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制度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處理規(guī)定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事故定義與分類:特種設備事故包括設備損壞、人員傷亡、環(huán)境破壞等,按照嚴重程度分為重大、較大、一般和輕微四類。
2. 事故報告程序:事故發(fā)生后,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向企業(yè)安全管理部門報告,同時啟動應急預案。
3. 責任主體:企業(yè)是事故報告的第一責任人,需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及時性。
4. 政府介入:政府部門接到報告后,將組織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評估損失,確定責任。
內容是什么
制度內容強調了以下要點:
1. 信息記錄:詳細記錄事故時間、地點、原因、影響及初步處理措施,保存相關證據。
2. 應急響應:設立應急指揮中心,協調救援行動,確保人員安全。
3. 調查分析:事故調查應客觀公正,查明事實,分析原因,提出預防措施。
4. 法律責任:對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報告的行為,將依法追責。
5. 公眾信息通報:適時公布事故信息,保障公眾知情權。
注意事項
1. 確保報告的準確性: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為了逃避責任而篡改或隱瞞事故信息。
2. 保護現場:未經許可,不得擅自移動事故現場,以免影響事故調查。
3. 關注員工關懷:在事故處理過程中,要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
4. 持續(xù)改進:根據事故教訓,修訂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fā)生。
5. 培訓教育:定期對員工進行特種設備安全培訓,提高其應急處理能力。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處理規(guī)定制度旨在規(guī)范事故應對流程,減少損失,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企業(yè)應嚴格遵守,以確保安全生產環(huán)境。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處理規(guī)定制度范文
第1篇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處理規(guī)定制度
1、為有效地做好特種設備事故的處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2、特種設備事故按設備損壞程度分為爆炸事故,嚴重損壞事故和一般損壞事故。
3、發(fā)生特種設備事故后,事故部門應迅速向本科室領導、設備科和單位主管領導報告。如屬于嚴重損壞事故、爆炸事故的,由技術部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guī)定》的程序和內容向特種設備監(jiān)察部門等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4事故發(fā)生后,發(fā)生事故的部門應積極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并在事故現場采取加攔繩,張貼“嚴禁入內”,“嚴禁破壞事故現場”標志,設人監(jiān)督等措施,保護好事故現場。
5、屬于一般損壞事故發(fā)生后,由院領導、設備科部以及事故有關人員聯合成立事故調查小組,對事故發(fā)生前設備狀況,事故傷亡、設備損壞及經濟損失情況,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質等進行調查分析,確定事故責任,提出事故處理建議。事故調查結束后,由事故調查組填寫事故調查報告書。
6、屬于嚴重損壞事故、爆炸事故,應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guī)定》處理。
7、發(fā)生人員傷亡事故還應執(zhí)行單位《事故管理制度》。
8、對造成員工傷亡事故或財產損失事故的責任人和部門,按責任的大小,根據《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guī)定》的規(guī)定處理。由人事部門或設備管理部門實施。
9、對造成員工重大傷亡事故或重大財產損失事故且構成犯罪的責任人,交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0、特種設備事故檔案資料,由設備科負責保存。
第2篇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處理工作制度
1、特種設備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分為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嚴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傷(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設備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29人,或者受傷50-9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傷20―4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嚴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1-2人,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無人員傷亡,設備損壞不能正常運行,且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2、 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嚴重事故后,必須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質量技術監(jiān)督行政部門。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還應當直接報告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發(fā)生一般事故后,應當立即向設備使用注冊登記機構報告。
3、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或者業(yè)主)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 (2)事故發(fā)生地點; (3)事故發(fā)生時間(年、月、日、時、分); (4)事故設備名稱; (5)事故類別; (6)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事故概況。
4、特種設備發(fā)生事故后,除按規(guī)定報告外,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妥善保存現場相關物件及重要痕跡等各種物證,并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
5、為防止事故擴大、搶救人員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動現場物件、設施時,必須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見證人員應簽字,必要時應當對事故現場和傷亡情況錄相或者拍照。
第3篇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處理制度
1、特種設備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分為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嚴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傷(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設備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29人,或者受傷50-9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傷20―4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嚴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1-2人,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無人員傷亡,設備損壞不能正常運行,且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
2、 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嚴重事故后,必須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質量技術監(jiān)督行政部門。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還應當直接報告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發(fā)生一般事故后,應當立即向設備使用注冊登記機構報告。
3、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或者業(yè)主)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 (2)事故發(fā)生地點; (3)事故發(fā)生時間(年、月、日、時、分); (4)事故設備名稱; (5)事故類別; (6)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事故概況。
4、特種設備發(fā)生事故后,除按規(guī)定報告外,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妥善保存現場相關物件及重要痕跡等各種物證,并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防止事故擴大。
5、為防止事故擴大、搶救人員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動現場物件、設施時,必須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見證人員應簽字,必要時應當對事故現場和傷亡情況錄相或者拍照。
第4篇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制度
1、特種設備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2、特種設備事故報告、統(tǒng)計、調查和處理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3、特種設備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直接或逐級)報告企業(yè)負責人,情況緊急時,可直接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質檢部門報告。
4、企業(yè)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趕到現場,指揮事故處理工作,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給以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質檢部門。
5、發(fā)生死亡、重大傷亡事故的,應當保護好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
第5篇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制度
1、特種設備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2、特種設備事故報告、統(tǒng)計、調查和處理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3、特種設備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直接或逐級)報告企業(yè)負責人,情況緊急時,可直接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質檢部門報告。
4、企業(yè)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趕到現場,指揮事故處理工作,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給以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質檢部門。
5、發(fā)生死亡、重大傷亡事故的,應當保護好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