(shù)目最多的城市,是首批全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還是遼寧中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由沈陽、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營口7城市連手打造的遼寧中部城市群經(jīng)濟區(qū),在交通運輸、貿(mào)易流通、對外招商、旅游開發(fā)、生態(tài)環(huán)境、信息通訊等方面正在進行全面整合,在東北亞區(qū)域的經(jīng)濟互動中將成為重要的金融、物流和文化中心。2022年,沈陽榮獲“國家園林綠化先進城市”;2022年,沈陽榮獲“全國暢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被評為中國最具經(jīng)濟活力的十大城市之一,“活力之都”成為沈陽市旅游宣傳的標志性口號。2022年,沈陽被國家環(huán)??偩置麨椤叭珖h(huán)保模范衛(wèi)生城市”,這是繼貴陽市之后中國第二、北方第一個“國家森林城市”,這是全體沈陽人民的驕傲。2022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中國北方的工業(yè)城市——沈陽舉辦,這是沈陽在世界面前的一次生動的亮相,進一步提升了沈陽的城市地位。
沈陽地處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南部,遼寧省的中部。位于東經(jīng)122°~123°、北緯41°~43°之間。東西寬115公里、南北長205公里,占地面積12980平方公里。目前沈陽市轄有和平、沈河、大東、皇姑、鐵西、于洪、蘇家屯、東陵、新城子9個市區(qū),以及新民、遼中、法庫、康平4個縣(市),總?cè)丝跒?20.4萬人.居住著漢、滿、回、蒙古、朝鮮、錫伯等44個民族。
沈陽的地貌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北、東南部,屬遼東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遼河、渾河沖積平原,地勢從東北向西南緩緩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為447.2米,在法庫縣境內(nèi);最低海拔高度為5.3米,在遼中縣于家房鎮(zhèn)。
沈陽屬于溫帶季風(fēng)型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多北風(fēng)和西北風(fēng);夏季高溫多雨,多南風(fēng)和西南風(fēng),冬夏季節(jié)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為8.5℃,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為24℃;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12.8℃。平均無霜期為153天。年平均降水量760毫米左右,季節(jié)分配不均,6~8月占全年降水的50%以上。沈陽一年四季皆可旅游,沈陽的秋季,秋高氣爽,是最佳的旅游季節(jié),冬季的冰雪旅游是沈陽的又一大特色。
沈陽位于渾河北岸,渾河古稱沈水。因古代以水之北岸為陽,故得名沈陽。沈陽是風(fēng)水奇佳的寶地,可謂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氣候溫和,十分適宜居住。
沈陽渾河
沈陽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722022年前,原始人類便在這里農(nóng)耕漁獵,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出新石器時期的新樂文化。公元前32022年(燕昭王十二年),燕國名將秦開在此屯兵戍邊,設(shè)立侯城,為沈陽建城之始。秦代沈陽屬遼東郡。西漢時沈陽是東北的軍事重鎮(zhèn),為中部都尉治所。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2022年),為玄菟郡所轄。遼神冊六年(公元921年),在沈陽境內(nèi)設(shè)置沈州,筑有土城。13世紀初元金交兵時,沈州土城被毀。元貞二年(1296年),改沈州為沈陽路,至此,沈陽一詞始見于史冊,并重筑土城。這里沈陽已成為關(guān)內(nèi)外交通要沖,是繁盛的商品交易集散地和文化聯(lián)系紐帶,是東北軍事重鎮(zhèn)之一。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攻克沈陽。1386年,改沈陽路為沈陽中衛(wèi)。為加強防御,1388年在元代土城基礎(chǔ)上新建磚城,設(shè)東南西北4門,并在城內(nèi)修“十”字街通向各門。此時,在沈陽附近有開原、廣寧、撫順三大馬市,進一步促進了沈陽商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清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汗王努爾哈赤領(lǐng)兵攻占沈陽,1625年把都城從遼陽遷至沈陽。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其八子皇太極繼位,將明代磚城加寬加高,改4門為8門,將城內(nèi)“十”字街改為“井”字街,并大興土木,修建了具有鮮明民族風(fēng)格的宮殿群及寺塔。清天聰八年(1634年),皇太極改沈陽為盛京。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政權(quán)遷都北京后,以盛京為陪都,并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設(shè)奉天府,這是沈陽又名奉天的由來。1923年8月,奉天省劃沈陽縣城區(qū)及商埠地一帶為市區(qū),正式設(shè)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陽首次出現(xiàn)市的建制。1928年6月,奉系軍閥張作霖被日軍炸死于沈陽皇姑屯三洞橋后,其子張學(xué)良執(zhí)政,于同年12月29日在沈陽宣布“東北易幟”,并于1929年4月2日將奉天市改名為沈陽市。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九·一八”事變并侵占沈陽,將沈陽又改為奉天市。1945年8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奉天市恢復(fù)沈陽市名稱。1948年11月2日,沈陽獲得解放。沈陽概況導(dǎo)游詞
新中國建立后,沈陽是中國的重工業(yè)基地,成為新中國工業(yè)的搖籃,有“東方魯爾”之稱,曾被驕傲地稱為新中國工業(yè)建設(shè)的“長子”。它為我國建設(shè)完整的民族工業(yè)體系、增強經(jīng)濟實力和國防實力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它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新中國工業(yè)史上200多個“第一”。這里,曾誕生了新中國的第一臺20萬千伏安變壓器、第一臺2500噸塔式起重機、第一架噴氣式戰(zhàn)斗機。研制成功了第一部水下機器人,鑄造了共和國的第一枚國徽,制造了第一臺數(shù)控機床等等。沈陽工業(yè)的輝煌業(yè)績,沈陽工人階級的英雄歷程,載入了共和國發(fā)展的史冊。目前,沈陽市已形成了以機械和裝備制造業(yè)為主體,包括冶金、化工、醫(yī)藥、輕紡、電子、汽車、航空、建材等行業(yè)在內(nèi)的門類齊全的工業(yè)體系,具有較強的綜合加工能力。近年來,沈陽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取得了更加令人矚目的成就,城市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與北京、上海共同成為世界銀行評選出的41個全球最具競爭力城市中的中國城市之一。在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戰(zhàn)略決策中,沈陽更是一馬當先,成為東北振興的先行者。
沈陽是目前東北地區(qū)最大的航空、鐵路、公路交通運轉(zhuǎn)中心,交通十分便捷。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是東北地區(qū)最大的樞紐機場,空中交通網(wǎng)絡(luò)十分發(fā)達,現(xiàn)有國內(nèi)航線50余條、國際航線30余條。沈陽的鐵路網(wǎng)密度在全國堪稱首位。沈陽的高速公路建設(shè)在全國也是處于領(lǐng)先的位置。從沈陽出發(fā),沿高速公路,1.5小時內(nèi)就可以到達沈陽周邊7座城市中的任何一座。一個以沈陽為中心的擁有2400萬人口、5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沈陽清故宮、清昭陵、清福陵、撫順清永陵、本溪五女山)的世界罕見的城市群,把沈陽同遼寧中部城市群和港口城市緊密連在一起。
沈陽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景觀豐富多彩,名勝古跡眾多。旅游景區(qū)(點)有200余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chǎn)3處,國家級旅游景區(qū)(點)有19處。沈陽的“一宮兩陵”(清沈陽故宮、清福陵、清昭陵)在國內(nèi)外有重要影響,于2022年7月1日在第28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上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目前,沈陽的旅游產(chǎn)品主要有以下幾大系列:以“一宮兩陵”為載體,以清朝歷史和宮廷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清文化旅游;以張氏帥府、“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中共滿州省委舊址及劉少奇舊居、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等為代表的近現(xiàn)代史旅游;以沈陽棋盤山、白清寨、東北亞滑雪場為代表的冰雪旅游;以沈陽植物園、棋盤山旅游風(fēng)景區(qū)、國家度假旅游;以沈陽水洞、隕石山、怪坡為代表的奇特景觀旅游;以沈陽航空博覽園、蒸汽機車博物館、老龍口酒博物館、妙味食品、可口可樂、三農(nóng)博覽園為代表的工農(nóng)業(yè)旅游;以沈陽滿族民俗村、東陵滿融朝鮮族民俗村、西塔朝鮮族一條街、回回營等為代表的民族及民俗特色旅游;以實勝寺、太清宮、慈恩寺、中心廟、四塔七寺為代表的宗教旅游等等。此外沈陽還有沈陽國際旅游節(jié)、中國沈陽韓國周、中國沈陽裝備制造博覽會、冰雪旅游節(jié)、皇寺廟會等豐富多彩的各種旅游節(jié)慶活動。
世博園百合塔
沈陽是現(xiàn)有星級酒店110余家,其中4星級以上酒店20余家;旅行社170余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5家。高素質(zhì)的旅游從業(yè)隊伍、高標準的服務(wù)為客人營造了一個溫馨的旅游環(huán)境。
沈陽是一座具有鮮明地域飲食文化特色的美食城。這里有著名的遼菜菜系和東北人所愛吃的風(fēng)味食品,其中有著名的“中華名小吃”老邊餃子、馬家燒麥、李連貴熏肉大餅、那家白肉血腸等;還有遼寧十大美食之一的滿漢全席、扒肘子以及各種具有遼寧風(fēng)格的地方名菜等。
沈陽的旅游購物堪稱一絕。沈陽有“中國十大著名商業(yè)街”——百年中街;有沈陽中興商業(yè)大廈、聯(lián)營公司、商業(yè)城、興隆大家庭等超大型商場;有家樂福、沃爾瑪、新瑪特等大型國內(nèi)外連鎖超市;還有聞名全國的沈陽五愛商品批發(fā)市場及著名的沈陽中國鞋城等??梢哉f是,沈陽是旅游者購物的天堂。
沈陽的娛樂設(shè)施及娛樂活動極為豐富。不僅擁有眾多的影劇院和著名的文藝團體,如沈陽前進歌舞團、沈陽京劇院、沈陽雜技團、遼寧歌舞團、遼寧人發(fā)藝術(shù)劇院等。還擁有李默然、趙本山等許多著名的表演藝術(shù)家。沈陽的東北民歌、情景舞劇、雜技、綠色二人轉(zhuǎn)、小品、評書、東北大秧歌等優(yōu)秀節(jié)目走向全國,蜚聲海內(nèi)外。沈陽音樂學(xué)院、魯迅美術(shù)學(xué)院更是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殿堂。此外,沈陽還是中國足球的福地,2022年中國足球在沈陽五里河體育場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沈陽還是2022年北京奧運會足球分賽場。
五里河體育場
沈陽,曾擁有悠久燦爛的歷史,也曾擁有新中國工業(yè)的輝煌和驕傲。今天,改革開放的旗幟和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國策,為前進中的沈陽增添了更加絢麗的色彩。現(xiàn)代化大都市的美好前景激勵著720余萬沈陽人民奮發(fā)進取,走向世界。沈陽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在此,真誠地歡迎各位,沈陽一定會讓您不虛此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