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
當前位置: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研報告(十五篇)

發(fā)布時間:2024-05-07 20:00:03 查看人數(shù):61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研報告

篇一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研報告2450字

調研內容:農村留守兒童

調研時間:2023年__月—2023年__月

調研目的: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情況的調研,對問題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調研地點:_____小學

調研方法:教學工作參與、走訪、訪談

隨著農村父母離鄉(xiāng)進城打工、經商人數(shù)的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而無人照管的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多,調研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2000萬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占86.5%.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fā)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2023年8月底到2023年6月底,我們到了鎮(zhèn)雄縣場壩鎮(zhèn)摩多小學進行為期接近一年的頂崗實習支教生活。在這段時間中,我們在平時休息的過程中走訪了一些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也有了一頂?shù)牧私猓〗Y合此次調研,現(xiàn)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現(xiàn)狀、成因及對策,提出如下調研意見。

一 、基本概況

我們實習的地方是相對較貧困的農村地區(qū)。這個地方生活條比較艱苦,自然環(huán)境也較為惡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為了改變這中現(xiàn)象,在社會經濟日益發(fā)展的今天,年輕人紛紛外出到沿海發(fā)達地方打工。在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一類型!年輕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給父母和親戚來照顧!這就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的來源!

我所教的班有96個學生,其中就有30多個孩子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差、作業(yè)常常不按時完成、有孤獨感和失落感的傾向,不愿與其他同學和小朋友交流、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

二 、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我們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由于父母長年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朋友作為臨時監(jiān)護人,由他們照管孩子的一切,當然其中還存在家中無人看管的現(xiàn)象。根據(jù)留守兒童家庭狀況,家庭環(huán)境及臨時監(jiān)護人的文化素質,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留守兒童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無能為力,只管“吃”的放縱型。

這部分兒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能力低的家庭。這些人群年老、體弱、文化低、見識少、負擔重。他們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種一大家人的田地、喂養(yǎng)豬牛等,他們天天忙于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孩子了。他們僅僅對孩子煮煮飯、洗洗衣而已,特別到了農忙季節(jié),連吃飯都顧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飯或挨餓。許多孩子還承擔起家里全部家務事,有時,連幾歲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兒。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對于“聽話”的孩子很滿意,不聽話的孩子只是說說而已。關心學習更無從談起。對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沒想到要關心。其實,這一現(xiàn)象在留守兒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們的父母忙于掙錢,自己和祖父母忙于農活、家務,對自己的教育、成長都無人關心,使自己本應得到溫暖、關愛的童年變?yōu)椤霸缡斓拇笕恕薄?/p>

(2)隔代教育,只顧“給”的溺愛型。

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著。由于代溝所致,爺爺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給予“關愛”,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寧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對于生活細節(jié)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xiàn)了問題往往是包庇、慫恿,嚴重的說說而已。這樣,孩子養(yǎng)成了嬌氣、任性,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互助互愛體驗,怕困難、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寵愛,家庭教育的艱巨性由此加大。寵壞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經常對人無禮貌,喜歡惹是生非,學習懶散……。

(3)寄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

農村留守兒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養(yǎng)在親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因為他們畢竟不是和自己的親人一起生活起居。他們中有一些人總感覺在親戚家里畢竟沒有在自己家里那樣自由,束手束腳的,看起來膽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離開了親戚,就像老鼠離開了貓,他們就無法無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膽子很大,親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親戚頂撞,親戚稍微說重了,就懷恨在心或是逃離出走,使得親戚無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因此,這個群體的孩子通常出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學生成績不佳,在校表現(xiàn)不優(yōu)。進入學齡階段的兒童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chuàng)造。但據(jù)調研,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小學階段的學習興趣還比較濃,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xiàn)都還較好,優(yōu)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階段,情況就發(fā)生了變化,極少的留守兒童能表現(xiàn)為優(yōu)秀,我們調研中發(fā)現(xiàn),初中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xiàn)都優(yōu)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學習和生活習慣都很差且行為出現(xiàn)問題的兒童卻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問題兒童”中,留守兒童占80%。

2、親情缺失嚴重,心理發(fā)展異常。青少年期是個性發(fā)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教育對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fā)展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于其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形成,嚴重影響著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與父母見面半年一次的為53%,一年一次的為44%,兩年一次的有3%,還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六年未曾回過一次家。農村留守兒童在個性心理上表現(xiàn)極為異常,有這樣兩種典型“癥狀”:一是性格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與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氣暴躁、沖動易怒。

3、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于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出現(xiàn)一種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經濟較為寬裕,對這些孩子生活的經濟支付能力較強。因此,他們往往對孩子采取物質補償?shù)姆绞絹肀憩F(xiàn)自己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輕易的得到什么,從不遲疑也從不打半點折扣。這種愛的方式,在兒童的心理邊逐漸形成了兒童的“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他們沒有任何勤儉節(jié)約與艱苦奮斗的概念,沒有人情味,沒有正確的取向與人生取向。

篇二 黑龍江省農村留守兒童發(fā)展情況調研報告3400字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fā)展狀況,進一步扎實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省婦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與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及工作人員面對面調研的方式,對全省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fā)展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共回收問卷1300份。

一、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fā)展及監(jiān)護情況

(一)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fā)展狀況

1、農村留守兒童規(guī)模

2、農村留守兒童性別、年齡及分布

農村留守兒童男女比例比較接近,且年齡在6—14歲居多。分布在黑龍江省十三個市(地),其中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綏化市人數(shù)較多。

3、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狀況

4、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狀況

問卷顯示:父母外出后有29.5%、41.3%、18.5%的孩子與父親或母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有57.7%的孩子認為父母外出打工后家庭生活變好了。有43.4%的孩子每周能與父母電話聯(lián)系一次。

(二)農村留守兒童監(jiān)護情況

在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中,隔代監(jiān)護的29,364人,占68%,其他親屬監(jiān)護的7628人,占17.7%,獨自生活的470人,占1%,寄宿生5633人,占13%。

1、監(jiān)護人自然情況

問卷中,監(jiān)護人有36.3%為男性,63.2%為女性。母親和隔輩人監(jiān)護居多,分別為20%和54.6%。農民占43.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7.1%。

2、對留守兒童監(jiān)護情況

二、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主要做法

(一)領導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密切合作

全國及省“共享藍天”關愛農村留守流動兒童行動方案下發(fā)后,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雞西、伊春、綏化、大興安嶺等市(地)成立了留守兒童專題工作組或領導小組,由市(地)主管領導擔任組長,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明確了相關單位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承擔的職責任務。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使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扎實有效開展,促進了留守兒童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據(jù)統(tǒng)計:全省成立相關領導機構540個,建立家教指導服務中心、家長學校3190個。大興安嶺地區(qū)總工會、司法局、農委等留守流動兒童專題工作組成員單位在廣場設立留守兒童及農民工權益維護和科學教子培訓指導咨詢臺,接待解答咨詢近千人次。地區(qū)婦聯(lián)與地區(qū)廣播電視局聯(lián)合開通了“留守兒童心理輔導”專題欄目,邀請心理專家在線解答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對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進行家教知識輔導。

沒有成立領導機構的市(地)及相關單位也落實責任,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齊齊哈爾市婦聯(lián)為確?!肮蚕硭{天”行動取得實效,與市直十三個相關責任單位積極溝通協(xié)調,確定了“市直十三個責任單位、責任部辦、責任人名單”,并按照工作部署及分工,確定各自工作內容,實施“共享藍天”支持行動、維權行動、關愛行動、宣傳行動,切實推進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問題有效解決。富拉爾基區(qū)黑龍江陽光教育集團第一中學將學校改革成為寄宿制學校,免費開放圖書館和微機室,還特別選派從教二十余年、具有豐富教學管理經驗的教師負責留守兒童的起居及課后輔導,解決了寄居在親屬家的留守兒童生活缺人照顧的問題,留守兒童白天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課,午間可以在食堂吃上可口的飯菜,晚上還有專門的輔導課,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該區(qū)人民醫(yī)院還為45名住校留守兒童進行了免費體檢。

(二)學校、家庭、社會對留守兒童監(jiān)管、關愛不夠

1、家庭教育欠缺。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fā)展。特別是兒童時期,是人行為、習慣、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父母外出務工對孩子影響極大。有的父母平時與子女缺少有效溝通,疏于管教,造成親情淡漠,對孩子性格培養(yǎng)帶來不利影響;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當,存在用錢補償感情的心理,認為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忽視了孩子行為、學習、生活等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祖輩撫養(yǎng)近70%以生活照顧為主,承擔不了對孩子的品德培養(yǎng)、心理疏導和學習輔導的任務。

2、學校教育不利。外出務工人員將子女的教育寄希望于學校,但由于教師負責的學生多,教學任務重,與家長及監(jiān)護人的溝通不夠,很難為留守兒童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教育,在心理上、學習上、生活上難以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3、社會關愛不夠。農村社會教育資源相對缺乏,大多沒有兒童娛樂場所,致使留守兒童業(yè)余生活單調無味。即便有娛樂場所的地方也沒能有效管理,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特別是大眾傳媒中滲入不少庸俗、色情等不健康的內容,對缺少親情關愛、性格發(fā)展不健全的留守兒童極具腐蝕性和誘惑力,一些留守兒童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四、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社會宣傳,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社會氛圍

要充分發(fā)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作用,圍繞關愛留守兒童主題,積極宣傳“兒童優(yōu)先”、“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等理念,加大對《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力度;宣傳留守兒童家長及監(jiān)護人的職責任務,宣傳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宣傳留守兒童自立自強的典型事跡以及各地留守兒童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全社會廣泛關注留守兒童,號召全社會為留守兒童辦好事、辦實事。

(二)強化政府統(tǒng)籌,充分發(fā)揮政府部門職能作用

一是將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政府為主導,動員社會力量,共同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狀況的改善和發(fā)展。保證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有組織機構,有工作經費,有制度保證。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責,分工合作,推動工作持續(xù)、富有成效開展。建議將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農民工工作、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和各部門工作規(guī)劃;將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與各級政府實施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起來,將農村留守兒童的各項權益保護列入規(guī)劃的監(jiān)測評估體系。

二是加快經濟發(fā)展。大力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加速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制定優(yōu)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盡可能實現(xiàn)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從源頭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問題。

三是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改善農村中小學寄宿條件。建議政府加大對農村中小學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起與義務教育階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學校。同時制定出臺保證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各項政策和措施,使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能享受與城市孩子一樣的教育資源,為留守兒童在父母身邊生活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

(三)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留守流動兒童專題工作組成員單位切實履行職責。推動保護兒童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的落實,完善各項政策措施;推動建立指導服務機構,促進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監(jiān)護網絡;擴大社會宣傳,組織關愛行動,努力營造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

二是充分發(fā)揮家庭監(jiān)護作用。監(jiān)護人一定要轉變育人觀念,在孩子的道德養(yǎng)成、行為習慣、人際交往、生活能力、知識學習等方面進行正面引導。打工父母要加強與子女的聯(lián)系溝通,多向老師和監(jiān)護人了解孩子在學校、家里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增進與孩子的親情交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家長也可適當改變外出務工方式,夫妻兩人盡量不要同時外出務工,一方就近在本地務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相關部門要針對大部分監(jiān)護人員文化程度和家教水平不高的問題,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婦女之家、留守兒童服務站、家教中心戶、網絡等活動陣地和媒介,加大對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的教育培訓力度,開展優(yōu)秀家長教子經驗交流等活動,使他們掌握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方法,提高監(jiān)護能力和水平。

三是進一步完善學校教育管理。學校要建立完善留守兒童檔案。班主任要做好摸底工作,將留守兒童在校的各方面表現(xiàn)記入檔案,及時向監(jiān)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留守兒童的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合力??稍趯W校開設“二線一室”。即開通“親情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定期與子女通電話;開通“師長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隨時與班主任老師取得聯(lián)系;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安排有經驗的教師擔任心理醫(yī)生,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心理上的困惑。

四是全社會要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注。相關部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送溫暖,幫助留守兒童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要建立和完善留守兒童家長學校,為廣大家長提供兒童道德培養(yǎng)、營養(yǎng)健康、體能訓練、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導和幫助。要結合當?shù)貙嶋H,建立留守兒童服務站、“留守兒童之家”、“愛心超市”、“愛心書屋”等,為留守兒童提供精神、物質等方面的幫助。開展“代理家長”、愛心結對等有益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活動,與留守兒童定期面對面溝通,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促進他們健康快樂成長。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監(jiān)管整治,對游戲廳、網吧等場所進行嚴格管理,增加兒童文體娛樂設施,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huán)境。

篇三 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調研報告7650字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現(xiàn)代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產生的社會問題。作為地處內陸、勞務輸出的__市,目前我市有18萬多農村留守兒童,占全市少年兒童總數(shù)的39.8%。為深入貫徹黨的__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湘辦發(fā)(__)15號文件精神,切實作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最近,__市婦聯(lián)會同市關工委、團市委、市教育局組成聯(lián)合調查組,先后深入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洪江區(qū)橫巖鄉(xiāng)中心小學作調查,同時搜集了其他縣(市、區(qū))的相關情況,我們從中看到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諸多問題和做好工作的艱巨性、長期性,也探討了一些作法。

一、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令人堪憂

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洪江區(qū)共有未成年兒童70367人,其中留守兒童24923人,占35.4%。芷江、通道兩縣留守兒童較多,分別占該縣未成年兒童的44%和35.6%,而洪江區(qū)僅占19.1%。在三個縣(區(qū))的留守兒童中,父親外出打工的占30%,母親外出打工的占20.6%,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占39.7%,其他情況占9.7%。這些孩子長期不能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親情關愛。加之他們大多以單親和隔代監(jiān)護為主,單親監(jiān)護的占51.6%,隔代監(jiān)護的占42.6%,事實表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隔代監(jiān)護大都軟弱無力。然而,兒童時期是人身體發(fā)育、習慣行為養(yǎng)成、文化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不穩(wěn)定,缺失父母的關愛,缺乏有力的監(jiān)護,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發(fā)展受到較大的影響,出現(xiàn)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心理障礙嚴重。多數(shù)農民工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幾年不回家。孩子長時間缺乏父母的呵護和相伴,導致心理失衡,常引發(fā)諸多心理病癥:有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不安、冷漠自閉、悲觀消極等。我們在通道雙江鎮(zhèn)九年一貫制學校向留守兒童作調查。當談及父母外出打工掙錢,他(她)們滿腹傷感,來的10個學生,3個迷茫發(fā)呆,4個傷心流淚。在座的老師說,留守兒童雖然家庭經濟困難,但他們最缺的不是錢,而是親情;又如雙江鎮(zhèn)桿梓村留守兒童吳祥兵,今年7歲,剛讀小學一年級。早在__年,祥兵才一歲零二個月,父母就去杭州打工,一連5年未回家。直到__年春節(jié),母親才離杭返鄉(xiāng)居家。至今,母子在家相處一年多了,但孩子仍然不肯叫媽媽;平陽鄉(xiāng)平陽村學生黃躍文,今年13歲。父親去世后,母親去廣東打工四年未回。弟妹三人由外公監(jiān)護。每天放學后,黃躍文要做家務給弟妹弄吃的。忙完后,他總是手撐窗臺,含淚朝南方遠眺……;另據(jù)芷江對140名留守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其中83.6%的人心理陰影重。

二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留守兒童大多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這些老人中缺文化的比例較高,學習輔導使不上勁。而孩子又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響,不少的兒童把自己的人生發(fā)展方向也定為打工掙錢,學習缺乏熱情,厭學、曠課、逃學、拖欠作業(yè),學校成績差的多數(shù)是留守兒童。如地處隴城的通道三中,今年在校學生389人,其中留守兒童260人,高達67%。據(jù)學校統(tǒng)計,全校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約75人,其中留守兒童63人,占84%;另外,我們調查的菁蕪洲中學和臨口、下鄉(xiāng)中心小學,情況都相似。各校成績差的學生,留守兒童所占比例均在80%以上。

三是道德行為走偏。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和監(jiān)護近乎空白,孩子們生活在無限制狀態(tài)下,無形中助長了自私任性、蠻橫霸道、易沖動、以自我為中心等極端性格,從而導致行為偏差。他們在家頂撞祖輩,在校違規(guī)違紀,有的甚至迷戀網吧、電游室,染上說謊、吸煙、酗酒、打架等壞習氣。如通道獨坡九年一貫制學校,去年秋季開學后,有3個留兒童向老師請假回家取學習生活用品。第二天,3人假滿未歸,學校派老師四處尋人,發(fā)現(xiàn)他們在山上野炊作玩,險些引發(fā)山火,燒毀森林,成為“罪人”。在調查中,菁蕪洲中心學校退休老校長陸初開,向我們介紹侄孫女陸居慧連騙“三老”的痛心事兒:年滿13歲的陸居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她,今年就讀菁蕪洲中心小學五年級。3月初,她向爺爺謊稱,說父親沒給零花錢,爺爺給了20元。接著,她又如法炮制,騙外公、伯爺給錢。陸校長嘆氣說:孩子要少許零用錢無可厚非,不誠實可不得了??!

四是安全風險大。農村留守兒童經常處于無監(jiān)管、自行其事的狀態(tài),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芷江對留守兒童作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105人中,受不同程度侵害的達20.44%,不好回答的占8%。該縣碧涌鄉(xiāng)(鎮(zhèn))一個四歲的幼女,遭受當?shù)匾粋€未成年男孩的奸淫。在外打工的媽媽得知女兒受到性侵害,當即昏倒在地。芷江一中1名15歲的姚姓女學生,家住上坪鄉(xiāng)八關口村。該生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爺爺。__年10月的一個雙休日,小姚從學?;氐郊依?,當晚睡覺后,被鄰村一個16歲的男孩闖進屋里__,并慘遭殺害。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各地帶有普遍性、且事關下一代健康成長的社會問題,它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將繼續(xù)存在并日益凸顯。因此,我們不能消極回避,只能主動應對,大膽創(chuàng)新,卓有成效地解決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

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對策

怎樣以開拓創(chuàng)新的思路和切實可行的措施,有效地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諸多問題?通過由點到面的調查,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較,我們認為,各縣(市、區(qū))比較重視搞好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從實際出發(fā),注重針對性,對不同年齡、存在不同問題分別采取了一些與之相適應的做法。根據(jù)通道及其他縣(市)前段的做法,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辦“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搖籃——幼兒園。

溆浦從__年起,利用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后的閑置校產和小學現(xiàn)有教師,解決辦園條件,全面啟動農村幼兒園創(chuàng)建工作,吸納更多的農村幼兒特別是留守幼兒,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既盤活了教育資源,又服務了學生、家長和社會。溆浦的作法,在__年的全省學前教育工作會議上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推介。目前,該縣農村幼兒園已發(fā)展到72所,在園幼兒12864人,占農村同齡幼兒總數(shù)54.99%

通道采取國家、部門和個人相結合的方式,發(fā)展學前兒童教育。__年以前,全縣僅縣城辦有3所幼兒園(其中1所公辦、2所民辦),其余各鄉(xiāng)鎮(zhèn)尚屬空白。__年以來,為解決農村幼兒的教育管理問題,特別是改善留守幼兒的學習、生活條件,除縣城和集鎮(zhèn)社區(qū)又增辦3所民辦幼兒園外,縣里的21個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相繼辦起了幼兒園。到目前為止,全縣共辦幼兒園25所,其中民辦幼兒園5所,占總數(shù)的20%。入園幼兒2685人,其中農村留守幼兒達35%以上。這些幼兒的父母雖然外出務工,但孩子們在幼兒園受到了正規(guī)的學前教育,享受到應有的預防接種和其他醫(yī)療保健服務。如座落在縣城的民辦通道實驗幼兒園創(chuàng)辦于__年,現(xiàn)有教職員工22人,入園幼兒保持300上下,留守兒童占1/2。為進一步發(fā)展幼兒教育,該園又于__年秋季投入資金,維修睡床、桌椅、更新電視機、dvd,增添了小精靈隧道、蹦蹦床、大型沖氣墊床、滑滑梯等設施,購置了一批桌面玩具,為幼兒活動增加趣味性和健身功能性。同時,還聘請園外優(yōu)秀老師來園為幼兒授課。在幼兒園里,我們目睹孩子們個個文明禮貌、活潑可愛,滿臉掛著健康快樂的笑容。幾年來,該園越辦越好,贏得了社會各方好評,榮獲__年度通道優(yōu)秀民辦幼兒園稱號。

2、擴大農村寄宿制學校規(guī)模,重點吸納“留守兒童”住校寄宿。

擴大農村寄宿制學校規(guī)模,既是教育體制改革、調整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也是對“留守兒童”加強教育管理的有力措施。__年以來,通道抓住學校布局調整的機會,先后在江口、下鄉(xiāng)、木腳、縣溪、溪口等5個鄉(xiāng)鎮(zhèn)擴大寄宿制學校規(guī)模,吸納低齡“留守兒童”住校。5個鄉(xiāng)鎮(zhèn)共投入辦學資金162.79萬元,其中建設資金143萬元,學生伙食補貼19.79萬元。一年多的實踐表明,這一作法對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很管用,受到家長們的歡迎。如縣溪鎮(zhèn)中心小學從__年下學期開始,學生住校寄宿向一、二年級延伸,實施低齡學生住校寄宿。全校寄宿生由原來的316人增加到436人,其中“留守兒童”199人,占45.6%。學校針對低齡兒童年幼、自理能力差的情況,專門制訂了學習、生活、安全保障等管理制度。同時,采取調整內部員工的辦法,安排了3名專職生活輔導老師,負責低齡兒童住宿管理工作。晚上就寢,輪流為孩子們值班監(jiān)護。早晨起床,幫助或指導他們洗漱、整理內務。在學生食堂新增了5名餐飲服務人員,承擔食堂采購、衛(wèi)生,為低齡寄宿生上餐具、分發(fā)飯菜、收洗餐具等。對低齡寄宿生及其他住校寄宿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學校從加強安全教育這個根本抓起,每周對學生進行一次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和防火防災防毒防病教育,并籌集資金3萬多元,將學校圍墻加固加高,建了門衛(wèi),配了2名專職安全管理員,從周一到周五,對寄宿生實行封閉管理。特殊情況需要離校,經請假后憑ic卡在門衛(wèi)口刷卡出入,控制學生隨意外出,減少了安全隱患。此外,每到雙休日有200多名寄宿學生回家、返校,往返要乘坐火車,學校精心監(jiān)護。學生周五離校,老師護送進站上車,學生周日返校,老師進站接車。有序的管理,周到的服務,為全校學生,尤其是低齡留守兒童學生創(chuàng)造了安全、穩(wěn)定、舒適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家長們高興地說:送孩子住校寄宿,讀書有人教、吃住有人管、安全有人護,我們放得心!__年春季開學,學校寄宿生由上學期的436人發(fā)展到510人,增加74名。

3、招募“家長助理”,讓留守兒童感受家的溫暖。

從通道看,“家長助理”的招募,主要在學校內部進行,讓有條件的班主任、任課老師出任。__年以來,全縣通過學校招募“家長助理”1000多名。許多學校為留守兒童制作了成長檔案,“家長助理”經常與“留守兒童”交流,隨時掌握其思想行為變化情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解惑釋疑,打開心結;“家長助理”對“留守兒童”定期或不定期家訪,上門與監(jiān)護人溝通,反饋孩子成長信息,幫助監(jiān)護人共同作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孩子們體會到老師的關愛和可信,增強成長進步的自信;“家長助理”還對寄宿在校的“留守兒童”提供更多的關愛、幫助,如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青春期心理變化,關注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的性安全防范,妥善處理病痛、意外傷害等突發(fā)情況,讓孩子們體會到“媽媽老師”、“爸爸老師”的親子真情和“家”的歸屬感、安全感。雙江鎮(zhèn)九年一貫制學?,F(xiàn)有在校學生898人,其中“留守兒童”278人,占在校學生總數(shù)的31%。該校為其中的特困“留守兒童”招募了“家長助理”。年僅8歲的三一班男生楊秀敏家居離校20多華里的純侗族寨子——羅武村。父母外出打工,靠爺爺奶奶監(jiān)護。__年秋季進入雙江鎮(zhèn)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三年級讀寄宿。小秀敏生活自理能力差,與老師、同學用漢語交流有困難。入校后,學習跟不上班,加之身體原因,晚上睡覺常尿床。學校招募楊艷娥老師出任楊秀敏的“家長助理”,楊老師盡職盡責,擠出時間為小秀敏輔導漢語拼音,幫他把日常生活用語中的侗話改成漢語;課后陪著他作作業(yè),及時指點解難;到了雨季和寒冬,小秀敏常尿床,楊老師就為他烘墊單、洗衣褲;平日里,還要為小秀敏代管餐票、零花錢,督促他按時服藥,治療尿床毛玻功夫不負有心人,小秀敏在楊老師的真情關愛和無私幫助下,學習已能跟上班,去年期末考試成績有了提高?,F(xiàn)在,身體狀況也有好轉,晚上尿床現(xiàn)象少了。目前,通道打算擴大招募范圍,從身體好、經驗豐富的離退休老師及其他“五老”中招募“家長助理”,并對前段招募工作進行規(guī)范、完善。

4、部門聯(lián)動,社會力量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帶教活動,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合力。

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解決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難,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參與。通道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以不同的方式,投入到扶助“留守兒童”的行列。一是縣屬機關單位動員了60多名青年志愿者,率先組建關愛“留守兒童”隊伍,__年7月在縣城舉行啟動式,并招募64名“知心哥哥、知心姐姐”與農村“留守兒童”開展交朋友、尋知音活動。當年11月,團縣委組織近100名“知心哥哥、知心姐姐”到獨坡、牙屯堡等鄉(xiāng)鎮(zhèn),走訪看望“留守兒童”,同他們談心交心,對其中的特困生還贈送1100余元慰問金,捐贈書籍500冊,文體用品4套,受訪“留守兒童”十分感動,說“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比親哥親姐還親。二是縣婦聯(lián)、廣電局聯(lián)合在縣電視臺開辦“同在一片藍天下成長”節(jié)目專欄,反映“留守兒童”的心聲,頌揚關愛“留守兒童”的事和人,營造全社會真情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三是縣關工委發(fā)動“五老”以開展“十、百、千”老少交友結對活動作為平臺,為“留守兒童”獻愛心,解難題。如隴城鎮(zhèn)關工委組織“五老”隊伍250余人,與200多名“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根據(jù)幫扶對象的不同,有幫教的、幫學的、幫管的和幫困的。鎮(zhèn)關工委委員、退休老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盧云來,用自己省下的退休金為地處隴城的通道三中5名特困“留守兒童”一次性資助3600元,并與其中的初三學生吳春鵬結對交友,簽訂了長期資助協(xié)議,商定每學期資助200元,直到大學畢業(yè)。吳春鵬受助后,對自己的發(fā)展前途充滿信心,讀書用功,學習成績變好,待人文明禮貌。通道三中關協(xié)會長、退休老校長龍幸福,為了“孫子”當“孫子”,三番五次向深圳多樂善慈善總會求援,籌集資金1__多元,資助以留守兒童為主的貧困學生。隴城250多名“五老”開展老少交友結對,都收到了好的效果。四是社會力量主動參與。如新星房地產公司老總劉金平,近兩年共捐款3萬余元,為2所小學修繕校舍,扶持“留守兒童”讀書。

三、幾點建議

1、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領導。

農村留守兒童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已引起社會的關注。在我市許多地方,一些縣(市、區(qū))基層部門(單位)和社會力量積極行動,伸出援手,真情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辦實事解難題。但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這些關愛行動還是比較零散,整體力度較弱,教育管理仍然滯后,與中央、省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要求相比,差距較大。作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領導是關鍵。市、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整體推進的力度。

一是建立強有力的領導機制。市、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各級黨委、政府要抓緊落實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湘辦發(fā)(__)15號文件精神,把作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擺上黨委、政府議事日程,盡快建立以各級黨委、政府牽頭,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并設立專門工作班子,由黨委、政府明確分管領導任聯(lián)席會議召集人,相關組織、宣傳、教育、農辦、公安、財政、民政、衛(wèi)生、勞動和社會保障、司法、團委、婦聯(lián)、關工委等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聯(lián)席會議成員,黨委、政府相關副秘書長或辦公室相關副主任為專門工作班子日常工作協(xié)調人。聯(lián)席會議根據(jù)工作需要召開會議,及時研究解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各成員單位按照會議要求認真作好各項工作。

二是建立明確的責任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根據(jù)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湘辦發(fā)(__)15號文件精神和有關要求,確定相關職能部門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具體職責、任務和目標。如教育部門要將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納入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作好農村留守兒童的入校入園入托工作,將其中的貧困生納入“兩免一補”范疇,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要在農村中小學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配備專門教師負責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咨詢,認真落實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管理教育及寄宿優(yōu)先等各項制度。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明確分管領導,安排專人負責,落實責任目標,在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加強協(xié)作,提高效能,形成推進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強大合力。

三是建立督查評估和激勵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列為考核基層黨政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評估辦法和獎懲問責制度,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總結推廣先進經驗,表彰成績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

2、立足市情,明確和落實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具體對策、措施

新形勢下,我市一些市直縣(市、區(qū))直部門(單位)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采取了一些對策措施。如開辦幼兒園,吸納更多的留守兒童入園接受學前教育;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優(yōu)先滿足留守兒童住校寄宿;招募“家長助理”,為留守兒童彌補親情,增添家的溫暖;部門聯(lián)動,社會力量參與,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等。實踐表明,這些措施對策符合市情,對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產生了積極作用。另外,還有外地市、縣在中小學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對留守兒童加強心理疏導及發(fā)揮城鄉(xiāng)社區(qū)服務功能,建立校外活動陣地,克服假期留守兒童教育空檔現(xiàn)象等措施也行之有效。我們建議市委、市政府將這些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納入政府行為,通過印發(fā)文件、召開座談會或現(xiàn)場經驗交流等形式進一步加以肯定。同時,就相關對策措施訂出實施規(guī)劃,限期完成工作目標,使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真正成為黨委、政府統(tǒng)攬協(xié)調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3、進一步改善條件,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適當加大財力投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作好教育管理工作,離不開相應的財力支持。各級黨委、政府要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當前,要大力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住宿條件,積極支持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擴大留守兒童寄宿規(guī)模。據(jù)市教育部門初步規(guī)劃,全市需建農村寄宿制學校364所,現(xiàn)已建成211所,計劃今年再建53所,明年、后年各建50所。從通道5個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實施的結果看,平均每個鄉(xiāng)鎮(zhèn)32萬余元。如按通道的投入概算今后三年內,全市每年支持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需增加投入1600萬元;另外,要對農村留守兒童“陽光驛站”建設資金和職能部門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所需工作經費給予支持;還有中小學心理健康咨詢專職教師培訓需要提供必要的經費等。這些需要增加的投入,主要靠公共財政解決。我們建議盛市、縣(市、區(qū))按一定比例分級籌措。其次,可通過社會化運作,進一步發(fā)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基金”,做大可用財力。再次,鼓勵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出資直接參與扶貧助學,興辦留守兒童托幼服務機構、校外活動陣地等,減輕公共財政負擔。

二是適當增加人員編制。今后,隨著農村寄宿制學校規(guī)模擴大,幼兒園創(chuàng)建工作全面啟動,入校入園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大量增加,幼兒園保育員人手不夠;中小學需要新配心理輔導老師,其中寄宿制學校還需新配生活輔導教師、增加食堂餐飲服務人員等。因此,請求市里在教育系統(tǒng)內部挖掘人員潛力的基礎上,對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和寄宿制學校按在校在園師生比例核編,適當增加相關崗位人員編制,確保作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

4、要下大氣力優(yōu)化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環(huán)境

古時“孟母三遷”,說明良好環(huán)境對子女成長的重要。新形勢下,各級黨委、政府要協(xié)調相關部門,下大氣力優(yōu)化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環(huán)境。報刊、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等大眾媒體要大力宣傳關愛留守兒童的重要性,報道各地關愛留守兒童的好經驗,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輿論環(huán)境;公安、司法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法律保護力度,建立以家庭監(jiān)護為主,社區(qū)、學?;蚱渌O(jiān)護人監(jiān)護為輔,國家執(zhí)法機關法律保障的監(jiān)護機制,提供法律援助,加強安全保護,及時辦理損害農村留守兒童合法權益的案件,嚴厲打擊侵害他們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構建穩(wěn)定、安全的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公安、文化等部門要經常對文化市場進行執(zhí)法檢查,定期對中小學校園周邊環(huán)境進行綜合整治,凈化文化市場,形成健康和諧的校園周邊環(huán)境;文化部門還要加強公益性上網場所建設管理,在留守兒童集中的農村社區(qū),利用文化館(站)、圖書館等場所開辟未成年人公益上網場所,建立綠色專區(qū),滿足未成人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上網需求,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

篇四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現(xiàn)狀調研報告3750字

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我來自__農村,大學畢業(yè)后再次回歸家鄉(xiāng)農村。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揮灑汗水,奉獻青春,為家鄉(xiāng)農村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己綿薄之力,深感榮焉。

駐村以后,可能與我是師范生的緣故,我對本村的留守兒童問題十分關注。工作后積極調研,掌握分析情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同時,積極參與本鎮(zhèn)08屆優(yōu)秀大學生村官賈苑同志創(chuàng)辦的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的關愛活動,現(xiàn)在在中心擔任留守兒童的語文與數(shù)學的教輔工作。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據(jù)統(tǒng)計,__村共有39名留守兒童,約占全村兒童的12%,由于這些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隔兩地,父母很少有機會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問題、學習教育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溝通,也不能對孩子身上存在的錯誤及時進行指出批評教育糾。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監(jiān)護職責的缺失會極其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們在日常生活行為的失范,甚至引起違法犯罪行為,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wěn)定。

通過這次調研活動,使我對我們村留守兒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過這次調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兒童,同時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留守兒童,給他們更多的關懷和幫助,使他們在缺少家庭關愛的時候,同樣能夠感覺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一、我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及學習狀況

(一)、留守兒童在生活、教育上的問題

從調查的兒童中來看,由于臨時監(jiān)護人的年紀一般比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們還要忙于地里的農活,無暇照顧孩子們。大部分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慣,主要表現(xiàn)在對學校作業(yè)的態(tài)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對待學校作業(yè)的態(tài)度是草草應付得過且過,有46.7%的孩子看電視沒有節(jié)制。另外,在調研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令人心憂的現(xiàn)象,部分留守兒童拜金現(xiàn)象極為嚴重,幫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講好價錢才會去干活,讓人痛心。

(二)、老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太少

大部分留守兒童表示老師很少找自己談話,43%的留守兒童說老師根本沒有找他們談過話,而且都很害怕老師,也不希望老師找自己談話。雖然帶有兒童的心理,但是從這可以看出我們的教育工作還的確很不到位,僅有29.8%的留守兒童表示愿意和老師談談心里話。

(三)、學習壓力大

通過調查,63%的留守兒童感到學習壓力大,24%的留守兒童表示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識字,不能輔導學習,想學好沒有條件。一些孩子告訴我,由于學習成績差,就害怕爸爸媽媽會問起,而自己的家庭條件差,很多同學看不起等,這就形成很大的壓力,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人及時為他疏導,就有可能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二、我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一)、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之所以產生心理問題,首先是年齡,因為他們大多都在十五歲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而他們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幾個月或一周歲后,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導致心理失衡。調查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79.5%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1次,5.1%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15.4%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lián)系。這就很容易使他們形成消極情緒,表現(xiàn)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xiàn)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二)、臨時監(jiān)護人素質普遍偏低

由于大部分留守兒童臨時監(jiān)護人大多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因為年齡較大,不但要承擔很多家務,而且文化層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臨時監(jiān)護人是初中學歷以上比例僅占29.6%。所以,他們教育孩子的就不會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tài)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他們能做到的僅僅是照顧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而已,在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著很大困難。

(三)、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

部分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xiàn)在不講衛(wèi)生、不經常換洗衣服、挑吃挑食、亂花錢等;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臨時監(jiān)護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服從學校的管理,成為了讓人頭疼的問題兒童 。去年我村就有四名留守兒童因觸犯法律被判處十幾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讓人值得深思。

(四)、平時缺乏親情的關愛

父母打工對留守兒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缺乏親情關愛會對孩子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最為直接的也許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難得到很好的照顧,使孩子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留守兒童成長期間缺乏撫慰與關懷,這也是我們應該給予重視的。

(五)、留守兒童安全存在一定隱患

如留守兒童獨自在家或路邊玩耍,路上車輛較多,而老人無暇顧及,造成農村火災或觸電事故時有發(fā)生,安全存在一定隱患。在采訪一陳姓村民時我了解到這樣的一個悲劇,一個兩歲的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在鎮(zhèn)江打工,臨時監(jiān)護人爺爺奶奶又忙于干農活,無暇照看,而掉進家里附近的河中溺水身亡的案例,讓人唏噓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留守兒童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原因來自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等方面。留守兒童問題作為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不應只是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自己去解決的問題,而應該由全社會共同努力,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健康成長環(huán)境和空間。因此提出以下建議與對策。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外出務工的父母及留守兒童的代理監(jiān)護人員,應盡量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溫暖、關愛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促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外出務工的父母也應加強與子女的聯(lián)系和溝通,盡可能做到多關心孩子。還要加強與代理監(jiān)護人、學校的聯(lián)系。外出的父母要經?;丶一虼螂娫捙c孩子溝通,交流感情,和學校溝通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2、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帶上跟隨自己打工讀書生活。要正確教育和引導好孩子,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如果條件允許夫妻最好留一個在家與孩子一起生活。因為家庭的安全感和親情的溫暖是任何外力都無法取代的。

(二)、學校教育方面

1、實行留守學生的普查登記。各中小學校在新學期學生報到時將父母外出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和監(jiān)護人及臨時監(jiān)護人的情況,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為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2、在中小學校普及實行教職工結對幫扶或學生結對幫扶留守學生制度,建立留守兒童之家,使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與留守兒童談心制度。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臨時監(jiān)護人座談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設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的父母知道校長、班主任等老師的電話,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

3、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習慣,組織學生廣泛參與各種動手的實踐活動,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最重要的是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多鼓勵留守兒童,多把機會留給留守學生,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三)、政府及社會方面

第一,強化政府統(tǒng)籌管理,加大社會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設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學收費標準,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學條件。對未能入學的民工子女可以通過開辦寄宿制學校,假期學校等,逐步建立社會監(jiān)管體制,打破城鄉(xiāng)體制,給予農民工及其子女切實的市民待遇,運用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幫助農民工把子女帶到打工地學習和生活。開辟打工子女就學的綠色通道,使其享受與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這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所在。

第二,鎮(zhèn)、村兩級要逐步探索幫助留守兒童教育的新思路。做好留守兒童的登記普查,在鎮(zhèn)、村設立關愛農民工留守子女的辦事機構,定期到留守家庭了解孩子們的生活、教育情況。把學校與村委聯(lián)系起來,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機制,定點幫扶,及時發(fā)現(xiàn)報告留守兒童們的情況與動向,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保證。

第三,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媒體的作用,加大新聞宣傳力度,引起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引起社會的重視,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尋求解決的辦法和途徑,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格局,讓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讓在家的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結 語

留守兒童是未成年隊伍里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是一項現(xiàn)實而艱巨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相互配合,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現(xiàn)狀,關愛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實現(xiàn)農村教育事業(yè)的健康快速發(fā)展,才能使我們的社會真正實現(xiàn)和諧。

青春有限,選擇無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開始,關愛留守兒童是值得我去為之奉獻一生的事情。

目前,廣大__村民正以嶄新的面貌,飽滿的熱情和高昂的斗志迎接十二五的到來,爭取在此期間全村各項事業(yè)都實現(xiàn)質的突破。在制定十二五工作目標時,我村支部書記范志紅書記把留守兒童問題列為全村的工作重點之一,并提升至戰(zhàn)略高度。我想有了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我村留守兒童的頭頂一定會出現(xiàn)一片蔚藍的天空。

篇五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群體存在問題及對策的調研報告2023最新4150字

圖1

圖2

圖3

編者按 XX年畢節(jié)5名留守兒童因在垃圾箱生火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陰影還未散去,XX年6月9日晚,畢節(jié)七星關區(qū)田坎鄉(xiāng)的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死亡,悲劇又一次上演,引發(fā)了社會對留守兒童生存命運和困境的深深關切和擔憂。來自全國婦聯(lián)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shù)量已達6102.55萬,其中獨居留守兒童已達205.7萬,留守兒童的心理和情感貧困程度比物質貧困更為嚴重。XX年5月,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了“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群體狀況調查”,并最終形成了題為《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九個突出問題及對策建議》的課題報告。我們編發(fā)此報告,目的是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關注他們學習、生活和心理面臨的諸多問題,讓上述悲劇不再上演。

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面臨社會、心理等多方面問題

1.留守兒童的意外傷害凸顯

在過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兒童遭遇過意外傷害,比非留守兒童高7.9個百分點,遭遇割傷、燒傷燙傷、被貓狗抓傷咬傷、墜落摔傷和蛇蟲咬傷、車禍、溺水、觸電、中毒、火災、自然災害等各種意外傷害的留守兒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兒童,其中前四項分別高5.3、1.6、3.9和3.1個百分點(圖1)。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源于留守兒童安全防范意識和知識的缺乏,但更多的是父母及監(jiān)護人履責不到位。

2.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較差,學習興趣不足

留守兒童學習成績較差,有20.4%的留守兒童自評學習成績偏下,82.1%的人有過成績下降的情形。留守兒童學習不良行為較多:沒完成作業(yè)(49.4%)、上學遲到(39.6%)、逃學(5.5%)的比例分別比非留守兒童高8.6、4和1.3個百分點;不想學習(39.1%)和對學習不感興趣(43.8%)的比非留守兒童高5.6和3.2個百分點。

然而,有九成多留守兒童認為學習重要,其學習態(tài)度與狀態(tài)的差異,一方面緣于普通農村學校培養(yǎng)目標單一與留守兒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學習知識一旦脫離自身的發(fā)展基礎和需求,學習興趣自然就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與留守兒童自身的情況有關,因為缺少有效監(jiān)督和應有的學習輔導,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較差,問題積累多了,勢必影響學習的自信心。有58.1%的留守兒童表示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沒人幫助,比非留守兒童高出5.8個百分點。

3.留守兒童社會支持較弱,心理健康問題比較突出

留守兒童的家庭支持弱化,“你最信任的人是誰”“你和誰最親近”“你的心里話主要跟誰說”“遇到困難你會向誰求助”“誰經常鼓勵你表揚你”5種情況的平均百分比,非留守兒童排前三位的依次是母親、父親和同學朋友,留守兒童則是母親、同學朋友和父親。母親仍是留守兒童最重要的社會支持,但可以看到,留守兒童來自父母的支持較弱,而朋輩性傾向明顯,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值得警惕。30.5%的留守兒童認為校園里或周邊有不良幫派團伙,25.7%認為有同學加入不良幫派團伙,分別比非留守兒童高4.3和1.4個百分。老師對留守兒童的支持更多地體現(xiàn)在學習輔導上,情感支持相對欠缺。此外,還有17.6%的留守兒童表示社會支持主要來源是自己,這表明他們感知不到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狀況是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預測變量,社會支持弱化使得留守兒童消極情緒更多,經常感到煩躁(46.0%)、孤獨(39.8%)、悶悶不樂(37.7%),以及經常無緣無故發(fā)脾氣(19.7%)的都多于非留守兒童。

4.留守女童負面情緒相對明顯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納程度更低,對自己總體上感到滿意(76.5%)和經常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個百分點,而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個百分點。經常感到煩躁(47.6%)、悶悶不樂(38%)和無緣無故發(fā)脾氣(21.5%)的女童比例比男童高3.7、1和3.5個百分點;女童自評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來抑郁、焦慮、愛發(fā)脾氣、膽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經常覺得孤獨,不僅高于留守男童6.2個百分點,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個百分點(圖2)。

總體來看,留守女童負面情緒多、孤獨感強。其原因:一是性別的差異使留守女童更需要父母的愛撫;二是家庭和學校的情感支持不能滿足留守女童的心理需求;三是傳統(tǒng)的社會角色期待加重了留守女童的心理負擔。留守女童的家務負擔遠高于男童,也高于非留守女童。在為家庭轉移更多勞動負擔的同時,留守女童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壓力,這種心理壓力與父母外出帶給她們的心理影響疊加在一起,不僅影響了她們的身心健康,也可能會影響到她們未來的發(fā)展。

5.留守男童問題行為令人擔憂

留守男童問題行為多,學習及校園生活中的障礙也多。留守男童遲到(41.8%)、逃學(7.4%)、受老師懲罰(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個百分點;不想學習(40.4%)、對學習不感興趣(44.8%)、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64.4%)、沒完成作業(yè)(54.8%)、成績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個百分點,也都高于留守女童。

某縣綜治委的同志說留守男童是當?shù)胤缸锴嗌倌甑闹匾后w,稱他們?yōu)椤?10的后備大軍”。其原因:一是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這是留守男童不良行為相對突出的直接原因。男生成熟較女生晚,更需要來自父母的監(jiān)控,否則在日常生活中難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難以理解、掌握和內化社會所提倡的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準則,從而導致價值觀和行為偏差。數(shù)據(jù)顯示,留守男童更贊同誠實守信的人容易受欺騙(55.1%)、一夜成名的人令人羨慕(47.1%)和做好事經常得不到好報(39.0%)等說法,比留守女童高4~6個百分點。

二是家庭中父親角色的缺失對留守男童影響較大,本次調查中有91.9%的留守兒童父親外出或雙親外出。父親外出縮小了兒童的生活和活動空間,也使得家庭中缺少權威形象,使男孩的管教和監(jiān)督變得更為困難。此外,對于男童而言,父親還提供了男子的基本模式,供其參照和認同,父親遠離不利于留守男童的性別認同。

6.青春期疊加留守使得初二現(xiàn)象更為顯著

初二留守學生在學習及校園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礙更多,上學遲到(49.8%)、逃學(8.7%)、不想學習(62.8%)、對學習不感興趣(67%)、聽不懂老師講課內容(86.3%)、遇到問題沒人幫助(68.4)、沒做完老師留的作業(yè)(62.7%)以及被老師懲罰(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學生,分別相差2.3~14.4個百分點。

初二留守學生與父母的關系更差,經常和媽媽交流(64.3%)、經常和爸爸交流(57.9%)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學生4.1和8.7個百分點,而被父母訓斥嚇唬(22.8%)的初二留守學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學生把同學朋友視為最重要的社會支持來源(43.4%),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母親,其中的某些負面影響值得關注。

初二學生處于青春發(fā)育期,身心急劇發(fā)展變化,存在著種種發(fā)展的可能性,他們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響、情緒變化大、成績兩極分化普遍、違紀違規(guī)頻繁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動、追求獨立等特點。對于初二留守兒童來說,青春期的影響與父母外出務工的影響疊加,放大了種種問題。

7.父母外出對小學四年級兒童影響更大

在四年級到初三6個年級的留守兒童中,過去一年,有3.6%的四年級兒童遭遇觸電,比例最高;而非留守四年級兒童為1.5%,比例最低。在上網的留守兒童中,有26.9%的四年級兒童玩網絡游戲,9.9%在網上瀏覽色情暴力內容,在6個年級中位于前兩位。此外,有10.6%的四年級留守兒童在生病后選擇自己忍著。

外出父母及代理監(jiān)護人,因為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長大了,已經適應校園生活而又尚未面對升學壓力,容易對其放松監(jiān)管。這不僅使得他們更易遭受意外傷害,也忽視了他們一些不良品德和行為的滋生和發(fā)展。按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劃分,十歲左右的兒童正是道德水平從他律向自律過渡的關鍵階段,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引導。

感覺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負(23.7%)、被歧視(19.8%)、性格比原來內向(41.7%)、膽小(18.9%)的四年級留守兒童比例在6個年級中也最高。他們經常想念父母(76.7%)、擔心見不到父母(59.2%)、擔心父母不愛自己(34.6%)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學生高21.3、25和11.1個百分點。

8.寄宿留守兒童對生活滿意度相對較低

寄宿生的日常生活習慣較差,曾用吃零食代替吃飯的寄宿生(49.6%)比非寄宿生高10.5個百分點,平均每天睡眠9小時以上的寄宿生(15.2%)比非寄宿生低5.9個百分點。學習和校園生活狀況更糟糕,上學遲到(49.2%)、沒完成作業(yè)(54.6%)、不想上學(45.6%)、對學習不感興趣(48.9%)、聽不懂老師講課(62.9%)、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56.7%)、成績下降(78.5%)以及被老師懲罰(67%)的寄宿生比例均高于非寄宿生,相差5.9~12.6個百分點。

寄宿留守兒童各種需求的未滿足程度高:一是學習輔導不足,不能滿足寄宿留守兒童的學業(yè)需求。寄宿生表示晚自習經常有老師答疑的僅有四成(40.4%)。二是生活單調,不能滿足寄宿留守兒童的精神需求。寄宿生學習之余或節(jié)假日最經常做的是在宿舍和同學聊天(50.1%),其次是在室外鍛煉、玩耍(38.5%)和看電視(24.5%)。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滿足寄宿留守兒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兒童表示在住校期間想家,僅兩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師會經常找他們談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滿足寄宿留守兒童的成長需求。寄宿學校的軟硬件設施較差,生活衛(wèi)生設施配備與維護狀況不容樂觀,就餐滿意率僅六成多;安全狀況堪憂,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發(fā)生過丟失財物的現(xiàn)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學拉幫結派欺負別人。

低齡寄宿趨勢明顯。有35.2%的留守兒童是從小學就開始寄宿的,其中15%從小學四年級及以下就開始寄宿,寄宿留守兒童從小學高年級不斷向下延伸,少數(shù)學校還出現(xiàn)了一年級甚至是幼兒園就開始寄宿的現(xiàn)象。

9.母親外出的留守兒童整體狀況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兒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親外出的,占40.2%,母親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親外出的留守兒童在各個方面的問題最突出。他們生活習慣更差,網絡不良行為更多,意外傷害更多,對留守生活的負面體驗也更高;學校表現(xiàn)更糟糕,遭受欺負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納和人際交往方面,母親外出的留守兒童表現(xiàn)矛盾,他們覺得自己更有用,同時也覺得別人比自己運氣好;他們覺得自己更受人歡迎,但不愿意和別人談話聊天;他們認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無助感最強。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鮑威爾對親子依戀的研究結論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嬰兒應該有與母親(或穩(wěn)定的代理母親)之間的連續(xù)不斷的溫暖、親密的關系。他深信,早期依戀特征對個體后期發(fā)展有重要影響,而且早期依戀的發(fā)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錯過關鍵期,兒童依戀難以重新建立,個體會出現(xiàn)情感不穩(wěn)定的狀況,面對挑戰(zhàn)時也容易出現(xiàn)易怒情緒。

母親外出的留守兒童雖然面臨學習生活中的重重困難,對現(xiàn)在生活的滿意度最低,但他們沒有放棄對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舊表現(xiàn)得積極向上,他們中有94.4%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比父親外出的高2個百分點;有87.8%對未來懷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6.3個百分點(圖3)。

篇六 關于我縣農村留守兒童情況的調研報告1900字

××是個農業(yè)縣,青壯年勞力外流量大,留守兒童多,據(jù)統(tǒng)計 (以父母雙雙外流為統(tǒng)計對象),全縣5——16周歲少年兒童55314名,其中留守兒童約17816名,占這個年齡段總數(shù)的32.2%。個別村莊的兒童留守現(xiàn)象尤為嚴重。例如楊溪鄉(xiāng)墩上村第二村小組,5——16周歲的22名兒童中有20名留守,留守率達91%。兒童留守,尤其是農村兒童留守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一、主要問題與原因分析

農村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主要是:隔代監(jiān)護——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管;委托監(jiān)護——借居在親友家;無人監(jiān)護——獨立面對生活。從調查的情況看,隔代監(jiān)護的留守兒童比例占到91.6%。這些留守兒童的親情教養(yǎng)和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缺憾,在學習、生活和思想品德方面問題日益凸顯。

1、學習成績差強人意

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用心溫習,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成績不理想是留守兒童中較普遍的現(xiàn)象。抽樣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較好的占1%,中上的占18%,中下的占81%。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父母期望值過低。部分農村家長認為,農村孩子學業(yè)有成的少,因而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一些家長認為讀書并不重要,自己不讀書,外出經商照樣賺大錢,因此不重視子女的學習。二是監(jiān)護人無力輔導學業(yè)。隔代監(jiān)護的老人普遍年齡大、文化程度低,有的還要農作,在時間和精力上,難以給留守兒童進行學習上的幫助和輔導。三是監(jiān)護人教育意識淡薄。據(jù)許多教師反映,有的監(jiān)護人認為把孩子送進了學校就歸學校管,與自己無關,自己不知道怎么管,也管教不了。

2、心理健康問題眾多

義務教育階段的少年兒童還處于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弱。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對孩子大都采取“只要不犯大錯就行”的放任態(tài)度,導致部分留守兒童養(yǎng)成自私任性、孤僻頑劣等極端性格。究其原因,一是價值導向有偏差。父母常年在外,對孩子采取“物質+放任”的方式進行補償,使得孩子養(yǎng)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的陋習,而在學習中又缺乏進取心和刻苦鉆研精神。二是心理疏導不到位。少年兒童正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期,成長過程中產生的許多煩惱與沖突,需要暢通的傾訴渠道,需要正確的引導。但由于遠離父母,缺少了起碼的交流,而監(jiān)護人又難以察覺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進而產生眾多的心理問題。三是教育方式不得當。在留守兒童中,放縱溺愛型家長和“棍棒教育”型家長的比例高。監(jiān)護人管不了、不敢管、不知如何管,父母在外又管不著,無形中助長了孩子極端個性的發(fā)展。

3、情感干涸呼喚親情

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生活的影響較為復雜,其中情感缺乏是最嚴重也是最現(xiàn)實的問題。研究表明,親情關系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fā)展。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從調查的情況看,許多留守兒童表現(xiàn)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二、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幾點建議

兒童留守是當前一個不可小視的社會問題,也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解決好留守兒童問題,是事關下一代青少年成才的一件大事。

1、學校應成為留守兒童溫暖的家

學校應擔負起留守兒童的教育責任,成為留守兒童溫馨的家?!痢量h韜奮學校于去年9月開辦留守兒童托管班,創(chuàng)建了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一三四”育人模式,即,一個重心:以寄宿制管理為中心,從行為習慣、學習生活、課外活動等多方面對留守學生進行引導和管理;三個立足點:從學生、教師、家長三個方面突出要求,優(yōu)化教育和管理,加強了與留守學生家長的溝通,定時、及時向他們反映孩子的在校情況和表現(xiàn);四個建立: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全方位關愛留守學生。可以說,韜奮學校為留守兒童再創(chuàng)了一個溫暖的家。

韜奮學校的做法,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成才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中的經驗值得一些學校借鑒學習。

2、要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縣關工委組織“五老報告團”進校開展思想道德、家庭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動和鄧埠鎮(zhèn)倪桂村關工委正在實施的對村里部分留守兒童進行義務監(jiān)護等措施,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建議政府和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給予更多的關愛:(1)為學校、留守家庭捐贈親情電話,方便孩子與父母的親情溝通;(2)努力創(chuàng)建良好的社會風氣,為留守兒童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社會各界多關注一些身邊的留守孩子,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溫暖。(3)創(chuàng)辦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素質,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

3、家庭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

家長要提高教育素養(yǎng),改進教育方式,幫助孩子逐步自律、自主,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保持與學校、老師的聯(lián)系,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心理變化。家長應盡可能在本地務工或一方在本地務工,并?;丶铱纯春⒆樱訌娪H情溝通。

篇七 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調研報告3200字

隨著農村父母離鄉(xiāng)進城打工、經商人數(shù)的增多,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多,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fā)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近段時間,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走訪、實地座談等形式,對____市____鄉(xiāng)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研,并提出如下調研意見:

一、基本情況:

____市____鄉(xiāng)中心小學共有496名學生,其中有32名學生為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差,作業(yè)常常不按時完成,有孤獨感和失落感,不愿與其他同學交流,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這些孩子大多是由爺爺奶奶監(jiān)護的。由于老人沒有能力教育孩子,父母在外勞作疏于照顧孩子,加之留守兒童本身的安全意識和能力有限,留守兒童的安全及教育問題日益突出。

二、留守兒童成長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生活方面: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們缺少父母的照顧,容易在營養(yǎng)狀況、身體健康等方面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年幼的階段,孩子的養(yǎng)育、保護顯得更為重要,如果不能與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問題容易出得多一些。

二是心理問題:由于得到的親情、情感和心理關懷的缺少,許多孩子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又很少與外界接觸。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其實特別想和家人在一起,這是他們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與家人產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內心的封閉、情感的冷漠、甚至行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現(xiàn)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礙。

三是教育問題:在我們走訪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務勞動甚至一些農活都落在了留守兒童身上,不能保證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學習成績因此下降。臨時監(jiān)護人對孩子學習的督促幫助不夠、方法不當,甚至有的監(jiān)護人放任自流這些孩子,最終使這些孩子產生厭學,棄學的心理。農村孩子中留守兒童的小學階段入學率相對高一點,初中階段則呈下降趨勢,更有孩子產生只想讀完初中的想法。

四是道德問題: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兒童的許多行為習慣、道德素養(yǎng)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時的指點和幫助,一些錯誤行為和做法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容易養(yǎng)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和道德品行。

五是安全問題:由于老人沒有能力教育孩子,父母在外勞作疏于照顧孩子,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突出。加之留守兒童本身的安全意識和能力有限,正處于玩耍的黃金時期,寒暑假更是他們放松的最佳時間,逃脫了老師嚴格管理,擺脫了家長嚴密監(jiān)管,留守兒童缺乏應變和自我保護能力,這讓他們的安全處于一種特別危險的環(huán)境,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關心。

三、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原因

1、監(jiān)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責任意識不強.在監(jiān)護人眼里,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產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愛自己.二是監(jiān)護責任不明確。監(jiān)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考慮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yǎng);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里的表現(xiàn);忽視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三是監(jiān)護精力跟不上。由于監(jiān)護人大多數(shù)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jiān)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上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己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因此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監(jiān)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知道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知道從法律、安全、衛(wèi)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農村經濟發(fā)展滯后。農村經濟發(fā)展滯后,導致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生活,讓自己孩子擺脫這種困境,選擇進城務工賺錢來養(yǎng)家糊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因此,我們認為,農村經濟發(fā)展滯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長缺乏家庭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我們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農村留守兒童家庭雖然經濟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窮困潦倒、無處安身,他們大多是可以在家鄉(xiāng)通過辛勤勞動來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們卻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給孩子成長提供充實的經濟支持,不惜拋家棄子,離鄉(xiāng)背井而進城打工。他們唯一的收獲就是讓他們感到滿足的紙幣,而他們失去的是家庭的親情,犧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發(fā)展。

4、復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由于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確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復雜的社會信息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他們把一些與社會和道德格格不入的東西當作時髦去追求,當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進而使他們在心理發(fā)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存在許多的困惑與問題,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也給社會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隱患。

四、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建議

鑒于目前留守兒童群體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我們建議近期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應該從下面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加強宣傳,明確責任主體和監(jiān)管職責。

在留守兒童教育過程中,學校承擔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雙重責任。為嚴防留守兒童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學校應對留守兒童、家長及其監(jiān)護人進行家庭教育、法律常識等相關知識培訓,讓家長及監(jiān)護人明確應承擔的監(jiān)管范圍、時間、職責等;結合案例,重點介紹寒暑假期間極易發(fā)生的溺水、交通、雷擊、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對預防工作和救護措施進行詳細講解。

二是多關心過問留守兒童,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由于父母長期在外,留守兒童得到父母的關愛甚少,很容易使留守兒童形成孤僻叛逆、消極自卑、攻擊報復的性格。針對留守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學校應該開設心理教育課,為學生講授青春期健康知識。放學后組織留守兒童集中寫作業(yè),老師輪流看管、輔導。老師定期與留守兒童談心,幫助他們克服孤僻、膽怯、冷淡等心理,以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的親情缺失。

三是開展結對幫扶活動,使留守兒童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為使留守兒童感受到溫暖和關懷,學校應該組織開展愛心媽媽牽手留守兒童結對活動,使留守兒童獲得愛心媽媽的關愛,讓愛心媽媽從心理上疏導、生活上關愛、學習上解惑,讓孩子們感到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通過結對幫扶活動,使留守兒童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懷。

四是建立留守兒童信息檔案,實行假期全程跟蹤監(jiān)管。

寒暑假前,學校應對每位留守兒童進行深入摸底調查,詳細記錄留守兒童父母的具體去向及聯(lián)系方式,并登記造冊,形成留守兒童數(shù)據(jù)庫,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最新動態(tài)。寒暑假期間,學校應該開展家訪活動,對留守兒童的安全監(jiān)管、學習生活、行為習慣、身心健康提出具體的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要與留守兒童聯(lián)系兩次,做到學校、監(jiān)護人、父母互相溝通;學校還應該利用春節(jié)、假期孩子父母返鄉(xiāng)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充分交流,形成合力。

五是加強校內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為孩子提供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

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之家,確保留守兒童有個溫馨、快樂的家園,使其既愉悅身心,又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成長的快樂,找到回家的感覺。特別是寒暑假期間,留守兒童之家應該免費為留守兒童開放,不但提供學習場所,而且還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真正把留守兒童之家辦成留守兒童滿意,外出父母放心,社會輿論認可的學習、生活場所。

總之,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綜合的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經濟等方面。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他們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遠的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全,穩(wěn)定隱患。因此,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及成長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會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大家由自發(fā)、自覺到有組織地來關愛、幫助、支持留守兒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讓祖國的花朵飽含著生機,期待著怒放的那一天。

篇八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代理家長制的探索與調研報告3450字

疽庭教育的缺失、心靈的孤獨、生活和學習上的障礙,嚴重影響著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這一現(xiàn)象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引起了贛榆縣婦聯(lián)的高度重視,從2023初至今,縣婦聯(lián)在多次調研后,決定把黑林小學作為留守兒童代理家長制試點學校,用心呵護留守兒童,想方設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一、基本情況

黑林小學位于蘇北偏遠山區(qū),這里經濟發(fā)展滯后,為了尋求致富門路,大量學生家長外出務工,許多兒童因為家長不在身邊,長期缺少親情照顧,性格孤僻,缺少合作的精神。據(jù)統(tǒng)計,黑林小學有留守兒童718名,其中孤兒24名。這些孩子在家只能和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隔代監(jiān)護人不能完成最基本的家庭啟蒙教育。面對這些問題,2023年初,縣婦聯(lián)積極鼓勵黑林小學愛生模范柏紀榮、校長王漢華、師德標兵吳彩花、師德模范陳芳利、謝修紅、尹世成、韓華善等家庭率先行動起來,各自“領養(yǎng)”一名留守兒童,當起了留守兒童的代理爸爸、代理媽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幾個“愛心家庭”的帶動下,黑林小學又有十幾位教師家庭爭相報名加入“愛心之家”行列。待條件基本成熟后,2023年6月19日,黑林小學牽手留守兒童活動正式啟動。儀式上,留守兒童一句句發(fā)自肺腑渴望母愛的表白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h教育局副局長岳進明出席儀式并作了講話,指出此項活動的開展必將在學校、社會引起深遠的影響。儀式上,校長王漢華向每位牽手教師頒發(fā)了榮譽證書,對家心家庭的所作所為進行大力表彰。28個愛心家庭作出承諾,一定做到“五個一”:每天能與留守兒童見個面,檢查一次作業(yè);每周陪留守兒童吃一次飯,談一次心;每月督促留守兒童讀一本書,并指導、查看讀書心得體會;每學期給留守兒童代開一次家長會,和其監(jiān)護人溝通一次;每年幫留守兒童交一次生活費,或買一次生活、學習用品。從這天起,28個雙職工家庭、56名教師義不容辭地擔當起28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實行一對一幫扶。

愛具有感染力。自黑林小學牽手留守兒童儀式啟動后,又有一些教師陸續(xù)申請加入。如今,全鎮(zhèn)已有近90名教師、45個家庭自愿加入“代理家長”的行列,參加人數(shù)已超過全鎮(zhèn)教師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在新加入的教師家庭中,有單職工家庭、有兩地分居家庭,有些教師本身經濟條件并不好,但是,他們依然投身于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之中。正像一位教師所說:“雖然我們的家庭不算富裕,雖然我們條件也不好,但一年為貧困留守兒童分擔幾百元的費用我們還是可以做的,最重要的是,我們作為教師有條件為留守兒童檢查作業(yè)、談心聊天,這些是其他人所不能做到的。”45個愛心家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代理家長的職責,校園內外他們留下了一串串樸實而感人的故事。

黑林小學探索代理家長制實施兩年多以來,從最初的零散幾家,到初具規(guī)模的28家,現(xiàn)如今已發(fā)展到45個教師家庭。這是一個強大的愛的團體,他們中有校長,有學校中層領導,有普通教師。他們的家庭條件并不寬裕,但是他們都有著一顆火熱的心,面對山區(qū)大量留守兒童親情缺失的現(xiàn)狀,他們自愿形成“愛心之家”,實行一對一幫扶,當起了45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

二、主要做法

鏡頭一:“我也要牽手一名兒童”。學校發(fā)出牽手留守兒童的倡議,其初衷是雙職工家庭,一個家庭牽手一個貧困留守兒童。民辦教師轉正的孫傳樸老師,患有嚴重的風濕病(股骨頭壞死),聽到牽手留守兒童的消息,立刻找到學校領導說:“在我生病的時候,學校領導很關心我,現(xiàn)在病情好轉,我也要牽手一個,沒有別的,我可以免費給他們補習功課呀。”就這樣,孫老師牽手一個貧困兒童,補習功課,代交書本費,儼然成了真正的爺孫倆。

鏡頭二:留守兒童吃上了免費午餐。由于布局調整,許多孩子離家較遠,中午只是帶煎餅充饑,學校多方籌措資金建設留守兒童餐廳,讓留守兒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45個“代理家庭”積極開展給留守兒童繳納一個月生活費活動,一周至少陪孩子吃飯、談心一次。如今已有50余名貧困留守兒童吃上免費的午餐??粗羰貎和_心的笑臉,每個捐助者無比自豪,留守兒童在學校里也能享受到家庭般的溫暖。

鏡頭三:一段視頻成全一個家庭。“大樹小學熊景怡同學的媽媽回來了!”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全村無人不曉。鄰居紛紛趕來道喜,熊景怡幸福地依偎在媽媽的懷里,爺爺熊傳倉更是樂不可支。話還得從黑林大樹小學說起。早在五年前,景怡的媽媽就和爸爸離婚遠走他鄉(xiāng),一直杳無音信。爸爸成年在外打工,撇下了姐弟倆跟著爺爺生活。去年,大樹小學組織師生開展“感恩父母演講”,在主講人韓華善老師的感召下,該校六(1)班學生熊景怡登臺,這位女孩聲淚俱下的演講和跪下呼喚媽媽的場景,令臺下師生情流淚淌,深深感動了包括家長在內的千名觀眾。沒想到就是這段視頻通過網絡傳播,讓熊景怡遠在新疆打工的媽媽看到了,她內心深處的那份母愛情懷受到了極大震憾,回家。怎么回家?孩子不能沒有媽媽,媽媽不能舍棄孩子,最終她還是決意回家復婚。于是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了傳播鄉(xiāng)里的一段佳話。

鏡頭四:“孩子多了熱鬧”。黑林小學的愛心媽媽、愛心爸爸,他們很樸實,也很可愛。張一強一家牽手了兩個留守兒童,有人問他:人家都牽了一個,你怎么牽了兩個?他高興地說:“多牽一個好啊,一大家子在一起干啥事都熱鬧,對自己的孩子同樣是一次很好的榜樣教育”。樸實的話語,留給大家的是感動。是啊,當教師的,沒有多少錢,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奉獻一份愛心,讓留守兒童有家的溫暖足夠了。

鏡頭五:午間圖書室,讓留守兒童享受精神大餐。“留守兒童餐廳”解決了孩子們午間就餐難的問題,但午飯后離下午上課還有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對于學生來是一個巨大的浪費。針對這一情況,學校領導專門組織愛心爸爸、愛心媽媽輪流排班,每天中午為這些就餐留守兒童開放1個小時的圖書室,讓孩子們午餐后在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享受著一道道鮮美的精神大餐。此舉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一致歡迎。

鏡頭六:辦起留守兒童希望班。面對大部分暑假仍然留守的孩子,黑林小學的“代理家庭”成員們決定暑假在大樹小學和中心小學為留守兒童服務——開辦留守兒童希望班,讓留守兒童“親情有依、興趣有助、玩樂有所、安全有護”。“留守兒童希望班”開班以來始終堅持“兩不”原則:不收一分錢,不上文化課。“希望班”的開辦,彌補了孩子們心靈中缺失的那份親情,讓孩子們不再孤獨地期盼父母的歸來,讓天真爛漫的孩子微笑著面對每一天。黑林小學暑假“留守兒童希望班”活動受到了當?shù)馗扇旱膹V泛贊譽,為此,贛榆信息網、連云港新聞網、連云港市網上家長學校、中國教育新聞網、《關心下一代周報》、《江蘇教育報》先后給予多次宣傳報道。

鏡頭七:特殊的節(jié)日,特別的關愛。近年為了讓留守兒童歡度國慶、中秋佳節(jié),黑林鎮(zhèn)中心小學及早準備了月餅、蘋果,和全校留守兒童一起聯(lián)歡,共度中秋。牽手教師家庭分別與牽手的留守兒童坐在一起談生活、談學習,溫暖的氛圍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學校還安排留守兒童和家長視頻、通電話,讓留守兒童盡情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2023年9月28日下午,“情系中秋,溫暖童心”留守兒童專題聯(lián)歡會在大樹小學操場盔行,情到深處,學生、老師,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和很多來賓幾乎跟著表演者一起同時落淚……縣關工委主任張慶愛感慨萬分,連連說:“這就是素質教育,這就是有效的德育”。中秋節(jié)的晚上,尹世成等幾位老師還特意把留守兒童領到家中一起過節(jié),餐桌上祝福留守的孩子節(jié)日快樂。熊景怡同學含著眼淚說:“老師,這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中秋節(jié)!”

三、下一步打算

黑林小學“代理家庭”成員是一群樸實的山區(qū)教師,他們愛崗敬業(yè),富有愛心,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著留守兒童,讓留守兒童在一次次的活動中收獲著感動,收獲著幸福。他們堅信,只要大家攜起手來,共同去關愛留守兒童,就一定能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明媚的藍天。他們的做法對于探索留守兒童親情彌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今后,贛榆縣婦聯(lián)還將以黑林小學為試點,進一步將他們的經驗在全縣范圍內推廣,主要將努力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和孤兒檔案,有計劃地對他們資助幫扶。二是積極對上爭取資金,積極整合資源,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三是暢通與家長的聯(lián)系,做好家長、監(jiān)護人、代理家長等培訓工作,讓他們習得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九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5700字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

在本調研報告中,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這一社會問題,遵循“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以社會調查、文獻調查所取得的實證材料為依據(jù),根據(jù)黨和政府的現(xiàn)行政策與治國理念,進行剖析、論證與詮釋,以探索解決我國、我省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政策對策與社會對策。

第一部分,分析留守兒童問題的成因;第二部分,報告調研觀察到的留守兒童問題的若干表現(xiàn);第三部分,論證留守兒童問題的特點;第四部分,提出課題組對緩解留守兒童問題的一組建議。

本課題組在團省委的組織下進行了這一項調研工作,實地調查可以代表湖南省的情況,文獻調查佐證了這一社會調查。由于留守兒童問題的全局性,在提出建議時,則采取了全國性的視野。

第一部分 留守兒童問題的成因

“留守兒童” 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其中80%左右是農民工)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具體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并“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

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估計,目前全國15歲以下的留守兒童人數(shù)約有1000萬人左右,而且種種跡象表明,這個數(shù)字也大有逐年增加之勢。(《經濟參考報》,1月8日)另外網上多個材料中的數(shù)據(jù)估計萬之多。如果以農民工的規(guī)模概算,恐怕這兩個數(shù)字均屬于較保守的數(shù)字。

留守兒童的生存與教育狀況,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這一社會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部門、學者、輿論界與社會的高度關注。如何解決或緩解這一問題,首先應該了解產生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源。

留守兒童是農民工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兒童問題是農民工問題的一部分,或者說,留守兒童問題是農民工問題派生出來的一個問題。留守兒童問題的產生,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環(huán)節(jié)存在缺陷所導致的。

一、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根源:農民工問題

農民工是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他們?yōu)槭裁醋屪优羰??為什么當留守兒童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別無良策?根本原因是他們本身面臨種種生存的壓力。

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必先關注農民工問題。

(一)農民工的概念

李培林是這樣界定“農民工”的:“農民工指擁有農業(yè)戶口、被人雇去從事非農活動的農村人口?!?陸學藝主編:《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社會生活文獻出版社北京版,第307-308頁)李培林以這個定義,概算出中國共有2億農民工,其中占第二產業(yè)工人57.5%,占第三產業(yè)從業(yè)人員37%,是中國產業(yè)工人階層的主要組成部分。(第309頁)這個概念較寬,它包括了離農不離土,即在本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打工的農民。

我國政府是這樣定義的:“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中涌現(xiàn)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他們的戶籍仍在農村,主要從事非農產業(yè),有的在農閑時外出務工、亦工亦農,流動性強,有的長期在城市就業(yè),已成為產業(yè)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

(二)農民工的出現(xiàn)

1949年以后,伴隨著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以戶籍制____人口政策在50年代中期成型,政府強制性地控制著人口流動。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后,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發(fā)展,經濟結構、社會結構方面產生的所有制多元性、區(qū)域發(fā)展的差異性、第二產業(yè)及第三產業(yè)發(fā)展對勞動力的需求性、農村人口特別是農村原有勞動力的過剩性、城市化的加速性等一系列發(fā)展態(tài)勢,引起了20世紀80年代人口流動規(guī)模迅速擴大,1989年第一次出現(xiàn)了“民工潮”。

農村人口特別是農村原有勞動力的過剩性是一個前提性的因素。目前,我國耕地面積僅存18億多畝,按農村現(xiàn)有勞動生產力水平和生產規(guī)模進行推算,僅需1.5億勞動力,而現(xiàn)在農村約有勞動力4.98億,剩余農村勞動力近3.5億。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統(tǒng)計,離開戶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為1.2億,其中進入城鎮(zhèn)在二、三產業(yè)企業(yè)打工的農民工約為8000萬人。據(jù)農業(yè)部、勞動社會保障部等有關部門估計,離土離鄉(xiāng)的農民工約為9460萬。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用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眼光來解決中國的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問題,這就意味著在近期內還會有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要進入城市。

湖南是一個農業(yè)大省,截止底,農村人口為4320.02萬,占總人口的64.5%。湖南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始于70年代后期。據(jù)省勞動社會保障部門調查統(tǒng)計,全省農民工為525萬人,其中,省內城市務工的為18% ,省外務工的為82%;為736萬人,到達到829.1萬人,三年內增長63.3% ,年均增長21.1% ,我省成為全國勞務輸出大省之一。全省農民外出務工人數(shù)829.1萬人,創(chuàng)年收入497.46億元,占農民總收入的40.7%。因此,農民工對于農村經濟、農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農民外出務工經商改善了農民的生活質量,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進步。

(三)農民工的生存困境

分析農民工的經濟、社會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可以認為:農民工是不得不與其子女分離,是一種理性的選擇。

1、農民工經濟現(xiàn)狀

在東南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農民工對流入地經濟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外國資本是朝著“廉價勞動力”而來投資的,外資追求利潤,盡可能地壓低工資水平,加之中國勞動力過剩量大,就業(yè)競爭起到了壓低工資水平的作用。而私營的中資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則采用“低工資”模式操作。這樣,各類企業(yè)農民工工資普遍較低。改革開放之初的“打工妹”的工資水平,20余年后其女兒到同地同類企業(yè)打工,工資還是差不多。

在省內流動,甚至在本地區(qū)內流動,農民工收入同樣受到過剩勞動力背景的擠壓,工資水平不高。一般年收入水平在4000元~10000元之間。上海市農民工的月平均收入為600元。(鄭桂珍:《流入城市兒童狀況初探》,《南方人口》第1期)北京市有子女在農民工子弟學校就讀的農民工月收入為800元左右。(北京市教委政策法制處:《為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就學制定規(guī)范》,《北京教育》第6期)上海、北京是收入較高的城市,其他城市一般要低于這個水平。

陸學藝等說:農民工狀況雖說比農業(yè)勞動者好,但一直只能獲得低工資,在最近的10多年里,有很大部分農民工和雇工的工資一直處于400~500元的水平,沒有任何增加。(陸學藝主編:《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版,第181頁)

據(jù)山西省總工會調查,農民工的收入更低,“農民工主要從事礦山采掘、建筑建材等比較危險、艱苦的工種,但工資水平卻較低,約有8.6%的人月平均工資在300元以下,約24.3%的人月平均工資在300元至500元之間,均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

冬成為新聞熱點的“欠薪”問題,也是農民工經濟狀況雪上加霜的原因之一。經國務院有關部門調查,全國欠薪總額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即平均每個農民工被欠薪1000元以上。

據(jù)網上文章,農民工僅獲得其創(chuàng)造的新價值的1/3。1億農民工的總收入有估計為5000億元,占農村人口總收入的1/3左右。

農民工的低收入狀況,決定了一部分農民工無經濟能力把未成年子女帶到身邊,而是留置在家鄉(xiāng),以降低養(yǎng)育子女的成本。因為帶到城鎮(zhèn),必定會增加租房費用、生活費用與教育費用,至少這三項費用是超過半數(shù)的農民工經濟上難以負擔的。

2、農民工社會現(xiàn)狀

農民工的社會現(xiàn)狀的最大特點是其流動性。以流動的空間性分析:其流向主流是從農村向城鎮(zhèn);其區(qū)域以省內流動為主,跨省流動向東南傾斜,向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集中。流動人口主要集中在京津連流動人口圈、滬寧杭流動人口圈、廣深廈流動人口圈。這種空間遠距離的流動,且就業(yè)在城市、行業(yè)、單位間的不穩(wěn)定性即流動性,使部分農民工難以把小孩帶在身邊共同生活。

農民工的職業(yè)行為的基本特點是非農化,但主流職業(yè)行為多與城鎮(zhèn)主流職業(yè)相分離,基本上是城鎮(zhèn)原有勞動力所從事的職業(yè)的一種補充,甚至是流入地當?shù)貏趧恿λ辉敢飧傻拇只?、重活、臟活。具體職業(yè)類型主要是從事勞動強度較大的工業(yè)、建筑業(yè),以及層次較低的服務業(yè)、家庭雇傭等。農民工的職業(yè)具有低層性的特點,決定了其社會地位處于城市社會下層,或謂“邊緣化”狀態(tài)。這類職業(yè)有的是雇傭方提供的臨時的、簡陋的住處,如農民工較大的一個群體是建筑工,一般在工棚或在建建筑物內息宿,帶小孩就不能不自己租房他住。

農民工流入城市的數(shù)量不斷擴大,全國人口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但是,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壁壘的存在阻礙了農民工將自己的子女帶在身邊。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二元的城鄉(xiāng)戶籍制度,形成了一種“現(xiàn)實中的農民進了城,制度中的農民沒有進城”的尷尬局面。作為國家的行政管理重要手段的戶籍制度,在計劃經濟時期逐漸發(fā)展成為隔絕城鄉(xiāng),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最重要制度。這種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戶籍制度與就業(yè)、社會保障、教育、住房等制度的不公平的結合。雖然現(xiàn)在戶籍制度有所松動,但農業(yè)戶口的人在城市就業(yè)、社會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仍然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平等。例如,有的地方限制農民工子女上學,有些地方雖然允許農民工子女上學,但額外要加收一定費用,且費用很高。即使入了學,也必須回原籍地參加中考或高考,而各地教材的選用又大不相同,這就使得農民工子女面臨轉學后兩地教育內容不能銜接的困境。另外,住房、醫(yī)療等方面的原因,農民工不得不將子女留守在原籍地農村。由此,農村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作為農民工的一個副產品凸現(xiàn)出來。

這種城市二元的戶籍制度在一定時期內體現(xiàn)了它的合理性,一是緩解了農民工流入地城市的市政建設的壓力;二是避免了曾經在各國工業(yè)化進程中出現(xiàn)過的“貧民窟”這一社會問題;三是有效地降低了民政救助規(guī)模與社會保障壓力。但是,這是以犧牲農民工的權益,犧牲社會公平而實現(xiàn)的。

兩害相權取其輕,政府對農民工的政策,以及農民工把子女留置農村,均是一種理性的選擇。

3、農民工的生存問題

農民工相對于城市居民而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 居住、工作條件惡劣,閑暇時間少,精神生活匱乏

他們平時勞動時間長。并且很少享受法定休息時間。山西省總工會的一個調查,說明約有84%的農民工不能享受法定休息時間,約45%的人沒有休息日,連續(xù)超負荷勞動。

勞動作業(yè)環(huán)境設施簡陋,存在安全隱患。在一些建設項目施工現(xiàn)場,工地、宿舍昏暗擁擠,衛(wèi)生條件差,生產生活設施普遍比較簡陋,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部分個體老板和不法礦主只顧賺錢,不進行安全投入,不配備勞動安全防護用品。

(2) 處于城市邊緣狀態(tài),沒有融入城市居民之中

來自于生存和生活的壓力以及離鄉(xiāng)背井的孤獨,給許多農民工的心理蒙上了陰影。昌邑市檢察院曾會同當?shù)蒯t(yī)療衛(wèi)生部門對名年齡在歲至歲的農民工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他們中“感到寂寞孤獨”的占%,“提心吊膽,擔心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占%,“為感情問題整天感到困惑”的占%。面對巨大的精神壓力,相當一部分農民工采取消極的生活方式,有的將自己封閉起來,有的則借酒消愁甚至尋釁滋事。

(3) 處于非福利狀態(tài)

失業(yè)、醫(yī)療、養(yǎng)老等社會保障基本上把他們排除在外。

參加社會保險難度大。如山西省有40%的農民工未參加任何社會保險。用工單位普遍認為參保會增加用工成本,農民工則因為不能立即受益也不愿投保,他們寧愿省下錢帶回家。

廣東商學院社會學系謝澤憲主持的“珠江三角洲工傷研究項目小組”在佛山、中山、東莞、惠州、廣州、深圳個城市,對家醫(yī)院、家職業(yè)病防治醫(yī)院的位工傷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在遭遇工傷這種特殊困難關頭,%的工傷者表示得到過一些關心,%表示很少有人關心或者沒有人關心。對于“如果您得到了關心,他們是誰?”的提問,工傷者的回答是:朋友、老鄉(xiāng)78.4%,家人、親戚73.7%, 同事58.1%;老板23.9%,好心人20.6%,醫(yī)生護士16.2%;社保局2.1%,勞動局2.4%,社區(qū)0.5%。

(4) 處于收入高風險狀態(tài)

合同簽訂率低且不規(guī)范。山西省總工會調查的農民工中,有26%的農民工沒有與用工單位訂立勞動合同。在簽訂的勞動合同中,不規(guī)范的超過三分之一。

按月領工資難。山西省目前仍有部分用人單位沒有按《勞動法》規(guī)定的“按月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約27%的農民工不能按月領取工資。此外,15.69%的農民工每3個月領一次工資,9.82%的農民工半年或半年以上領一次工資。

農民工自身在上述生存條件下,從經濟開銷、人身安全、生活穩(wěn)定度等角度考慮,比較留在家鄉(xiāng)與帶在身邊兩者的差異,選擇把子女留置在家鄉(xiāng),托孩子的祖父母、伯叔父母或其他親友代養(yǎng)代管,是在理性的考慮下做出的合理的決定。

可以預測,在一定的時期,農民工收入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城鄉(xiāng)二元制戶籍壁壘 (實質是社會保障資格如住房、低保、失業(yè)保險等的藩籬)只能逐步拆除,一部分農民工帶子女進城需要居住、生活、管帶、上學等條件難以一一滿足;因此,留守兒童的存在是一個帶有必然性的社會現(xiàn)實。

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成因:三大因素

家庭、學校和社會是少年兒童社會化的三大機制。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xiàn)正是這三大機制的缺失所致。

(一) 家庭教育的缺陷

農村留守兒童主要是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經商而留守在農村原籍地,由單親或祖父母或其他親友代為撫養(yǎng)以及自我監(jiān)護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嚴格說來主要是留守的未成年人(包括學齡階段的失學、輟學少年兒童)。他們都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其身心發(fā)展處于一個需要倍加呵護和關愛的關鍵時期。

社會化理論認為,家庭是個體出生后接受社會化的第一個社會環(huán)境,家庭是一個最重要的初級群體,在這個群體中,家庭成員進行面對面直接的互動,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父母是這個群體中最重要的個體,孩子通過模仿和認同父母而試圖成為父母所期望的人。家庭功能理論認為,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的特點,也就是說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某種先入為主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實施者主要是父母,影響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是親子關系狀況。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兒童的順利社會化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撫慰感;正向的親子溝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見,內化父母的規(guī)則與期望,避免孩子產生不良行為。但是,在父母雙方都外出或其中一人外出的情況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從某種程度上就成為事實上的“孤兒”或“單親”孩子。父母外出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化機能單一化,致使留守少年兒童的社會化資源嚴重不足。

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岳陽華容縣萬庾鎮(zhèn)月形村有一位老人曾在一段時間內帶過7個留守兒童,大的讀高中,小的三、四歲,如此情況,監(jiān)護從何談起,監(jiān)護怎能到位。由于留守兒童正處于身心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遠離父母的他們既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又無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更難找到稱職的可以替代父母的監(jiān)護人,這使得他們對一些似是而非的社會現(xiàn)象很容易產生認識和價值上的偏離。在這兩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一些農村留守兒童精神空虛、行為失范。

篇十 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調研報告3500字

關工委、團市委、市教育局組成聯(lián)合調查組,先后深入通道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洪江區(qū)橫巖鄉(xiāng)中心小學作調查,同時搜集了其他縣(市、區(qū))的相關情況,我們從中看到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諸多問題和做好工作的艱巨性、長期性,也探討了一些作法。

一、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狀令人堪憂

二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留守兒童大多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這些老人中缺文化的比例較高,學習輔導使不上勁。而孩子又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響,不少的兒童把自己的人生發(fā)展方向也定為打工掙錢,學習缺乏熱情,厭學、曠課、逃學、拖欠作業(yè),學校成績差的多數(shù)是留守兒童。如地處隴城的通道三中,今年在校學生389人,其中留守兒童260人,高達67%。據(jù)學校統(tǒng)計,全校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約75人,其中留守兒童63人,占84%;另外,我們調查的菁蕪洲中學和臨口、下鄉(xiāng)中心小學,情況都相似。各校成績差的學生,留守兒童所占比例均在80%以上。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各地帶有普遍性、且事關下一代健康成長的社會問題,它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將繼續(xù)存在并日益凸顯。因此,我們不能消極回避,只能主動應對,大膽創(chuàng)新,卓有成效地解決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

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對策

樣以開拓創(chuàng)新的思路和切實可行的措施,有效地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諸多問題?通過由點到面的調查,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較,我們認為,各縣(市、區(qū))比較重視搞好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從實際出發(fā),注重針對性,對不同年齡、存在不同問題分別采取了一些與之相適應的做法。根據(jù)通道及其他縣(市)前段的做法,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創(chuàng)辦“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搖籃——幼兒園。

溆浦從2003年起,利用農村學校布局調整后的閑置校產和小學現(xiàn)有教師,解決辦園條件,全面啟動農村幼兒園創(chuàng)建工作,吸納更多的農村幼兒特別是留守幼兒,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既盤活了教育資源,又服務

了學生、家長和社會。溆浦的作法,在2023年的全省學前教育工作會議上得到了充分肯定和推介。目前,該縣農村幼兒園已發(fā)展到72所,在園幼兒12864人,占農村同齡幼兒總數(shù)54.99%

2、擴大農村寄宿制學校規(guī)模,重點吸納“留守兒童”住校寄宿。

3、招募“家長助理”,讓留守兒童感受家的溫暖。

4、部門聯(lián)動,社會力量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帶教活動,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合力。

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解決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難,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參與。通道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以

三、幾點建議

1、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領導。

農村留守兒童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已引起社會的關注。在我市許多地方,一些縣(市、區(qū))基層部門(單位)和社會力量積極行動,伸出援手,真情關愛留守兒童,為他們辦實事解難題。但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這些關愛行動還是比較零散,整體力度較弱,教育管理仍然滯后,與中央、省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要求相比,差距較大。作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領導是關鍵。市、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整體推進的力度。

一是建立強有力的領導機制。市、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各級黨委、政府要抓緊落實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湘辦發(fā)[2023]15號文件精神,把作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擺上黨委、政府議事日程,盡快建立以各級黨委、政府牽頭,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聯(lián)席會議制度,并設立專門工作班子,由黨委、政府明確分管領導任聯(lián)席會議召集人,相關組織、宣傳、教育、農辦、公安、財政、民政、衛(wèi)生、勞動和社會保障、司法、團委、婦聯(lián)、關工委等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聯(lián)席會議成員,黨委、政府相關副秘書長或辦公室相關副主任為專門工作班子日常工作協(xié)調人。聯(lián)席會議根據(jù)工作需要召開會議,及時研究解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各成員單位按照會議要求認真作好各項工作。

二是建立明確的責任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根據(jù)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湘辦發(fā)[2023]15號文件精神和有關要求,確定相關職能部門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具體職責、任務和目標。如教育部門要將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納入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作好農村留守兒童的入校入園入托工作,將其中的貧困生納入“兩免一補”范疇,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要在農村中小學建立留守兒童檔案,配備專門教師負責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咨詢,認真落實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管理教育及寄宿優(yōu)先等各項制度。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明確分管領導,安排專人負責,落實責任目標,在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加強協(xié)作,提高效能,形成推進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強大合力。

三是建立督查評估和激勵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列為考核基層黨政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制定相應的考核指標、評估辦法和獎懲問責制度,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總結推廣先進經驗,表彰成績突出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

2、立足市情,明確和落實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具體對策、措施

新形勢下,我市一些市直縣(市、區(qū))直部門(單位)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采取了一些對策措施。如開辦幼兒園,吸納更多的留守兒童入園接受學前教育;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優(yōu)先滿足留守兒童住校寄宿;招募“家長助理”,為留守兒童彌補親情,增添家的溫暖;部門聯(lián)動,社會力量參與,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等。實踐表明,這些措施對策符合市情,對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產生了積極作用。另外,還有外地市、縣在中小學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對留守兒童加強心理疏導及發(fā)揮城鄉(xiāng)社區(qū)服務功能,建立校外活動陣地,克服假期留守兒童教育空檔現(xiàn)象等措施也行之有效。我們建議市委、市政府將這些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納入政府行為,通過印發(fā)文件、召開座談會或現(xiàn)場經驗交流等形式進一步加以肯定。同時,就相關對策措施訂出實施規(guī)劃,限期完成工作目標,使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真正成為黨委、政府統(tǒng)攬協(xié)調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3、進一步改善條件,為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適當加大財力投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作好教育管理工作,離不開相應的財力支持。各級黨委、政府要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水平。當前,要大力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住宿條件,積極支持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擴大留守兒童寄宿規(guī)模。據(jù)市教育部門初步規(guī)劃,全市需建農村寄宿制學校364所,現(xiàn)已建成211所,計劃今年再建53所,

明年、后年各建50所。從通道5個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實施的結果看,平均每個鄉(xiāng)鎮(zhèn)32萬余元。如按通道的投入概算今后三年內,全市每年支持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需增加投入1600萬元;另外,要對農村留守兒童“陽光驛站”建設資金和職能部門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所需工作經費給予支持;還有中小學心理健康咨詢專職教師培訓需要提供必要的經費等。這些需要增加的投入,主要靠公共財政解決。我們建議省、市、縣(市、區(qū))按一定比例分級籌措。其次,可通過社會化運作,進一步發(fā)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基金”,做大可用財力。再次,鼓勵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出資直接參與扶貧助學,興辦留守兒童托幼服務機構、校外活動陣地等,減輕公共財政負擔。

二是適當增加人員編制。今后,隨著農村寄宿制學校規(guī)模擴大,幼兒園創(chuàng)建工作全面啟動,入校入園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大量增加,幼兒園保育員人手不夠;中小學需要新配心理輔導老師,其中寄宿制學校還需新配生活輔導教師、增加食堂餐飲服務人員等。因此,請求市里在教育系統(tǒng)內部挖掘人員潛力的基礎上,對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和寄宿制學校按在校在園師生比例核編,適當增加相關崗位人員編制,確保作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

4、要下大氣力優(yōu)化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環(huán)境

古時“孟母三遷”,說明良好環(huán)境對子女成長的重要。新形勢下,各級黨委、政府要協(xié)調相關部門,下大氣力優(yōu)化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環(huán)境。報刊、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等大眾媒體要大力宣傳關愛留守兒童的重要性,報道各地關愛留守兒童的好經驗,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輿論環(huán)境;公安、司法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法律保護力度,建立以家庭監(jiān)護為主,社區(qū)、學?;蚱渌O(jiān)護人監(jiān)護為輔,國家執(zhí)法機關法律保障的監(jiān)護機制,提供法律援助,加強安全保護,及時辦理損害農村留守兒童合法權益的案件,嚴厲打擊侵害他們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為農村留守兒童構建穩(wěn)定、安全的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公安、文化等部門要經常對文化市場進行執(zhí)法檢查,定期對中小學校園周邊環(huán)境進行綜合整治,凈化文化市場,形成健康和諧的校園周邊環(huán)境;文化部門還要加強公益性上網場所建設管理,在留守兒童集中的農村社區(qū),利用文化館(站)、圖書館等場所開辟未成年人公益上網場所,建立綠色專區(qū),滿足未成人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上網需求,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

篇十一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報告3450字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xiāng)進城打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jiān)護或寄養(yǎng)他人,于是在我國廣大農村中出現(xiàn)一個新的群體--留守兒童。有資料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規(guī)模已達2290萬人,而且這個數(shù)字還將在未來幾年成較大規(guī)模的上升趨勢。因此,留守兒童問題雖然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留守兒童問題仍然是當今社會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筆者在儀征市馬集鎮(zhèn)方營村進行了走訪和調查,并對留守兒童問題談一些初淺的看法。

一、基本情況

方營村位于馬集鎮(zhèn)北首,共有20個村民小組。常住戶540戶,現(xiàn)有人口1950人。土地面積2684畝,其中花園800畝。現(xiàn)有機械加工、玩具、生態(tài)園等企業(yè)8家。三業(yè)總產值2500萬元,人均純收入9611元。我村大部分群眾迫于生計擠進了打工隊伍中去,成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jiān)護或寄養(yǎng)他人。據(jù)調查,全村有留守兒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學生中就有18位留守兒童,占學生總數(shù)的41.9%,老人監(jiān)護的有35人,占81.4%,寄養(yǎng)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1、留守兒童成績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學生成績較差,4%的小學生成績很差;留守兒童中有1%的人上學經常遲到,有時遲到的高達27%,11%的留守兒童有過逃學的經歷。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部分農民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yè)有成的機率不大,對孩子的學習總體期望值較低。二是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介入過少。作為一個特殊的監(jiān)護群體,這些老人普遍年齡大,身體差,文盲比例較高,不但在學習上無法給留守兒童切實有效的幫助和輔導,而且由于隔代監(jiān)護,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加之他們還要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基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學習。

2、留守兒童心理出現(xiàn)偏差。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留守兒童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呵護和照顧。由于親情缺失,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愿意接觸或接觸太少,導致一些留守兒童表現(xiàn)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有的留守兒童情緒消極,有的出現(xiàn)逆反心理、怨恨情緒。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后,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據(jù)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想念父母的占85%,有38%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半年回來1次,30%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1次,8%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55%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lián)系。有的留守兒童從小父母就長期在外打工,一年難得回一次,性格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孤獨、自卑、冷漠、少語,很少或不愿與教師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和玩耍,只與個別人來往。這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心理出現(xiàn)了偏差。據(jù)調查此類心理現(xiàn)象的兒童占留守兒童的14.3%。

3、留守兒童生活普遍較差。由于我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大部分未掌握專長和技術,外出打工大部分從事的是勞動密集性工種,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資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維持家人和兒女的生活。兒童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由于家庭經濟收入少,父母又長期在外,難以顧及到兒童的生活情況,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營養(yǎng)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極大損害。據(jù)調查顯示,80%的留守兒童生活較差,20%的留守兒童生活一般。

4、留守兒童道德行為較差。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jiān)護人之間關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錯,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都采取認可態(tài)度,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不少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常有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為,有的迷戀桌球室、網吧和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成人混在一起。

5、留守兒童安全難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兒童中,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對兒童的安全監(jiān)管,加之部分監(jiān)護人和代養(yǎng)人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不夠、意識不強、監(jiān)護不力,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特別是在雙休、寒暑假期間,脫離了學校管理回到家中,臨時監(jiān)護人和代養(yǎng)人的管理難以到位,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出現(xiàn)安全事故。我村前幾年一男孩在河邊玩耍時不慎掉入水渠中,溺水身亡。

三、留守兒童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措施不力。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適應新時期學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難度真大,有時半年甚至一年難見留守兒童父母一面,很難反映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xiàn)和存在的問題,難以實現(xiàn)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外出打工人員對孩子的教育過于依賴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由于學生多,教學任務重,教師沒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三是學校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難在學習上、生活上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并針對性給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教育環(huán)境。

2、家庭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意識淡薄。父母是兒童成長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的終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行為、心理健康、道德觀念與智力發(fā)展將起著決定的因素。但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尤為淡薄。一是父母與留守子女溝通少,缺乏親情上的交流,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放任自流,順其自然發(fā)展。二是監(jiān)護人和代養(yǎng)人大多數(shù)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識模糊,大多偏于溺愛,以生活照顧為主,且知識、能力上難以承擔對孩子的道德培養(yǎng)和學習輔導的任務。三是父母對留守兒童只是給予物質上的滿足,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對留守兒童精神上的鼓勵、鞭策與開導。四是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方法不對,父母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直接取決于學校和老師,事實上成為孩子學習、身心發(fā)展的旁觀者。

3、社會對留守兒童的教育關注不夠。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現(xiàn)象嚴重,對缺乏父母關愛,并在成長中留守兒童的思想上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農村社會教育薄弱,教育資源缺乏,教育觀念陳舊,不能有效地彌補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娛樂場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聯(lián)網、電視、書刊等文化傳播媒體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蝕內容屢禁不止,對缺乏父母關愛、親情關愛的留守兒童具有腐蝕性和誘惑力。

四、對策及建議

1、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兒童的管理措施。各級政府和學校都要積極探索對留守兒童管理措施的新途徑和新辦法。嚴格責任追究,校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班主任為直接責任人,切實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兒童的責任。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教學、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對留守兒童采取寄宿制管理。加強留守兒童在雙休和寒暑假期間的安全教育,解決留守兒童無人照看,學習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從而解除進城務工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2、加大投入,改善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環(huán)境。近年來,外出打工人員不斷增多,各級政府都在大力發(fā)展外向型經濟、民營經濟和勞務經濟,可見勞務經濟在社會進步、社會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級政府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投入要下大力氣,出臺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員子女受教育的優(yōu)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響和限制家民工子女就近入學的條條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費,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與城市兒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喚起他們的自信,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3、創(chuàng)新機制,實現(xiàn)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有機統(tǒng)一。對于留守兒童,以家庭為主體,加強學校、社會的正面教育和引導,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學校和社會聯(lián)動的運作機制。家庭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責任,給予必要的家庭關愛和親情關懷,家長要與學校和老師經常保持聯(lián)系,隨時了解子女的學習和生長情況,并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引導教育。學校要肩負起教育好留守兒童的責任,并有針對性的開展有利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動,大力開發(fā)他們的潛力,激活他們的斗志,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對留守兒童關愛的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保證他們與健全家庭一樣健康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的現(xiàn)在,在某種程度上關系到我國未來人口和勞動力素質,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的協(xié)調發(fā)展,也關系到城鄉(xiāng)社會穩(wěn)定,因此值得全社會高度關注。

篇十二 2023最新的市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報告3750字

伴隨著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批農民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為家庭帶來收入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并將長期存在的特殊弱勢群體---“留守兒童”。他們遠離父母,承擔了本不該這個年齡承擔的諸多壓力和問題。為從根本上了解留守兒童目前生活、學習、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經發(fā)放問卷調查表、實地走訪和座談等方式對我市留守兒童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梅河口市留守兒童總人數(shù)為4352人,其中農村留守兒童人數(shù)為2760人,占總數(shù)的63.4%,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以隔代監(jiān)護為主,少數(shù)人寄養(yǎng)在親屬和朋友家中。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失去父母庇護和正常的家庭教育與溝通,孩子學習成績較差,親情缺失,成長過程處于長期放縱狀態(tài),性格得不到良好的規(guī)范,心理得不到正確的疏導,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思想道德得不到及時的培養(yǎng),加之教育管理不到位,社會關愛不足等因素,致使留守兒童不同程度存在著“感情失落、生活失管、學業(yè)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防、健康失保、行為失控”等困難和問題。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1.社會體制不完善是導致留守兒童問題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由于土地少、機械化作業(yè)以及部分農村經濟發(fā)展相對滯后等因素,使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從固守的土地中解放出來,為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得不選擇進城務工,并形成家庭化流動趨勢。在不能輕易放棄城市工作機會的同時,又因住房、戶籍、就學、升學以及高額學費等因素不能將孩子帶在身邊,致使“帶不出”與“回不來”的雙重矛盾突顯。

2.家庭教育意識淡薄是導致留守兒童問題出現(xiàn)的直接原因。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我市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雖然經濟不富裕,但也不至于到了只能通過進城務工的方式才能生存的地步,他們大多是可以在本鄉(xiāng)本土通過辛勤勞動來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的,但他們教育意識淡薄,抱著快速改善家庭生活現(xiàn)狀的求富心態(tài),不惜拋家棄子,背井離鄉(xiāng),疲于賺錢。在經濟方面小有收獲的同時,他們放棄的是對孩子的監(jiān)護,失去的是家庭的親情、對子女的關愛、溝通和教育,造成的是孩子在成長初期就已感情失落、心理失衡、行為失控等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xiàn)。

3.農村教育相對落后是導致留守兒童問題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經調查,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相對落后,一些優(yōu)秀教師選擇進入條件相對好的學校教學或應聘到外地城市生活,使得農村學校在師資配置方面明顯不足,老師素質參差不齊,致使部分農村學校仍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理念,將有限的師資還是放在了追求升學率上,升學必考科目是他們研究的主要方向,成績相對好的學生是他們關注的主要對象,而道德、情感、心理、安全、法制等方面卻疏于管理,流于形式,留守兒童在得不到家庭情感交流和教育的同時,又一次失去了學校對他們思想行為梳理和引導的機會。

4.監(jiān)護責任不到位是導致留守兒童問題出現(xiàn)不可忽視的原因。調查中很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留守兒童多數(shù)由他們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來撫養(yǎng),少數(shù)寄養(yǎng)在親屬甚至朋友家中。由于體弱多病、年齡差距大、文化素質偏低、思想觀念陳舊等諸多因素影響,在與孩子溝通方面存在很大困難,重養(yǎng)輕教,基本都是限于照顧孩子的吃穿和冷暖,而對于孩子所想、所需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沒想到要關心,出現(xiàn)了問題往往有的是包庇、慫恿,有的是打罵、體罰,造成孩子本應得到溫暖、關愛的童年變?yōu)樵缡斓某赡辍?/p>

三、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開展情況

關心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已引起各級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重視。針對留守兒童自身特點和存在問題,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市委市政府實施的民生工程使留守兒童普受惠、受實惠,如配新校車、開展兒童計劃免疫、醫(yī)保實行覆蓋、寄宿食堂衛(wèi)生監(jiān)管,以及市委組成志愿服務隊伍,兒童社工隊伍,結對幫扶等。市婦聯(lián)為確保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設定專人具體負責留守兒童的組織、協(xié)調工作;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調查”的專題調研,建立健全了留守兒童專項檔案;加強了陣地建設,在全市303個行政村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并利用“三八”維權周、“六一”兒童節(jié)等有利契機,開展法律法規(guī)知識宣傳,為兒童提供心理輔導;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在山城鎮(zhèn)大灣村和大安村建立了兩所留守兒童學校,配備了乒乓球桌、電腦,手風琴、學習機等促進兒童成長的設施,選拔責任心強、熱愛留守兒童事業(yè)的人員作為輔導員,定期開展活動;組建自愿者隊伍,組織有愛心的黨員、教師、離退休老同志等擔任志愿者,以“愛心、自愿、就近”為原則,開展了“春蕾女童”捐資助學、“送溫暖”、“手拉手,心貼心”等一系列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在電視、報紙發(fā)出愛心倡議,號召更多愛心人士加入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鄉(xiāng)鎮(zhèn)政府和教育部門針對留守兒童親情關系疏遠,家庭教育缺位的實際情況,成立了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農村德育工作網絡站,建立了教職員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開展家庭大走訪、“大手拉小手”、親情對接等活動,通過學習輔導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定期舉辦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教育輔導,有針對性地為留守兒童家長或監(jiān)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積極開展家教宣傳活動、家教講座等,著實提高監(jiān)護人教育輔導兒童的能力。民政部門針對貧困留守兒童家庭給予適當生活補貼及開展了節(jié)假日慰問活動。衛(wèi)生和計生部門組建了志愿者醫(yī)療服務隊,經常深入社區(qū)、村屯,為留守兒童免費進行體檢。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關愛之手,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學習上給予支持的同時,還經常保持與孩子的溝通和聯(lián)系,隨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tài)并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四、對策和建議

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事關青少年健康成長、家庭平安幸福、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一件大事。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目前生存、發(fā)展狀況,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1.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合力。以政府為主導,采取有效措施,整合社會資源,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構建好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一是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與新農村建設、扶貧工作以及各部門的日常實際工作相結合并納入全年工作考核目標,為留守兒童切實解決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難題,不斷提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水平和成效。二是由宣傳部、教育局、婦聯(lián)、團委組織牽頭,通過媒體及印發(fā)關愛農村孩子倡議書等形式,大力營造宣傳氛圍,開展“留守兒童社會共育工程”,鼓勵社會力量創(chuàng)辦留守兒童學校,使社會各界都來關心教育留守兒童。設立“留守兒童幫扶基金”,專門用于對成績突出和生活有困難的留守兒童進行獎勵和慰問。三是要因地制宜,適時調整學校布局,積極探索新的辦學模式,在農村青少年集中的地方有計劃地開展“留守兒童寄宿制工程”

或者開辦專門的留守兒童宿舍,配備專門的生活(學習)教師,充分利用學校的教育主陣地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讓農村留守孩子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照顧與關愛。四是政府、教育、編制部門要加強農村中小學編制管理,建立教師隊伍補充制度以及優(yōu)秀教師工作交流制度,逐步解決農村教師隊伍老化、師資短缺及部分人員素質偏低的問題。五是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門要在政府的統(tǒng)籌協(xié)調下,狠抓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整治,徹底根治精神污染對孩子的毒化;開展送書下鄉(xiāng)活動,用先進的文化占領農村陣地,為農村孩子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

2.健全留守兒童成長發(fā)展機制。一是家長聯(lián)系機制。農村黨支部和學校要切實擔負起與外出家長的聯(lián)系工作,有條件的村部或學校要開設親情免費專用電話,條件較差的也要借助書信等形式讓孩子跟家長保持聯(lián)系;通過下發(fā)《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向家長匯報學校工作和孩子學習狀況,并把家長務工情況告訴學生,讓家長在外務工放心,學生在校學習安心;每學期要定期召開留守學生及其監(jiān)護人座談會,通報學生在校學習情況,了解留守學生回家后的思想狀況和行為習慣,有的放矢地加強教育。二是監(jiān)護人培訓機制。充分利用鄉(xiāng)鎮(zhèn)學校、村小學、村部中設立的家長學校等陣地,通過舉行培訓班、召開座談會、家訪等途徑,加強對孩子監(jiān)護人的教育和培訓,使之轉變思想觀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監(jiān)護的水平。此外做好代理家長、義務聯(lián)絡員的招募工作,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管,以彌補家長教育空白以及糾正監(jiān)護人的不正當教育。三是心理疏導機制。針對部分留守兒童存在心理障礙問題,組建志愿者隊伍,開展心理咨詢和矯正活動;開設心理教育課,聘請專業(yè)教師為他們授課,讓這些孩子的煩惱有方傾訴,有的放矢,幫他們打開心結,解除心魔,克服自身弱點,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陽光生活。

3.引導留守兒童父母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一是政府盡快出臺扶持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積極實施 “回歸工程”。二是大力發(fā)展產業(yè)經濟,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崗位,由人力資源部門牽頭,通過摸底調查等方式對企業(yè)用工、工資待遇、項目信息、致富門路等備受農民工關注的問題進行疏理,并將疏理結果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各鄉(xiāng)鎮(zhèn)(街)發(fā)送到外出人員手中,鼓勵農民返鄉(xiāng)擇業(yè)。三是積極引導,改變父母外出方式,盡量避免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由一方陪伴在孩子身邊,對孩子給予親情照顧,給孩子創(chuàng)造快樂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

篇十三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況的調研報告與思考1600字

為準確掌握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況,連云港市灌南縣婦聯(lián)歷時兩個多月時間,深入新安鎮(zhèn)、新集鎮(zhèn)、三口鎮(zhèn)、李集鎮(zhèn)農村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發(fā)放調查問卷250余份,訪談留守兒童家庭100余份。

一、基本現(xiàn)狀

調查顯示,我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情況較之過去有轉變,具體體現(xiàn)在:

1、家教觀念深入人心。96%的受訪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很重要,75%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健康狀況非常關心,62%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獲得大專以上的文化,55%的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品格修養(yǎng),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2、家教行為趨于理性。80%的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選擇給孩子講道理。與孩子的意見不一致時,75%的家長會選擇討論溝通,而不是一味地強制孩子服從。81%的家長熱衷于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有過廣播電視、報刊閱讀、親友探討等學習經歷。

3、親子關系逐步改善。在被調查的家庭中,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的占96%,雖然長年在外,但70%的父母能夠保證每周至少一次跟孩子聯(lián)系,56%的留守兒童愿意向父母傾訴煩惱和困惑,52%的孩子理解、支持父母外出務工。

4、學教困難有所緩解。62%的受訪留守兒童很喜歡上學,65%的孩子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滿意,僅15%的孩子覺得父母外出務工 對學習有不好的影響。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的生活、學習管教也較以前有了大的改觀,73%的留守家庭會督促孩子的學習。

二、存在的問題

1、家長培訓渠道不暢。調查顯示,農村家長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親占76.6%,母親占65.8%。他們的家庭教育經驗有40%是來自長輩的經驗,35%是自己從小的體驗。因此,他們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積極性非常高,90%的家長有培訓的需求,但只有13%的家長有過相關的學習機會。

2、留守兒童學習壓力大。跟孩子的家庭話題,60%的家長選擇了學習和健康,過于集中的關注給留守兒童的學習帶來壓力。數(shù)據(jù)顯示,70%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成績“優(yōu)秀”或者“良好”,但是43%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滿意,另有26.6%的學生認為“自己成績未達到父母的期望”,家長和孩子對成績的認可度有較大差距,體現(xiàn)了孩子們在學習方面的不自信。

3、情感缺失現(xiàn)象依然存在。調查中,44%的父母因“太忙,沒時間,顧不上”等原因只能跟孩子保持電話溝通。但留守兒童對這種溝通并不滿意,63%的留守兒童希望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59%的孩子希望父母至少每天聯(lián)系一次,48%的孩子承認父母不在,缺乏保護,膽小怕事。

三、建議與對策

留守流動兒童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牽涉面較廣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我們建議如下:

1、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責任。建議各級黨委政府著眼未來,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一是整合教育、民政、勞動等政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相互協(xié)作,整章建制,做到依規(guī)辦事。二是充分發(fā)揮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社會群眾團體的作用,支持他們依據(jù)章程開展關愛活動和志愿服務,做到有人管事。三是適當傾斜技能培訓、貧困助學、社會救助等資金安排,把普及家庭教育工作經費納入公共財政,做到有錢做事。

2、家庭要成為關愛留守兒童的“第一陣地”。各級婦聯(lián)要繼續(xù)深化以家庭為載體的各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開展“送家教進農村、進社區(qū)”活動,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引導家長和監(jiān)護人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當好孩子的“啟蒙老師”,關注孩子的心智成長。

3、學校要成為留守兒童的“家外家”。推廣和完善寄宿制學校建設,解決當前留守兒童“家里管不好,學校不好管”的難題;開設學生心理疏導課程,幫助留守兒童化解心理問題;鼓勵教師對留守兒童傾注更多的關心關愛,鼓勵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以友情彌補親情。

4、社會要肩負起留守兒童的“監(jiān)管職責”。充分發(fā)揮社會力量,組織動員巾幗志愿者、婦女干部、退休干部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讓留守兒童享受到愛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愛;鼓勵社會力量創(chuàng)辦“留守兒童托管”機構,讓孩子放學放假有地方玩、有人管;推行“假期培養(yǎng)”模式,讓留守兒童在假期擁有“知識充電站”和“快樂加油站”,實現(xiàn)“離校不離教”。

篇十四 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發(fā)展情況的調研報告4950字

近年來,隨著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謀求發(fā)展。在這些進城務工人員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經濟、教育、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他們將子女留在農村,從而形成了一個較為龐大的群體--農村留守兒童。兒童時期是人身體發(fā)育、性格養(yǎng)成、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不穩(wěn)定,缺乏父母的關愛,部分留守兒童成長發(fā)展受到一定影響,出現(xiàn)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為較為全面地了解全市農村留守兒童成長和發(fā)展現(xiàn)狀,我們利用開展大調研的實際,對高密市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發(fā)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形成了此份報告。

一、調研基本情況說明

為便于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梳理,此次調研中,我們將留守兒童定義為父母雙方或一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農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的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為確保調研數(shù)據(jù)和相關分析的準確定,調研過程中,我們隨機選取了高密市不同鎮(zhèn)街的200名留守兒童(男孩109名,女孩91名),并通過調查問卷、座談了解、家庭走訪多種方式,深入了解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從社會、家庭、個人等層面探究出現(xiàn)此類問題的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二、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發(fā)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研過程中,我們重點摸清了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情況、打工地域、回家頻率,留守兒童撫養(yǎng)、安全保護、學習教育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數(shù)據(jù),并進行了深入客觀的分析,通過分析,我們感到,全市農村留守兒童在成長和發(fā)展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一)親情缺失的問題。在作為調查樣本的200名留守兒童中,超過半數(shù)的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不能和父母同時生活在一起。37%留守兒童的父母同時在外打工,51%的父親單獨在外打工,25%的父母連續(xù)外出打工時間在2年以上。15%的留守兒童父母并不是在濰坊本地打工,部分離開濰坊市,前往濟南、青島、煙臺等地,有的甚至在外省打工,由于離家較遠,回家不方便,進一步加劇了親情缺失的問題。調查中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父母(父親)每月回家一次或幾次的占40.8%,幾個月回家一次的15.9%,還有8%左右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家1-2次,農忙時一次,過年時一次,與孩子在一起時間較長的集中的春節(jié)期間,因此,打電話成為留守兒童與在外父母聯(lián)系的主要方式。父母同時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中,57%的母親基本每天都會打電話詢問,其他的有的一周通一次電話,有的一月一次,但也有極少數(shù)父母與孩子聯(lián)系比較少,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系維系松散。因長期在外,無法親自照顧孩子,父母只好將留守兒童托付給他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屬照顧。我們發(fā)現(xiàn),調查的200個孩子中,有98人和他們的(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有16人和關系較近的親戚在一起生活,有的白天在自己家,只有晚上和吃飯時去(外)祖父母家。雖然留守兒童的(外)祖父母、親屬等能夠盡心照顧他們的生活,但絕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仍愿意與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有什么問題也希望能夠第一時間講給自己的父母,出現(xiàn)什么困難希望父母能在身邊。

(二)學業(yè)缺教的問題。調查中發(fā)現(xiàn),27%左右的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在班級中處于中下游水平,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不足20%,還有一少部分成績較差,經常墊底。在問卷和座談中發(fā)現(xiàn),“學習無用論”在極少部分留守兒童身上有所抬頭,他們的學習目的并不明確,學習興趣不高,特別是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大學畢業(yè)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時,片面的認為學習讀書沒什么用處,不如向父母在外邊掙錢那樣實惠,加之學習成績較差,發(fā)生厭惡學習的情況,做作業(yè)以抄襲為主,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常與其他同學打鬧,是老師比較頭疼的“刺頭”。分析出現(xiàn)這樣問題的原因,一方面,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缺乏必要的學業(yè)輔導、學業(yè)監(jiān)督和興趣引導;同時,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久而久之,學習成績相較其他同學已產生差距,成績不斷下降;即使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親或母親由于承擔了全部的家務和田間勞作,也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另一方面,從調查結果來看,如果學習上有了問題,只有8%的孩子會向家人(臨時監(jiān)護人)求助,這在求助對象中的比例是最低的,我們在分析中感到,這往往由于臨時監(jiān)護人,特別是(外)祖父母文化水平低,看不懂孩子的作業(yè),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或沒有這個意識,重視生活照顧,輕視學習上的督導,致使留守兒童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導,甚至由于“隔代親”的原因,不少(外)祖父母對孩子一味的溺愛和袒護,即使孩子在學校出現(xiàn)問題,也是放任自流,疏于管教。

(三)安全缺護的問題。從調查問卷的情況來看,大約有14%左右的留守兒童在個人感冒、身體不適時并沒有選擇看醫(yī)生或者買藥,說明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還不強。一方面,留守兒童與臨時監(jiān)護人之間的關系遠不如與父母親密、隨意,一般的身體不適,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告訴監(jiān)護人,以至增加他們的麻煩和負擔;另一方面,監(jiān)護人對孩子的關注,往往也不及父母持續(xù)、細致,存在著疏忽大意。我們認為,這是留守兒童特別需要關注的地方。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有74%以上的臨時監(jiān)護人經常關注并采取措施預防留守兒童意外傷害發(fā)生,但也有28%的人只是在暑假、寒假等兒童意外傷害高發(fā)期會注意,還有8%明確表示自己本身很忙,對孩子有些顧不過來,很少注意孩子是不是會發(fā)生意外傷害。一些年齡較大的留守兒童離開了學校,特別是寒假、暑假或“五一”、“十一”等假期,脫離了正規(guī)組織的管理,往往處于無人監(jiān)管,自行其事的狀態(tài),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特別是暑假期間,留守兒童往往因天氣較熱,與其他孩子結伴去水庫、池塘游泳,溺水事故時有發(fā)生。部分留守兒童由于家庭原因,要做一些力所能及農活,承擔部分家務。如高密市李家營中學的陳小貝同學,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家中的一切家務、農活等都得由她承擔,雖然造就了她堅強和性格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但其在干農活、做家務時的安全隱患仍不容忽視。

(四)心理性格的問題。調查中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的臨時監(jiān)護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兒童長期缺少親情和家庭教育,養(yǎng)成任性、放縱、隨意的性格。少年兒童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與此相關的也帶來了一些煩惱與沖突。他們沒有傾訴的渠道,監(jiān)護人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使得留守兒童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在從嬰幼兒期到兒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過程中,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構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靈孤獨、情感淡漠,親子關系發(fā)生了消極變化,這對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將產生諸多不利影響。調查中,有46%的留守兒童經常感到孤獨。另外,在缺乏父母關愛和正常家庭氛圍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缺乏主動性,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表現(xiàn)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安全的憂慮,從更深層次來看,反映了留守兒童內心的壓力。

三、問題形成原因分析

(一)從社會整體發(fā)展來看,農村勞動力大規(guī)模流動與城鄉(xiāng)壁壘存在矛盾。隨著經濟社會持續(xù)發(fā)展,更多的農村人口涌向城市,農村流動人口的數(shù)量不斷擴大,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日益明顯。但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使進城工作的農民工無法長期將子女帶在身邊給予照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城鄉(xiāng)隔離的戶籍制度以及與這種戶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費或低收費入學、必須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壘,使進城務工農民只得將孩子留在農村。另一方面,由于經濟收入較低,很大一部分進城務工農民無力承擔因子女在城市求學所產生的一系列費用,直接推動了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產生。

(二)從家庭認識來看,在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舍失衡。為了改善家庭生活,提高經濟收入,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土地,到城市里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持。但在外出務工與子女就學、教育之間產生沖突時,他們往往選擇前者。從我們訪問的部分留守兒童父母的情況來看,他們更多傾向于獲得更多經濟收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認為和孩子分開只是暫時的,但恰恰是這種認識往往導致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

(三)從家長自身來看,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教育需求之間形成落差。外出務工的家長整日忙于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對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的關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親或母親忙于操持家務,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于讓孩子完成作業(yè),家庭教育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時期的中小學生,對學習、生活、自身的變化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家庭不能充分給予他們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識上的解答。

(四)從學校教育來看,課程設置與兒童身心發(fā)展不相適應。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發(fā)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通過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fā)展形成的消極影響。由于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并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也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對策與建議

近年來,團市委緊緊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堅持從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出發(fā),積極構建以各級團隊組織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關愛幫扶體系,強化12355青少年維權熱線、團干部懇談日等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實施“希望樂園”項目,持續(xù)推進社區(qū)青少年“啟航驛站”建設,依托“心愿直通車”少年兒童關愛行動,開展社會化幫扶聯(lián)動,先后籌集款物60余萬元,幫助少年兒童13000人次,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搭建起良好平臺、營造了濃厚的關愛氛圍。但我們同時也感到,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涉及政府、社會各個領域,僅憑共青團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立足自身發(fā)揮好各級團隊組織作用的基礎上,我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有效推動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落實。

一是發(fā)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留守兒童問題,不單純是教育和家庭問題,其實質是社會管理和社會保障在農民問題上深層次的反映。因此,建議各級政府要將留守兒童問題置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全市城鎮(zhèn)化建設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各相關部門一項常規(guī)工作予以布置與落實,積極制定相關的政策,從體制、機制的層面來保護留守兒童。特別是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完善生活服務設施,配齊配強必要的師資力量,推動學校開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心理課程,對少年兒童的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二是加強留守兒童服務機構的建設。進一步發(fā)揮團市委留守兒童“希望樂園”、“啟航驛站”作用,強化社會資源整合力度,鼓勵社會力量積極投身“希望樂園”和“啟航驛站”建設,加強留守兒童的社區(qū)教育和服務工作,為留守兒童提供看護、學習、教育、生活、安全、興趣等服務,引導留守兒童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推動其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建立健全由共青團牽頭,婦聯(lián)、工會、街道、教管辦、村委、學校等共同構建農村少年兒童健康發(fā)展的教育和監(jiān)護體系,保護農村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培育他們形成健康人格,提高其綜合素質。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的建設,盡量為雙親在外地或親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的成長環(huán)境的農村留守兒童給予住宿便利,讓他們在社會、老師、同學中成長,以彌補留守兒童缺失的家庭教育。

三是不斷構建社會共同參與的關愛氛圍。充分發(fā)揮主流媒體以及各種宣傳媒體陣地的作用,加強宣傳《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大力宣傳保護兒童的方針政策、法律措施,表揚自強不息的優(yōu)秀留守兒童,宣傳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好經驗和好辦法。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利用微博、qq群等新媒體,在全社會范圍內引發(fā)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關注。利用外出務工人員返鄉(xiāng)之際,召開家長會,向其介紹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情況,幫助留守兒童家長更新家教觀念,學習掌握科學的家教知識和方法,引導他們關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更加重視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共同做好留守兒童工作。

篇十五 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xiàn)狀的調研報告6550字

結合農村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的現(xiàn)狀調查,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從而探討如何結合農村留守兒童自身及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發(fā)揮社會、家庭、學校及留守兒童本身等各方面的積極作用,有利于貫徹落實我國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

一、調研主題的背景

目前民生問題并未得到徹底的解決,其中就存在這么一個需要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群體——留守兒童,大部分留守兒童缺乏最直接有效的關愛。 其次,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再者,隨著“中國夢”的提出,勵志教育這種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源于家庭教育當中的勵志教育成分的數(shù)量和質量將很大程度的影響到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等方方面面,因此了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xiàn)狀是十分必要的。

二、調研的時間和地點

1、時間:__年7月8日——__年7月21日

2、地點:永新希望學校及其留守兒童所分布在的馬灘村、魏家莊、沙云村、龐家堡、寨子村、馬棚村、東村、新城村、集賢鎮(zhèn)等。

三、調研的主體和對象

主體:西安外國語大學“心.希望”社會實踐服務團

對象:周至縣永新希望學校的留守兒童、教師及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

第二部分:調研的方法和過程

一、調研的方法

1、文獻法

2、訪談法:家訪;采訪學校領導

3、問卷調查法:設置《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問卷(家長

篇)》和《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問卷(孩子篇)》。

4、參與觀察法

二、調研的過程

1、前期準備:__.06.18—__.07.07

通過各個渠道了解家庭教育、勵志教育、留守兒童等核心概念,并在查閱心希望以往資料、了解當?shù)鼐唧w狀況以及永新學校老師同學的基本信息的基礎上,確立“夢想滋養(yǎng)心靈,勵志照亮人生”的主題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的調研方向,策劃實踐具體流程,擬定孩子篇和家長篇調查問卷以及訪談提綱。以下是具體的編制維度圖:

2、中期實踐:__.07.08—__.07.21

在班主任組織下,對在校學生共發(fā)放130份孩子篇問卷,收回留守兒童問卷66份,有效份數(shù)為65份;共進行43 次家訪,收回43份家長篇問卷,其中留守兒童的有35份,有效份數(shù)為33份;共進行一次老師訪談,收回訪談記錄一份。

3、后期總結:__.07.22—__.08.29

第三部分:調研結果及對比分析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的基本情況

1、家庭是否對留守兒童進行勵志教育

根據(jù)調查問卷孩子篇及父母篇(圖1)反映的情況,從未對孩子進行勵志教育的情況為0,而孩子做家務時(圖2),大部分家長都會表揚孩子,因此留守兒童家庭中是存在勵志教育的。然而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圖3),有27.27%的父母認為這不重要。同時,當孩子做錯事時(圖4),有25.9%的父母嚴厲批評打罵或者不理不顧??梢钥闯隽羰貎和彝ブ斜M管存在勵志教育,但不明顯,需要引起注意。

2、缺乏家庭勵志教育的原因

在關于“雙方交流多嗎”一題(圖5)中,從孩子和家長的角度都沒有“從來不交流”的情況出現(xiàn),但經常交流的情況少于50%,說明家長和孩子交流頻率較低;同時有50%左右的家長和孩子都表示交流當中存在著困難(表1),而產生這些困難的原因主要在于代溝的長期存在(沒有共同語言、不敢和家長說以及家長長期在外打工沒有時間)(圖6)。由此可見,目前孩子與家長的交流障礙問題是阻礙家庭勵志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3、家庭勵志教育的作用體現(xiàn)

圖7

由圖可得知(圖7),留守兒童與全國各地同齡階段的其他孩子相比,都表現(xiàn)出與老師交流頻率低,與同學交流頻率高的特點,都表現(xiàn)出樂觀自信的性格特征。因此從調查問卷中我們無法得知勵志教育對留守兒童人際關系和性格養(yǎng)成方面的直接聯(lián)系。但在訪談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聯(lián)系:

典型案例:

在對八年級孩子小豪進行家訪的時候,我們很明顯地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比其他的孩子要更自信大方。除了男孩子特有的淘氣之外,在詢問到要考什么高中什么大學之類的問題時,和其他害羞或是叛逆的孩子不一樣的是,他很自信地說要考鎮(zhèn)上最好的高中,才能讀最好的大學,問道他為何有如此的自信,他很出乎意料地說,“我有我爸爸這么聰明。”孩子的父親常常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歡的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父親常常鼓勵孩子,盡管只是口頭上的簡單鼓勵,但是卻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家庭勵志教育在孩子人際關系和性格養(yǎng)成方面起著正面積極的作用。在家中受到鼓勵多的孩子更善于與人交流,表現(xiàn)得自信大方,對自己的夢想有堅定的追求;相反,在家中受到鼓勵少的孩子則更容易產生自卑的情緒,不愛與人交流,缺乏追尋夢想的內動力。

二、勵志教育的來源

1、勵志教育現(xiàn)實主要來源與孩子期望的對比

通過調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圖8),我們得知留守兒童平時最常得到老師的鼓勵,其次才是家長,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進行自我鼓勵;而在家長和孩子的期望值當中(圖9),大部分家長(70.27%)認為學校的鼓勵對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只有10.81%的家長認為家庭的鼓勵最重要;然而從孩子的角度而言(圖10),他們最渴望得到的卻是家長的鼓勵(45.59%),老師只占33.82%。由此可得,在農村留守兒童家中盡管家長會鼓勵孩子,但與孩子的期望值還是有較大的偏差,他們對于家庭勵志教育對孩子成長重要性的認識仍舊存在欠缺。

2、勵志教育的其他來源

圖11

勵志教育的來源除了家庭,還有孩子們周圍的文化環(huán)境,包括學校和平日里接觸到的文化媒介。根據(jù)統(tǒng)計(圖11),我們發(fā)現(xiàn)書籍被孩子更多地用于攝取知識(51.02%),電視節(jié)目則因其搞笑有趣而被孩子更多地用來放松娛樂(41.20%),而真正給予孩子們鼓勵,激勵其成長的則是名人明星(56.00%),說明名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明星效應的積極成分在勵志教育中起到一定的成效。

三、家庭勵志教育當中激勵方式的比較

在家庭激勵方式中,人們總結了7種激勵方式,分別為語言激勵、行為激勵、競爭激勵、榜樣激勵、目標激勵、物質激勵和興趣激勵。在此次調研中,我們通過對這7種家庭勵志教育方式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在家長方面:

語言激勵:超過90%的家長會對孩子說“不錯”、“有進步”等鼓勵性的語言;

行為激勵:高達68.75%的家長不會通過擁抱、親吻、拍肩等行為方式去鼓勵孩子,農村人保守內斂,不善于用親密的肢體接觸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競爭激勵:42.40%的家長要求孩子向成績好的同學學習,27.30%的家長鼓勵孩子努力趕上他人,9.10%會罵孩子沒出息,剩下的21.20%則不與其作比較;

榜樣激勵:51.72%的家長會選擇自家優(yōu)秀、成功的親戚作為孩子的榜樣,20.69%的家長會以自身為標榜,但還有27.59%的家長不為孩子設立榜樣,同時沒有家長愿意選擇名人作為榜樣;

目標激勵:76.67%的家長會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中為孩子設立目標,并保證達到目標后給予相應獎勵,23.33%從來沒這么做過;

物質激勵(圖12):98.30%的家長會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其中給孩子獎勵零花錢、零食和衣服的居多,而書籍及文具只占13.60%;

興趣激勵:超過半數(shù)的家長對孩子的興趣發(fā)展采取放任式態(tài)度,任其發(fā)展。

在孩子方面:

語言激勵:超過90%的孩子反映家長會對其說“不錯”、“有進步”等鼓勵性的語言;

行為激勵:68.25%的孩子說家長曾經通過擁抱、親吻、拍肩等行為方式去鼓勵自己,但其中只有16.28%的家長會經常這么做;

競爭激勵:有44.62%的孩子表示父母會鼓勵自己趕超其他優(yōu)秀的孩子;

榜樣激勵:據(jù)孩子反映,43.75%的父母會以自家優(yōu)秀成功的親戚作為孩子的榜樣,而以名人、父母自身及不設榜樣則分布稍次且平均,分別為20.31%、18.75%、17.19%;

目標激勵:孩子說父母經?;蚺紶枮樽约涸O立目標的高達87.30%;

物質激勵:孩子反映,在其受到的獎勵中,以衣服、書籍、文具、零花錢、零食為主,且其所占比例相近;

興趣激勵:孩子認為父母對其興趣不予支持的占18.04%。

對比表2的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偏向的激勵方式與家長常用的激勵方式存在偏差。孩子更偏向于興趣激勵(32.43%),這說明家長平時比較限制孩子興趣的發(fā)展,取而代之用物質激勵去補償,但事實證明孩子對于物質激勵和對行為激勵、目標激勵、語言激勵、競爭激勵的態(tài)度幾乎一樣,他們更需要的是自我興趣的發(fā)展和被肯定。

而就家長常用的激勵方式而言,他們最常用的是物質激勵(高達40.68%)和語言激勵(32.20%),其他激勵方式則小于10%。綜上發(fā)現(xiàn),家庭勵志教育存在三個誤區(qū):

1、功利導向。家長在進行勵志教育時,以物質激勵居首,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了金錢為上的觀念,這會導致孩子功利心過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2、榜樣示范。在榜樣激勵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多以自家親戚作為孩子榜樣,自己以身作則做孩子榜樣的只占20.69%。雖然以自家親戚為榜樣比以名人為榜樣要現(xiàn)實,但孩子平日接觸最多的還是家長,所以家長樹立好榜樣也是激勵孩子成長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3、忽略興趣的重要性。調查顯示53.10%的家長不鼓勵也不反對孩子的興趣發(fā)展,有6.30%的家長甚至完全不支持孩子的興趣發(fā)展。正所謂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每個孩子都有閃光的地方,若我們遏制了他的興趣發(fā)展很有可能就扼殺了一位名家的誕生。

四、勵志教育主題活動的初步實踐

勵志教育主題活動是 “心·希望”團隊支教的新增環(huán)節(jié),旨在將勵志教育主題貫穿到課余活動當中,探討勵志教育的作用。據(jù)此我們?yōu)楹⒆觽兣e辦了“世界2分鐘”、“乒乓球比賽”和“英語可以這樣學”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這種形式的活動受到永新希望學校老師的支持和廣大學生的喜愛,充分挖掘了孩子的潛能和內動力,使勵志教育成效明顯。

第四部分:建議及對策

一、政府層面

1、推動當?shù)亟洕l(fā)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家庭勵志教育缺失的首要原因是父母長期不在家,而父母外出的原因則在于務農帶來的收入較低,相比之下外出打工收入更多。若政府能積極引進外資,推動當?shù)剞r業(yè)發(fā)展的升級,帶動當?shù)氐诙⒌谌a業(yè)的發(fā)展,從而使農民收入得到可觀的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則會有更多的人愿意留在農村,更多的父母愿意陪在孩子身邊,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

2、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化勵志教育

農村地處偏遠,信息閉塞,村民文化水平較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力不從心,時常走進嚴重的誤區(qū)。因此,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農民,提高當?shù)厝说乃枷氲赖滤刭|和科學文化素質是十分必要的。

3、加大教育基金投入,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學校等教育機構

孩子們正處于思想啟蒙和人生觀、世界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學校的教育態(tài)度和教育方式是孩子性格形成以及今后行為的關鍵原因和關鍵因素。因此政府應加大教育基金的投入,加大教育力度,在農村學校推廣勵志教育,使留守兒童塑造完好人格。

4、建立完善的補貼制度和獎勵機制

政府需建立完善的補貼制度,對條件較差的農村家庭給予扶助及一系列的物資支持;同時政府還可以在農村建立適當?shù)莫剟顧C制,對于先進勵志的學校及個人給予獎勵,以此刺激農村勵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學校層面

1、重視勵志教育,加強教師培訓

農村學校教育大多僅限于知識層面,在精神教育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對于勵志教育更是了解甚少。因此學校應定期對老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對勵志教育的重視程度,讓他們從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育中轉變到既傳授知識又加強培養(yǎng)學生意志、激發(fā)學生成功志向、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的勵志教育上來。

2、建立可行的勵志教育模式

課堂是勵志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時穿插有關勵志教育的內容。此外,學校在學生的考試評比中可以要求學生按照自身的情況定下目標或者設定一個對手,在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公示優(yōu)秀學生名單或者告知家長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學校還可以效仿“勵志教育三大步”的育人模式。第一步,每天讀一封勵志信;第二步,讓學生填寫成長記錄,原則上要求“只記進步不記懺悔,只記快樂不記煩惱”;第三步,行動與自我評價,讓學生每天對自己的行為自我監(jiān)督和評價。

3、積極開展勵志活動,加強勵志氛圍建設

學校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邀請勵志教育專家或者對此有研究的教師定期為學生做勵志教育講座;還可采取記誦校風校訓、聆聽杰出青年事跡報告、唱勵志歌曲、看勵志電影系列活動、設興趣班、開展心理健康課程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積極進取的潛質。同時,學校應當重視并營造富有勵志精神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以熏陶學生,可充分利用教室、寢室、食堂等校園空間或者宣傳欄宣傳勵志格言,建設校園勵志文化。

三、家長層面

1、與孩子加強交流,改善溝通方式

要取得有效的溝通,則需不斷改善溝通的方式。首先,父母要與孩子在同一水平線上平等交流;其次,父母要學會傾聽,避免誤解,同時通過細節(jié)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再次,父母要努力創(chuàng)造溝通的機會,除普通的電話交流外,還需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等前沿的方式來積極拓展情感交流的渠道。最后,父母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溝通交流氛圍,很多留守兒童家庭當中僅有父親一方外出打工,造成“父親”角色的缺失,母親則很難同時扮演兩個角色,在教養(yǎng)孩子中容易走極端,要么過于放松,要么過于嚴厲,導致交流氛圍缺失或失衡。因此,父親應盡量多回家看孩子,母親則應權衡角色的扮演。

2、走出教養(yǎng)誤區(qū),完善家庭勵志教育

在調研中家庭勵志教育存在不重視、功利導向、榜樣示范和忽略興趣等的誤區(qū)。因此,家長需要認清這些誤區(qū)并盡量規(guī)避它們。

同時,家長還應學會通過正確的方式鼓勵孩子,完善家庭勵志教育:第一,要保持對孩子的語言鼓勵。第二,要增加對孩子的行為鼓勵。第三,應適當運用競爭激勵。第四,應正確選擇榜樣運用榜樣激勵。第五,需重視目標激勵。第六,適當減少物質激勵。第七,要支持孩子的興趣發(fā)展。

3、臨時監(jiān)護人應積極擔負責任、履行義務

父母雙方長期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日常生活和學習大都由祖父母等臨時監(jiān)護人照料,較大的年齡差造成了巨大的代溝。因此,臨時監(jiān)護人應盡好應盡的義務,承擔應有的責任,在保障孩子基本生活的同時,多關心孩子的想法。

四、孩子層面

1、體諒父母,自強不息

沒有哪個留守兒童的父母是愿意離開孩子的,他們四處奔波,辛苦工作終究是為了把家建設得更好。因此,孩子應該更多地體諒和感恩父母,學會承擔,自立自強。

2、敞開心扉,主動交流

一方面,每個孩子應積極為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敞開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關心父母的同時自己也就得到了關懷。另一方面,在學校里,還應積極主動和老師、同學多多交流,做一個樂觀、開朗且大方的人。

3、堅定夢想,不懈追求

首先,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其次,應拓寬知識面,開闊眼界,不局限與眼前,要樹立遠大的目標;再者,要勇敢面對困難,不怕失敗;最后,要不斷激勵自己,堅持奮斗,為夢想不懈努力。

五、社會層面

1、加強對留守兒童勵志教育的關注

廣播、報刊、電視、互聯(lián)網等媒體工作者應對農村留守兒童勵志教育給予關注和報道,定期舉辦與該主題相契合的講座、報告等學術交流活動。

2、發(fā)揮名人效應,傳播正能量

根據(jù)問卷反映,名人明星是最能激勵孩子成長的群體,可見偶像的魅力和影響力是巨大的,明星名人都是臺前發(fā)光發(fā)亮,臺后默默努力付出的典范。因此,公眾人物應維護好自身的打造的良好形象,做好榜樣,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多投身公益,傳播正能量。

3、提高志愿者服務水平

志愿者應不斷提高個人素養(yǎng),服務的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給留守兒童帶去歡樂和知識,還應學會如何用自己優(yōu)秀的品質在短時間內感染他們,從而激發(fā)他們發(fā)憤圖強、追求夢想的內動力。另外,以短期支教為主要方式的志愿者還應做好回訪工作,保證對留守兒童關愛的持續(xù)性。

第五部分:結束語

“寶貝,我是你的大樹,一生陪你看日出……”這是當下流行的親子節(jié)目主題曲中爸爸們對孩子的承諾,現(xiàn)實當中又何嘗不是。家庭永遠是孩子們心靈的港灣,父母則是為孩子抵擋烈日和風雨的大樹,但孩子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和庇護,去獨自與烈日相持、與風雨對抗,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但若父母一味的緊閉門窗,包攬一切,讓孩子與困難隔絕,百般寵愛,又或是完全放養(yǎng),連最基本的關愛和鼓勵都不給予,那么孩子將來何來的自信、勇氣和能力去獨當一面,開闊自己的藍天?

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無法成為立于孩子身邊的大樹,但卻可以扎根孩子的心里,無法手相牽,卻能心相連。但愿每一個留守兒童的父母能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多和孩子聯(lián)系,多鼓勵孩子,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切實走近農村留守兒童,傾聽他們內心的獨白,彌補他們缺失的愛,助他們發(fā)憤圖強,實現(xiàn)夢想,收獲勵志人生。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研報告(十五篇)

調研內容:農村留守兒童調研時間:2023年**月—2023年**月調研目的: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情況的調研,對問題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調研地點:*****小學調研方法:教學工作參與、走訪、訪談隨著農村父母離鄉(xiāng)進城打工、經商人數(shù)的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而無人照管的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多,調研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農村留守兒童信息

  •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報告(十五篇)
  •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調研報告(十五篇)78人關注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背井離鄉(xiāng)進城打工。有些農民工把子女扔給了老人監(jiān)護或寄養(yǎng)他人,于是在我國廣大農村中出現(xiàn) ...[更多]

  •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研報告(十五篇)
  •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研報告(十五篇)61人關注

    調研內容:農村留守兒童調研時間:2023年**月—2023年**月調研目的: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情況的調研,對問題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調研地點:*****小學調研方法:教學 ...[更多]