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wǎng) > 書信稿件 > 致辭 > 導游詞

天一閣導游詞(精選12篇)

發(fā)布時間:2022-07-02 21:51:03 查看人數(shù):12

天一閣導游詞

第1篇 5年級天一閣導游詞作文

天一閣位于浙江寧波市區(qū),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xiàn)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5年級天一閣導游詞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5年級天一閣導游詞作文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閣是中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范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錄最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范欽的八世孫范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

范欽為了保護藏書而訂立了嚴格的族規(guī),世代的子孫嚴格遵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教,但終因年代過于久遠,藏書還是有很多的失散。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閣內(nèi)的藏書實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鴉片戰(zhàn)爭時,英國侵略者掠去了《一統(tǒng)志》等數(shù)十種古籍。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盜賊潛入閣內(nèi),偷去了許多的藏書,轉(zhuǎn)賣給法國的傳教士和造紙廠。后來又經(jīng)歷了許多的變故,到1940年,閣內(nèi)的藏書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為了保護天一閣,專門設(shè)置了管理機構(gòu),探訪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書,又增入當?shù)厥詹丶揖栀浀墓偶?,現(xiàn)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

天一閣之名,取義于漢鄭燮《易經(jīng)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后有長廊相互溝通。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滴跛哪?公元1665年),范欽的重孫范文光又繞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及其周圍初具江南私家園林的風貌。

5年級天一閣導游詞作文,盡在酷貓寫作范文網(wǎng)。

第2篇 天一閣的導游詞例文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天一閣,我很高興。

天一閣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古籍浩瀚,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素負'南國書城'之盛譽,巍然屹立在寧波城月湖之濱,成為亞洲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它是寧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個文明星座。文人墨客到了寧波,沒有不到天一閣一飽眼福的。這古樸的建筑,幽雅的園林,恬靜的環(huán)境,確實令人神往。然而過去的天一閣只是一個普通的私家藏書樓,歷經(jīng)幾代滄桑;如今的天一閣則是寧波的一顆'明珠',它集藏書、文物、旅游于一體。1982年2月23日,天一閣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雄踞大門兩側(cè)是一對清代石獅。這些木結(jié)構(gòu)的大門,是清道光年間造的。'南國書城'這四個字由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所書,而'古閣藏英'則是由大書法家沙孟海親題?,F(xiàn)在所看到的大門兩旁對聯(lián)是鐘鼎文,讀作'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對聯(lián)說明了天一閣藏書樓歷史悠久與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登上天一閣藏書樓以后的感嘆心情。黃宗羲號南雷,他曾賞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進入天一閣,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照壁上氣勢宏大的'溪山逸馬圖',當年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曾在這里拍照留念。這幅八駿圖是'堆塑',它的作者是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天一閣的堆塑,絕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參觀完這塊照壁后,從右邊的直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左面是1980年新建的書庫與閱覽室)??梢钥匆娞煲婚w的又一塊照壁,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嗎?它統(tǒng)稱為'麒麟'。但細分下來,這是一個龍角、牛嘴的'獬豸',是正義的象征。

天一閣藏書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幢藏書樓就是幾經(jīng)修繕后保存下來的天一閣遺址,它是晚清時期的建筑遺物。天一閣的主人名叫范欽,字堯卿,號東明。明嘉靖十一年(范欽27歲時)進士,做過湖廣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府、廣西參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正使以及陜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后來又巡撫南贛汀漳諸郡,宦跡遍布半個中國,直至官升兵部侍郎。范欽生性耿直,不畏權(quán)貴,曾頂撞過權(quán)傾朝野的武定侯郭勛,因此蒙受冤獄。后在袁州知府任內(nèi),因秉公執(zhí)法又得罪了權(quán)臣嚴世藩,為了避禍,辭官還鄉(xiāng)。回到寧波后,就建造了藏書樓。范欽愛書成癖,在做地方官時,每到一處總是留心搜集當?shù)氐墓娇瘫?,對無法買到的書就雇人抄錄。經(jīng)史百家之書,他兼收兼蓄,不厚古薄今,比較重視當代著作與文獻的收藏。在他的藏書中,明代地方志、政書實錄、明人詩文集及歷代科試士錄,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還匯集了許多有價值的碑貼,其中著名的是北宋拓本。

范欽的藏書樓原名叫'東明草堂',樓前開鑿一池與月湖溝通,蓄水備用。當時寧波有許多藏書樓,但先后遭受兵火破壞,范欽想,兵災(zāi)無法避免,火災(zāi)可以防止。為了防止火災(zāi),范欽費盡苦心,查閱了許多書本,最后在《易經(jīng)》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而受到啟發(fā),便取其以水制火之意,將藏書樓改名'天一閣'。藏書樓上為一大通間,樓下六間,象征:'天一地六'。范欽不但將藏書樓改了名,還規(guī)定抽煙喝酒后切忌登樓,不準擅領(lǐng)親朋好友開門入閣及留宿閣內(nèi),更不準擅自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違者處以不能參加祭祀祖宗的大典的懲罰。天一閣的主人連取名時都考慮到了防火的重要,可見其用心良苦。

范欽一直活到80歲。臨終時把大兒子大沖與二媳婦(次子大潛已故)叫到榻前,他把遺產(chǎn)分成兩份,一是白銀萬兩,二是全部藏書。大沖體察老父心情,決定'代不分手,書不出閣'。范欽的后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制訂了許多嚴格的禁約。據(jù)記載嘉慶年間,寧波知府邱鐵卿的內(nèi)侄女錢繡云是一個酷愛讀書的聰明才女,為求得登閣讀書的機會,托邱太守為媒與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結(jié)為夫妻,婚后的繡云滿懷希望,以為這下可以如愿以償了,但萬萬沒想到,已成了范家媳婦的她還是不能登樓看書,因為族規(guī)不準婦女登閣,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終,遺命夫君將她葬于閣邊,愿以芳魂與書作伴,了卻她另一種'青燈黃卷'的夙愿。這一悲劇足以說明禁約的嚴格。

原來藏書樓四周都是花園,以防附近一旦發(fā)生火災(zāi)不會遭受其害。到了清初時,范欽的曾孫范文光請來名匠壘起玲瓏假山'九獅一象'、'福祿壽'等。由名匠大師堆砌造就的玲瓏剔透、形象逼真的假山中有許多動物,大家不妨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只?

魯迅祖居導游詞。寧波市導游詞。杭州市導游詞。大慈巖導游詞。岳廟導游詞

主人為了保護藏書樓而制定了極為森嚴的規(guī)定,同時作為一份私人財富,藏書樓也是外人不可染指的。然而世代規(guī)約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第一個破例登上天一閣藏書樓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清代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黃宗羲由于他的道德、文章、學識、氣節(jié)在當時普遍受到人們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過嘉興府學訓導的范友仲幫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閣。原來范欽后代為防止藏書失散,還議定藏書由子孫共同管理,閣門與書櫥鑰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黃宗羲不僅閱讀了天一閣的全部藏書,還為天一閣藏書整理編目作出了貢獻。

天一閣是一座古代藏書樓,各類藏書豐富齊全。而藏書樓歷經(jīng)430多年,飽經(jīng)了歲月的風風雨雨,其本身就是一部史書。天一閣原有藏書七萬卷,在歷史上飽經(jīng)了滄桑。首次浩劫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當時乾隆皇帝決定編寫《四庫全書》,為此下旨各省加意采訪遺書進呈備用,乾隆還頗知屬下的弊端,再三警告經(jīng)手者不準扣留私索地方藏書者進呈的書籍,凡是進呈的書抄錄后務(wù)必認真發(fā)還,然而范欽第八世孫范懋柱進呈的638種珍貴的古籍真正得到歸還的寥寥無幾,侵吞這些書籍的正是過手的翰林學士地方官員。這次進呈對于修《四庫全書》來說是巨大的貢獻,因為這600多種都是稀有的藏本,其中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的有96種,列入存目的有377種,居于全國各家藏書之冠。乾隆皇帝對于范氏進呈的藏書之功倒是念念不忘,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4年)六月特頒旨嘉獎天一閣武英殿銅活字印本《古今圖書集成》一部,計一萬卷。后又賜給《平定回部得勝圖》、《平定金川圖》各一套?!豆沤駡D書集成》今在天一閣內(nèi)還保存8300多卷?!镀蕉▓D》的16幅畫的作者為意大利籍的畫家郎世寧,每幅畫上都有乾隆題詩,并蓋有御印,此圖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天一閣中。

天一閣在以后的漫漫歷史長河中經(jīng)歷了許多浩劫。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14年)英國侵略軍占領(lǐng)寧波,闖進天一閣,掠取《一統(tǒng)志》及各地書數(shù)種。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81年)太平軍進駐寧波的前后,當?shù)氐男⊥党没靵y之際,拆毀閣后墻垣,潛運藏書,論斤賤賣,一些珍版善本竟成制造土紙的原料。1941年,竊賊薛繼渭受不法書商指使,潛入書樓,白天蜷伏閣中以棗充饑,晚間動手竊書,東垣之外為湖西河,有同伙駕小舟接運,經(jīng)過這次事件,閣樓藏書精英損失幾近一半。

新中國成立前夕,敬愛的周xx總理就在一次會議上指示南下大軍要好好保護天一閣。寧波解放后,市軍管會立即采取措施保護天一閣內(nèi)余存藏書1300多卷書籍(不含《古今圖書集成》),但仍然是價值連城的,其中明代地方志271種,大部分為海內(nèi)孤本;登科錄、會科錄、鄉(xiāng)試錄379種,絕大部分也為世上僅見之本;還有很多極有價值的明代史料與明代抄本。

第3篇 天一閣導游詞作文范文

各位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姓席,大家可以叫我席導游。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游覽我國現(xiàn)存歷史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俗話說的好:“到寧波不到天一閣,就等于沒有到寧波。”天一閣博物館位于寧波城西月湖之濱,建嘉靖(公元1561——1566)之間,是明代兵部首侍郎范欽的藏書之處。歷經(jīng)440多年,成為亞洲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走進天一閣,大家請看,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這古樸的建筑,優(yōu)雅的園林和恬靜的環(huán)境,這些都是令人神往的。

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人物塑像,他就是這家藏書樓的主人——范欽。范欽是寧波鄞州人。他出生于一個很普通的家庭,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在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進士,1561年升任兵部右侍郎。在他為官的二十八年中,足跡踏遍了當時的大半個中國,收集了許多海內(nèi)奇書,尤其是明代地方志、政書、實錄、詩文集等。

各位游客,剛才我們參觀過了天一閣的西大門、前庭及東明草堂,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地方就是范氏故居了,這里原來是范欽后人居住的地方。我們來看,這里有堵非常高的墻,是用來防火的,也叫做防火墻。在防火墻的兩邊,一邊是范氏的生活區(qū),一邊是藏書樓。當時范欽的后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制定了許多嚴格的禁約。在這里呢,我們看到掛了許多牌子,這些就是天一閣的禁約了。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就去參觀天一閣最重要的地方寶書樓。好了,我們從這邊進去,這里就是天一閣藏書樓了。請大家抬頭看,在上面的匾額上我們可以看到“天一閣”三個字,也就是這個房子的名稱了。當時范欽認為書最怕火,為了防火,就費盡苦心,查閱了許多本書,最后在《易經(jīng)》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因此受到啟發(fā),所以就取其以水克火之意,把藏書樓改名為“天一閣”?,F(xiàn)在請大家抬頭看這兒的天花板,上面有許多圖案,這些圖案上畫的一些水紋和水獸,也是象征著以水克火。

下面請大家跟我出來看一下外面的這個水池,叫做“天一池”,是當時范欽建造用來防火的。天一池里的水是與西邊的月湖相通的。

天一閣還有尊經(jīng)閣、明州碑林、千晉齋、東園、凝暉堂、麻將館、花轎廳、秦氏之祠、南園……這些都是天一閣重要的組成部分。

好了,天一閣呢我們就游覽完了。它是寧波人引以自豪的文明星座。請大家記住它的宣傳口號:風雨天一閣,藏盡天下書!

謝謝大家!

天一閣導游詞作文范文

第4篇 浙江天一閣導游詞

雄踞大門兩側(cè)是一對清代石獅。這些木結(jié)構(gòu)的大門,是清道光年間造的。“南國書城”這四個字由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所書,而“古閣藏英”則是由大書法家沙孟海親題?,F(xiàn)在所看到的大門兩旁對聯(lián)是鐘鼎文,讀作“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對聯(lián)說明了天一閣藏書樓歷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登上天一閣藏書樓以后的感嘆心情。黃宗羲號南雷,他曾賞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進入天一閣,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照壁上氣勢宏大的“溪山逸馬圖”,當年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曾在這里拍照留念。這幅八駿圖是“堆塑”,它的作者是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天一閣的堆塑,絕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參觀完這塊照壁后,從右邊的直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左面是1980年新建的書庫和閱覽室)。可以看見天一閣的又一塊照壁,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嗎?它統(tǒng)稱為“麒麟”。但細分下來,這是一個龍角、牛嘴的“獬豸”,是正義的象征。

天一閣藏書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幢藏書樓就是幾經(jīng)修繕后保存下來的天一閣遺址,它是晚清時期的建筑遺物。天一閣的主人名叫范欽,字堯卿,號東明。明嘉靖十一年(范欽27歲時)進士,做過湖廣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府、廣西參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正使以及陜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后來又巡撫南贛汀漳諸郡,宦跡遍布半個中國,直至官升兵部侍郎。范欽生性耿直,不畏權(quán)貴,曾頂撞過權(quán)傾朝野的武定侯郭勛,因此蒙受冤獄。后在袁州知府任內(nèi),因秉公執(zhí)法又得罪了權(quán)臣嚴世藩,為了避禍,辭官還鄉(xiāng)?;氐綄幉ê?,就建造了藏書樓。范欽愛書成癖,在做地方官時,每到一處總是留心搜集當?shù)氐墓娇瘫荆瑢o法買到的書就雇人抄錄。經(jīng)史百家之書,他兼收兼蓄,不厚古薄今,比較重視當代著作和文獻的收藏。在他的藏書中,明代地方志、政書實錄、明人詩文集及歷代科試士錄,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還匯集了許多有價值的碑貼,其中著名的是北宋拓本。

范欽的藏書樓原名叫“東明草堂”,樓前開鑿一池與月湖溝通,蓄水備用。當時寧波有許多藏書樓,但先后遭受兵火破壞,范欽想,兵災(zāi)無法避免,火災(zāi)可以防止。為了防止火災(zāi),范欽費盡苦心,查閱了許多書本,最后在《易經(jīng)》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而受到啟發(fā),便取其以水制火之意,將藏書樓改名“天一閣”。藏書樓上為一大通間,樓下六間,象征:“天一地六”。范欽不但將藏書樓改了名,還規(guī)定抽煙喝酒后切忌登樓,不準擅領(lǐng)親朋好友開門入閣及留宿閣內(nèi),更不準擅自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違者處以不能參加祭祀祖宗的大典的懲罰。天一閣的主人連取名時都考慮到了防火的重要,可見其用心良苦。

范欽一直活到80歲。臨終時把大兒子大沖和二媳婦(次子大潛已故)叫到榻前,他把遺產(chǎn)分成兩份,一是白銀萬兩,二是全部藏書。大沖體察老父心情,決定“代不分手,書不出閣”。范欽的后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制訂了許多嚴格的禁約。據(jù)記載嘉慶年間,寧波知府邱鐵卿的內(nèi)侄女錢繡云是一個酷愛讀書的聰明才女,為求得登閣讀書的機會,托邱太守為媒與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結(jié)為夫妻,婚后的繡云滿懷希望,以為這下可以如愿以償了,但萬萬沒想到,已成了范家媳婦的她還是不能登樓看書,因為族規(guī)不準婦女登閣,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終,遺命夫君將她葬于閣邊,愿以芳魂與書作伴,了卻她另一種“青燈黃卷”的夙愿……這一悲劇足以說明禁約的嚴格。

原來藏書樓四周都是花園,以防附近一旦發(fā)生火災(zāi)不會遭受其害。到了清初時,范欽的曾孫范文光請來名匠壘起玲瓏假山“九獅一象”、“福祿壽”等。由名匠大師堆砌造就的玲瓏剔透、形象逼真的假山中有許多動物,大家不妨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只?

主人為了保護藏書樓而制定了極為森嚴的規(guī)定,同時作為一份私人財富,藏書樓也是外人不可染指的。然而世代規(guī)約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第一個破例登上天一閣藏書樓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清代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黃宗羲由于他的道德、文章、學識、氣節(jié)在當時普遍受到人們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過嘉興府學訓導的范友仲幫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閣。原來范欽后代為防止藏書失散,還議定藏書由子孫共同管理,閣門和書櫥鑰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黃宗羲不僅閱讀了天一閣的全部藏書,還為天一閣藏書整理編目作出了貢獻。

天一閣是一座古代藏書樓,各類藏書豐富齊全。而藏書樓歷經(jīng)430多年,飽經(jīng)了歲月的風風雨雨,其本身就是一部史書。天一閣原有藏書七萬卷,在歷史上飽經(jīng)了滄桑。首次浩劫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當時乾隆皇帝決定編寫《四庫全書》,為此下旨各省加意采訪遺書進呈備用,乾隆還頗知屬下的弊端,再三警告經(jīng)手者不準扣留私索地方藏書者進呈的書籍,凡是進呈的書抄錄后務(wù)必認真發(fā)還,然而范欽第八世孫范懋柱進呈的638種珍貴的古籍真正得到歸還的寥寥無幾,侵吞這些書籍的正是過手的翰林學士地方官員。這次進呈對于修《四庫全書》來說是巨大的貢獻,因為這600多種都是稀有的藏本,其中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的有96種,列入存目的有377種,居于全國各家藏書之冠。乾隆皇帝對于范氏進呈的藏書之功倒是念念不忘,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4年)六月特頒旨嘉獎天一閣武英殿銅活字印本《古今圖書集成》一部,計一萬卷。后又賜給《平定回部得勝圖》、《平定金川圖》各一套?!豆沤駡D書集成》今在天一閣內(nèi)還保存8300多卷?!镀蕉▓D》的16幅畫的作者為意大利籍的畫家郎世寧,每幅畫上都有乾隆題詩,并蓋有御印,此圖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天一閣中。

第5篇 寧波天一閣導游詞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俗話說的好:“到寧波不到天一閣,等于沒有到過寧波。”歡迎大家來到我國現(xiàn)存歷史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天一閣。非常高興能成為大家本次的導游(導游自我介紹)。 寧波藏書文化是浙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底蘊深厚的浙東人文培育和促進了寧波藏書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我們的天一閣博物館是以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shù)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它位于寧波城西月湖之濱,占地2.6萬平方米。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間,是明代兵部省侍郎范欽的藏書之處。

天一閣是一個飽經(jīng)風雨的老人,440多年來經(jīng)受了人間的滄桑,成為亞洲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古樸的建筑,幽雅的園林,恬靜的環(huán)境,真是令人神往。然而過去的天一閣只是一個普通的私家藏書樓,歷經(jīng)幾代的滄桑,如今的天一閣卻是寧波一顆閃亮的“明珠”,它集藏書、文物、旅游于一體。 天一閣就象一個小型的圖書館,所有的書籍都是主人自己喜歡并精心收藏,每個書柜就是一段歷史。書籍的排列顯得很有條理,按書籍的目錄,你可以查找你所需要的圖書,頗有現(xiàn)代目錄檢索的味道。歷代的文人墨客到了寧波,沒有不到天一閣一飽眼福的。但是幾百年來,能真正登上天一閣的也只有寥寥十余人?,F(xiàn)在的天一閣向社會開放,讓更多的專家學者一飽眼福,也使樓閣中的珍貴藏書“古為今用”。1982年2月23日,天一閣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成為寧波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寧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個文明星座。

西大門

現(xiàn)在我們到的是天一閣的西大門了。寬大的奔馬墻面石雕是天一閣歡迎各位朋友最好禮物,整個天一閣的風格從進門開始就定下了它的古樸基調(diào)。大家先看大門兩側(cè),它是一對清代石獅。這木結(jié)構(gòu)大門也是清代的構(gòu)筑,門廳外側(cè)有一匾額,上面寫者“南國書城”這四個大字,這是由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于1962年所書。大門兩側(cè)還有一幅對聯(lián),不知各位能不能把這副對聯(lián)讀一下?...... 還是讓我告訴大家吧!這是繼甲骨文之后的另一種文字――鐘鼎文,讀作“天一遺行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是著名書法家顧廷龍先生所寫。上聯(lián)說的是天一閣藏書樓悠久的歷史,下聯(lián)講的是第一個外姓族人、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登上藏書樓以后的感慨心情。他當時感慨道:“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堆塑

各位團友,現(xiàn)在請跟隨我進入天一閣。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人物塑像,他就是這家藏書樓的主人――范欽。范欽,字堯卿,又字安卿,號東明,寧波鄞州人。他出生于一個沒有什么財富和政治背景的家庭,完全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勤奮學習。在明嘉靖十一年(1532)中進士,之后就在各地為官,三九年(1561)升任兵部右侍郎,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防部副部長,在同年十月,辭官回鄉(xiāng)。他為官二十八年中,足跡他邊了當時的大半個中國。范欽從小就非常喜歡讀書,做官后,到處留意購書,一地留心收集,廣泛購抄,羅致海內(nèi)奇書,尤其注意收集當時各地出版的地方志和明代科舉文獻,因此,在他的藏書中明代地方志、政書、實錄、詩文集也就特別多。范欽不僅竭盡全力收藏書籍,而且勤于研讀??保肿灶}箋,精細詳審。他刻書、論書則是有清鑒而無妄作,最終聚藏高質(zhì)量的書籍達七萬卷。 在范欽后面有一幅堆塑――溪山逸馬圖。這幅堆塑作品是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館內(nèi)還有其它很多的作品。

大家看八匹駿馬在溪邊揚鬃踢蹄,甩尾扭頭,嬉戲嘶鳴,其形其姿,栩栩如生。畫面造型粗看時比例失調(diào),其實是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技巧,突出了畫面重點。 我們從右邊的洞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大家會發(fā)現(xiàn)在照壁上有似麒麟的怪獸,有一個龍角,一張牛嘴,它叫“獬豸”。它可是古代傳說中的異獸,據(jù)說它能辨是非曲直,見人爭斗就用角去頂壞人,是正義的象征。

東明草堂

在天一閣建成之前這里就是范欽的藏書處了。因為創(chuàng)始人范欽的號是東明,故題其書室為“東明草堂”,又稱“一吾廬”,現(xiàn)東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作為會客廳,也是重要領(lǐng)導休息的地方。

范氏故居

范欽宅第的東廳,是其后代原來居住生活的地方?,F(xiàn)建筑為清道光九年重建。范氏故居處于高墻環(huán)繞的天一閣藏書樓之外,作到了生活區(qū)與藏書區(qū)相互隔離,這是范欽為保護藏書精心安排的。請大家注意了:在這道小黑門和門上“禁止煙火”幾個字,千萬不要帶火入內(nèi)。 “歷年二百書無恙,天下儲xx此家”。天一閣能歷經(jīng)440多年保存完好,這與范欽生前作了周密安排,定下嚴格的規(guī)矩是分不開的。范欽一直活到80歲,臨終是把大兒子大沖和二媳婦(次子大潛已故)叫到榻前。他把遺產(chǎn)分成了兩份,一是白銀萬兩,還有一份則是全部藏書。結(jié)果,大兒子大沖體察老父心情,繼承了藏書,被后人傳為佳話。此后,天一閣所藏的書籍不再作為財產(chǎn)分配,而歸家族共同所有。

“代不分書,書不出閣”,要看書必須各房子孫云集,方能開鎖入閣。范欽的后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制定了許多嚴格的禁約,至今,天一閣里仍保存著禁牌:禁牌一煙酒切忌登樓。禁牌二子孫無故開門入閣者罰不與祭三次,私領(lǐng)親友入閣及擅開書櫥者罰不與祭一年,擅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罰不與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懲外永行摒逐不得與祭。這種互相監(jiān)督互相制約的做法,也不為是防止藏書流失的一個好方法

據(jù)傳,清嘉慶年間,寧波知府邱鐵卿的內(nèi)侄女錢繡云是一個酷愛讀書的才女。她聽說范氏家族有很多珍貴的藏書,為求登樓看書,就托邱太守為媒,與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結(jié)為夫妻?;楹蟮睦C云滿懷希望,以為這下可以如愿以嘗了,不料族規(guī)不準婦女登閣,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終。凡是都有變通,更何況登閣看書呢!第一位破格登樓看書的是清初黃宗羲。黃宗羲的人格,氣節(jié),學問在當時受到各界的欽佩。他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在范氏族人的幫助下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各房的同意登閣閱覽。六年之后,著《天一閣藏書記》,還為天一閣藏書整理編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家看這就是書櫥,“前后有門,兩面書櫥,取其透風”。房屋、書櫥的通風,是一個創(chuàng)新。而保護古籍最令人矚目之處,當推蕓香避蠹、英石吸潮。不只大家有沒有聞到一股香味?這就是蕓香草,是古人通常采用的一種書籍防蟲藥物。范欽在藏書中較好地運用了這一技術(shù),但所用之草有獨創(chuàng)性,是產(chǎn)于廣西的一種靈香草。而“櫥下各置英石一塊,以收潮濕”,這更是范欽獨創(chuàng),還沒見有其他藏書樓運用此方法。 天一閣

范欽取“天一生水”之說,以水制火之義,建筑書樓。他認為書最怕火,而水則能克火。樓上一大間,樓下成六間,并名為天一閣,且在閣前鑿池蓄水以防火。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這柱子也是黑!在五行五色中,黑就是水,水就是黑。 清康熙四年(1665),范欽曾孫范光文又在閣前疊山理水,建筑園林。園林以“福、祿、壽”作總體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獅一象,這九獅一象在哪呢?各位不妨到處找找!看還有美女照鏡子呢,這個美女就是錢繡云了。風物清麗,格調(diào)高雅,別具江南庭院式園林特色。

天一閣在漫漫歷史長途中先后經(jīng)歷了許多次浩劫。雖說乾隆年間的進呈對于修《四庫全書》來說是貢獻巨大,進呈的638種珍貴的古籍真正得到歸還的寥寥無幾。乾隆雖再三警告經(jīng)手者不準扣留和索要地方藏書者進呈的書籍,凡進呈的書抄錄后務(wù)必認真發(fā)還,但侵吞這些書籍的正是過手的翰林學士和地方官員,這對天一閣藏書是一次較大的打擊。

清道光,十年(1840年)英軍侵占寧波,闖進天一閣,掠取輿地方數(shù)十種。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進駐寧波前后,當?shù)氐男⊥党嘶靵y之際拆毀閣后墻垣潛運藏書,論斤賤賣給奉化造紙商人,還雇傭竊賊薛繼渭潛入閣內(nèi),早上在梁上睡覺以棗充饑,晚上就偷書,這樣他竊去藏書1000多部,后來商務(wù)印書館搜集了數(shù)百種,放在東方圖書館涵芬樓內(nèi)。上海“一·二八”事變以后,不幸涵芬樓遭到日本轟炸而被毀,這批散出的文獻也就被毀。經(jīng)過數(shù)次浩劫,加上零星的散失,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除清代新增的《古今圖書集成》外,只剩下1.3萬多卷,僅及原藏書的1/5左右,而不少還遭受蟲蛀霉爛,成了斷編殘簡。

民國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1933—1935),天一閣被臺風吹倒東墻,藏書危在旦夕,范氏族人已無力維修這座文化寶庫。寧波地方人士組成重修天一閣委員會,籌款維修天一閣,并將原在府學內(nèi)的尊經(jīng)閣連同當?shù)乇4嫦聛淼臍v代碑石移建到天一閣后院,建立了“明州碑林”。以后范氏后裔和地方人士組成“天一閣管理委員會”,開始了天一閣的公共管理。

尊經(jīng)閣

中國歷代尊崇經(jīng)學,各省、郡、縣學中均建有尊經(jīng)閣,用以珍藏經(jīng)籍。此閣原在寧波府學內(nèi),系光緒年間重建的二層三檐歇山頂建筑。1935年寧波地方人士籌款維修天一閣時移建于此。

明州碑林

共計有碑石173方,其中近90仿是1935年從寧波府學、縣學等處遷來。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至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先后16次重修府學的碑記。還有格言、箴言、學田、學山、進士題名等碑,反映了學校教育的內(nèi)容、經(jīng)費來源和人才培養(yǎng)情況。

一九三三年九月,天一閣遭臺風襲擊,東垣傾圮,寧波地方人士發(fā)起募捐,成立重修天一閣委員會。維修工程歷時三年告成,其間,移建寧波府學尊經(jīng)閣于天一閣后園,又搜集碑碣八十余方,羅列尊經(jīng)閣之北,署稱《明州碑林》。 把出土的或被廢置的古代碑碣集中起來建成碑林,這是保護文物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

寧波古稱明州,人文薈萃,碑碣不少。一九二八年拆除城垣,出土宋元碑石多種,有宋《樓公告記》、《耕織圖詩》、《能仁院新佛殿記》、元《慶元紹興等處海運達魯花赤千戶所記》、《唐刺史吳侯廟碑》、《張循王廟碑》、《移建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記》等殘碑。自寧波府學改建公共體育場,舊存碑碣傾覆土中,雨淋日炙,剝蝕嚴重。上述碑石后來都移到明州碑林,才得到保護。 千晉齋

1927—1931年間,寧波拆毀城墻,改建馬路。在拆城過程中,出土了大量漢晉以來的古磚。北大教授馬廉等人紛紛揀選具有歷史藝術(shù)價值的古磚加以珍藏和研究。馬廉教授藏有晉磚千余枚,顏其藏室曰“千晉齋”。后捐贈天一閣,特辟一室陳列,仍然用這個名字。目前尚存五百余枚。 東園

位于天一閣東南,占地約6000平方米。自1959年始,平整土地,種植竹木,移遷石亭、鐵牛、石虎于此,園林初具雛型。1974年將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圍墻。1982年東園擴建,挖土成池,取名為明池,與園名相合為范欽的號東明。園內(nèi)那只千斤重的鐵牛和一對石虎,皆為古時候的遺物。 百鵝亭

明萬歷年間遺物,為墓前祭亭,原在祖關(guān)山,1959年移建于此。此亭結(jié)構(gòu)精巧,雍容華麗,枋額等處雕有“魚躍龍門”、“雙獅戲球”、“海馬躍浪”、“麒麟招寶”等圖樣。在古代大族清明祭祀的時候,要殺很多鵝來祭天,祭地,祭祖宗,所以稱它為百鵝亭。

凝暉堂

凝暉堂原來在寧波機械工業(yè)學校內(nèi),1986年遷建于此地。它是磚木、石柱結(jié)構(gòu)的清代建筑,內(nèi)陳列收藏的明清帖石,有明代上石的“神龍本”《蘭亭序》、文征明小楷《薛文明甫墓志銘》、明代四明書法家薛晨、薛選父子的“千字文”等等。

麻將起源地陳列館

現(xiàn)代中國社會,麻將這種娛樂方式可謂是家喻戶曉,但說起麻將的起源,我想幾乎沒有人知道,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麻將陳列館了。在這里我們能真正了解麻將的起源和歷史,國內(nèi)唯一介紹介紹麻將歷史的專門陳列館。

現(xiàn)代麻將最早源于中國古代的博戲,骰子、詩牌、葉子戲是博戲的主要構(gòu)成,其中的葉子戲發(fā)展到后來的“馬掉”,又稱“馬吊”,到清代中期“馬吊”發(fā)展成麻雀紙牌,即現(xiàn)代麻將的雛形。然而原先的紙牌抓拿不便,特別是在船上風大玩時極為不順,于是麻將發(fā)明人陳魚門在清咸豐年間結(jié)合紙牌和骨牌的特點,制成了流傳至今的現(xiàn)代麻將。

此種麻將一經(jīng)問世,便迅速盛行南北。后來相繼傳到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1998年6月18日麻將已被正式批準為一種體育競技項目,1998年6月15日《中國麻將競賽規(guī)則》正式編寫完成。麻將運動在我國廣大的城鄉(xiāng)更是普及,流行范圍涉及到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領(lǐng)域,已經(jīng)進入到千家萬戶,成為我國最具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智力體育活動 麻將與寧波文化息息相關(guān),還與航海密不可分很多術(shù)語皆由寧波話改變而來。“麻將”本是“麻雀”的寧波方言;和牌的“和”念“hu”,也是寧波音; 寧波是個靠海的城市,航海業(yè)發(fā)達,麻將中的許多術(shù)語與航海有關(guān):“索”象征船的纜繩和魚網(wǎng);“筒”象征船上的盛水桶;“萬”象征船家對財富的渴望;“風”則為出海的風向,吃”漁民開飯就是吃,“朋(碰)”就是兩船相碰。等等。

陳列館里還引用了多位名人對于麻將的評說,毛澤東說,中國對世界的三大貢獻是中醫(yī)、麻將、紅樓夢。梁啟超稱,惟有打麻將才能忘記讀書,惟有讀書才能忘記打麻將。

在平和堂有個麻將局坐在中間那位就是傳說中麻將的發(fā)明者寧波人陳政鑰(字魚門)。銅像中一左一右各坐著一個英國人(英國駐寧波理事)和一個普通的日本商人,明顯就是“三缺一”。不過不管誰坐上這個空位,都要輸,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祖師爺他已經(jīng)贏了這胡牌了。

花轎廳

寧波花轎又稱萬工轎,以其做工精細而著稱。展出的花轎高3米,長1.5米,寬95厘米,木質(zhì)透雕,漆朱貼金,給人金碧輝煌之感。

傳說南宋小康王趙構(gòu)被金兵追殺,幸得一個寧波村姑相救。脫險后,兩人約好來年接村姑入宮,但是村姑的母親是個大嘴巴,把小康王與她女兒之間的暗號給泄露了。于是趙構(gòu)下旨浙東女子皆封王,出嫁時可穿戴鳳冠霞帔,乘坐龍鳳花轎,官員遇見,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于是從南宋開始,寧波姑娘出嫁坐花轎的民風愈來愈盛,花轎制作也愈來愈考究。

秦氏支祠

秦氏支祠建筑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于一體,具有與眾不同的寧波地方風格。為何稱為支祠呢?秦君安是顏料商,常往返于上海與寧波之間。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德國商人以低廉的價格把剛從德國運來的優(yōu)質(zhì)顏料賣給秦君安,大戰(zhàn)結(jié)束,顏料成倍上漲,秦君安變成了富商。但在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上,秦君安因為是偏旁所生,還是遭族人的鄙視,他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仍無法提高,于是他賭氣召集甬上能工巧匠,耗銀20余萬兩,建造了這個祠堂,名“秦氏支祠”。 秦氏支祠戲臺是整幢建筑最華麗的部分。戲臺屋頂由十六個斗拱承托,穹行藻井由千百塊經(jīng)過雕刻板榫搭接構(gòu)成,其制作工藝之精,被行家推為浙東第一。它還具有大音響的作用呢,演員在戲臺唱戲不用麥克風,也能讓大家清晰的聽到,并且音色很好!

它于1981年被寧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劃歸文物部門管理使用,由國家文物局撥款110萬元人民幣進行維修,歷時三年,已按原貌修復(fù),并于1994年5月向社會開放。xx年作為天一閣的擴展部分升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書畫館

書畫館在秦祠西側(cè),粉墻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云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與金碧輝煌的秦祠相映照。書畫館不定期展出天一閣收藏的歷代書畫精品和當代書畫家的佳作,并為寧波文化藝術(shù)的研討與交流提供活動場所。 南園

位于天一閣藏書樓之南,占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閣擴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996年動土,用了兩年的時間,園主要以水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瓏。池畔為臨水的主體建筑“水北閣”;池南面建“抱經(jīng)廳”。整個園林簡潔、清晰,給人以閑適、雅逸和平靜之感。

水北閣

原先是清咸豐同治年間著名藏書家徐時棟的藏書樓,原址在海曙區(qū)西門外花池18號。徐時棟,字定宇,好譫齋,別號西湖外史,又號柳泉。他的讀書處原在月湖旁,一開始的名字叫戀湖樓,又稱煙嶼樓,積書六萬卷,毀于咸豐十一年(1862年)。同治三年在城西草堂故址重建新宅,繼續(xù)收集藏書。因藏書樓在河之北,故命名新書樓為“水北閣”。新中國成立后,于1984年10月26日被公布為海曙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由于居民眾多,存在火險等隱患。1993年,在寧波舊城改造中,為更好地保護水北閣,寧波市政府決定將水北閣遷移至天一閣建設(shè)控制范圍內(nèi)進行保護,在對原屋進行丈量、拍攝等技術(shù)處理后,全屋落架,于1996年在天一閣南園按原貌恢復(fù)。占地面積242.2平方米,建筑面積523.3平方米,耗資30余 萬元,并配套建設(shè)了水池、假山、綠化植被等。現(xiàn)為中國地方志珍藏館。

司馬第

即范欽宅第,環(huán)境幽雅,位于月湖深處,林木蔭翳,規(guī)模豐敞,于1996年恢復(fù)司馬第臺門、耳房。

各位游客,俗話說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相信今天天一閣之游肯定不虛此行,謝謝大家來天一閣參觀游覽!

第6篇 天一閣導游詞

天一閣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古籍浩瀚,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素負“南國書城”之盛譽,巍然屹立在寧波城月湖之濱,成為亞洲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它是寧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個文明星座。文人墨客到了寧波,沒有不到天一閣一飽眼福的。這古樸的建筑,幽雅的園林,恬靜的環(huán)境,確實令人神往。然而過去的天一閣只是一個普通的私家藏書樓,歷經(jīng)幾代滄桑;如今的天一閣則是寧波的一顆“明珠”,它集藏書、文物、旅游于一體。1982年2月23日,天一閣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雄踞大門兩側(cè)是一對清代石獅。這些木結(jié)構(gòu)的大門,是清道光年間造的?!澳蠂鴷恰边@四個字由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所書,而“古閣藏英”則是由大書法家沙孟海親題。現(xiàn)在所看到的大門兩旁對聯(lián)是鐘鼎文,讀作“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對聯(lián)說明了天一閣藏書樓歷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登上天一閣藏書樓以后的感嘆心情。黃宗羲號南雷,他曾賞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進入天一閣,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照壁上氣勢宏大的“溪山逸馬圖”,當年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曾在這里拍照留念。這幅八駿圖是“堆塑”,它的作者是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天一閣的堆塑,絕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參觀完這塊照壁后,從右邊的直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左面是1980年新建的書庫和閱覽室)。可以看見天一閣的又一塊照壁,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嗎?它統(tǒng)稱為“麒麟”。但細分下來,這是一個龍角、牛嘴的“獬豸”,是正義的象征。

天一閣藏書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幢藏書樓就是幾經(jīng)修繕后保存下來的天一閣遺址,它是晚清時期的建筑遺物。天一閣的主人名叫范欽,字堯卿,號東明。明嘉靖十一年(范欽27歲時)進士,做過湖廣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府、廣西參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正使以及陜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后來又巡撫南贛汀漳諸郡,宦跡遍布半個中國,直至官升兵部侍郎。范欽生性耿直,不畏權(quán)貴,曾頂撞過權(quán)傾朝野的武定侯郭勛,因此蒙受冤獄。后在袁州知府任內(nèi),因秉公執(zhí)法又得罪了權(quán)臣嚴世藩,為了避禍,辭官還鄉(xiāng)?;氐綄幉ê?,就建造了藏書樓。范欽愛書成癖,在做地方官時,每到一處總是留心搜集當?shù)氐墓娇瘫?,對無法買到的書就雇人抄錄。經(jīng)史百家之書,他兼收兼蓄,不厚古薄今,比較重視當代著作和文獻的收藏。在他的藏書中,明代地方志、政書實錄、明人詩文集及歷代科試士錄,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還匯集了許多有價值的碑貼,其中著名的是北宋拓本。

范欽的藏書樓原名叫“東明草堂”,樓前開鑿一池與月湖溝通,蓄水備用。當時寧波有許多藏書樓,但先后遭受兵火破壞,范欽想,兵災(zāi)無法避免,火災(zāi)可以防止。為了防止火災(zāi),范欽費盡苦心,查閱了許多書本,最后在《易經(jīng)》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而受到啟發(fā),便取其以水制火之意,將藏書樓改名“天一閣”。藏書樓上為一大通間,樓下六間,象征:“天一地六”。范欽不但將藏書樓改了名,還規(guī)定抽煙喝酒后切忌登樓,不準擅領(lǐng)親朋好友開門入閣及留宿閣內(nèi),更不準擅自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違者處以不能參加祭祀祖宗的大典的懲罰。天一閣的主人連取名時都考慮到了防火的重要,可見其用心良苦。

范欽一直活到80歲。臨終時把大兒子大沖和二媳婦(次子大潛已故)叫到榻前,他把遺產(chǎn)分成兩份,一是白銀萬兩,二是全部藏書。大沖體察老父心情,決定“代不分手,書不出閣”。范欽的后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制訂了許多嚴格的禁約。據(jù)記載嘉慶年間,寧波知府邱鐵卿的內(nèi)侄女錢繡云是一個酷愛讀書的聰明才女,為求得登閣讀書的機會,托邱太守為媒與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結(jié)為夫妻,婚后的繡云滿懷希望,以為這下可以如愿以償了,但萬萬沒想到,已成了范家媳婦的她還是不能登樓看書,因為族規(guī)不準婦女登閣,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終,遺命夫君將她葬于閣邊,愿以芳魂與書作伴,了卻她另一種“青燈黃卷”的夙愿……這一悲劇足以說明禁約的嚴格。

原來藏書樓四周都是花園,以防附近一旦發(fā)生火災(zāi)不會遭受其害。到了清初時,范欽的曾孫范文光請來名匠壘起玲瓏假山“九獅一象”、“福祿壽”等。由名匠大師堆砌造就的玲瓏剔透、形象逼真的假山中有許多動物,大家不妨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只?

魯迅祖居導游詞 ·寧波市導游詞 ·杭州市導游詞 ·大慈巖導游詞 ·岳廟導游詞

主人為了保護藏書樓而制定了極為森嚴的規(guī)定,同時作為一份私人財富,藏書樓也是外人不可染指的。然而世代規(guī)約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第一個破例登上天一閣藏書樓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清代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黃宗羲由于他的道德、文章、學識、氣節(jié)在當時普遍受到人們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過嘉興府學訓導的范友仲幫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閣。原來范欽后代為防止藏書失散,還議定藏書由子孫共同管理,閣門和書櫥鑰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黃宗羲不僅閱讀了天一閣的全部藏書,還為天一閣藏書整理編目作出了貢獻。

天一閣是一座古代藏書樓,各類藏書豐富齊全。而藏書樓歷經(jīng)430多年,飽經(jīng)了歲月的風風雨雨,其本身就是一部史書。天一閣原有藏書七萬卷,在歷史上飽經(jīng)了滄桑。首次浩劫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當時乾隆皇帝決定編寫《四庫全書》,為此下旨各省加意采訪遺書進呈備用,乾隆還頗知屬下的弊端,再三警告經(jīng)手者不準扣留私索地方藏書者進呈的書籍,凡是進呈的書抄錄后務(wù)必認真發(fā)還,然而范欽第八世孫范懋柱進呈的638種珍貴的古籍真正得到歸還的寥寥無幾,侵吞這些書籍的正是過手的翰林學士地方官員。這次進呈對于修《四庫全書》來說是巨大的貢獻,因為這600多種都是稀有的藏本,其中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的有96種,列入存目的有377種,居于全國各家藏書之冠。乾隆皇帝對于范氏進呈的藏書之功倒是念念不忘,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4年)六月特頒旨嘉獎天一閣武英殿銅活字印本《古今圖書集成》一部,計一萬卷。后又賜給《平定回部得勝圖》、《平定金川圖》各一套?!豆沤駡D書集成》今在天一閣內(nèi)還保存8300多卷。《平定圖》的16幅畫的作者為意大利籍的畫家郎世寧,每幅畫上都有乾隆題詩,并蓋有御印,此圖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天一閣中。

天一閣在以后的漫漫歷史長河中經(jīng)歷了許多浩劫。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14年)英國侵略軍占領(lǐng)寧波,闖進天一閣,掠取《一統(tǒng)志》及各地書數(shù)種。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81年)太平軍進駐寧波的前后,當?shù)氐男⊥党没靵y之際,拆毀閣后墻垣,潛運藏書,論斤賤賣,一些珍版善本竟成制造土紙的原料。1941年,竊賊薛繼渭受不法書商指使,潛入書樓,白天蜷伏閣中以棗充饑,晚間動手竊書,東垣之外為湖西河,有同伙駕小舟接運,經(jīng)過這次事件,閣樓藏書精英損失幾近一半。

新中國成立前夕,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就在一次會議上指示南下大軍要好好保護天一閣。寧波解放后,市軍管會立即采取措施保護天一閣內(nèi)余存藏書1300多卷書籍(不含《古今圖書集成》),但仍然是價值連城的,其中明代地方志271種,大部分為海內(nèi)孤本;登科錄、會科錄、鄉(xiāng)試錄379種,絕大部分也為世上僅見之本;還有很多極有價值的明代史料和明代抄本。

北邊的閱覽室,原是寧波府學的尊經(jīng)閣,1933——1935年因造公共體育場,將北閣遷至天一閣北園,又將各地方官贈送給寧波府學的石碑也搬遷到天一閣,嵌置在北墻之中,始稱“明州碑林”,這四個挺秀遒勁的楷字系近代浙東書法家錢罕手筆。

東園在1985年整修后重新開放,新挖的水池叫“明池”,與“東園”聯(lián)起來即范欽原號“東明”,中間大堂里存放著30方石刻千字文,其中有明朝范欽、文徵明的手跡,最為名貴的一塊石刻系唐朝人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左邊長廊系新的天一閣碑林,現(xiàn)有碑刻100多塊供人觀賞。

天一閣一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1958年11月4日劉少奇同志親自到天一閣視察,1962年10月

第7篇 天一閣導游詞1500字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導游xx,歡迎來到天一閣,相信大家一定會喜歡這里的書香氣息的。

天一閣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古籍浩瀚,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素負“南國書城”之盛譽,巍然屹立在寧波城月湖之濱,成為亞洲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它是寧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個文明星座。文人墨客到了寧波,沒有不到天一閣一飽眼福的。這古樸的建筑,幽雅的園林,恬靜的環(huán)境,確實令人神往。然而過去的天一閣只是一個普通的私家藏書樓,歷經(jīng)幾代滄桑;如今的天一閣則是寧波的一顆“明珠”,它集藏書、文物、旅游于一體。1982年2月23日,天一閣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雄踞大門兩側(cè)是一對清代石獅。這些木結(jié)構(gòu)的大門,是清道光年間造的。“南國書城”這四個字由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所書,而“古閣藏英”則是由大書法家沙孟海親題?,F(xiàn)在所看到的大門兩旁對聯(lián)是鐘鼎文,讀作“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對聯(lián)說明了天一閣藏書樓歷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登上天一閣藏書樓以后的感嘆心情。黃宗羲號南雷,他曾賞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進入天一閣,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照壁上氣勢宏大的“溪山逸馬圖”,當年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曾在這里拍照留念。這幅八駿圖是“堆塑”,它的作者是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天一閣的堆塑,絕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參觀完這塊照壁后,從右邊的直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左面是1980年新建的書庫和閱覽室)??梢钥匆娞煲婚w的又一塊照壁,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嗎?它統(tǒng)稱為“麒麟”。但細分下來,這是一個龍角、牛嘴的“獬豸”,是正義的象征。

天一閣藏書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幢藏書樓就是幾經(jīng)修繕后保存下來的天一閣遺址,它是晚清時期的建筑遺物。天一閣的主人名叫范欽,字堯卿,號東明。明嘉靖十一年(范欽27歲時)進士,做過湖廣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府、廣西參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正使以及陜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后來又巡撫南贛汀漳諸郡,宦跡遍布半個中國,直至官升兵部侍郎。范欽生性耿直,不畏權(quán)貴,曾頂撞過權(quán)傾朝野的武定侯郭勛,因此蒙受冤獄。后在袁州知府任內(nèi),因秉公執(zhí)法又得罪了權(quán)臣嚴世藩,為了避禍,辭官還鄉(xiāng)?;氐綄幉ê螅徒ㄔ炝瞬貢鴺?。范欽愛書成癖,在做地方官時,每到一處總是留心搜集當?shù)氐墓娇瘫?,對無法買到的書就雇人抄錄。經(jīng)史百家之書,他兼收兼蓄,不厚古薄今,比較重視當代著作和文獻的收藏。在他的藏書中,明代地方志、政書實錄、明人詩文集及歷代科試士錄,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還匯集了許多有價值的碑貼,其中著名的是北宋拓本。

范欽的藏書樓原名叫“東明草堂”,樓前開鑿一池與月湖溝通,蓄水備用。當時寧波有許多藏書樓,但先后遭受兵火破壞,范欽想,兵災(zāi)無法避免,火災(zāi)可以防止。為了防止火災(zāi),范欽費盡苦心,查閱了許多書本,最后在《易經(jīng)》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而受到啟發(fā),便取其以水制火之意,將藏書樓改名“天一閣”。藏書樓上為一大通間,樓下六間,象征:“天一地六”。范欽不但將藏書樓改了名,還規(guī)定抽煙喝酒后切忌登樓,不準擅領(lǐng)親朋好友開門入閣及留宿閣內(nèi),更不準擅自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違者處以不能參加祭祀祖宗的大典的懲罰。天一閣的主人連取名時都考慮到了防火的重要,可見其用心良苦。

范欽一直活到80歲。臨終時把大兒子大沖和二媳婦(次子大潛已故)叫到榻前,他把遺產(chǎn)分成兩份,一是白銀萬兩,二是全部藏書。大沖體察老父心情,決定“代不分手,書不出閣”。范欽的后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制訂了許多嚴格的禁約。據(jù)記載嘉慶年間,寧波知府邱鐵卿的內(nèi)侄女錢繡云是一個酷愛讀書的聰明才女,為求得登閣讀書的機會,托邱太守為媒與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結(jié)為夫妻,婚后的繡云滿懷希望,以為這下可以如愿以償了,但萬萬沒想到,已成了范家媳婦的她還是不能登樓看書,因為族規(guī)不準婦女登閣,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終,遺命夫君將她葬于閣邊,愿以芳魂與書作伴,了卻她另一種“青燈黃卷”的夙愿……這一悲劇足以說明禁約的嚴格。

原來藏書樓四周都是花園,以防附近一旦發(fā)生火災(zāi)不會遭受其害。到了清初時,范欽的曾孫范文光請來名匠壘起玲瓏假山“九獅一象”、“福祿壽”等。由名匠大師堆砌造就的玲瓏剔透、形象逼真的假山中有許多動物,大家不妨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只?

主人為了保護藏書樓而制定了極為森嚴的規(guī)定,同時作為一份私人財富,藏書樓也是外人不可染指的。然而世代規(guī)約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第一個破例登上天一閣藏書樓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清代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黃宗羲由于他的道德、文章、學識、氣節(jié)在當時普遍受到人們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過嘉興府學訓導的范友仲幫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閣。原來范欽后代為防止藏書失散,還議定藏書由子孫共同管理,閣門和書櫥鑰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黃宗羲不僅閱讀了天一閣的全部藏書,還為天一閣藏書整理編目作出了貢獻。

天一閣是一座古代藏書樓,各類藏書豐富齊全。而藏書樓歷經(jīng)430多年,飽經(jīng)了歲月的風風雨雨,其本身就是一部史書。天一閣原有藏書七萬卷,在歷史上飽經(jīng)了滄桑。首次浩劫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當時乾隆皇帝決定編寫《四庫全書》,為此下旨各省加意采訪遺書進呈備用,乾隆還頗知屬下的弊端,再三警告經(jīng)手者不準扣留私索地方藏書者進呈的書籍,凡是進呈的書抄錄后務(wù)必認真發(fā)還,然而范欽第八世孫范懋柱進呈的638種珍貴的古籍真正得到歸還的寥寥無幾,侵吞這些書籍的正是過手的翰林學士地方官員。這次進呈對于修《四庫全書》來說是巨大的貢獻,因為這600多種都是稀有的藏本,其中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的有96種,列入存目的有377種,居于全國各家藏書之冠。乾隆皇帝對于范氏進呈的藏書之功倒是念念不忘,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4年)六月特頒旨嘉獎天一閣武英殿銅活字印本《古今圖書集成》一部,計一萬卷。后又賜給《平定回部得勝圖》、《平定金川圖》各一套?!豆沤駡D書集成》今在天一閣內(nèi)還保存8300多卷?!镀蕉▓D》的16幅畫的作者為意大利籍的畫家郎世寧,每幅畫上都有乾隆題詩,并蓋有御印,此圖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天一閣中。

天一閣在以后的漫漫歷史長河中經(jīng)歷了許多浩劫。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xx年)英國侵略軍占領(lǐng)寧波,闖進天一閣,掠取《一統(tǒng)志》及各地書數(shù)種。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81年)太平軍進駐寧波的前后,當?shù)氐男⊥党没靵y之際,拆毀閣后墻垣,潛運藏書,論斤賤賣,一些珍版善本竟成制造土紙的原料。1941年,竊賊薛繼渭受不法書商指使,潛入書樓,白天蜷伏閣中以棗充饑,晚間動手竊書,東垣之外為湖西河,有同伙駕小舟接運,經(jīng)過這次事件,閣樓藏書精英損失幾近一半。

新中國成立前夕,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就在一次會議上指示南下大軍要好好保護天一閣。寧波解放后,市軍管會立即采取措施保護天一閣內(nèi)余存藏書1300多卷書籍(不含《古今圖書集成》),但仍然是價值連城的,其中明代地方志271種,大部分為海內(nèi)孤本;登科錄、會科錄、鄉(xiāng)試錄379種,絕大部分也為世上僅見之本;還有很多極有價值的明代史料和明代抄本。

北邊的閱覽室,原是寧波府學的尊經(jīng)閣,1933——1935年因造公共體育場,將北閣遷至天一閣北園,又將各地方官贈送給寧波府學的石碑也搬遷到天一閣,嵌置在北墻之中,始稱“明州碑林”,這四個挺秀遒勁的楷字系近代浙東書法家錢罕手筆。

東園在1985年整修后重新開放,新挖的水池叫“明池”,與“東園”聯(lián)起來即范欽原號“東明”,中間大堂里存放著30方石刻千字文,其中有明朝范欽、文徵明的手跡,最為名貴的一塊石刻系唐朝人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左邊長廊系新的天一閣碑林,現(xiàn)有碑刻100多塊供人觀賞。

天一閣一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1958年11月4日劉少奇同志親自到天一閣視察,1962年10月26、27日郭沫若兩天連訪天一閣,并寫了一幅對聯(lián):“好事流芳千古,良書播惠九州。”“文化大革命”前還有薄一波、陶鑄、胡喬木等領(lǐng)導同志前來參觀。天一閣在“文革”期間有賴于文物工作者共同努力保護,藏書才完整無損。前幾年胡耀邦、趙紫陽、彭真、萬里、谷牧、姚依林等同志都先后來閣視察。

寧波素稱文明之邦,歷代藏書家之多和藏書之富,恐怕也是一個標志。1957年,寧波張秀言先生把自己珍藏的“樵齋”藏書5萬卷贈送天一閣。1961年,浙東藏書家馮孟颥先生病故后,他的家屬遵照其遺囑,將“伏跗室”藏書10萬卷捐贈給天一閣。馮孟颥先生在世時曾對重修天一閣作出過貢獻。1933年天一閣東墻倒塌,其時,范氏后裔已經(jīng)衰落,無力維修,馮先生當時初任鄞縣文獻委員會委員長,他親自奔走四方,向京滬等地熱愛鄉(xiāng)邦的文化人士募捐14000元進行修葺尊經(jīng)閣和明州碑林。另外相繼捐贈的還有朱贊卿先生的“別宥齋”藏書,孫翔熊先生的“蝸寄廬”藏書,楊容林先生的“清防閣”藏書等,現(xiàn)在天一閣共有藏書30多萬卷。

馳名中外的天一閣,作為國內(nèi)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讀萬卷書”也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如今天一閣又把秦氏支祠和天一閣博物館連在一起。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1925年,系秦氏族人為祭祖先而建,由甬上富商秦君安出資,時耗銀元二十余萬。

祠堂以照壁、臺門、戲臺為中軸線,五間二弄、前后三宸,兩側(cè)置有配殿、看樓,占地二畝六分,建筑面積一千四百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是寧波民居建筑藝術(shù)集大成之作。

祠堂的戲臺,匯雕刻、金飾、油漆于一體,流光溢彩,熠熠生輝。戲臺的屋頂由十六個斗拱承托,為單檐歇山頂。穹形藻井由千百塊經(jīng)過雕刻的板榫搭接構(gòu)成,盤旋而上,牢固巧妙,為寧波工藝一大特色。嵌在墻體上的磚雕人物故事,造象生動逼真,刀法細膩圓潤,大面積的清水磨磚墻體,接縫嚴密,通體平滑,足見工藝之精。瓦頂廣施堆塑,有人物、翔仙禽、奔神獸,皆栩栩如生,獨具風采。

秦氏支祠歷盡風霜七十載,幾遭焚琴煮鶴。幸逢盛世,于1981年被寧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劃歸文物部門管理使用,由國家文物局撥款一百一十萬元人民幣進行維修,歷時三年,已按原貌修復(fù),于1994年5月向社會開放,使民間藝術(shù)奇葩生輝,秦氏支祠風物長存。

天一閣博物館的藏品,包括古籍、字畫、碑貼、各種出土和傳世的陶瓷器、銅器、玉器等和地方工藝精品。眾多的文物藏品為陳列展覽和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和文獻資料。 除此以外,天一閣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還從事以藏書文化和天一閣藏書的研究,以及越窯青瓷,海上交通史等多學科的研究工作,他們中有不少是國家級和省級圖書、文博方面學術(shù)研究團體的會員,具有圖書或文博方面的高、中級專業(yè)職稱。學術(shù)氣氛濃厚、學術(shù)活動頻繁,成果顯著。已出版的專著有《天一閣藏明代方志考錄》、《天一閣叢談》、《天一閣史話》、《新編天一閣書目》、《甬上工巧拾萃》等等,還有不少專題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各級報刊上。

今天,天一閣博物館正朝著現(xiàn)代化新型博物館的方向不斷發(fā)展,在港城文明建設(shè)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設(shè)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將起到積極作用。

好了,各位親愛的團友,今天的游覽在這結(jié)束了,感謝大家的配合與支持!希望下次還能一起到這里來游玩。

第8篇 四年級天一閣導游詞

天一閣博物館位于寧波市內(nèi)的月湖西岸,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乃哪昙壧煲婚w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四年級天一閣導游詞1:

天一閣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xiàn)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天一閣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待郎范欽主持建造。寧波市城市口號與天一閣有關(guān):“書藏古今,港通天下。”

抬頭仰望,只見黑色的大理石上面刻著七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南國書城天一閣”,大門兩旁盤據(jù)著兩只耀武揚威的石獅,有不少游客都被這兩只石獅給吸引了。

來天一閣就要看天一閣的藏書樓,不然就白來了。藏書閣里現(xiàn)藏古籍達三十余萬卷,非常得多,放在好幾個精致的書柜里,書雖然多,但都放得整整齊齊的,有的還微斜放著,像一位位少女依著墻站著。

我參觀完藏書閣,又去看了戲臺。一走到戲臺,我忍不住大叫起來,用“金碧輝煌”這個詞來形容一點兒也不夸張。戲臺很大,差不多可以同時容納100多人,戲臺上布置了許多亮閃閃的裝飾品。

如果你想看戲,必須得走到樓上一層,我一看,上面放著兩把金光閃閃地大椅子,兩張小圓桌和一些木頭椅子。如果座在上面一邊看戲一邊品茶,那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啊!正當我還在天馬行空時,爸爸媽媽叫了我,我這才反應(yīng)過來。

轉(zhuǎn)身一看,發(fā)現(xiàn)戲臺旁有三座石雕人在下棋,那石雕人表情也各有各的特點,雕得栩栩如生。

四年級天一閣導游詞2: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要去參觀的這個景點就是在全內(nèi)外都非常有名的藏書樓,天一閣了。天一閣是國內(nèi)現(xiàn)在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歷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經(jīng)有44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一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一家國家4a級的風景名勝區(qū),向來都有南國書城的美譽,是目前亞洲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那么為什么要取名為天一閣呢?那是因為天一閣的主人范欽在古書中看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而書最怕火,為了讓自己的藏書樓有個好的將來,于是就取名為了天一閣。但是現(xiàn)在的天一閣已經(jīng)不在是原來的幾間小房子了,它由三個部分組成,一個是藏書文化區(qū),主要是收藏古籍為主的,一個是園林休閑區(qū),主要以園林,假山等為主,還有一個就是陳列展覽區(qū)了,主要陳列以前留下來的一些磚塊,書籍、書法繪畫及地方志等。規(guī)模非常的宏大。

好了,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地方就天一閣的西大門了。我們先來看一下門外的這對石獅,任何動物呢都有雌雄之分,腳下踩球的這個是雄獅,而腳下踩下小獅子的這個就是雌獅了。

我們再往前看,這個西大門呢是清代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請大家抬頭,在上面我們還可以看到南國書城四個字,這四個字呢看起來非常的蒼勁有力,這四個字是誰寫的呢?它是由著名的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寫的。那么下面的柱子上呢還有兩幅對聯(lián),大家可能不知道上面寫了什么東西,其實這些字呢是鐘鼎文,讀作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這幅對聯(lián)是由顧庭龍寫的。天一閣在以前的時候有許多深嚴的族規(guī),其中有一個族規(guī)就是規(guī)定外姓人不能上樓看書,但是再嚴的族規(guī)總有破例的時候,第一個登上天一閣看書的是誰呢?就是黃宗羲了,我們可以來看一下這邊,這邊有黃宗羲的圖像,黃宗羲號南雷,他登上天一閣后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好了,看完了這里我們再來看下后面這幅對聯(lián),我們可以看書這幅對聯(lián)的字也是寫的非常好的。這幅對聯(lián)呢是由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先生寫的。上聯(lián)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聯(lián)是:良書播惠九洲。郭沫若先生曾經(jīng)在天一閣訪問了兩天。同時對天一閣作出了很高的評價。好了,下面呢就請大家跟我到里面去參觀一下。

四年級天一閣導游詞3:

位游客,我們即將到達的景點是寧波著名的藏書樓——天一閣,它位于寧波城西月湖之畔的天一街上。1982年被國務(wù)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榮獲國家4a級旅游風景名勝區(qū)。

天一閣藏書樓自明代創(chuàng)建以來,至今已有440年歷史了。它以藏書文化為特色,素有“南國書城“的美譽,是融社會歷史、藝術(shù)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天一閣占地26000平方米,它環(huán)境幽雅、園林精美、建筑古樸,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總體布局由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和陳列展覽區(qū)三大功能區(qū)組成。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天一閣的西大門,眼前雄踞大門兩側(cè)的是一對清代石獅。在古代,只有官府及官宅門前才能擺放。木結(jié)構(gòu)的大門,是遷移重建的清代建筑。大家順我的手指看去,“南國書城“這四個字由中國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所書,現(xiàn)在所看到的大門兩旁的對聯(lián)是鐘鼎文,由當代版本目錄學泰斗顧廷龍先生所作,讀作“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對聯(lián)說明了天一閣藏書樓歷史悠久及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學家黃宗羲登上天一閣藏書樓以后的感嘆心情。黃宗羲號南雷,他登天一閣后曾感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后面一幅對聯(lián)則為近代文學家、原文化部長郭沫若所書,上聯(lián)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聯(lián)是:良書播惠九州。郭老先生曾于1962年10月連訪天一閣兩日,高度評價了這座文化寶庫的重要價值。各位游客現(xiàn)在請跟我進去游覽。

看了“四年級天一閣導游詞”的人還看了:

5.八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蘇州園林作文范文

第9篇 天一閣的導游詞范例

天一閣的導游詞1

大家好!我是這次寧波天一閣一日游的導游,我姓鮑,大家可以叫我“鮑導”。今天我們游覽的寧波天一閣是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它之所以取名為“天一”,不是因為藏書樓的主人范欽決心將他的藏書樓建為天下第一藏書樓,而是取義于《易經(jīng)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這名字無意中也應(yīng)了“天下第一”的含義,后來真成為天下第一藏書樓。

大家看,這就是天一閣,它具有歷史文化而中外聞名。等會兒我們走進去,就會看見那一份優(yōu)美也是最有特色的園林景色。天一閣的花園是按照江南園林修建。走進去之后能看見假山、水池、小亭等各種各樣的建筑。好,百名不如一見,現(xiàn)在我們?nèi)プ咭蛔呖匆豢刺煲婚w吧!來,大家往這邊走。

在這里,我們來到了東園。你們看,中間是不是有個小水池?它叫“明池”。旁邊是不是有一座大假山?這座大假山,是用海邊礁石修建的。來,靠近假山,是不是似乎能聞到大海的氣息呢?在湖中,游著五顏六色的小鯉魚,如果你們?nèi)酉卖~食,魚兒們就不會像剛才那樣優(yōu)美地在水中游了,而是爭先恐后地來搶食物。有意向的游客可以到那邊買一些魚食試試,不過為了保證池水的潔凈,千萬不要擅自扔其它食物哦!

大家再往這邊走,這里是天一閣中最有名的景點——天一池,小小的水池旁的假山就是著名的“九獅一象”?!熬弄{一象”是被譽為古代私家花園園林經(jīng)典,是有福祿壽等吉祥的九獅一象構(gòu)成。而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個有點像女人在照鏡子,換一個角度看呢,又像位老人在牧羊,再換個角度看呢,又像一只田野里的青蛙,又像海龜在拜佛。

現(xiàn)在是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做到不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喧嘩。一個小時候到門口集合。

再見了,各位,歡迎下次再來天一閣。

天一閣的導游詞2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趙霞濤,你們可以叫我小趙。

天一閣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古籍浩瀚,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素負“南國書城”之盛譽,巍然屹立在寧波城月湖之濱,成為亞洲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它是寧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個文明星座。文人墨客到了寧波,沒有不到天一閣一飽眼福的。這古樸的建筑,幽雅的園林,恬靜的環(huán)境,確實令人神往。然而過去的天一閣只是一個普通的私家藏書樓,歷經(jīng)幾代滄桑;如今的天一閣則是寧波的一顆“明珠”,它集藏書、文物、旅游于一體。1982年2月23日,天一閣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雄踞大門兩側(cè)是一對清代石獅。這些木結(jié)構(gòu)的大門,是清道光年間造的?!澳蠂鴷恰边@四個字由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所書,而“古閣藏英”則是由大書法家沙孟海親題?,F(xiàn)在所看到的大門兩旁對聯(lián)是鐘鼎文,讀作“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對聯(lián)說明了天一閣藏書樓歷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登上天一閣藏書樓以后的感嘆心情。黃宗羲號南雷,他曾賞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進入天一閣,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照壁上氣勢宏大的“溪山逸馬圖”,當年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曾在這里拍照留念。這幅八駿圖是“堆塑”,它的作者是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天一閣的堆塑,絕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參觀完這塊照壁后,從右邊的直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左面是1980年新建的書庫和閱覽室)。可以看見天一閣的又一塊照壁,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嗎?它統(tǒng)稱為“麒麟”。但細分下來,這是一個龍角、牛嘴的“獬豸”,是正義的象征。

天一閣藏書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幢藏書樓就是幾經(jīng)修繕后保存下來的天一閣遺址,它是晚清時期的建筑遺物。天一閣的主人名叫范欽,字堯卿,號東明。明嘉靖十一年(范欽27歲時)進士,做過湖廣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府、廣西參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正使以及陜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后來又巡撫南贛汀漳諸郡,宦跡遍布半個中國,直至官升兵部侍郎。范欽生性耿直,不畏權(quán)貴,曾頂撞過權(quán)傾朝野的武定侯郭勛,因此蒙受冤獄。后在袁州知府任內(nèi),因秉公執(zhí)法又得罪了權(quán)臣嚴世藩,為了避禍,辭官還鄉(xiāng)?;氐綄幉ê?,就建造了藏書樓。范欽愛書成癖,在做地方官時,每到一處總是留心搜集當?shù)氐墓娇瘫?,對無法買到的書就雇人抄錄。經(jīng)史百家之書,他兼收兼蓄,不厚古薄今,比較重視當代著作和文獻的收藏。在他的藏書中,明代地方志、政書實錄、明人詩文集及歷代科試士錄,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還匯集了許多有價值的碑貼,其中著名的是北宋拓本。

范欽的藏書樓原名叫“東明草堂”,樓前開鑿一池與月湖溝通,蓄水備用。當時寧波有許多藏書樓,但先后遭受兵火破壞,范欽想,兵災(zāi)無法避免,火災(zāi)可以防止。為了防止火災(zāi),范欽費盡苦心,查閱了許多書本,最后在《易經(jīng)》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而受到啟發(fā),便取其以水制火之意,將藏書樓改名“天一閣”。藏書樓上為一大通間,樓下六間,象征:“天一地六”。范欽不但將藏書樓改了名,還規(guī)定抽煙喝酒后切忌登樓,不準擅領(lǐng)親朋好友開門入閣及留宿閣內(nèi),更不準擅自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違者處以不能參加祭祀祖宗的大典的懲罰。天一閣的主人連取名時都考慮到了防火的重要,可見其用心良苦。

范欽一直活到80歲。臨終時把大兒子大沖和二媳婦(次子大潛已故)叫到榻前,他把遺產(chǎn)分成兩份,一是白銀萬兩,二是全部藏書。大沖體察老父心情,決定“代不分手,書不出閣”。范欽的后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制訂了許多嚴格的禁約。據(jù)記載嘉慶年間,寧波知府邱鐵卿的內(nèi)侄女錢繡云是一個酷愛讀書的聰明才女,為求得登閣讀書的機會,托邱太守為媒與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結(jié)為夫妻,婚后的繡云滿懷希望,以為這下可以如愿以償了,但萬萬沒想到,已成了范家媳婦的她還是不能登樓看書,因為族規(guī)不準婦女登閣,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終,遺命夫君將她葬于閣邊,愿以芳魂與書作伴,了卻她另一種“青燈黃卷”的夙愿……這一悲劇足以說明禁約的嚴格。

原來藏書樓四周都是花園,以防附近一旦發(fā)生火災(zāi)不會遭受其害。到了清初時,范欽的曾孫范文光請來名匠壘起玲瓏假山“九獅一象”、“福祿壽”等。由名匠大師堆砌造就的玲瓏剔透、形象逼真的假山中有許多動物,大家不妨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只?主人為了保護藏書樓而制定了極為森嚴的規(guī)定,同時作為一份私人財富,藏書樓也是外人不可染指的。然而世代規(guī)約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第一個破例登上天一閣藏書樓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清代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黃宗羲由于他的道德、文章、學識、氣節(jié)在當時普遍受到人們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過嘉興府學訓導的范友仲幫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閣。原來范欽后代為防止藏書失散,還議定藏書由子孫共同管理,閣門和書櫥鑰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黃宗羲不僅閱讀了天一閣的全部藏書,還為天一閣藏書整理編目作出了貢獻。

天一閣是一座古代藏書樓,各類藏書豐富齊全。而藏書樓歷經(jīng)430多年,飽經(jīng)了歲月的風風雨雨,其本身就是一部史書。天一閣原有藏書七萬卷,在歷史上飽經(jīng)了滄桑。首次浩劫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當時乾隆皇帝決定編寫《四庫全書》,為此下旨各省加意采訪遺書進呈備用,乾隆還頗知屬下的弊端,再三警告經(jīng)手者不準扣留私索地方藏書者進呈的書籍,凡是進呈的書抄錄后務(wù)必認真發(fā)還,然而范欽第八世孫范懋柱進呈的638種珍貴的古籍真正得到歸還的寥寥無幾,侵吞這些書籍的正是過手的翰林學士地方官員。這次進呈對于修《四庫全書》來說是巨大的貢獻,因為這600多種都是稀有的藏本,其中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的有96種,列入存目的有377種,居于全國各家藏書之冠。乾隆皇帝對于范氏進呈的藏書之功倒是念念不忘,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4年)六月特頒旨嘉獎天一閣武英殿銅活字印本《古今圖書集成》一部,計一萬卷。后又賜給《平定回部得勝圖》、《平定金川圖》各一套。《古今圖書集成》今在天一閣內(nèi)還保存8300多卷。《平定圖》的16幅畫的作者為意大利籍的畫家郎世寧,每幅畫上都有乾隆題詩,并蓋有御印,此圖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天一閣中。

第10篇 浙江寧波天一閣導游詞

天一閣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古籍浩瀚,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素負“南國書城”之盛譽,巍然屹立在寧波城月湖之濱,成為亞洲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三個家族圖書館之一。它是寧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個文明星座。文人墨客到了寧波,沒有不到天一閣一飽眼福的。這古樸的建筑,幽雅的園林,恬靜的環(huán)境,確實令人神往。然而過去的天一閣只是一個普通的私家藏書樓,歷經(jīng)幾代滄桑;如今的天一閣則是寧波的一顆“明珠”,它集藏書、文物、旅游于一體。1982年2月23日,天一閣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雄踞大門兩側(cè)是一對清代石獅。這些木結(jié)構(gòu)的大門,是清道光年間造的。“南國書城”這四個字由著名國畫大師潘天壽所書,而“古閣藏英”則是由大書法家沙孟海親題?,F(xiàn)在所看到的大門兩旁對聯(lián)是鐘鼎文,讀作“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對聯(lián)說明了天一閣藏書樓歷史悠久和清初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登上天一閣藏書樓以后的感嘆心情。黃宗羲號南雷,他曾賞嘆“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

進入天一閣,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照壁上氣勢宏大的“溪山逸馬圖”,當年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曾在這里拍照留念。這幅八駿圖是“堆塑”,它的作者是已故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天一閣的堆塑,絕大部分是他的作品。參觀完這塊照壁后,從右邊的直門“春隨人意”中進去(左面是1980年新建的書庫和閱覽室)。可以看見天一閣的又一塊照壁,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嗎?它統(tǒng)稱為“麒麟”。但細分下來,這是一個龍角、牛嘴的“獬豸”,是正義的象征。

天一閣藏書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幢藏書樓就是幾經(jīng)修繕后保存下來的天一閣遺址,它是晚清時期的建筑遺物。天一閣的主人名叫范欽,字堯卿,號東明。明嘉靖十一年(范欽27歲時)進士,做過湖廣隋州知府、江西袁州知府、廣西參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正使以及陜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后來又巡撫南贛汀漳諸郡,宦跡遍布半個中國,直至官升兵部侍郎。范欽生性耿直,不畏權(quán)貴,曾頂撞過權(quán)傾朝野的武定侯郭勛,因此蒙受冤獄。后在袁州知府任內(nèi),因秉公執(zhí)法又得罪了權(quán)臣嚴世藩,為了避禍,辭官還鄉(xiāng)?;氐綄幉ê?,就建造了藏書樓。范欽愛書成癖,在做地方官時,每到一處總是留心搜集當?shù)氐墓娇瘫荆瑢o法買到的書就雇人抄錄。經(jīng)史百家之書,他兼收兼蓄,不厚古薄今,比較重視當代著作和文獻的收藏。在他的藏書中,明代地方志、政書實錄、明人詩文集及歷代科試士錄,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還匯集了許多有價值的碑貼,其中著名的是北宋拓本。

范欽的藏書樓原名叫“東明草堂”,樓前開鑿一池與月湖溝通,蓄水備用。當時寧波有許多藏書樓,但先后遭受兵火破壞,范欽想,兵災(zāi)無法避免,火災(zāi)可以防止。為了防止火災(zāi),范欽費盡苦心,查閱了許多書本,最后在《易經(jīng)》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而受到啟發(fā),便取其以水制火之意,將藏書樓改名“天一閣”。藏書樓上為一大通間,樓下六間,象征:“天一地六”。范欽不但將藏書樓改了名,還規(guī)定抽煙喝酒后切忌登樓,不準擅領(lǐng)親朋好友開門入閣及留宿閣內(nèi),更不準擅自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違者處以不能參加祭祀祖宗的大典的懲罰。天一閣的主人連取名時都考慮到了防火的重要,可見其用心良苦。

范欽一直活到80歲。臨終時把大兒子大沖和二媳婦(次子大潛已故)叫到榻前,他把遺產(chǎn)分成兩份,一是白銀萬兩,二是全部藏書。大沖體察老父心情,決定“代不分手,書不出閣”。范欽的后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制訂了許多嚴格的禁約。據(jù)記載嘉慶年間,寧波知府邱鐵卿的內(nèi)侄女錢繡云是一個酷愛讀書的聰明才女,為求得登閣讀書的機會,托邱太守為媒與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結(jié)為夫妻,婚后的繡云滿懷希望,以為這下可以如愿以償了,但萬萬沒想到,已成了范家媳婦的她還是不能登樓看書,因為族規(guī)不準婦女登閣,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終,遺命夫君將她葬于閣邊,愿以芳魂與書作伴,了卻她另一種“青燈黃卷”的夙愿……這一悲劇足以說明禁約的嚴格。

原來藏書樓四周都是花園,以防附近一旦發(fā)生火災(zāi)不會遭受其害。到了清初時,范欽的曾孫范文光請來名匠壘起玲瓏假山“九獅一象”、“福祿壽”等。由名匠大師堆砌造就的玲瓏剔透、形象逼真的假山中有許多動物,大家不妨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只?主人為了保護藏書樓而制定了極為森嚴的規(guī)定,同時作為一份私人財富,藏書樓也是外人不可染指的。然而世代規(guī)約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第一個破例登上天一閣藏書樓的外姓族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清代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黃宗羲由于他的道德、文章、學識、氣節(jié)在當時普遍受到人們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過嘉興府學訓導的范友仲幫助下,很快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閣。原來范欽后代為防止藏書失散,還議定藏書由子孫共同管理,閣門和書櫥鑰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齊集,任何人不得擅開。黃宗羲不僅閱讀了天一閣的全部藏書,還為天一閣藏書整理編目作出了貢獻。

天一閣是一座古代藏書樓,各類藏書豐富齊全。而藏書樓歷經(jīng)430多年,飽經(jīng)了歲月的風風雨雨,其本身就是一部史書。天一閣原有藏書七萬卷,在歷史上飽經(jīng)了滄桑。首次浩劫是在清朝乾隆年間,當時乾隆皇帝決定編寫《四庫全書》,為此下旨各省加意采訪遺書進呈備用,乾隆還頗知屬下的弊端,再三警告經(jīng)手者不準扣留私索地方藏書者進呈的書籍,凡是進呈的書抄錄后務(wù)必認真發(fā)還,然而范欽第八世孫范懋柱進呈的638種珍貴的古籍真正得到歸還的寥寥無幾,侵吞這些書籍的正是過手的翰林學士地方官員。這次進呈對于修《四庫全書》來說是巨大的貢獻,因為這600多種都是稀有的藏本,其中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的有96種,列入存目的有377種,居于全國各家藏書之冠。乾隆皇帝對于范氏進呈的藏書之功倒是念念不忘,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4年)六月特頒旨嘉獎天一閣武英殿銅活字印本《古今圖書集成》一部,計一萬卷。后又賜給《平定回部得勝圖》、《平定金川圖》各一套?!豆沤駡D書集成》今在天一閣內(nèi)還保存8300多卷?!镀蕉▓D》的16幅畫的作者為意大利籍的畫家郎世寧,每幅畫上都有乾隆題詩,并蓋有御印,此圖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天一閣中。

來自小編

第11篇 天一閣藏書樓導游詞5年級

天一閣導游詞5年級范文1

列位旅客:

各人好!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國現(xiàn)存最迂腐的私家藏書樓,也是天下上現(xiàn)存汗青最久長的私家藏書樓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1982年3月被國務(wù)院發(fā)布為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先后新增中國處所志珍藏館、麻發(fā)源地陳列館等處。中國處所志珍藏館保藏世界各級種種今世處所志6730多冊,獲2000年度“世界博物館十大佳構(gòu)陳列最佳創(chuàng)意獎”,列入第五批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隊列。xxxx年被評為國度4a級旅游景點,xxxx年又被發(fā)布為世界重點古籍掩護單元。

天一閣占地面積2.6公頃,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焦點,集藏書的研究、掩護、打點、陳列、社會教誨、旅游參觀于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F(xiàn)藏古籍達30余萬卷,個中,珍槧善本8萬余卷,除此,還保藏大量的書畫、碑帖以及精細的處所工藝品。設(shè)有《天一閣成長史陳列》、《中國處所志珍藏館》、《中國現(xiàn)存藏書樓陳列》、《明清法帖陳列》等陳列廳,字畫館常年開展各類姑且展覽和文化交換勾當。天一閣分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陳列展覽區(qū)。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qū)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宅、尊經(jīng)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qū)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構(gòu)筑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qū),包羅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字畫館。字畫館在秦祠西側(cè),粉墻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云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與金碧光輝的秦祠相映照。

寧波天一閣圖片集萃(3)20世紀90年月以來,寧波市人民當局先后緊鄰天一閣的陳氏宗祠、聞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莊、銀臺第、鼓樓、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單元(點)納入天一閣同一打點,并在陳氏宗祠內(nèi)增設(shè)《麻發(fā)源地陳列》、白云莊配置了《浙東學術(shù)文化陳列》、銀臺第開設(shè)官宅博物館;秦氏支祠、白云莊相繼列入第五批、第六批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隊列。

寧波市都市標語中的“書藏古今”便指天一閣的藏書文化。

天一閣博物館宣傳語:“風雨天一閣,藏盡全國書”。

天一閣導游詞5年級范文2

列位旅客:

各人好!

天一閣博物館是以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汗青、藝術(shù)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占地26000平方米。情形幽雅,園林精細、構(gòu)筑古樸,富有濃烈的處所特色??傮w機關(guān)由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陳列展覽區(qū)三大成果區(qū)構(gòu)成。

天一閣藏書樓是我國現(xiàn)存汗青最久的私人藏書樓,也是天下上現(xiàn)存最早的三個私人藏書樓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間,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于1982年被國務(wù)院發(fā)布為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現(xiàn)藏種種古籍近30萬卷,個中珍槧善本8萬卷,尤以明代處所志和科舉錄最為貴重。連年來,我館奇跡成長敏捷,先后新增中國處所志珍藏館、銀臺第官宅博物館、麻將發(fā)源地陳列館等處。中國處所志珍藏館保藏世界各級種種今世處所志6730多冊,占總數(shù)的80%以上。銀臺第博物館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藝術(shù)和構(gòu)筑藝術(shù),獲2000年度“世界博物館十大佳構(gòu)陳列最佳創(chuàng)意獎”。麻將發(fā)源地陳列館以三維空間展示麻將的發(fā)源及與寧波的汗青溯源。建于二十年月的秦氏支祠以其奇異的祠堂文化,精深的民間工藝為旅客所嘆服,并列入第五批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隊列。

天一閣博物館常年舉行各類字畫展覽,在精力文明建樹方面后果明顯,自1996年以來獲省級文明單元稱謂,并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誨基地、寧波市行風建樹樹模窗口、市一級綠化單元及市十佳旅游景點等等。分享到:寧波聞名景點

全國玉苑(4a)北斗灣漂泊白溪漂泊鳳凰山主題樂土(4a)梁祝文化園九峰山網(wǎng)岙(4a)溪口(5a)五龍?zhí)?4a)東錢湖(4a)東錢湖小普陀更多>;>;寧波旅游留意事項

寧波象山檀頭山島怎么搭車?寧波九龍湖怎么去?寧波石浦漁港古城自駕怎么去?雅戈爾達蓬山在那邊?寧波東錢湖福泉山怎么去?怎么去寧波五龍?zhí)?寧波天童叢林公園怎么去?雅戈爾動物園怎么去?

天一閣導游詞5年級范文3

列位旅客:

各人好!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閣是中國現(xiàn)存年月最早的私人藏書樓,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其時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制作。范欽一生喜好網(wǎng)絡(luò)古代文籍,后又獲得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到達了七萬多卷,個中以處所志和錄取錄最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范欽的八世孫范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于是乾隆天子敕命測繪天一閣的衡宇、書櫥的技倆,興造了聞名的“南北七閣”,用來保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以后名聞世界。

范欽為了掩護藏書而訂立了嚴酷的族規(guī),世代的子孫嚴酷遵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教,但終因年月過于長遠,藏書照舊有許多的失散。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閣內(nèi)的藏書實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鴉片戰(zhàn)爭時,英國侵犯者掠去了《一統(tǒng)志》等數(shù)十種古籍。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盜賊潛入閣內(nèi),偷去了很多的藏書,轉(zhuǎn)賣給法國的傳教士和造紙廠。其后又經(jīng)驗了很多的變故,到1940年,閣內(nèi)的藏書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國創(chuàng)立后,當局為了掩護天一閣,專門配置了打點機構(gòu),拜望獲得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書,又增入內(nèi)地保藏家捐贈的古籍,現(xiàn)藏珍版善本到達了8萬多卷。

天一閣之名,取義于漢鄭燮《易經(jīng)注》中“天生平水”之說,由于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害,工作計劃,而“天生平水”,可以以水克火,以是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后有長廊彼此雷同。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滴跛哪?公元1665年),范欽的重孫范文光又繞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及其周圍初具江南私故里林的風采。

天一閣面積約2.6萬平方米,分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陳列展覽區(qū)。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qū)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宅、尊經(jīng)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qū)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構(gòu)筑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qū),包羅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字畫館。字畫館在秦祠西側(cè),粉墻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云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與金碧光輝的秦祠相映照。

下一頁分享<<<<<<<<<<<天一閣導游詞具體先容<<<<<<<<<<<<<

看了天一閣導游詞5年級的人還看了:

1.浙江省博物館的導游詞

2.寧波天一閣導游詞

3.四年級天一閣導游詞

4.紹興優(yōu)越導游詞

第12篇 5年級天一閣導游詞

天一閣位于浙江寧波市區(qū),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xiàn)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5年級天一閣導游詞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5年級天一閣導游詞作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閣是中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范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錄最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范欽的八世孫范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

范欽為了保護藏書而訂立了嚴格的族規(guī),世代的子孫嚴格遵循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遺教,但終因年代過于久遠,藏書還是有很多的失散。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閣內(nèi)的藏書實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鴉片戰(zhàn)爭時,英國侵略者掠去了《一統(tǒng)志》等數(shù)十種古籍。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盜賊潛入閣內(nèi),偷去了許多的藏書,轉(zhuǎn)賣給法國的傳教士和造紙廠。后來又經(jīng)歷了許多的變故,到1940年,閣內(nèi)的藏書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國成立后,政府為了保護天一閣,專門設(shè)置了管理機構(gòu),探訪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書,又增入當?shù)厥詹丶揖栀浀墓偶F(xiàn)藏珍版善本達到了8萬多卷。

天一閣之名,取義于漢鄭燮《易經(jīng)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后有長廊相互溝通。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欽的重孫范文光又繞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及其周圍初具江南私家園林的風貌。

5年級天一閣導游詞作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1982年3月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后新增中國地方志珍藏館、麻起源地陳列館等處。中國地方志珍藏館收藏全國各級各類當代地方志6730多冊,獲200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chuàng)意獎,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xxxx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點,xxxx年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天一閣占地面積2.6公頃,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社會教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F(xiàn)藏古籍達30余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余卷,除此,還收藏大量的字畫、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藝品。設(shè)有《天一閣發(fā)展史陳列》、《中國地方志珍藏館》、《中國現(xiàn)存藏書樓陳列》、《明清法帖陳列》等陳列廳,書畫館常年開展各種臨時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天一閣分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陳列展覽區(qū)。以寶書樓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qū)有東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經(jīng)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閑區(qū)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為中心的陳列展覽區(qū),包括芙蓉洲、聞氏宗祠和新建的書畫館。書畫館在秦祠西側(cè),粉墻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棟,曰:云在樓,博雅堂,晝錦堂,畫簾堂,狀元廳,南軒。與金碧輝煌的秦祠相映照。

寧波天一閣圖片集萃(3)20世紀90年代以來,寧波市人民政府先后緊鄰天一閣的陳氏宗祠、聞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莊、銀臺第、鼓樓、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單位(點)納入天一閣統(tǒng)一管理,并在陳氏宗祠內(nèi)增設(shè)《麻起源地陳列》、白云莊設(shè)置了《浙東學術(shù)文化陳列》、銀臺第開設(shè)官宅博物館;秦氏支祠、白云莊相繼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

寧波市城市口號中的書藏古今便指天一閣的藏書文化。

天一閣博物館宣傳語:風雨天一閣,藏盡天下書。

5年級天一閣導游詞作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天一閣博物館是以藏書文化為特色,融社會歷史、藝術(shù)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占地26000平方米。環(huán)境幽雅,園林精美、建筑古樸,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傮w布局由藏書文化區(qū)、園林休閑區(qū)、陳列展覽區(qū)三大功能區(qū)組成。

天一閣藏書樓是我國現(xiàn)存歷史最久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三個私家藏書樓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間,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于1982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xiàn)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舉錄最為珍貴。近年來,我館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國地方志珍藏館、銀臺第官宅博物館、麻將起源地陳列館等處。中國地方志珍藏館收藏全國各級各類當代地方志6730多冊,占總數(shù)的80%以上。銀臺第博物館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藝術(shù)和建筑藝術(shù),獲200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chuàng)意獎。麻將起源地陳列館以三維空間展示麻將的起源及與寧波的歷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獨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間工藝為游客所嘆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行列。

天一閣博物館常年舉辦各種書畫展覽,在精神文明建設(shè)方面成績顯著,自1996年以來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并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波市行風建設(shè)示范窗口、市一級綠化單位及市十佳旅游景點等等。

天一閣導游詞(精選12篇)

天一閣博物館位于寧波市內(nèi)的月湖西岸,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乃哪昙壧煲婚w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四年級天一閣導游詞1:天一閣位于浙江省寧波市,…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guān)天一閣信息

  • 天一閣導游詞(精選12篇)
  • 天一閣導游詞(精選12篇)12人關(guān)注

    天一閣博物館位于寧波市內(nèi)的月湖西岸,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乃哪昙壧煲婚w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四年級天一閣導游詞1:天一閣位于浙 ...[更多]

  • 天一閣的導游詞(精選2篇)
  • 天一閣的導游詞(精選2篇)2人關(guān)注

    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yīng)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是關(guān)于天一閣的導游詞例文的內(nèi)容 ...[更多]

相關(guān)專題

導游詞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