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范文網
當前位置:工作總結 > 總結大全 > 總結報告

社會調查報告(三篇)

發(fā)布時間:2023-03-18 07:12:19 查看人數:86

社會調查報告

【第1篇 在校大學生消費情況的社會調查報告總結

當前大學生出現消費節(jié)奏快、交方式快捷、追求時尚、前衛(wèi),存在較大差異或超前消費等特點,既與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有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校大學生消費情況的社會調查報告總結,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是社會中的消費主體之一,他們有著這個群體特有的消費意識和特點。大學生作為走在社會前沿的一代人,他們新型的消費觀也必將備受矚目,新型消費觀可能從中衍生,并引導未來社會的消費主流。與此同時,他們一些超前的理財觀念也漸漸引起人們的審視。理財作為一種技能也越來越被人們所了解,在以后的社會中,理財將作為一種作用不容小覷的能力,體現在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一、大學生消費的總體情況

在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社會全體的消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大學生已經成為消費群體中的一支主力軍,其發(fā)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從一定角度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將在一定程度上主導著未來經濟的發(fā)展。

(一)大學生月生活費情況的結果反映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fā)展,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水平也日益提高。與以往相比,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逐年增加。這就意味著,大學生的消費基數在不斷增大,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增強。正在大學生消費領域中,我們發(fā)現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攀比消費、奢侈消費、炫富消費等。消費觀念正確與否對于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從月生活費的相關情況能從一個方面體現大學生在消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大學生月生活費總額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生活費水平集中在800~1500元這個區(qū)間內,生活費水平在800元以下的占樣本總體的8%,1500~2500元的占14%,2500元以上的僅占2%。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大致位于800~1500元這個水平上。大學生生活費水平分布相對較為集中。

當今大學生越來越傾向于獨立自主,也更加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身實踐能力,正因如此,大學生生活費來源的渠道也越來越廣。比如一些大學生在課余時間會去做兼職,一方面可以賺取學費,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自身的實踐能力。還有一些學生通過自身努力獲得了一定金額的獎學金或助學金,或者采取勤工儉學的方式來賺取生活費用并且鍛煉自己。

大學生生活費來源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生活費來源還是以父母供給為主,但相比歷年情形,大學生通過做兼職方式來賺取生活費也成為了一種趨勢,其中22%的大學生表示曾有過兼職經歷。4%的大學生通過獎學金助學金或得了一定資助,2%的人以勤工儉學的方式作為獲取生活費的主要來源。

(二)大學生消費支出結構的調查

社會在不斷向前發(fā)展,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也在發(fā)生著改變。總體來說,大學生消費的去向主要分布在食宿、購物、交際等方面。但相比較以往,大學生消費更加多元化,這與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分不開。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主要消費還是用于餐飲食宿方面,這一比例占到總消費額的59%,總消費額的18%用于交際娛樂,在近年來,這一比重正有所增長。通訊網絡費用占到大學生總消費額的13%,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增長。此外,總消費額的10%用于教育學習。

(三)大學生的預付消費

當今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發(fā)生著改變,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也不再囿于時間的框架,超前消費的形式也開始為大學生所接受,一些大學生也已經開始嘗試預付消費。預付消費和超前消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超前消費具有很強的享樂色彩,是一種不值得推崇的消費方式。而預付方式是一種健康的新型消費方式,其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

大學生對預付消費的看法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的大學生堅決反對預付消費,有33%的人對預付消費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26%的大學生認為預付消費要視家庭經濟情況而論。所占比例最多的大學生認為,預付消費可以接受,但要引導其理性消費。

二、大學生理財的總體情況

大學是了解理財的起步時期,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階段。大學階段的財商培養(yǎng)和演練尤為重要,它將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一種理財習慣。理財對人的一生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大學生完成財富累積、實現自身價值和投資目的是可以通過學習理財而實現的。沒有科學、適當的理財,我們的生活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理財投資,對于精神財富相對富有,而物質財富相對匱乏的大學生來說是一項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種鍛煉自身適應社會的實踐能力的途徑。

(一)大學生對理財的認識情況

如何更好的理財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在大學生中也不例外。走在社會前沿的大學生已經開始對理財有一定的認知。甚至有些大學生己經開始嘗試自己理財,接觸一些簡單的理財產品,通過自身實踐來進行理財訓練。

大學生理財目的的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顯示,大學生最主要的理財目的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將來做準備。有23%的同學理財目的是盈利。17%的大學生理財是為了今后消費更合理。由此可見,大學生理財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管理金錢的能力,為以后的理財道路打下基礎。另外,由于大學生可利用資金較少因此也有部分大學生希望通過理財獲得盈利,改善生活。

大學生對理財產品的認識情況

圖6反映了大學生對理財產品的認識情況,由圖可知,有71%的大學生只知道有哪幾類理財產品,具體不了解。15%的大學生一點也不了解,9%的大學生比較了解,而只有5%的大學生很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投資理財方面的技術。以上表明,大學生對理財產品缺乏了解,理財知識欠缺,理財能力薄弱。若要提高大學生理財能力,應該提高大學生對理財產品的認知程度。 (二)大學生理財能力的現狀

大學生理財已經不是新生事物,大學生理財的現狀也將關系到大學生理財觀的形成。作為社會精英的大學生,理財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尤為重要。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理財觀,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更有利于推進整個社會的理財進程順利運行,社會經濟蓬勃發(fā)展。

大學生理財能力自評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在大學生對自身理財能力的評價中,僅有8%的人認為自己已經具備很好的理財能力,73%的人認為自身理財能力一般,19%的人認為自己的理財能力僅僅是一般。認為自身理財能力一般的還是大多數,說明從大學生自身角度看,大學生群體的理財能力一般。

(三)大學生的理財需求

理財在近些年來形成了一股熱潮,不知不覺間,理財已經成為了一個話題、一種趨勢甚至成為了一項事業(yè)。大學生已經接觸到了理財這個概念,然而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理財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大學生的理財需求。

大學生對理財能力的重視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普遍對理財能力的需求較大。有15%的人認為理財是一種生活必需的技能,73%的人認為理財的作用很大,僅有6%的人認為作用不大,6%的人認為無所謂。

另外,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一些大學生已經有了相對明確的未來理財規(guī)劃,他們的理財需求較為明朗。他們表示,建立家庭賬戶體系,實現家庭現金管理是理財能力的一種體驗。而對外投資理財要考慮到理財產品的風險度和自身的承受程度,合理規(guī)劃資產配置,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和投資方法。

三、對大學生消費和理財中出現的問題的綜合分析

經調查分析,從整體上看,大學生消費比較理性,但也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攀比心理、沖動消費、他人引導等。

(一)大學生的消費觀念的問題反映

1.消費差異性的體現。在此次社會調研中,我們發(fā)現大學生群體中不同學生的消費觀念也不盡相同。在大學生月總消費量的統計中我們發(fā)現,76%的學生消費水平在800~1500元,僅有2%的學生每月消費在2500元以上,由此可見,大學生普遍能夠理性消費,消費觀念也比較正常,盲目攀比,追求奢華的現象只是個別存在。另外,消費水平相對較低的現象主要體現在農村和城鎮(zhèn)群體中。這一現象也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城鄉(xiāng)收入和消費水平的不平衡。

2.消費行為受消費心理的影響也比較大。大學生普遍能理智消費,其在消費中各項支出分配為59%用于食品開支,13%用于通訊網絡,18%用于休閑文娛,10%教育學習。由此可見,大學生消費分配比較合理,大部分的消費用于食品支出。同時,相對于近幾年來的消費結構,大學生在休閑文娛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這也體現出大學生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消費。由此體現出大學生消費心理較為積極,不合理的消費行為存在較少。

(二)大學生的理財觀念的問題反映

由于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特殊,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大學生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和理財也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因此我們首先對大學生可支配費用進行調查并整理如下數據:91%的大學生表示對可支配費用的結余不滿意,一般大學生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全部生活費的6%左右。

其中,我們也對大學生如何理財進行了問卷調查,有93%的同學基本局限于將生活費活期存入銀行,只有6%同學進行了理財投資。由此我們發(fā)現大學生理財存在如下問題:

1.理財觀念薄弱。家庭或者是獎學金、助學金的資助是絕大多數在校大學生生活費得來源,生活費的用途也普遍局限于把將錢存入銀行,支付生活費的開銷。不但花錢沒有計劃,甚至有的大學生奢侈浪費,缺乏創(chuàng)造財富和運用財富的觀念,不能夠深刻了解理財產品。因此,他們的理財意識相當匱乏,甚至可以說并不具備應有的理財觀念。還有同學認為理財就是炒股,基金,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風險過大,這些都是對理財的誤區(qū)。

2.資金結構安排不合理。大部分學生在新學期開始時,或者把生活費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銀行,不考慮其他的投資渠道;或者把錢大量投資于風險較高的金融產品,不能很好地規(guī)避風險,行情不好時往往會帶來較大損失,導致以后的生活費也沒有著落。由此可見,大學生理財還存在著較強的主觀隨意性、極端性。

針對大學生理財問題我們認為大學生應該合理制定投資計劃,加強理財知識的學習,了解更多適合的理財產品。雖然大學生面臨的經濟局限較多,而投資理財產品收效又較低。但是大學生仍舊可以通過深入學習理財投資,合理規(guī)劃個人可支配收入,掌握理財技巧,不盲目追求過高的收益,最終獲得投資理財的益處。

【第2篇 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調查報告總結

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調查報告總結

外出打工成了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近20多年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主要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占全部流動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qū),普遍出現了“留守家庭”問題。目前,在與留守家庭有關的諸多問題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別是“留守兒童”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們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內心的困惑、需求、興趣更無法關注。有的即使想關心,限于經濟等條件,他們也無法更多地給孩子打電話或者經常返家看孩子。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長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農村家庭的破裂,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勢必會形成下面一些問題:

1、學習上缺人輔導。留守學生多發(fā)生不完成家庭作業(yè)、逃學、輟學等現象。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占大多數。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留守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huán)。

2、生活上缺人照應。留守兒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務工的父母寄錢回家或者在家的臨時監(jiān)護人提供。大多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比較貧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極其艱辛。更有部分留守兒童的營養(yǎng)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的損害。

3、親情上缺少溫暖。留守兒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邊,缺少應有的關愛。父母在外務工,大部分身心疲憊,與家人聯系較少,骨肉分離,與子女缺乏交流和溝通,親情失落。在調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學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失落和孤獨感。有的父母外出時間長達多年,從未回家,也無電無信,無從談上親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幫助。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的缺陷,與外界不愿接觸或接觸太少,大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對集體漠不關心。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障礙,生活、衛(wèi)生習慣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留守兒童多生長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環(huán)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確調教。調查顯示,許多孩子沾染上不良習慣,缺乏道德約束,經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誘,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常常將小事升級,打架斗毆。

6、行為上缺少自控。未成年人正處在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軌的行為很容易被缺乏正確判斷的他們接受。他們逐漸養(yǎng)成許多不良行為,有的沉迷上網無法自拔;有的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有的時常不回家,打架斗毆。

7、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兒童面臨玩耍、勞動、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因其監(jiān)護人不力或無臨時監(jiān)護人常發(fā)生安全事故。

所以,我認為,為構建和諧社會,緩解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并為解決問題奠定基礎,應該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一)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普遍較低的情況下,學校要主動負起指導親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任,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學校應當領導家庭?!鞭r村學校必須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點,低起點,高效率,靈活機動地開展家校合作。一是利用家長愛子心切的心理提高他們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新教育觀念;二是幫助家長正確理解家庭教育的本質屬性,弄清家庭教育不等同于文化輔導;三是幫助家長全面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理性地去開展家庭教育;四是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加強情感交融,扭轉留守兒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勢。

(二)遵循孩子身心特點,引導同輩群體的交往和活動

同輩群體雖是孩子自發(fā)的組織,但只要引導得當,它會成為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首先要以持久而真誠的關心贏得孩子的信賴,掌握同輩群體交往的“小秘密”,尤其要與群體的“小首領”交上朋友。其次通過交談、游戲、討論等形式引導孩子們妥善處理群體內的矛盾,正確看待各種社會現象,增強孩子對不良社會誘因的“免疫力”。最后通過開展各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閑暇教育,吸引群體成員投身于集體生活,彌補孩子的親情缺憾,創(chuàng)建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群體文化。

(三)發(fā)揮農村優(yōu)勢,充實孩子的課余生活

學校的社會職能決定了學校在教育網絡中的主渠道作用,除對家庭和同輩群體加強指導外,還應從自身入手,利用本地區(qū)的優(yōu)勢,開發(fā)活動課程,愉悅留守兒童的身心,填補他們生活中的空白。

(四)以“手拉手”活動為平臺,構建留守兒童“手拉手”體驗教育互動模式

“手拉手”模式是少先隊組織的經典項目,已有眾多少年兒童從中受惠。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樣可以利用這種平臺,構建起兩種“手拉手”的少年兒童體驗教育互動模式。一是在農村學校內部,構建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手拉手”活動。利用同輩群體在少年兒童社會化中的重要功能,班主任或少先隊輔導員帶領和倡導非留守學生與留守學生交朋友,盡量打破原來留守學生一般只和留守學生交朋友的現象,讓留守學生積極融入到班級、少先隊或校團委這樣的大集體中來。二是構建城市少年兒童與農村留守兒童的“手拉手”活動模式。把深刻的教育內容融人到生動有趣的“手拉手”活動之中,用祖國大好風光、民族悠久歷史、優(yōu)良革命傳統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教育城鄉(xiāng)不同生活環(huán)境中成長的未成年人,培養(yǎng)他們相互理解、相互認同和共同的情感。

(五)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優(yōu)化社區(qū)育人環(huán)境

社區(qū)環(huán)境對兒童少年乃至成人來說,是最直接、最具體可感、生動形象的社會氛圍。一般農村人包括一部分農村教育工作者都沒有充分認識到社會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因而優(yōu)化農村社區(qū)育人環(huán)境,首要的是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強化大教育觀。要提高社區(qū)領導(在農村一般是村級領導)對教育的關心程度和參與意識。由學校、村委、家長代表組成聯合教育委員會,校長定期或不定期召集開會,關心留守兒童家庭中出現的問題,在教育力量的整合中起協調作用。通過有線廣播、文藝宣傳等形式,向廣大農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知識。爭取人人都成為教育的有生力量。其次是要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抓手,形成科學文明的育人氛圍。結合農村稅費改革,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前提下建好村級圖書室、文化室,用豐富的書籍和科教影片、娛樂活動吸引農民,為留守兒童開辟活動園地。

(六)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構建和諧農村生活

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將農村勞動力就業(yè)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fā)展縣域經濟,改善小城鎮(zhèn)的投資環(huán)境,千方百計增加農村就業(yè)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xiāng)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周期。加強農村吸引外資力度,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盡量減少留守兒童。

【第3篇 殘留農藥社會調查報告總結

殘留農藥社會調查報告總結

蔬菜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其營養(yǎng)成份受到關注,可能受到的污染更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重視。蔬菜更是老百姓餐桌上每天必備的食品之一,作為生活質量提高重要標志,其食用安全是最起碼的要求。但是由于違禁農藥使用和過量的農藥殘留,全國各地區(qū)市場流通的蔬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蔬菜中毒”事件也是頻繁發(fā)生,對人民的健康生活構成威脅。

經過一番思考后,我們開始調查的第一步:對附近主要以種植蔬菜為生的農村的菜農進行口頭調查,內容主要是怎樣使用農藥殺蟲以及對使用的農藥有什么了解。在被調查的菜農中,絕大多數人可以說對農藥知識一竅不通,他們關心的只是把蔬菜種“好”,賣個好價錢。對其它隱藏的一些東西漠不關心。調查的第二步:對菜農普遍使用和農藥店大量出售的農藥的成分和含量進行調查,由于我們無法對農藥進行實踐性測試,只好依照農藥標簽的說明記錄下成分和含量。在我們取樣的14種農藥中,全都含有劇毒有機磷和高毒元素硫等。這兩方面都給蔬菜農藥殘留埋下了深深的隱患。最后我們對為什么中國農藥比國外的'“毒”展開調查。在被調查的幾位菜農中,他們根本就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鄉(xiāng)農技部幾位人員也不知道!最后還是縣衛(wèi)生局的一位人員告訴我們答案:是因為歷史的原因!以前菜農是不斷加大量使用農藥來殺蟲,使一些害蟲產生了抗藥性,后來生產的低毒農藥根本不好使,所以產商只好更“毒”,“殺蟲實效”性原則一步步把中國的農藥給毒化了!

1、蔬菜中殘留農藥超標的原因分析

①農藥產品結構不合理

農藥劇毒、高毒殺蟲劑產量過大是造成蔬菜殘留量超標而引起中毒的客觀原因。

②菜農文化素質不高

大多數菜農文化不高,對農藥知識缺乏,對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以及農藥性質,如高毒、劇毒、內吸毒等特性的缺乏了解,而隨意加大使用劑量,甚至超范圍使用,從而造成危害。

③蔬菜中農藥殘留量超標問題尚未引起有關部門和菜農的高度重視。

我國雖然早已制定了一系列條例和準則,但是由于對菜農進行科學安全合理使用農藥的知識宣傳和技術指導不夠,導致菜農不適當的使用農藥;另一方面,我國監(jiān)督管理制度還不健全,未制定切實的法規(guī)和有效的處罰措施,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而且呈現出加重趨勢。

2、當前應采取的政策

⑴、調整農產品結構,逐步淘汰高毒、高殘留產品。

⑵、加強培訓,提高菜農素質,彩取有效措施、宣傳、指導和督促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等。

⑶、加強農藥殘留監(jiān)測體系建設,盡快建立健全蔬菜等農產品農藥監(jiān)測體系,研究制定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促進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健康服務。

3、對策

首選:選擇效果好,對人、畜、自然無害沒有的生物農藥或生化制劑。例如:鏈霉素、春雷霉素等。

其次是選擇特導性昆蟲生產調節(jié)劑,如:天幼脈、優(yōu)樂得、抑太保等。

第三是選擇高效、低毒殘留的農藥,如:敵百蟲、七星寶、甲基托布津、克螨特多等。

第四是有針對地選擇藥較好的中等毒性和低毒殘留農藥。需要注意的是:一是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程施藥,不隨便增加濃度和施藥次數,二是選擇其中等性比較低的藥劑,如:殺蟲雙、好年斗、巴丹多等。

在科學者和有關部門努力,以及菜農自身知識的不斷提高下,我國蔬菜與化學農藥的矛盾將得到解決,我國蔬菜市場也必將在wto的帶動下走向健康和國際化的競爭軌道。

殘留農藥社會調查報告總結

社會調查報告(三篇)

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調查報告總結外出打工成了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近20多年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主要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占全部流動人口的…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社會調查信息

  • 社會調查報告(三篇)
  • 社會調查報告(三篇)86人關注

    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調查報告總結外出打工成了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近20多年來,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流動人口主要是從農村流動到城市的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占全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