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報社新聞實習報告2000字
兩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剛進報社聽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做新聞就是要多聽多看多想多感受。當時理解的很淺顯,但通過這兩個月時間的磨練,我知道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所含概的東西很多。所謂多聽多看多感受在我現(xiàn)在的理解,對于新聞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現(xiàn)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質。
報社的總編室里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發(fā)行量第一的報紙才是最好的報紙”我覺得這句話十分有道理。發(fā)行量第一是一個很難的目標,因為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與協(xié)調(diào)。首先,新聞稿件必須有質量的保證。這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必須符合新聞的定義,即新近發(fā)生或將要發(fā)生的有意義的事情。對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他是不是新聞,是一條怎么樣的新聞。第二,必須從大局出發(fā)寫稿件。即這條新聞寫出來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其中影響包括積極的和負面的。要想辦法把新聞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有損于國家、黨和人民利益的新聞堅決不能寫。第三,要體察民情,關注民生,替老百姓說話,辦事,這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新聞。同時,也是一個記者的職業(yè)道德所在。第四,必須要有新的突破?,F(xiàn)在的新聞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內(nèi)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創(chuàng)新突破很難,其實不然。很多好的線索好的新聞都隱藏在百姓們關心反映的小事中。舉個例子,有一期的瀟湘晨報專門做了一個關于老百姓看病的專欄,記者暗訪了湖南幾個區(qū)域的大小醫(yī)院,看一次小小的感冒最低也要58元,最高的竟高達189元。小病花大錢看似小事,但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記者都曾親身經(jīng)歷過這種事情,或者聽到老百姓抱怨、反映過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引起他們的關注。晨報卻抓住了這個事件,把它寫成了精彩的新聞。這篇稿件看似平常,內(nèi)容寫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卻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內(nèi)幕寫出來,給老百姓開了一張明白的“清單”,最點,寫出了大量不為人所知的內(nèi)幕,在內(nèi)容上進行了突破創(chuàng)新,是很可貴的。
在實習期間,我作為記者,走遍了長沙的大街小巷、鄉(xiāng)鎮(zhèn)村莊,走高樓、下小巷,用文字記錄下了一個個的新聞事件。在這期間,翻閱了大量的關于政治的、社會的、生活的資料和報刊,對于社會各個層面的現(xiàn)狀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在采訪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群,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自己也學到了以前所沒有學到過的東西,那就是交流,溝通。 這兩個字看似簡單,而且人人都會,但是會和會不一樣,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溝通。作為記者,要善于把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來,要讓被采訪對象能夠信任你,把積壓在心里的話向你傾訴,這樣才能使一條新聞能夠豐滿起來,而不至于只是個骨架沒有內(nèi)容。 除了要善于交流溝通外,善于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新聞來說,如何通過自己的思考豐富新聞的內(nèi)容,增加新聞的深度是記者顯現(xiàn)功力的地方。另外還要善于分析材料。舉我采訪打擊假冒偽劣商品、保護知識產(chǎn)權的例子,當時接到任務是隨工商執(zhí)法人員去查處步行街,后來在采訪回來的時候自己默默的想,如果就以這樣的素材去做新聞的話很單一,關于打假這樣的新聞素材肯定不少,如果做的不豐滿的話頂多只是作為一條簡訊來播出,這樣的新聞又有什么意義和價值呢。所以我就主動和工商部門聯(lián)系,尋找更多的素材,如果經(jīng)過努力,說不定可以找到關于假酒的,假閥門的,假調(diào)味品的等等,這樣的話這條新聞的素材就豐富多了,最后雖然沒有做為新聞節(jié)目播放出來,但我的想法和提議都得到了老師的鼓勵與贊同。我想還是比較成功的。主要是從中學到了經(jīng)驗,長了見識。
實習的這段時間,除了采訪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寫作了,兩個月的采訪經(jīng)歷讓我更加的成熟和穩(wěn)重,讓我的內(nèi)心更加的豐富,所以我很感激這兩個月的時光帶給我的采訪經(jīng)驗。采訪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寫作是采訪的表現(xiàn)和結果,既要深入采訪,又要講究寫作,二者不可偏廢。但從采訪寫作關系的實質來看,應該說是采訪決定寫作。另外,要想寫好新聞就必須有客觀的事實依據(jù),而寫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依賴與采訪,要做好新聞,必須抓好采訪寫作的兩個明顯特點,要更加強調(diào)實踐性,再就是要有鮮明的政治性。此外,新聞采訪和寫作要特別注意要正確對待我們黨的新聞工作在采寫方面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正確對待西方新聞界的采訪寫作經(jīng)驗。尤其要注意在寫新聞的時候不要把寫新聞與敘事混為一談。記得剛進報社實習的時候,老師就要我練筆,寫一個關于爭創(chuàng)文明城市的新聞,而我卻寫成了敘事性的散文。后來經(jīng)過多寫多練才慢慢了擺脫了將新聞寫成散文的缺點。所以關于寫作一定要多寫多練。
結束了兩個月的實習,今天總結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無窮,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親歷了各種新聞事件的前后,讓我對于社會層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層。不管是政策法規(guī)、社會民生,新聞所給予的對于我們周邊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的閱歷中不可或缺的一筆。我很感激這兩個月的時光,它帶給我的社會經(jīng)驗和見識都是無價之寶。對我以后的人生有很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篇二 報社新聞人員實習報告2000字
報社新聞人員實習報告
兩個月的實習讓我受益匪淺。剛進報社聽到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做新聞就是要多聽多看多想多感受。當時理解的很淺顯,但通過這兩個月時間的磨練,我知道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所含概的東西很多。所謂多聽多看多感受在我現(xiàn)在的理解,對于新聞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現(xiàn)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質。
報社的總編室里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發(fā)行量第一的報紙才是最好的報紙”我覺得這句話十分有道理。發(fā)行量第一是一個很難的目標,因為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與協(xié)調(diào)。首先,新聞稿件必須有質量的保證。這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必須符合新聞的定義,即新近發(fā)生或將要發(fā)生的有意義的事情。對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他是不是新聞,是一條怎么樣的新聞。
第二,必須從大局出發(fā)寫稿件。即這條新聞寫出來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其中影響包括積極的和負面的。要想辦法把新聞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有損于國家、黨和人民利益的新聞堅決不能寫。
第三,要體察民情,關注民生,替老百姓說話,辦事,這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新聞。同時,也是一個記者的職業(yè)道德所在。
第四,必須要有新的突破。
現(xiàn)在的新聞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內(nèi)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創(chuàng)新突破很難,其實不然。很多好的線索好的新聞都隱藏在百姓們關心反映的小事中。舉個例子,有一期的瀟湘晨報專門做了一個關于老百姓看病的專欄,記者暗訪了湖南幾個區(qū)域的大小醫(yī)院,看一次小小的感冒最低也要58元,最高的竟高達189元。小病花大錢看似小事,但卻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記者都曾親身經(jīng)歷過這種事情,或者聽到老百姓抱怨、反映過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引起他們的關注。晨報卻抓住了這個事件,把它寫成了精彩的新聞。這篇稿件看似平常,內(nèi)容寫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卻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內(nèi)幕寫出來,給老百姓開了一張明白的“清單”,最點,寫出了大量不為人所知的內(nèi)幕,在內(nèi)容上進行了突破創(chuàng)新,是很可貴的。
在實習期間,我作為記者,走遍了長沙的大街小巷、鄉(xiāng)鎮(zhèn)村莊,走高樓、下小巷,用文字記錄下了一個個的新聞事件。在這期間,翻閱了大量的關于政治的、社會的、生活的資料和報刊,對于社會各個層面的現(xiàn)狀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在采訪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群,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自己也學到了以前所沒有學到過的東西,那就是交流,溝通。 這兩個字看似簡單,而且人人都會,但是會和會不一樣,重要的是如何交流如何溝通。作為記者,要善于把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來,要讓被采訪對象能夠信任你,把積壓在心里的話向你傾訴,這樣才能使一條新聞能夠豐滿起來,而不至于只是個骨架沒有內(nèi)容。 除了要善于交流溝通外,善于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新聞來說,如何通過自己的思考豐富新聞的內(nèi)容,增加新聞的深度是記者顯現(xiàn)功力的地方。另外還要善于分析材料。舉我采訪打擊假冒偽劣商品、保護知識產(chǎn)權的例子,當時接到任務是隨工商執(zhí)法人員去查處步行街,后來在采訪回來的時候自己默默的想,如果就以這樣的素材去做新聞的話很單一,關于打假這樣的新聞素材肯定不少,如果做的不豐滿的話頂多只是作為一條簡訊來播出,這樣的新聞又有什么意義和價值呢。所以我就主動和工商部門聯(lián)系,尋找更多的素材,如果經(jīng)過努力,說不定可以找到關于假酒的,假閥門的,假調(diào)味品的等等,這樣的話這條新聞的素材就豐富多了,最后雖然沒有做為新聞節(jié)目播放出來,但我的'想法和提議都得到了老師的鼓勵與贊同。我想還是比較成功的。主要是從中學到了經(jīng)驗,長了見識。
實習的這段時間,除了采訪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寫作了,兩個月的采訪經(jīng)歷讓我更加的成熟和穩(wěn)重,讓我的內(nèi)心更加的豐富,所以我很感激這兩個月的時光帶給我的采訪經(jīng)驗。采訪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寫作是采訪的表現(xiàn)和結果,既要深入采訪,又要講究寫作,二者不可偏廢。但從采訪寫作關系的實質來看,應該說是采訪決定寫作。另外,要想寫好新聞就必須有客觀的事實依據(jù),而寫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依賴與采訪,要做好新聞,必須抓好采訪寫作的兩個明顯特點,要更加強調(diào)實踐性,再就是要有鮮明的政治性。此外,新聞采訪和寫作要特別注意要正確對待我們黨的新聞工作在采寫方面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正確對待西方新聞界的采訪寫作經(jīng)驗。尤其要注意在寫新聞的時候不要把寫新聞與敘事混為一談。記得剛進報社實習的時候,老師就要我練筆,寫一個關于爭創(chuàng)文明城市的新聞,而我卻寫成了敘事性的散文。后來經(jīng)過多寫多練才慢慢了擺脫了將新聞寫成散文的缺點。所以關于寫作一定要多寫多練。
結束了兩個月的實習,今天總結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無窮,在這兩個月的時間里,親歷了各種新聞事件的前后,讓我對于社會層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層。不管是政策法規(guī)、社會民生,新聞所給予的對于我們周邊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的閱歷中不可或缺的一筆。我很感激這兩個月的時光,它帶給我的社會經(jīng)驗和見識都是無價之寶。對我以后的人生有很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報社新聞人員實習報告
篇三 最新報社新聞編輯實習報告1100字
實習時間:2月27日—6月4日
實習單位:__報社
__報指導老師:__
發(fā)稿情況:共130多篇;其中,獨立寫稿100篇,
獨立策劃專題。
共分為兩個篇章(經(jīng)歷篇和感悟篇)和一個小總結
經(jīng)歷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學期,因為已和__老師有過幾次交往,并參與了幾次采訪活動,所以第一天跟著王老師實習,我們配合的還算不錯。
2月26日下午,王老師聯(lián)系我讓第二天跟他去采訪,這意味著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崗”。在電話里,王老師還交代讓帶50元和照片,這是辦“實習證”的東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訪,當時由于路不熟,王老師比我早到。他把_材料拿走就直接回報社了。我中午回到報社,證已辦好,他害怕門崗不讓我進,特地打電話說已給門崗交代過,并把證放在了門崗上。
第三天
我實習的時間很不巧,正趕上全國兩會。王老師作為創(chuàng)造了__報發(fā)稿記錄的首席,當然要參與這種盛會。走之前,他特地交代關注教育網(wǎng)站,有新聞及時通知他。
全國兩會
王老師離開第一天,也是我實習第四天。由于剛接觸,感覺“誠惶誠恐”。因為老師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輕松自由了很多。
就這樣,一有新聞,我就先給王老師發(fā)短信,然后由他來判斷有無新聞價值。寫好后有哪個老師把關,署上哪個老師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時他qq在線,我就把寫好的稿子傳給他,沒問題直接讓我用“文濤”軟件傳。
但有時我也自作過主張,直接傳。那次已是晚上10點,王老師從北京來電,說是編輯給他說我傳了稿,但他在網(wǎng)上沒找到,問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錯,他再看一遍。還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個老師把下關,要是出錯了,擔不起責任。我被他這種認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間,外出采訪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間,都是自己獨立采訪。我給王老師說怕寫不好,出錯,王老師常說他相信我的實力。
世博會
至今,王老師給我的印象,總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總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兩周時間,又趕上了世博會,他又整裝待發(fā)。前一天,我給他買了票。這次,他不像兩會前那般殷勤叮囑,也許對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規(guī)矩行事)
小插曲
在兩會結束的短短十幾天里,適值報社改革,報社主編工作調(diào)整,王老師成功當選科教文衛(wèi)部主編,上任第二天,就為本部策劃一大稿,當時獲“a-”。當時,3月份__報社內(nèi)部刊物《__報人》顯示這樣一系列數(shù)據(jù):“ 1月份稿件共4783.4,其中a稿無;a-稿20.0,占總篇數(shù)比例0.42%;b+稿344.,占總篇數(shù)比例7.20%;b稿 2591.,占總篇數(shù)比例54.17%;b-稿1466.,占總篇數(shù)比例30.65%。2月份稿件質量統(tǒng)計中,a稿無;a-稿,占總篇數(shù)比例 0.16%。
世博會,王老師策劃的月光寶盒號系列報道,得到了上海媒體的贊揚和學習,也獲得當月__報總編輯獎。這些雖與我無關,但讓我從他身上學到了什么是新聞人,怎樣做好新聞。
“主編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